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iOS、mac os只有蘋果自家的硬體搭載,與其考慮單純的軟體因素,不如結合硬體來一同分析。事實上,蘋果賣出了多少台iPhone和Mac,就相當於貢獻了多少相應操作系統的份額,iOS和Mac OS的競爭力完全和硬體綁定在一起,這和Android和Windows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先看看市場份額。先看看iOS vs Android,下面是市場佔有率的對比。 數據來自MacWorld我認為iOS的市場佔有率已經不能算是「極小份額」了,考慮蘋果獨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超過80%的利潤,iPhone可以說是史上最成功的一款電子產品了。就算在國內市場,iPhone的各個型號也是長期包攬單款機型銷量的前幾名。在京東搜索「手機」,按照銷量排名,大家就可以看到iPhone恐怖的單款機型銷量,簡直是4000元以上價位的絕對王者(大熱的華為mate 20 和mate pro竟然比不過蘋果的過氣次旗艦iPhone 8和8 Plus)。 對比起來Mac的市佔率和銷量就就非常可憐了,不到Windows的零頭。 再看看電商的銷量: 我在京東搜索「電腦」,按照銷量排序,結果有點搞笑,竟然iPad 2018是第一位。。。怪不得庫克在去年iPad Pro發布會上大言不慚地說iPad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電腦」。 還是嚴肅一點吧,考慮到國內台式機整機遠不如組裝機賣的多,搜索「筆記本電腦」來拍出iPad這個bug吧。這是搜索結果: 可以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儘管筆記本電腦要比手機貴很多(6000預算買手機已經極高了,但是買筆記本電腦只能買到中端機),國內的消費者並不願意出比手機高很多的價格來選購電腦,這點也讓知乎上 @夏蒙乾 @墨魚 @cutton @木頭龍 這些幫助大家選購電腦的答主非常頭疼。上榜的只有一款Mac,還是大家最嗤之以鼻的老舊macbook air。上面解釋市場佔有情況的時候稍稍跑題了一點,現在言歸正傳,看看為什麼iPhone銷量喜人成為蘋果公司的利潤支柱,Mac卻被Windows電腦擠壓到個位數的市佔率。我不想重複Mac如何被wintel聯盟超越的歷史,這已經在知乎上形成定論了。(參見這個回答:和 OS X 相比,Windows 有很多缺點嗎?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34262/answer/21735753)我只想談談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為什麼iOS設備的在同類產品中的銷量佔比遠遠超過Mac。 首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工作之餘的時間更多地向手機分配,高端手機市場崛起,高端電腦市場持續低迷。人們在移動端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就越傾向於選購高端手機和iPad,但是大家投在電子產品上面的錢是有限的,這樣選購電腦的預算就被侵蝕。儘管Mac在高端電腦市場很成功,但是這個市場在不斷縮小。大家不但不願意買高端電腦,連老舊的電腦都不願意更新了,甚至很多人家裡已經不放電腦了,畢竟絕大多數人對電子設備的要求只是上網和輕度遊戲而已。買個高端手機(iOS的機會),然後配一台便宜的Windows電腦來做手機做不了的那10%的事情(比如偶爾需要在家工作)。移動端往高端走,高端iOS設備對比高端Android設備優勢很大(這是市場銷量的統計結論,請不要依據個人喜好來反駁);桌面端往低端走,低端Mac OS設備被Windows設備碾壓。所以這是iOS設備的市場競爭力強於Mac OS設備的客觀原因。家用市場Mac機會不多,其實企業市場機會就更少了。知乎上的程序員當然不會理解大多數公司的電腦就是為了運行office三件套,再加上企業定製的幾個軟體而已,便宜且兼容性強的Windows電腦當然比Mac更合適大多數人。所以,目前的市場大環境就決定了iOS設備在移動市場的佔有率遠遠高於Mac在PC市場的佔有率,其次,Mac的產品力方面不如iPhone、iPad,導致其銷量不佳。由於國內的那些高性價比手機沒有完全進入國際市場,銷量大的高端手機除了iPhone就基本只有三星、Pixel、LG和索尼的旗艦了,這些手機的售價和iPhone相當,綜合性能卻遜於iPhone,銷量自然在高端市場被iPhone吊打。就算是在競爭激烈的國內,iPhone也很受歡迎,處理器、屏幕、相機這些消費者最在意的部件都是一流。反過來,Mac的硬體在電腦中的地位就沒有iPhone在手機中那麼強勢了。售價10812元的Macbook Air性能被售價4999元的華為Matebook 13錘爆,只有屏幕和介面有一點點優勢,大部分消費者都不願意多花6000元買MacBook Air。蘋果家的當家花旦Macbook Pro 15 起售價一萬八千多,絕不是一般消費者可以承受的。蘋果台式機就更奇葩了,成本全堆到那塊屏幕上面了,散熱垃圾顯卡性能配不上售價先不說,你見過14000起售的機器標配32GB ssd嗎?此外,電腦市場有極其多的細分門類,死守「薄=美」理念的蘋果只能在高端輕薄本市場做到比較突出。一個既放棄「高性能」,又放棄「高性價比」的電腦製造商能做到主流才奇怪呢。不過話說回來,蘋果就是自己甘願在這個小眾的市場撈錢,對市場佔有率完全不在乎,畢竟人家再小眾也能獨攬整個電腦行業40%的利潤(我猜基本靠Macbook Air 2015吧,【狗頭】)。最後建議大家看看解決iOS設備充電慢的方案:哈哈哈:如何優雅地給iPhone和iPad快速充電?zhuanlan.zhihu.com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iOS可不是極小份額,iPhone可能只站全球手機市場的1/4,但是iPad是平板的絕對的一哥,筆記本電腦里,近幾年Macbook的銷量也不能算太差,好像有一年,曾拿到過單一型號的全球銷量冠軍,近來,做視頻的UP主里,用27寸5K的iMac或者Mac Pro垃圾桶的好像也越來越多Tim Cook曾經不謙虛的說過,如果算筆記本+手機+平板,蘋果是全球移動設備用戶數量最多的公司而且不看過程,直接分析結果是沒辦法了解真相的簡單地說,Mac吃虧在曲高和寡,沒有吃上90年代電腦產業向家庭用戶普及的紅利,而iPhone進入的是已有的手機市場,只不過是革命掉了舊.功能機,並迎著次貸危機之後的經濟復甦,狠狠賺了10年的大錢iPhone不是一直都是市場最貴的大眾手機,iPhone4之前,也就跟Nokia N97 mini、Moto V3、HTC WP、黑莓什麼的差不多價格甚至略低,不含稅$400左右做為當時的後來者,真.智能機的普及者,iPhone可是風頭一兩,也是安卓很長時間的學習對象到了現在,iOS除了本地化搞不過安卓,其他很多方面還是遙遙領先的,做為行業的風向標,即使佔有率低了,誰也不敢說一年趕上,兩年超越,三年拍死,再說了,做為主力機型都是中高端的市場定位,能有20%+佔比,已經非常嚇人了至於macOS,當年的Macintosh,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了蘋果趕走喬布斯的時候,全世界都還沒普及個人電腦,只有專業用戶、企業用戶在使用,市場很小,所以蘋果一直沒有比擬現在的影響力和統治力,後來又錯過了向家庭用戶普及的紅利,被WinTel聯盟差點搞破產 蘋果請回喬布斯之後砍掉亂七八糟的產品線,推出彩色塑料殼的台式機和筆記本,試圖扭轉專業用戶定位,討好家庭用戶和學生,奈何有所起色,但是已經大勢已去,微軟已經把市場給吃完了,把用戶習慣給養成了蘋果看著沒啥希望了,推出小檯燈iMac和全鋁機身的Mac Pro之後,把iPod定為了未來之星,高速發展但也沒達到現在的地位,之後又撿回Newton的技術積累,秘密研發iPhone,這前有iPod後有iPhone/iPad,順帶提攜Macbook,才有了蘋果的高光20年 因為當年Apple的殺手級應用被PC平台上的軟體取代了,而現在智能手機上,殺手級應用雖然已經被取代,但新的殺手級應用還有iOS版本。智能手機其實就是一部超小型電腦。和電腦一樣,操作系統自帶的功能是有限的,除了極個別人以外都需要安裝其它應用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且往往是為了運行某一兩個應用,就決定了消費者要購買什麼樣的操作系統和運行這個操作系統所需的硬體。所以在硬體區,對於選購、配置問題,負責任的答主都是先問需求,要跑什麼應用,某些專業應用的話還會問需要處理多大量的數據,才會給出相應的推薦和配置。你要玩3D遊戲,不會給你推薦mac,你要用FCPX剪輯視頻,用X code開發iOS應用,不會給你推PC。這就是所謂的殺手級應用——由於其競爭優勢或者獨有性,用戶願意為之付出整個硬體和操作系統的採購成本。Apple當年的殺手級應用是一個叫VisiCalc的電子表格軟體,然而很快VisiCalc就被微軟的Multiplan,後來Multiplan輸給了Lotus 123,微軟重新推出Excel之後才奠定了今天Office在辦公軟體領域的殺手級應用地位。雖然Excel一直都有mac版本,但因為mac上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和同時期的DOS/Windows版相比卻是一直有所不足。文檔處理軟體Word也是一樣:在PC平台的Word為了和Wordperfect競爭,有相當多的功能是若干個版本後才在mac版上提供的。iOS推出之時的殺手級應用其實是iTunes,初代iPhone用戶相當多一部分是因為這是個「可以打電話的iPod」。之後則是瀏覽器:這是諾基亞消亡的原因,因為瀏覽網頁的體驗比觸摸屏的iPhone和安卓差太多了。現在,在中國大陸的殺手級應用我說是微信估計不會有人反駁——然而微信並非安卓獨佔,它也有iOS版本。設想如果明天,因為政策或者其它原因,iOS上的微信再也無法使用,現有的iOS用戶即使不放棄iPhone,估計絕大部份還是要再買一個安卓的,之後還有多少人在有一個安卓的前提下繼續買iPhone,我相信答案絕不樂觀。 iOS的壽命會比任何其他你認知的手機OS都要長。它有它獨有的特殊性。拋開一切相關:它是美國企業,哪怕不在中國賣了。別的地方也有飯。它也不像那些已故前輩那樣,處在混沌開天的年代。Apple不單有iOS for iPhone,iOS for iPad、MacOS for Mac。還有根本不存在的tvOS。 順帶一提,我辦公樓每層會議室都有一台,僅用來當投影儀用。比投影儀好用幾個數量級。國外客戶就愛去會議室辦公。不願意坐環境更好的辦公區。所有不懂Apple、iOS的人,你們一定要重新學習、了解這麼一個知識:iOS不是一個獨立的孤獨的手機系統。iOS實質上是MacOS的iPhone版本。iPhone、iPad、Mac其實是一個東西。搭載的都是Apple的跨硬體同平台系統。全世界獨此一家。每一款都能讓人中毒,精神一恍惚就是全家桶。哦!不對。獨此二家。世界上第一個做到這種豪華體驗的是成都母公司。我道歉我不夠信仰我有罪。WindowsPhone當年市佔率1%都堅挺了那麼多年才真正的死亡。我都曾買過一台Lumia。現在貼吧和基友論壇仍然每天有新帖新討論。iPhone什麼時候淪落到這個地步過?且不說所有那些死亡的前輩沒有一個做到了Apple在這個領域所擁有的規模和現代性。各商店和服務就不說了。說就是真香。或許在中國。Apple在你眼裡不算什麼。但Apple不只在中國販賣。這個世界很大的謝謝。美國市佔率了解一下?美年輕人佔有率83%了解一下?86%計划下一部還買iPhone了解一下?Apple的用戶粘性一直很高。高到其他所有做手機的,特別是國產Android廠恨到沒辦法,各品牌的擁躉只能用「人傻錢多」來損Apple的用戶。不痛不癢的。彷彿在夸人。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面鋪的夠廣,產品線夠全,而且沒有毀滅性失誤。倒是常年霸Android榜的三星幾連炸加上爛公關現在想救都救不回來了。iOS要作死也簡單。能借鑒的前輩多的是。借鑒借鑒母公司嘛~例子擺在那我因為用Mac被我爹「不夠商務不夠大氣不夠華為的那種「傳統老總風範」不夠ThinkPad的「工匠專業氣息」損了我足足5年。自從(55周歲生日)用了iPhone之後....真香。香到爆! 他X的竟然可以不給許可權?他X的竟然可以關掉那些亂七八糟關都關不掉的通知、新聞?淦!幾個月後不好意思得硬拉著我陪他去Apple Store買「太小氣太小資太年輕太不正經」的MacBook Pro。真香×2。。不知道從哪看到了AppleTV的視頻,沒事就問我在哪能買,官網怎麼沒有?好不好用?我是第一次阻止別人買Apple產品:AppleTV在國內真沒法用,就是個殘廢。偷笑吧你們。中國封了iTunes Store、封了電話錄音、封了FaceTime Audio、封了Wi-Fi Calling(沒有信號的地方簡直救星)、封了Apple Books、封了iTunes Movie!知道沒封之前正版帶字幕無刪減電影多少錢嗎?幾塊到十幾錢!你知道在Mac上寫東西突然想到什麼直接在電腦打開通訊錄點一下或iMessage界面敲幾下數字就能一個電話過去的連續不打斷的快感?其他國外品牌不說。單就國產Android品牌,在中國一年上新十幾、幾十部。每個廠牌每一季都用最新硬體堆出當季最強跑分王。然後下一季度被更強的跑分王干翻。從年頭到年尾。你每一款都買,絕對買不完。搭載iOS的iPhone。跟最新款的Android界旗艦。又不是拖拉機跟法拉利的差距。到底哪來的誤解。硬體性能強勁的Android機年年有。每一款都說屌爆。每一款都能找到拉低水桶線的超低分缺點。買到你吐都買不完。買到吐你都仍然心裡不能平靜。重感覺就是差那麼一點。你們不累的嗎? 能真正不用腦子就能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僅此一(二)家。當Android機有一天也漲到八千一萬。真的不試一下Apple?不說物以稀為貴嗎?你也想等到55歲?逝去的,找不回來的。 其實是在步mac的後塵的,但Apple也在做改變,希望改變這個結果。當年的mac有幾次風波和歷史條件不一樣。mac有一款好像叫蜜桔的型號出廠自帶病毒,壞了口碑,對於用戶的策略也過於保守封閉mac整體偏貴,ibm來了個pc標準,區別於mac的統一硬體,利好了硬體製造商,diy文化也是這麼來的,用戶想要自由 廉價這是mac給不了的。整機獨立標準這樣的生態沒有讓最終用戶看到好處,那個時代的用戶都是計算機相關領域的用戶,比現在的所謂搞機黨可厲害多了,他們自然不想受限制。同時能力過強不在乎易用性。iOS時代其實還是在重複這段歷史,android採用的和當年的pc相似的策略。所以在一點一點蠶食市場,但大環境不一樣了,anroid的生態也如2000年後的pc環境一樣充斥著惡意,mac的時代可沒有這麼多病毒。但iOS這個方面以強勢的生態管控能力讓用戶放心。Android的廠商其實是在內戰的,原因還是利益啊。 推薦閱讀:
由於iOS、mac os只有蘋果自家的硬體搭載,與其考慮單純的軟體因素,不如結合硬體來一同分析。事實上,蘋果賣出了多少台iPhone和Mac,就相當於貢獻了多少相應操作系統的份額,iOS和Mac OS的競爭力完全和硬體綁定在一起,這和Android和Windows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先看看市場份額。
先看看iOS vs Android,下面是市場佔有率的對比。
數據來自MacWorld
我認為iOS的市場佔有率已經不能算是「極小份額」了,考慮蘋果獨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超過80%的利潤,iPhone可以說是史上最成功的一款電子產品了。就算在國內市場,iPhone的各個型號也是長期包攬單款機型銷量的前幾名。在京東搜索「手機」,按照銷量排名,大家就可以看到iPhone恐怖的單款機型銷量,簡直是4000元以上價位的絕對王者(大熱的華為mate 20 和mate pro竟然比不過蘋果的過氣次旗艦iPhone 8和8 Plus)。
對比起來Mac的市佔率和銷量就就非常可憐了,不到Windows的零頭。
再看看電商的銷量:
我在京東搜索「電腦」,按照銷量排序,結果有點搞笑,竟然iPad 2018是第一位。。。怪不得庫克在去年iPad Pro發布會上大言不慚地說iPad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電腦」。
還是嚴肅一點吧,考慮到國內台式機整機遠不如組裝機賣的多,搜索「筆記本電腦」來拍出iPad這個bug吧。這是搜索結果:
可以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儘管筆記本電腦要比手機貴很多(6000預算買手機已經極高了,但是買筆記本電腦只能買到中端機),國內的消費者並不願意出比手機高很多的價格來選購電腦,這點也讓知乎上 @夏蒙乾 @墨魚 @cutton @木頭龍 這些幫助大家選購電腦的答主非常頭疼。
上榜的只有一款Mac,還是大家最嗤之以鼻的老舊macbook air。
上面解釋市場佔有情況的時候稍稍跑題了一點,現在言歸正傳,看看為什麼iPhone銷量喜人成為蘋果公司的利潤支柱,Mac卻被Windows電腦擠壓到個位數的市佔率。我不想重複Mac如何被wintel聯盟超越的歷史,這已經在知乎上形成定論了。(參見這個回答:和 OS X 相比,Windows 有很多缺點嗎?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34262/answer/21735753)
我只想談談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為什麼iOS設備的在同類產品中的銷量佔比遠遠超過Mac。
首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工作之餘的時間更多地向手機分配,高端手機市場崛起,高端電腦市場持續低迷。人們在移動端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就越傾向於選購高端手機和iPad,但是大家投在電子產品上面的錢是有限的,這樣選購電腦的預算就被侵蝕。儘管Mac在高端電腦市場很成功,但是這個市場在不斷縮小。大家不但不願意買高端電腦,連老舊的電腦都不願意更新了,甚至很多人家裡已經不放電腦了,畢竟絕大多數人對電子設備的要求只是上網和輕度遊戲而已。買個高端手機(iOS的機會),然後配一台便宜的Windows電腦來做手機做不了的那10%的事情(比如偶爾需要在家工作)。移動端往高端走,高端iOS設備對比高端Android設備優勢很大(這是市場銷量的統計結論,請不要依據個人喜好來反駁);桌面端往低端走,低端Mac OS設備被Windows設備碾壓。所以這是iOS設備的市場競爭力強於Mac OS設備的客觀原因。
家用市場Mac機會不多,其實企業市場機會就更少了。知乎上的程序員當然不會理解大多數公司的電腦就是為了運行office三件套,再加上企業定製的幾個軟體而已,便宜且兼容性強的Windows電腦當然比Mac更合適大多數人。
所以,目前的市場大環境就決定了iOS設備在移動市場的佔有率遠遠高於Mac在PC市場的佔有率,
其次,Mac的產品力方面不如iPhone、iPad,導致其銷量不佳。
由於國內的那些高性價比手機沒有完全進入國際市場,銷量大的高端手機除了iPhone就基本只有三星、Pixel、LG和索尼的旗艦了,這些手機的售價和iPhone相當,綜合性能卻遜於iPhone,銷量自然在高端市場被iPhone吊打。就算是在競爭激烈的國內,iPhone也很受歡迎,處理器、屏幕、相機這些消費者最在意的部件都是一流。
反過來,Mac的硬體在電腦中的地位就沒有iPhone在手機中那麼強勢了。售價10812元的Macbook Air性能被售價4999元的華為Matebook 13錘爆,只有屏幕和介面有一點點優勢,大部分消費者都不願意多花6000元買MacBook Air。蘋果家的當家花旦Macbook Pro 15 起售價一萬八千多,絕不是一般消費者可以承受的。蘋果台式機就更奇葩了,成本全堆到那塊屏幕上面了,散熱垃圾顯卡性能配不上售價先不說,你見過14000起售的機器標配32GB ssd嗎?
此外,電腦市場有極其多的細分門類,死守「薄=美」理念的蘋果只能在高端輕薄本市場做到比較突出。一個既放棄「高性能」,又放棄「高性價比」的電腦製造商能做到主流才奇怪呢。
不過話說回來,蘋果就是自己甘願在這個小眾的市場撈錢,對市場佔有率完全不在乎,畢竟人家再小眾也能獨攬整個電腦行業40%的利潤(我猜基本靠Macbook Air 2015吧,【狗頭】)。
最後建議大家看看解決iOS設備充電慢的方案: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iOS可不是極小份額,iPhone可能只站全球手機市場的1/4,但是iPad是平板的絕對的一哥,筆記本電腦里,近幾年Macbook的銷量也不能算太差,好像有一年,曾拿到過單一型號的全球銷量冠軍,近來,做視頻的UP主里,用27寸5K的iMac或者Mac Pro垃圾桶的好像也越來越多
Tim Cook曾經不謙虛的說過,如果算筆記本+手機+平板,蘋果是全球移動設備用戶數量最多的公司
而且不看過程,直接分析結果是沒辦法了解真相的
簡單地說,Mac吃虧在曲高和寡,沒有吃上90年代電腦產業向家庭用戶普及的紅利,而iPhone進入的是已有的手機市場,只不過是革命掉了舊.功能機,並迎著次貸危機之後的經濟復甦,狠狠賺了10年的大錢
iPhone不是一直都是市場最貴的大眾手機,iPhone4之前,也就跟Nokia N97 mini、Moto V3、HTC WP、黑莓什麼的差不多價格甚至略低,不含稅$400左右
做為當時的後來者,真.智能機的普及者,iPhone可是風頭一兩,也是安卓很長時間的學習對象
到了現在,iOS除了本地化搞不過安卓,其他很多方面還是遙遙領先的,做為行業的風向標,即使佔有率低了,誰也不敢說一年趕上,兩年超越,三年拍死,再說了,做為主力機型都是中高端的市場定位,能有20%+佔比,已經非常嚇人了
至於macOS,當年的Macintosh,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了
蘋果趕走喬布斯的時候,全世界都還沒普及個人電腦,只有專業用戶、企業用戶在使用,市場很小,所以蘋果一直沒有比擬現在的影響力和統治力,後來又錯過了向家庭用戶普及的紅利,被WinTel聯盟差點搞破產
蘋果請回喬布斯之後砍掉亂七八糟的產品線,推出彩色塑料殼的台式機和筆記本,試圖扭轉專業用戶定位,討好家庭用戶和學生,奈何有所起色,但是已經大勢已去,微軟已經把市場給吃完了,把用戶習慣給養成了
蘋果看著沒啥希望了,推出小檯燈iMac和全鋁機身的Mac Pro之後,把iPod定為了未來之星,高速發展但也沒達到現在的地位,之後又撿回Newton的技術積累,秘密研發iPhone,這前有iPod後有iPhone/iPad,順帶提攜Macbook,才有了蘋果的高光20年
因為當年Apple的殺手級應用被PC平台上的軟體取代了,而現在智能手機上,殺手級應用雖然已經被取代,但新的殺手級應用還有iOS版本。
智能手機其實就是一部超小型電腦。和電腦一樣,操作系統自帶的功能是有限的,除了極個別人以外都需要安裝其它應用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且往往是為了運行某一兩個應用,就決定了消費者要購買什麼樣的操作系統和運行這個操作系統所需的硬體。
所以在硬體區,對於選購、配置問題,負責任的答主都是先問需求,要跑什麼應用,某些專業應用的話還會問需要處理多大量的數據,才會給出相應的推薦和配置。你要玩3D遊戲,不會給你推薦mac,你要用FCPX剪輯視頻,用X code開發iOS應用,不會給你推PC。這就是所謂的殺手級應用——由於其競爭優勢或者獨有性,用戶願意為之付出整個硬體和操作系統的採購成本。
Apple當年的殺手級應用是一個叫VisiCalc的電子表格軟體,然而很快VisiCalc就被微軟的Multiplan,後來Multiplan輸給了Lotus 123,微軟重新推出Excel之後才奠定了今天Office在辦公軟體領域的殺手級應用地位。雖然Excel一直都有mac版本,但因為mac上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和同時期的DOS/Windows版相比卻是一直有所不足。文檔處理軟體Word也是一樣:在PC平台的Word為了和Wordperfect競爭,有相當多的功能是若干個版本後才在mac版上提供的。
iOS推出之時的殺手級應用其實是iTunes,初代iPhone用戶相當多一部分是因為這是個「可以打電話的iPod」。之後則是瀏覽器:這是諾基亞消亡的原因,因為瀏覽網頁的體驗比觸摸屏的iPhone和安卓差太多了。現在,在中國大陸的殺手級應用我說是微信估計不會有人反駁——然而微信並非安卓獨佔,它也有iOS版本。
設想如果明天,因為政策或者其它原因,iOS上的微信再也無法使用,現有的iOS用戶即使不放棄iPhone,估計絕大部份還是要再買一個安卓的,之後還有多少人在有一個安卓的前提下繼續買iPhone,我相信答案絕不樂觀。
iOS的壽命會比任何其他你認知的手機OS都要長。它有它獨有的特殊性。拋開一切相關:它是美國企業,哪怕不在中國賣了。別的地方也有飯。它也不像那些已故前輩那樣,處在混沌開天的年代。
Apple不單有iOS for iPhone,iOS for iPad、MacOS for Mac。還有根本不存在的tvOS。
順帶一提,我辦公樓每層會議室都有一台,僅用來當投影儀用。比投影儀好用幾個數量級。國外客戶就愛去會議室辦公。不願意坐環境更好的辦公區。
所有不懂Apple、iOS的人,你們一定要重新學習、了解這麼一個知識:iOS不是一個獨立的孤獨的手機系統。iOS實質上是MacOS的iPhone版本。iPhone、iPad、Mac其實是一個東西。搭載的都是Apple的跨硬體同平台系統。全世界獨此一家。每一款都能讓人中毒,精神一恍惚就是全家桶。
哦!不對。獨此二家。世界上第一個做到這種豪華體驗的是成都母公司。我道歉我不夠信仰我有罪。
WindowsPhone當年市佔率1%都堅挺了那麼多年才真正的死亡。我都曾買過一台Lumia。現在貼吧和基友論壇仍然每天有新帖新討論。iPhone什麼時候淪落到這個地步過?且不說所有那些死亡的前輩沒有一個做到了Apple在這個領域所擁有的規模和現代性。各商店和服務就不說了。說就是真香。
或許在中國。Apple在你眼裡不算什麼。但Apple不只在中國販賣。這個世界很大的謝謝。美國市佔率了解一下?美年輕人佔有率83%了解一下?86%計划下一部還買iPhone了解一下?
Apple的用戶粘性一直很高。高到其他所有做手機的,特別是國產Android廠恨到沒辦法,各品牌的擁躉只能用「人傻錢多」來損Apple的用戶。不痛不癢的。彷彿在夸人。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面鋪的夠廣,產品線夠全,而且沒有毀滅性失誤。倒是常年霸Android榜的三星幾連炸加上爛公關現在想救都救不回來了。iOS要作死也簡單。能借鑒的前輩多的是。借鑒借鑒母公司嘛~例子擺在那
我因為用Mac被我爹「不夠商務不夠大氣不夠華為的那種「傳統老總風範」不夠ThinkPad的「工匠專業氣息」損了我足足5年。
自從(55周歲生日)用了iPhone之後....
真香。香到爆!
他X的竟然可以不給許可權?
他X的竟然可以關掉那些亂七八糟關都關不掉的通知、新聞?
淦!
幾個月後不好意思得硬拉著我陪他去Apple Store買「太小氣太小資太年輕太不正經」的MacBook Pro。真香×2。。
不知道從哪看到了AppleTV的視頻,沒事就問我在哪能買,官網怎麼沒有?好不好用?我是第一次阻止別人買Apple產品:AppleTV在國內真沒法用,就是個殘廢。
偷笑吧你們。中國封了iTunes Store、封了電話錄音、封了FaceTime Audio、封了Wi-Fi Calling(沒有信號的地方簡直救星)、封了Apple Books、封了iTunes Movie!知道沒封之前正版帶字幕無刪減電影多少錢嗎?幾塊到十幾錢!
你知道在Mac上寫東西突然想到什麼直接在電腦打開通訊錄點一下或iMessage界面敲幾下數字就能一個電話過去的連續不打斷的快感?
其他國外品牌不說。單就國產Android品牌,在中國一年上新十幾、幾十部。每個廠牌每一季都用最新硬體堆出當季最強跑分王。然後下一季度被更強的跑分王干翻。從年頭到年尾。你每一款都買,絕對買不完。
搭載iOS的iPhone。跟最新款的Android界旗艦。又不是拖拉機跟法拉利的差距。到底哪來的誤解。
硬體性能強勁的Android機年年有。每一款都說屌爆。每一款都能找到拉低水桶線的超低分缺點。買到你吐都買不完。買到吐你都仍然心裡不能平靜。重感覺就是差那麼一點。你們不累的嗎?
能真正不用腦子就能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僅此一(二)家。當Android機有一天也漲到八千一萬。真的不試一下Apple?不說物以稀為貴嗎?你也想等到55歲?逝去的,找不回來的。
其實是在步mac的後塵的,但Apple也在做改變,希望改變這個結果。
當年的mac有幾次風波和歷史條件不一樣。
mac有一款好像叫蜜桔的型號出廠自帶病毒,壞了口碑,對於用戶的策略也過於保守封閉
mac整體偏貴,ibm來了個pc標準,區別於mac的統一硬體,利好了硬體製造商,diy文化也是這麼來的,用戶想要自由 廉價這是mac給不了的。
整機獨立標準這樣的生態沒有讓最終用戶看到好處,那個時代的用戶都是計算機相關領域的用戶,比現在的所謂搞機黨可厲害多了,他們自然不想受限制。同時能力過強不在乎易用性。
iOS時代其實還是在重複這段歷史,android採用的和當年的pc相似的策略。所以在一點一點蠶食市場,但大環境不一樣了,anroid的生態也如2000年後的pc環境一樣充斥著惡意,mac的時代可沒有這麼多病毒。但iOS這個方面以強勢的生態管控能力讓用戶放心。Android的廠商其實是在內戰的,原因還是利益啊。
※荊棘中長出的玫瑰:EMUI正在刺穿iOS的咽喉地帶※閱讀Objective-C編程全解※iPhone 必備應用清單※iPhone6s值得升級iOS13嗎?※iOS 13最好的5個設計
TAG:macOS | iOS | MicrosoftWindows | 操作系統 | Andr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