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的德軍有可能突圍嗎?

保盧斯:「我有一句MMP......算了不講了


最近剛好讀完格蘭茨的斯大林格勒三部曲,隨便寫一下。個人認為突圍是可能的,關鍵問題是有多少人能夠突圍出去,而又有多少人能夠繼續戰鬥。

  1. 在天王星行動剛開始到包圍圈形成時(11月19日到11月23日)是最好的突圍時間段

幾乎每一位身處蘇聯南部的德軍指揮官都認為,只有立即突圍才能挽救第6集團軍。但是xtl絕不考慮放棄斯大林格勒,甚至給了對情況不太熟悉的曼斯坦因一份空頭支票[1],而戈林的保證更是堅定了xtl的看法。

結果蘇聯成功包圍了整個第6集團軍,半個第4裝甲集團軍以及部分僕從國部隊。

當然風險還是有的。會丟失大部分裝備和物質,而且在天王星行動前疏散了許多馬匹導致6A的機動性不足[2],接應部隊只有48裝甲軍殘部以及一些臨時戰鬥群,但是應該能救出半數以上的人馬。

2.在冬季風暴時配合好點

曼斯坦因一直在督促保盧斯發動霹靂行動,但是卻一直不肯下達命令[3]。如果在12月18日執行或許也會有30%到40%的人員逃離。如果在這之後,除非能得到支援否則6A就只能等死了。但是無論是冬季風暴的部隊[4]還是以後的黨衛軍第2裝甲軍都來到太晚了,xtl甚至表示在2月中旬繼續解圍。

這個時候保盧斯都當上元帥了

而且執行冬季風暴的部隊狀況也不是特別好

第17裝甲師

第23裝甲師

第6裝甲師

如果真的想要平安解圍的話,需要提前把黨衛軍第二裝甲軍,GD師調來。

[5]當然在12月的時候上面幾個師的裝備情況與在2月份有很大的不一樣。骷髏師所需要的坦克數還不到一半,帝國師和旗衛隊被派往了佔領法國全境[6]。GD師在抗擊火星行動。無論如何,如果這些部隊能夠提前到來將會讓情況好轉,甚至解圍成功。

3.關於高加索

有些人提出過一個假設」如果第6集團軍跑了,位於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會被全殲「我不太贊同這個說法。23裝甲師就是有A集團軍群調來的說明克萊斯特的壓力至少沒有曼斯坦因大。而在43年1月27日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部穿過羅斯托夫北上其隨性部隊只有1個裝甲師,1個步兵師和2個保安師,其餘部隊都被撤往了克里木[7]。而對於蘇軍而言,土星行動(後改為小土星)也是準備通過奪取羅斯托夫來切斷兩個德軍部隊的聯繫,並沒有想過殲滅A集團軍群。無論如何,讓一個集團軍被包圍到失去戰鬥力都是很愚蠢的,指環行動時頓河方面軍傷亡僅為48000人卻將包圍圈裡的敵軍抹去。如果第6集團軍成功突圍,情況只會變得更好。

最後,無論怎麼突圍。第6集團軍都會蒙受較大的傷亡,丟掉大部分的武器裝備。如果是在包圍圈形成前突圍,沒什麼問題。但是在包圍圈形成後強行突圍,且損失慘重,無法繼續戰鬥,或者在途中被消滅了將會對南線德軍造成難以想像的結果。

參考

  1. ^《從斯大林格勒到柏林》72頁提到會為曼斯坦因增援6個步兵師,4個裝甲師,1個空軍野戰師和一個防空炮兵師
  2. ^三部曲裡面有第6集團軍的機動性情況,我就不貼出來了。
  3. ^多半都是為了防止自己承擔責任,後來又下令不準討論斯大林格勒的責任
  4. ^除了從法國趕來的第6裝甲師其餘基本上都是殘血
  5. ^前幾個師的數據來源於《冬季風暴 斯大林格勒的解與圍》後面的數據翻的《PANZERTRUPPEN》
  6. ^從帝國師的戰史來看,這個時候該師應該已經完成整編了
  7. ^《巨人的碰撞》206頁


謝邀

要說概率的話,25%-35%左右,當時德軍頓河集群在曼不群的率領下有對於6集進行過解救的,行動代號:「冬季風暴」

話不多說,上圖

截止1942年12月23日德軍的突擊最終線

從圖中可以看出,霍特的4裝集最遠突進到了目標距離的一半的位置,最後由於側翼遭到蘇軍反擊有被包餃子的危險(有一點),最終放棄了解圍。其實如果保盧斯率領6集從內部突圍的話是有可能捅破餃子皮的。當時蘇軍的主力在斯大林格勒的西與西北方向,從南方發動進攻確實是一招險棋,如果保盧斯裡應外合也是有概率解救成功的,但是作為希特勒的乖寶寶,保盧斯選擇了環形防禦,不突圍。於是就造成了德軍二戰史上第一次集團軍級別的單位遭到圍殲。

斯大林格勒戰役也就成為了蘇德戰爭雙方力量的拐點,而真正的戰略主動權交割則在庫爾斯克。


有可能是有的,在曼施坦因「冬季風暴」進攻開始的時候,保盧斯拚死突圍撤退的話估計能有可能跑到。

然而這時後保盧斯的部隊已經改名叫「斯大林格勒堡壘軍」了,這個詞的意義我想不用解釋了。而且曼施坦因的頓河集團軍,其目的也不是就保盧斯的,而是增援戰場佔領斯大林格勒的。

希特勒禁止保盧斯突圍,讓他必須守在斯大林格勒,成為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的橋頭堡。如果保盧斯真突圍出去,曼施坦因頓河集團軍被潮水般的敗軍一衝,自己也得後撤,希特勒時候追究其責任來,鍋還得扣到保盧斯頭上,估計最後也是被槍斃的下場。

保盧斯:「老子守著在是死,突圍撤退也是死,橫豎都是死,還不如去克里姆林宮喝口茶舒服一下呢。」

於是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投降了。


可以突圍,但沒必要。問題不是打破包圍圈,而是有了缺口怎麼撤退,突圍出來並非高枕無憂,相反要在沒有工事,丟棄掉所有重裝備的情況下,面對蘇聯百萬大軍的追殺,最後可能除了少部分精銳突圍出來,大部分依然會被殲滅。

這就類似於斷尾求生,對六集來說,重裝備和沒有車輛的步兵是尾,但對整個戰局來說,六集才是那個尾。顯然,哪怕六集被包圍,在物資消耗光之前是不可能被快速殲滅的,而六集一旦突圍,就是主動放棄了依託工事、重炮防禦的優勢,雖然能跑出來一些,但跑出來的部隊也無法快速補充裝備恢復戰鬥力。而大部分依然會被殲滅,而且不同於歷史,整個過程將非常迅速,最終的結果是百萬蘇軍騰出手來,讓整個戰局徹底崩潰,那樣的話戰爭43年就結束了。

所以除非剛開始就撤退,在被包圍之後,六集就不應該突圍了,堅持下去掩護其他友軍撤退組織防禦才是對的,沒有六集的堅持和最終覆滅,也就不會有之後的哈爾科夫反擊戰。


伏爾加河 頓河 的聶伯河之間是上千公里無險可守的曠野,沒有足夠的裝甲部隊掩護,步兵部隊不可能獨立撤退這麼長的距離,而德軍42年底南線一共只有100多輛坦克,顯然提供不了掩護的作用。

裝甲預備隊德軍不是沒有,但是都去勒熱夫救火去了,和斯大林格勒相比,勒熱夫突出部如果被鉗掉等於戰爭結束,孰輕孰重小鬍子還是分得清的。


推薦閱讀:

TAG:蘇德戰爭 | 德國軍事 | 斯大林格勒電影 | 東線德軍 | 斯大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場的重要轉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