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中文期刊上的論文參考文獻都是不全的?

通常最多就20篇,有的甚至少於10篇。是為了省紙嗎?

這種有選擇性地提供參考文獻,是不是很不規範?


有這方面原因,首先期刊頁數固定、排版格式要統一(特別是字型大小和行距)、紙張大小要固定,這樣就決定了期刊單版的字數是有限定的,且期刊一般是要求整版排版的,最多拼個0.5版

但作者寫文章不會真的去對自己的字數對照期刊版數進行規範,所以比如期刊是2500字元一版,你寫了個2700字元,倘若期刊是1版起發,期刊美編撐死最多給你給你排進去2600字元,多出來的100字元咋辦,這100字元既不到可以排半版的資格(半版至少有500-800字元吧)

有責任的期刊會告知作者要刪減,那麼很多期刊不方便去聯繫作者,那咋辦,一般就自行修改,文章怕修改出問題,那就在參考文獻上下手,畢竟這個不影響文章內容,所以這只是一種可能


中文期刊每個學科可借鑒的也就那麼有限的幾本,一般的中文核心文章就已經含金量參差不齊了,調研不充分論證不嚴謹模型不合理的比比皆是,非核心更是直接當青少年科普讀物看看就好。

文獻可能不是選擇性提供,是很可能作者就看了那麼多,甚至10篇都是湊的。


參考了多少文獻就寫多少。不應該是選擇性的


看期刊質量,看核心刊吧


還是建議多看些英文的,中文的入門看看還行。


核心及以上會好一點。

實際上普刊的文章根本不具備學術參考價值。


碩士發了幾篇國內的EI,當然是中文的,運氣也比較好吧,沒怎麼修改過。但現在博士期間已經沒寫過中文的,在這幾次指導自己師妹們投文章的時候,結合自己的經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吧。

1.格式複雜,尤其是參考文獻,每個期刊幾乎都不一樣,如果某個悲劇/被拒,另投它刊你就知道什麼是工作量了,國內沒有統一插入或者收錄所有中文文獻格式的軟體支持。英文很easy呀,這個不行,軟體選擇另一個期刊,秒秒鐘就改好了。中文文獻太耗費經歷。

2.中文文章的質量被格式帶壞了,國內我們專業有好幾個SCI收錄的就和英文類似,但多數國內期刊我行我素,對於工科來說,方法和思想同樣重要,有的新方法可以節省時間、增加客觀性和可觀性,但國內很多期刊沒有method,results和discussions一起來,結果的可靠性未知,更別提加入某些可以引用或查詢的參考文獻了。

3.中文是母語,查詢到類似的資料很多,做過相同工作的也很多,如果插入全部的參考文獻,估計很多人會累死,所以大多數人就隨機選擇了。不過很多人還是秉持經典和完善的太多的。

謝謝!僅個人看法。


我們專業的老師說是版面費限制,上面的程序都只截取了一小段。


推薦閱讀:

SCI論文的寫作與投稿,不懂的話就虧了
OASPA對單一期刊申請和DOAJ的評估
SCI文章被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學妹問我怎樣才能發SCI核心期刊,我連夜為她寫了一份攻略
【期刊雜誌推薦】—教育類

TAG:論文 | 期刊 | 知網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