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晚清是怎麼滅亡的,它滿洲八旗的兵呢?


滿清是主動安全退出中國的!沒滅亡;漢人一弱下來,滿人馬上出手,又准又狠!

太平天國後,滿清權貴就知道在中國住不下去了,其工作中心就在於「如何安全退出中國,避免被漢人報復性屠殺」;結果滿清成功了,得到了「滿清皇室優待條款」,帶走了大量財物,人才,完整的侵略漢人,奴化漢人,統治漢人的政治資料,經驗;

後來有復辟,滿獨成立「偽滿洲國」;為日軍侵華提供資料,做高參等;

滿八旗制度,其實是八旗公社;這種公社是建立在社員有「高福利」「分享政治特權」的基礎上的;

滿清在中國的掠奪搞不下去了,福利,特權全沒了;滿清權貴就把八旗公社部分解散了;


提籠架鳥,吃飽等死,民國後,男人拉黃包車,女人為娼妓。


被掌握北洋軍的袁世凱滅亡。

滿洲八旗在晚清的一系列戰爭中被滅光或被證明不堪一擊。

二次鴉片戰爭打擊的就是滿洲八旗,其中第二次丟失首都北京。

太平天國,席捲江南過程中,一般對滿城(各城市八旗生活區的內城)進行屠殺(除了女人),後來又接連攻破八旗為核心的江南江北大營。不得不倚重以曾國藩為首的地方部隊。

在對捻軍作戰又失去了最後一個能打的僧格林沁親王。

甲午戰爭,日本陸軍打擊了八旗在東北部隊。

八國聯軍時,東南互保,袁世凱在山東觀望,漢族大臣基本放棄朝廷。

後操練新軍,滿族人也有參與,養尊處優的旗人在演習中再次被證明不堪一擊。

武漢革命,各地督軍通電獨立,擁有絕對優勢的北洋軍首領袁世凱趁機滅清。

(那個時候的革命黨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在與北洋軍閥的談判中屢失主動權,後建立黃埔軍校,北伐!到1949年國民黨也只是在形式上統一中國。)


八旗入關後就爛成渣了,從康熙開始就沒指望八旗能幹事了,八旗制度與明朝軍戶制度極為類似,不愧我大明的好學生,後期八旗堪比乞丐了,不許打工只能領點喝稀飯都不夠的旗響,只好女的去賣身,和大明軍戶後期太像了,本來經費一向緊張的清政府寧願財政向綠營傾斜也不願向八旗傾斜,因為送給八旗它都冒不出一個,清朝層出不窮的造反指望八旗早涼了。

後來八旗生活困難也成了造反的一方,革命黨裡面也有很多滿人。窮則思變嘛,不是大清王爺還當黃包車夫么


外國列強對利益的訴求不斷擴大,特別是日俄,基本就是在搶。清朝的滿人內部的管理混亂,無能之輩佔據朝堂,軍事和財政嚴重依賴漢族官員,又要提防漢人官僚的爭權。

另一方面民智初開,大批願意為國為民的青年投身民族復興之路加速了封建王朝的滅亡。

在帝國主義、漢人官僚、革命義士多重的壓力下,清政府選擇了退位也保證了北方滿族可以活命。南方很多地方的滿城可就遭殃了。

八旗從順治進了北京就嚴重退化了,打南明主力也是漢八旗綠營,更不要說清末了。


不是,八旗早不行了。清朝滅亡最大問題是南方軍閥勢力形成割據局面,所謂北洋南洋都是寡頭自己實質的私人軍隊。只顧及自我的利益,毫無國家統籌考量。中央消息閉塞,對民情,外事,軍事一沒知曉渠道,又沒控制力。


晚清滅亡於漢族官僚,太平天國後中央政府權力逐步喪失,沒有建立起一個新的符合近代環境的政府,於是在袁世凱的政變式陰謀里滅亡。

八旗軍在太平天國以後就沒有再以野戰軍隊的方式出現了,後期是大都是儀仗隊,沒法承擔戰鬥任務。

八國聯軍時期以民兵形態打了半場北京防禦戰,之後就再沒出現過。


瀉藥lol

作為一個準高三小透明被邀請回答問題真是把自己都驚到了hhh

emmm,余以為,清亡始於道光(詳情鴉片戰爭後朝廷的反應做法),近亡於咸豐(發行咸豐寶鈔引起通貨膨脹,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實亡於光緒(戊戌變法與戊戌政變),終亡於宣統(狹義辛亥革命)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派zd中國同盟會的誕生,此視為廣義上的辛亥革命開端,中國同盟會策劃並組織執行了數次起義,大致列舉如下:乙末廣州起義,庚子惠州起義,丁未黃岡、防城、鎮南關起義,戊申馬篤山、河口起義,庚戌廣州新軍起義,辛亥年廣州黃花崗起義,辛亥武昌起義,這一系列反封建君主專制的武裝起義在政治上嚴重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基礎;在經濟上,清王朝為了鎮壓起義,龐大的軍費開支成為了朝廷財政的巨大負擔,朝廷還負有巨額外債,以鐵路權等主權為抵押,繼續向外借債;在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進一步深入傳播,以梁啟超等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和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也在大力宣揚政治民主化思想;

大的背景就是社會急劇動蕩,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減弱,新思想在民間激蕩,政治上所謂的新政立憲進程緩慢,在本質上仍然希望維繫清朝統治

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則成為對清王朝最終的,致命一擊,也成為了清王朝統治迅速崩壞的直接原因(……各省皆脫離清朝而獨立)

值得注意的是,逼清廢帝退位的是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遂宣統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滿清滅亡。

以上個人愚見,呈請諸位斧正,余不勝感激


我以我淺薄的知識來回答一下,晚清的滅亡主要原因不在於軍隊,而在於滿人自己。

封建社會實行的是家天下,這對於漢人而言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中國大部分人是漢族人,但對於清朝而言,就不是那麼理所當然了,因為清朝的統治者是滿人,那麼若是滿族人做皇帝,利益必定偏向於滿族,但滿族畢竟人少,所以需要很強的力量來平衡這一部分「不平衡」的利益。那麼對於清朝而言,除了封建社會所有的社會矛盾外,還要加上一個民族矛盾。這不僅要求統治者有很強的政治手腕來平衡群臣中的滿漢力量,而且要求統治者有極強的包容心態,接受漢文化的同化。清朝前期和中期,皇帝勵精圖治(「鑽了空子」),社會還蠻平穩的。到了清朝後期,滿人沒有很強勢的皇帝,而且滿人貴族中沒有精明強幹的大臣,導致「滿漢失衡」,這種局面對於普通皇帝來說已經非常難以應付,再加上國外的工業革命,使得中國矛盾非常複雜。而與之相反的是,清朝的人才已經落寞,沒有可用的皇親貴族,沒有精明強幹的皇帝,清朝的滅亡已是必然。


八旗的兵多數投降了漢人,清末各個城市的滿城旗人多數投降,極少數和漢人作戰而死。


滿洲八旗戰鬥力後來不強了。


推薦閱讀:

假如沒有鴉片戰爭,清朝繼續發展會怎樣?
鴉片戰爭時,清朝為什麼不舉國動員與英軍決一死戰?
清末最無恥的王爺,為拉攏日本復辟滿清朝廷,把親女兒送給日本人
為什麼洋務運動失敗了而彼得一世改革卻成功了?
七和卓之亂研究(四)

TAG:晚清 | 八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