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和普洱熟茶哪個更養胃?

有人說:「紅茶養胃。」


都不養胃。茶葉養胃可以說是一個偽命題,甚至是誤導的問題。

平常大家說的傷胃刺激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茶多酚等成分對腸胃的刺激,另一方面是茶葉中的氟對胃損傷。茶多酚對胃的刺激是大家講到最多的,紅茶熟普經過發酵,茶多酚的含量大量降低,但是還是一樣有的,所以說不管什麼茶葉只有茶多酚含量多少,對胃的刺激輕重而已,沒有養胃的理由。

另一方面茶葉中氟對腸胃的損傷就是因為氟與胃酸合成氫氟酸,氫氟酸有溶脂作用(減肥就是這個作用) ,高氟引起的地氟病,在一些高氟的地區,胃病是常見病 ,而茶葉是聚氟作物,比普通農作物要高很多,而且氟在茶樹中主要聚集在葉片上,尤其是老葉中的含量是嫩葉嫩芽的二三十倍,隨著嫩度的老化而增加。紅茶(除了金駿眉,滇紅等少數芽級紅茶以外)熟普的嫩度等級都比較差 所以含氟量都不低,因此國家在九月份出台了關於預防飲茶型地氟病的建議,對嫩度等級差的普洱黑茶茶磚,前兩泡只洗茶不飲用。

所以你還問是那些茶葉養胃,這是錯誤的。有的地方白開水都傷胃。


沒有哪款茶可以養胃。

只能說哪款茶對胃的刺激性更小一些。

首先,不管哪一類茶,由於其所含藥理成分基本相同,防病的功效大致上也相同,根本不存在某類茶防治功能特彆強的問題。

當然不同類的茶,因品種產地製作工藝上的差別,導致了茶性有所區別,比如我們常說的綠茶白茶性寒涼,岩茶平和,紅茶性溫,對不同體質的人所產生的作用也有所差別。

所謂茶性,指的是不同茶類和產品的內在性質,包括共性和個性兩個方面。

就茶的共性而言,無論青茶、紅茶、白茶、綠茶,其內質主要成份的組成,如茶多酚、咖啡因等沒有本質上區別,但因品種、產地、製作工藝的不同,主要成份比例有所差別,有個別物質經過後期工藝的手段進行了轉化等,因而形成了茶的不同個性。

茶葉的藥理功能主要是茶多酚、咖啡因起作用,除此之外,茶色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等也有一些輔助作用。

根據國內多位專家的分析研究,在茶葉固形析出物中,影響成品茶品質和功效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含量在10%~25%之間,綠茶和白茶含量最多,武夷岩茶次之,紅茶含量最少。

研究證明茶多酚具有收斂性,能刺激胃腸道反應,加速大腸蠕動,對胃有一定刺激,但紅茶經過發酵,多酚類轉化多,因此對人體腸胃刺激較小;另外茶多酚的氧化產物——茶黃素、茶紅素等還能促進人體消化;此外紅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類,以及其他豐富的營養元素,能夠增強人體的禦寒能力。

人體的腸道環境是很複雜的生態系統,寄居著大量的微生物,多達1013- 1014個,各菌類之間相互拮抗、互相協作,維持著一個平衡狀態。

秋冬季節隨著氣候變化,人體的新成代謝進入緩慢期,隨著晝夜、氣溫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體內微生物之間互相交換物質信息使腸道菌群發生變化,而紅茶可以有效促進有益菌的生長,同時殺滅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使腸道菌群保持相對穩定

2011年紐西蘭的一本藥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影

響因子4.415(2013年))上發表了一篇名為《Antibacterialeffects of theaflavin and synergy with epicatechin against clinical isolates of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文章,其中就寫到「茶黃素對臨床分離的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等8種病原菌的生長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且與兒茶素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Murakami T等分別研究了茶籽提取的皂甙混合物和單一皂甙對腸胃的保護作用。實驗證明:從茶籽中提取的皂甙混合物在動物實驗中被證明有抑制胃排空和促進腸胃轉運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像茶皂甙一樣同時具有這兩種功能。

綜上總結,因工藝的變化,紅茶中的茶多酚減少,亦或是經過轉化,對胃的刺激性變小或是趨近於沒有,轉化出的新的物質對我們人體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所以,紅茶是對胃比較好,但不是養胃,在書中也僅僅是表明「暖胃」這兩個明顯的字眼。

六大茶類之中,對比一下,相對來講紅茶、黑茶會稍微暖胃一點,刺激性溫和一些,因為大量的茶多酚都轉化了,轉化成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所以相對來說對胃的刺激性是比較少的,甚至可以忽略。

另外白茶作為輕微發酵茶,如果儲存時間比較久,比如五年以上,那麼在存儲過程中,茶多酚也會發生轉化,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溫和的。

還有傳統的老鐵、隔年大紅袍等烏龍茶,口感也很溫和,刺激性也不會很強,而且香氣還非常棒。

那胃不好的是不是綠茶,黃茶、年頭少的白茶就不能喝呢?我覺得也不盡然,身體自身有比較好的調節功能,如果少量的喝一些,在舒適的範圍內,是不會有問題的。哪怕是紅茶、黑茶也不是說喝的越多對身體越好,也是需要掌握一個度。這個度因人而異,我是每天起來洗刷之後先喝茶,這個習慣都有十多年了,印象里我外婆是大清早起來就煮茶,一喝就是大半輩子。

所以喝茶並不是一個指標性的東西。身體在舒服的健康的狀態就好。

多喝適應自己身體的茶,好處談不上多大多明顯,但沒有壞處。


參考文獻:

1. 杜鈺,袁海波等. 紅茶對胃腸道生理調節與疾病預防作用的研究進展[J].茶葉科學2017,37(1):10-16.

2. 陳曦. 腸道微生態與腸道疾病[J]. 四川解剖學雜誌, 2014, 22(2): 35-41.

3. 聶少平, 黃曉君. 天然產物多糖對胃腸道功能的影響[J]. 中國食品學報, 2015, 15(5): 11-19.

4. 金恩惠, 吳媛媛, 屠幼英. 茶黃素抑菌作用的研究[J]. 中國食品學報, 2011, 11(6): 108-112.

5. 王麗, 許奇, 徐順, 等. 茶多酚對微生物生長影響的研究進展[J]. 現代食品科技, 2013, 29(7): 1737-1741.

6. 南強《武夷茶與養生》、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教材《茶葉生物化學》、顧謙 陸錦時 葉寶存《茶葉化學》

7. 趙盛雲, 姜巍, 王垂傑. 脾虛與胃黏膜屏障功能[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012, 20(11): 523-525.


喝茶養胃是比較片面的說法,按現代醫學講,都不是養胃的。

但養胃更多的是中醫學上的概念,現代醫學一般是護胃,沒有太多養胃這一塊的說法。

如果是傳統觀念上的養胃,那一般是五穀粗糧,山藥之類的食物。

題主說的養胃可能指的是茶葉促進胃腸循環,消食意義上的養胃?

如果是這種概念的養胃的話,紅茶普洱都還行,差別沒有很大,看個人喜好,這兩種茶在茶中都算比較溫和一點的。但要注意喝茶的時候不要過燙,過燙容易損害食道粘膜,增加患上食道癌的風險。

不過這些說法其實都挺片面的,養胃更多的是中醫的說法,中醫那就需要講下辨證論治,簡單點說。

人只有是居中的時候,不偏不倚的時候,才是健康的,最好的。

一個人胃腸積滯過多,壅塞不通,那這個時候喝茶消食下氣,促進循環,那對這個人來講就是養胃的。

如果一個人是因為體虛導致體內胃腸循環不佳,那這個時候喝茶就是傷胃的,吃山藥這類滋補津液,建中類的食物就是養胃的。


什麼茶也不養胃,因為胃不需要養,胃只有好和不好的區別。

正常的胃不出毛病,胃不好喝了茶喝了咖啡會有刺激,當然其他刺激性的辣的也盡量少吃。就這麼簡單。一個好的胃,要去養了幹嘛呢。有的人一輩子胃也沒問題,難道是養出來的嗎,只是運氣好從來沒有去生病弄壞而已。

話說回來,茶倒是對胃有刺激,不能隨便多喝。但是綠茶對胃刺激比較厲害,而紅茶和熟普對胃刺激小一些。而黑咖啡對胃的刺激是最厲害的,類似綠茶。這裡面的道理很簡單,其實就是茶和咖啡裡面有酸性物質,會腐蝕胃。

大家都知道餓的時候胃會叫不舒服,就是因為胃酸會刺激胃,所以別說喝茶喝咖啡了,經常餓肚子,飯點不吃飯的人,經常有胃病,其實就是被胃酸長期刺激造成的,多簡單的道理,胃就是不喜歡酸性物質,其實誰都不喜歡酸性物質,就好比鐵不喜歡硫酸是一個道理。

而茶葉和咖啡裡面就有酸性物質,當然也有澀味,有香味,是一種混合味道。其中綠茶和黑咖啡裡面酸性物質比較多,而紅茶和熟普裡面酸性物質比較少,所以對胃的刺激少。

而至於為什麼紅茶和熟普的酸性物質比較少,這是因為工藝的區別,紅茶和熟普本質上都是發酵過後的茶,而發酵這個東西其實就是讓茶葉被細菌就是酵母給吃一遍,吃完之後剩下的殘渣叫做紅茶或者熟普。好處就是增加了非常多的香味物質,對的就是細菌吃完留下來的,然後把酸性物質給減少了。


茶的主要基本成分分為三類,兒茶素,咖啡因,礦物質組成。

絲毫沒覺得這三樣東西能養胃。

礦物質如果能養胃,我們每天喝山泉水就行。

咖啡因能養胃嗎?咖啡因只要足量後不刺激胃就謝天謝地了。

兒茶素沒記錯的話屬於鞣質相關類的成分,鞣質是酸性成分,更不能養胃,如果你是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胃酸,燒心,喝茶養胃,根本不現實。

至於茶葉多麼好,喝茶的功效那麼多,瘦身,養胃,減脂,減肥,美容養顏,洗滌腸胃,肯定是賣茶葉的人說的話。

從肉體健康角度來說,喝茶,普通人可以推薦,但胃不適的人,有胃病的人就不要喝了。

養胃,不要聽從別人的飲食建議,聽聽自己醫生,自己藥師的建議。

因為別的給你建議的人都不是專業人士,其次,他也不知道你的身體具體怎麼樣了,你的胃具體怎麼樣了,你是胃潰瘍,是出血了,是萎縮性胃炎。嚴重程度只有你的專業醫生,專業藥師,你,三個人知道。


推薦閱讀:

TAG:紅茶 | 養胃 | 茶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