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大學住宿你是怎麼克服想家的?

我現在上大二了,其實我大一的時候就特別想家,只有大一期末忙起來,知道考完就能回家才好多了,疫情一放假,現在開學我又特別想家了,真的特別特別想。


先是忍著,我知道想家的人絕對不是我一個,但大家都不曾表現出來,那我也可以。然後讓自己繼續忙起來,充實地做事情,很多時候不是不想家,而是有更多要想的事情,思念就被擱置了。

告訴自己很多留戀的記憶還是有機會重現的,家人也還在身邊,其實很多事情也沒有變。只是催著按時吃飯,早睡早起的人變成了自己,傾訴的人從坐在身邊變成守在屏幕那邊。但也明白,離開是在所難免無法改變的,你只有向前走,把自己變得優秀與堅強,成長,無可奈何。

找到一些自己熟悉,能帶給自己歸屬感讓自己踏實下來的東西,音樂或者人。越想見家人,見了面就越想念。我是委婉地告訴我媽,打字不要發語音,我也打字,因為有時候一聽聲音,聽出情緒,會哭。

如果人們在記憶里待久了,就不再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只剩下一個影子。於是不再那麼空落落的。

什麼時候很難過,就找個地方痛痛快快哭一場,然後累了睡一覺。早上起來看到陽光,流眼淚也好,笑一笑也好,告訴自己又要加油了。

想家其實是非常悲傷的一件事:我明明知道未來的路只能我一個人走,家人也不能一直陪,卻還是瘋狂地希望永遠留在彼此身旁。

我剛大一開學,原來從沒住過宿舍,離開家幾天,非常想家,心情時好時壞,甚至嚴重到不想上學,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離開家那麼遠去大學。我想還是因為我太脆弱,在情緒面前,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控制應對它。所以我逼著自己做好各種事,朝著目標繼續努力,我在進步在完善自我,那麼未來有一天,不可控的傷感也將是小菜一碟。

想家也是好的,它讓我知道我的心裡始終是孤獨的,也讓我知道,總有人在努力,希望我不那麼孤獨。


打個視頻唄 總得要長大,要離開家的


我今天算是克服了,開學的前幾天還哭了,特別害怕開學。在家裡也還是想家。覺得離開家那個美好的環境,太絕望了。然後想到關於適應性強弱的問題,適應性強的人,面對環境的改變自身做出的改變要少於適應性弱的人,所以我就把家裡習慣做的事帶到學校了,比如日常的飲食洗漱,還有習慣的物品,之前我不會把特別親近的物品帶到學校,因為總覺得只有家的環境是純潔的寢室會污染它讓它不再純潔,可是想到它們會給我力量我就帶來了(還有家裡要裝修儘可能都帶來了)。然後我對待室友的態度,就真情流露就行了,像家人一樣不刻意討好,像家人一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剛開始我做不到,他們一叫我名字我就有點不舒服,可以等到自己快樂了再和他們說話,還有做和有成就感的事吧,找一個像家一樣可以做自己的安靜的地方,和家人打電話,相信自己可以充實強大的,然後到回家的時候也會很快樂,加油不要讓自己可憐的難過了,要可愛,還有我看到網上大家和我一起會想家就會覺得好受些。


你好遠處的陌生人,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的不是解決辦法,而是感覺找到了同伴。我剛上大學,從前從沒有住過宿和別人集體生活過,所以剛上大學我是極其不適應的。我記得是9.16我們學校報道,我爸媽帶我去學校報名,安排完我的住宿,我們去學校食堂吃了個飯,然後他們就走了,我記得當他們說那沒啥事我們就走了哈,你好好照顧自己的時候,我馬上轉過頭,說了聲 好 然後就開始痛哭,我戴著口罩,能夠遮掩住我不想被外人所見的傷心,可是淚水就真的是奔涌,我一路哭著跑著回到寢室,實在是難受,然後跑到床上去哭,就那樣一直哭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睡著了,當我醒來的時候,內心極度空虛孤獨,覺得一切都要我自己去完成了,我想要逃避,開始後悔自己填報志願為什麼要去外省離家1000多公里的地方,這樣的情緒我持續了大概一個星期,每天吃飯會哭,一個人走在校園會哭,和同學說起家會哭,整個人是非常低落。漸漸地我忙了起來,每天要軍訓很累,晚上還要去不同組織參加面試,聽講座,我依然想家,每天和家裡人視頻,有時就又哭了起來,說自己英語開學考的很差,計算機考試也很差,面試一次次不通過,處理不好寢室關係,我很負面。就這樣終於熬到十一假期,我想我一定要回家,不管有多堵車或者火車無座我都不怕,因為我就是想回家,回家的每一天我都過的很開心,可是今天是七號了,我下午就又要離開家去南京了,唉想到一次次轉車,長途很累,我就厭煩又想逃避,我不想去南京。我和題主一樣,想家,我想和其他同學一樣,他們自由開心不想家,可是我真的很想。我覺得我想家其實就是不夠獨立。但我們終歸要長大要離開爸媽學著獨立生活不是嗎,這個過程很難,我也不知道我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去適應,四年很長,可是我們真的要學會自立啊,這些話是說給你聽的,也是給我自己聽的,出發是為了回來,我們遠離家鄉求學是為了長本事,學習知識,這樣才能有能力更好保護爸媽。我們大學也很忙,我們要努力學習好專業知識,積极參加組織和社團,這樣我們才能有綜測加分才有機會拿到獎學金,而這是為了回家的時候能更驕傲告訴父母你沒有他們的照顧也能活的很好。陌生人,祝你也祝我。終有一天我們會適應一個人的生活,然後回到家團聚。加油


習慣環境就好。

我這話雖然看起來敷衍,但事實上確實如此。

多跟舍友聊天吃飯打遊戲,一下就習慣了。


讓你父母說你一頓,不給你做飯或者做的差點,夏天不開空調,不掛蚊帳,冬天沒暖氣,就會從五年級開始就不戀家了


雖然在高中的時候已經是住宿了,已經比較能夠適應了,但大學不同,高中的時候離家近,還可以一兩個星期回一次家,大學裡基本上如果沒有很長的假期就不回家的。

剛來到大學的時候,看著新的環境,和陌生的人,突然感覺很無助 ,很想哭可又不敢哭,跟家裡人打電話的時候也就差點忍不住地想哭,因為不僅是因為想家,還擔心自己能不能適應大學的生活。

但隨著大學生活的繼續,我發現也沒什麼,過著過著就感覺想家的感覺沒那麼強烈了 ,大學裡挺自由的,除了上課其他時間能夠自己支配,你可以選擇待在宿舍玩手機,也可以跟同學出去逛街,可以去圖書館看看書,當然也可以去兼職。

疫情期間在家待了大半年,剛開始的時候還很想回來是怎麼回事哈哈,因為感覺在家裡老是會被嫌棄,在家待久了,感覺做什麼都是錯的,跟媽媽吵架,每天不知道要幹嘛。但當回校的日子越來越近,直到收拾行李的時候,我承認我那個時候開始已經想家了。這種感覺相信大家都懂。

對大一來說,相當上了一個學期就直接上大二了,就是學長學姐。感覺有點不能接受。

我覺得想家是很正常,首先要想明白這是遲早會有的,現在已經上大學了,以後也會出去工作,不可能一直都是這種情緒,要試著習慣,接受。畢竟我們不可能永遠待在家裡,要慢慢學著長大


我念初一時也是住宿的,且情況可能更甚,我從外地轉回自己家鄉,爸媽仍在外地工作,我在學校里沒有一個認識的人,貌似第三天早上起來就發現近兩百塊錢被偷了,周末還要去不是很熟悉的姑姑家借住。剛開始的時候,真的覺得很痛苦,住宿學校的各種不方便,沒有朋友的孤單,老師的不重視……晚上熄燈後都在哭,也不太睡得著。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建議你先跟周圍的同學交流交流,我是個很怕生的人,在陌生人或者是半生不熟的人面前很放不開,但我也做到了。下課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跟周圍的人聊聊天,找到共同興趣的話就更好了,沒有也沒關係,畢竟在一個班裡學習,老師、學業什麼的你們會有很多共同話題。在寢室里的話,大家在談什麼話題,你也可以跟著聊幾句,不知不覺間你就會融入其中了。

學習的話,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專心聽課,其實你認真學習的時候,你就不太會想到最近不順心的事,反倒是一種解脫之道。

其實,你只是尚未適應那裡,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不必刻意做些什麼,一切都會好的。


當年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也想家,但是我確實不能每天回家,所以也就沒有這個念頭了,那麼如果想家不如把想家的思念轉化成學習的動力,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這樣也對得起自己家人為自己十幾年的付出,將來可以回報家人,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努力吧!你還年輕還有很多的機會,珍惜時光,把想家的思念轉化成學習的動力!


窮人家出身的孩子基本更少出現這種情況。

可能我的回答有些嚴厲,但會對你有幫助。

希望你能夠快點適應學校的同學特別是舍友,能夠有一個一起吃飯的朋友或者是更多人,融入環境找到歸屬感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學長在這裡和你說一句掏心窩的話:別一直想家,到了大三大四還想家某種意義上就是沒出息。這句話有點偏,但話糙理不糙,如果你能在大一就養成生活完全獨立自主,能夠忍受一個人去圖書館看書、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完成一件事情,那麼你在很多事情上就比別人優秀了。

大學學的是學習能力,最終是要走向社會創造價值的,加油,奶完這一波家鄉家長就趕緊長大吧,不論你男孩女孩。


當我特別想家的時候,我會和父母打電話、打視頻,聊聊家常,通過與家人經常保持聯繫,來緩解想家的情緒。

但是要徹底克服想家的情緒,還是先要尋找想家的根本原因。

其實尋找想家原因的方法很簡單,也許就是一個瞬間,就拿我自己大學的經歷來講吧。

記得那年是大三,身邊的同學全部都在考證,而有些則是準備考研。各宿舍學習氛圍都很濃,學習壓力也比較大。

當時我是在考英語六級,已經考第三次了。想著自己準備很充分,應該會比上一次進步很多。

但是,得知成績那晚,我很崩潰,又和上次一樣,僅僅剛過線的成績。

可那時我沒有去反思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心中就一個念頭——想回家。想家,想父母,想逃離現在的環境,想卸下身上學習考試的壓力,想回到家中,回到熟悉的環境。

那晚我自己搬凳子坐在宿舍走廊,空無一人,我自己想了很久。

其實,每當我遇到挫折,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會想到去尋求父母的庇護,覺得父母可以替自己解決一切難題,覺得自己想逃離現在的環境。

這時我才突然意識到,原來自己想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想逃避,是因為某些情況自己不想面對,或者不能直面自己的失敗。

那晚我想到這些,我開始做出改變。

第一,參考學霸的作息表,制定我自己嚴格的學習作息計劃,有計劃性的練習英語的聽說讀寫,以及其他學習內容。

第二,每日堅持夜跑,通過跑步來釋放自己的各種情緒。運動是一劑良藥,跑步會讓你專註於眼前的風景,以及,你腳下的路。

第三,休息日有空就會積极參与社會實踐活動或兼職,認識更多的人,豐富自己的社交活動。也正是因為參加志願者活動,我認識了我現在的女朋友。

第四,保持與家裡適當的聯繫頻率。因為生活安排變得緊湊,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和家裡聯繫,因此我每周會和家裡聯繫一次,分享一下我本周的所見所聞,或者自己有一些抉擇上的問題,也會問問父母的意見,但最終決策還是靠自己。

經過以上改變,第四次英語六級成績雖然還沒達到自己的目標,但已經比前三次進步很多;因為經常跑步,身材也變得更勻稱;更是因為有了女朋友的陪伴,生活也越來越精彩。

而想家的情緒,還是時常會有,但出發點改變了。原來想家是因為想逃避困難,而現在想家卻是對衣錦還鄉的期待。

分享以上經歷,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觀察自己在哪種情況下最想家,記錄下來,也許這個原因可能就是你想家的根本原因。

有計劃的,有針對性的去克服。也許在克服想家情緒的同時,個人能力也會隨之提升,或者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每次克服想家都是一次成長。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很少想家,一來大學不遠,基本周回?年少老想往外跑,唯一一次想家不如說是想親人,是在第一次自己租房住在外面的時候,很久沒回家了,突然晚上做夢夢到家裡人生病沒人照顧,我奶奶大冬天很可憐的躺在床上一個人,當時在夢裡就哭了哭著哭著就醒了還是忍不住得哭,夢的太真醒了好久才緩過來。然後情緒穩定以後馬上收拾自己回家了,當然回到家也不會去跟家裡人說這些只是覺得看到的那一剎那心安。至於為什麼想家我覺得是我平時對家裡的人照顧不夠,一直都是我奶奶在照顧我,大了也是這樣沒有反轉。時間久了難免做這樣的夢會感到特別愧疚因為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照顧好他們,所以咋克服想家呢?那就是在你假期回到家的時候多陪陪家裡人,開始做一點轉變去照顧他們,教他們視頻,剩下的思念只能半夜抹淚,長大就是這樣,不是所有情緒都可以被妥善解決,我們要學會自己吸納。

當然上述也是對我自己說的


完全不會想家,大學太自由了,室友太有意思了,哈哈


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住校,慢慢的習慣了就比較獨立了,不過跟家人的感情也不會那麼強烈。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不好意思,沒法克服


在此說一下個人的一個情況

小學五年級開始住校 小雪偶爾住 初中 高中平時住在學校 周末回家 大學就一直在外面了

曾經我看到一篇文章 上高中讓孩子住校你放心嗎 原諒我笑出了聲 從小住校的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 沒有想過這種問題 反而是現在 出門在外工作了 變得開始想家了

變成一個遊子了 阿西吧 工作了想家 有時間就回去看看 沒時間就多通通電話


大學都會有想家的感覺,特別是剛到學校的前一周,會感覺到特別的難受,畢竟很多人都是在外地上學,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一想到還有半年才可以回家,心裡肯定會感覺到難受,想念家裡的大床,想念媽媽做的飯菜的味道,想念朋友一起玩耍的畫面......

但是,一直想家反而會感覺難受,我們或許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面來,畢竟學習是我們現階段的最主要的任務。還可以與室友一起去學校附近轉轉,一起去吃幾頓飯,跟室友搞好關係,可以體會到宿舍那種獨特的溫情。室友關係也是我們人際交往的一種主要的關係,在大學的四年裡面陪伴你最多的就是你的室友。當然,你也可以加入社團和學生會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多認識點人,對大學肯定有一定的好處。在課餘時間可以去操場鍛煉身體,跑跑步,保持一個好身材和健康的身體。

當然,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我們可以通過微信和家裡人聯繫,視頻聊天,打個電話,都可以明顯的緩解這種感覺,畢竟克服這種想家的感覺並非易事,但我們總要學會獨立,要適應孤獨。


就是和宿舍的人打成一團,漸漸習慣對家裡的想念,每天想著學習的內容漸漸的你就會習慣了

畢竟人生的路還是要自己走的

自己去闖蕩,去接觸新的事物,去學習心的東西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到站了會有人上車,有人下車

你不會知道車上的人什麼時候下車,也不會知道下一站會有怎樣的人上車

不知道誰才是真正陪伴你的人,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我們要,保持平常心態去面對未知、面對生活的一切

「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是這樣凄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要這麼堅強」

——宮崎駿《千與千尋》


家裡沒人,一個人在家習慣了,就是宿舍人多不習慣。


推薦閱讀:

在遠方上大學想家是個什麼體驗!?
怎麼緩解想家,總是想哭?
上了大學瘋狂想家,明天都這樣,不敢和媽媽害怕哭出來,這樣下去怎麼辦啊?
想家到極致是什麼感覺?
住宿生特別想家怎麼辦?

TAG:陌生人 | 戀家 | 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