看到很多人說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又說要有自我意識,這兩者區別是什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一下這兩個概念:
一、以自我為中心
在心理學中強調的是,以自我為心中的人,無法意識到他人的不同觀點,或者意識到他人的不同觀點卻從未想採納的人,即一個失去了觀點採擇能力的人。
換句話說,要想克服以自我為中心,就需要多角度去看待問題,看到不同維度的世界,多傾聽他人的建議或意見。這樣多看多聽,可以使得自己變得更全面。
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指出,人的認知發展分為4個階段,在第二個階段「前運算階段」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無法採納他人的建議。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學齡前,也就是7歲前。那麼7歲之後,如果還存在完全的以自我為中心,就屬於認知發展遲滯咯。皮亞傑用著名的「三山實驗」證明了自我中心:讓孩子從東南西北中的一個角度觀察面前的三座山,然後向孩子呈現三座山在東南西北四個角度的不同畫面,讓孩子選出坐在山對面的洋娃娃所看到的三座山的樣子,結果孩子選擇了自己所看到的那一面,沒有意識到對面的洋娃娃看到的三座山的樣子是與自己不同的。
二、自我意識
在心理學中,自我意識,也稱自我概念。具有認知、情感、意志三個成分,即對應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
心理學家們還將自我分為不同的類別:1)鏡像自我(通過他人來覺知自我);2)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3)理想自我、現實自我,等等。側重於從不同人的視角、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層面來認識自我。
總結一下,鑒於人都知道自己的存在,那麼自我意識人人都有,區別在於有些人將自己認識得比較全面,而有些人不是。其中,那些還可以意識到他人的不同觀點,並認真傾聽和思考是否需要採納的人,是去自我中心的,而那些完全聽不進他人的觀點,覺得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的,那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以上答案為「小白心理」辛苦整理,如需轉載,請先聯繫授權,謝謝!
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考慮他人。但也不能太圓滑,人云亦云。保留一點自己的個性。稜角太多不好。沒稜角也不好。這是一個度是社交。
簡單的類比,可能不太恰當。
自我意識,就是我喜歡吃什麼,我喜歡喝什麼。
以自我為中心就是在酒桌上不管如何,大家都就得點我想喝的。簡單理解一下。就是自我為中心是指,想要周圍事物按照自己的想法運轉。
自我意識是不要當應聲蟲,有自己的思維,別盲目跟著別人走。
前者是自私,後者是自愛
別急
你長大了就叫有自我意識
你這沒長大的時候只能稱為以自我為中心
以自我為中心叫做自大自戀,擁有超前的自我意識叫做人格獨立!
以自我為中心是指單純的只思考自己,不曾考慮過別人。喜歡把問題強加到別人身上,要求別人以自己的視角與自己解決問題。盲目地認為人們都圍著自己轉,自己才是唯一的真理。
自我意識如果不是心理學上的那種,就是俗稱的那種「自我意識」。那就是和前者完全相反的存在,指不盲目的隨波逐流,至少有自己的看法,不容易聽見什麼就是什麼。在此基礎上,應該還有對自己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認知,開始自我認知的意思。
首先你要明白這兩句話的意思,不能洗自我為中心的意思是:不要過於自私,什麼事情都是你自己說了算,自己就是說一不二的,不聽取任何人的意見和建議,凡事都得有你帶頭,都得向你彙報。要有自我意識的意思是:工作和生活當中,你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但是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一味的遷就別人,聽從別人的話,要有自己的主觀意見和見解,要有主見。
推薦閱讀:
※如果忘不了一些人,該不該放縱自己去聯繫,找回曾經?
※什麼是「可能的自我」
※怎麼清楚了解自己的有點和缺點?
※由「少年弒父案」引發的一段自我審判的旅程
※我可以只是做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