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中國的近代史都很難受,有什麼克解辦法嗎?

看到那些外國軍隊的入侵,日本,沙俄,感覺太氣憤了,也在想如果明清也開放一些,現在的中國絕對是世界之巔。但是列強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去欺負別人,這也是不對的吧,也是啥文明。近代史看不下去,怎麼辦


多讀一讀不同角度的書,博採眾家所長,心裡能平衡不少。

比如鴉片戰爭之後,面對西方文化影響,中國士大夫階層對此究竟是什麼態度。以往教科書很多都是含糊過去,其實這很值得研究。

以下是我之前的一篇回答。

晚清儒家對西方究竟是個什麼態度?

從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朱熹的「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於天地之間」,到明清之際黃宗羲「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的這種滿是怨恨的話語來看,雖然經過兩千多年法家改造,信奉古儒理想的一干人,仍是怨氣滿腹。只不過在以往現實環境里,根本找不到與之抗衡的參照物,所以他們只能像柏拉圖構造理想國一樣,或是追尋到三代以前,或是幻想一個不受大共同體控制的世外桃園,要不就硬編出一個所謂「義門之家」的子虛烏有的東西。

但洋人到來,讓他們找到了可供依託的現實參照。如清朝首位駐外公使郭嵩燾,曾說出這樣一番話:「三代以前,獨中國有教化耳……。自漢以來,中國教化日益微滅。而政教風俗,歐洲各國乃獨擅其勝。其視中國,亦猶三代盛時之視夷狄也。」

郭嵩燾出使英國之時,已年近六十,其本人自幼受中華傳統儒家教育,很難想像他這樣年紀,人生觀能有什麼大的改變,只能說他在接觸西方文化時,感受到了與傳統儒家的相近之處,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他的這一思想,很能代表一大部分懷有古儒理想的人,其本質是「引西救儒」。就是引進當時西方的政治思想體制,與傳統法家大共同體對抗,使之回到三代以前的所謂盛世。

比如,曾任總理衙門大臣,首任同文館總管徐繼畬曾說:「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得三代之遺意焉。」這是說西方的所謂選局制度,其實是從中國學的,我們老祖宗就是這麼乾的。

這種想法發展到譚嗣同,說的就更直接了,他直接說:「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所謂鄉愿,便是牆頭草,隨風倒,趨炎附勢的御用文人,是古儒最討厭的一種,李敖就曾經說,胡適晚年成了鄉愿,因為對老蔣馬首是瞻。

而譚嗣同本人後來則更進一步,說下了這段在今天后人看來,已經走火入魔的話:「幸而中國之兵不強也,向使海軍如英、法,陸軍如俄、德,恃以逞其殘賊,豈直君主之禍愈不可思議,而彼白人焉,紅人焉,黑人焉,棕色人焉,將為準噶爾,欲尚存噍類焉得乎」

就是說,他認為中國不強大是應該的,甚至是好事,否則將為禍世界。

今天大家都知道譚嗣同是維新志士,為國犧牲不惜流血喪命,如果不認真看,誰能想到他會說出這番話來?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只是明面上的,有些人明面上不這麼說,背地裡想法完全和他們一樣。如前面說的駐英公使郭嵩燾,他的副使叫劉錫鴻,按照法家傳統法術勢的制衡理論,此人和郭嵩燾極不對付,經常背地裡向朝廷打小報告。說郭嵩燾崇洋媚外,最後終於把郭嵩燾整回國。但他在自己的日記里卻「每嘆羨西洋國政民風之美,」說自己曾去英國某監獄考察,發現那裡乾淨整潔,犯人各司其職,大異國內,他還信不過,生怕洋人和國內一樣,提前知道他要去,後來又搞突擊考察,發現沒有區別,這才相信確是如此。

這種明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雖然令人不齒。卻是當時所有出過國的官員,對西洋的普遍內心態度。他們甚至直接將西方議會翻譯成「鄉紳房」,將其當成所謂儒家鄉紳議政之處。其「引西救儒」之迫切,可見一斑。

這種西儒之間的友好互動,持續了數十年,直到巴黎和會以後,西方列強基於自身考量對中國利益的損害,才終於使之淡化,並借著日俄崛起,兩種新的思想慢慢傳入,終於使中國走向另一種啟蒙,卻與當初漸行漸遠了。

正連載小說,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156821445

發佈於 06-12?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以史為鑒。正是因為封建社會過於落後,連資本社會都不如的,徹底的歷史垃圾,我們應該想辦法去消滅我們的封建思想殘餘。


歷史就是這樣,為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也沒必要過度氣憤,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中國為什麼會混成那樣?以及這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對中國的現在和未來能有什麼樣的啟示


沒辦法。難受就對了。???


1、想想大漢收拾匈奴等其他小國的榮光,感覺扯平了些。

2、到世界之巔,你想幹什麼?

3、列強欺負別人不對,但也帶來文明進步。中國人主要受官僚欺負,還原地踏步。

4、近代史敘述豐富多彩,不要單聽一家之言。

5、近代史最有研究價值。


太年輕,這有什麼可難受的?

興衰本來就是不斷更替的,強了欺負別人,弱了被人欺負,符合正常人性,沒什麼不對的。

想想我們從陝西河南那塊地方起家,搶佔了東北亞大陸幾乎所有人類宜居的土地,人家原住民比咱不難受么?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我們、日俄,以及現在的老美,都一樣......


推薦閱讀:

台灣人的權力觀念
【史圖館】甲午戰爭全程戰線變化4 中日和談與《馬關條約》
基辛格《論中國》書評第一彈
從李鴻章到顧維鈞
吳歡家族:一個文化家族裡的中國近代史

TAG:中國近代史 | 近代史 | 中國近代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