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解釋下「空性」和「我」嗎?

空我為聚集 凝聚空 並非人類感知的空間 黑洞將空間急劇扭曲壓縮 依然不是純無

空性的我是一種概念 是生命覺察到自身最本質到事物

這種本質和世界本是同一體 通過「凝聚」將這種本質和世界的本質區分開來

而確立「我」的存在

這種本質在覺知之後 覺知是一個分界點 位於大腦松果體的位置 當松果體關閉 內在外在本質純無被阻隔產生覺知和自我意識 當松果體打開 內在外在本質融合 失去覺知和自我意識


一個人對著一面鏡子,就會有一個影子在鏡里,怎會有那個影子呢?

有鏡,有人,還要有光,種種條件產生,清清楚楚但不是實體。這就是「我」

四大皆空是不是什麼都沒有?

並不是,反而是樣樣都有,世界是世界,人生是人生,苦是苦,樂是樂,一切都是現成的,佛法之中明顯的說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惡、有因有果,要棄邪歸正、離惡向善,作善得善果,修行成佛。

聞所聞盡,盡聞不住

既然因果、善惡、凡夫聖人樣樣都有,為什麼說一切皆空?空是什麼意義?

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實在的不變體,叫空。邪正善惡人生,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變實在的東西,皆是依因緣的關係才有,因為是從因緣而產生,所以依因緣的轉化而轉化,沒有實體,所以叫空。

一切皆空,就是依這個因緣所生的意義而說,所以說一切皆空,同時即說一切因緣皆有,即空即有,二諦圓融:一般人以為空等於什麼都沒有,悲觀消極,真是誤會。

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恭敬萬有。

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

既然你提到松果體,我就和你講能量

隨著清凈和靜坐功夫的不斷增加,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能量,通過接收宇宙的高能量,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凈化和改善,這樣才能開發智慧,才能真正看破放下,才能開悟,因為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放下的越多,對「空性」和「無我」就會有更加透徹的了悟明白,這個明白就是智慧。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空性現前的時候,自己的身相和其他的一切眾生就是平等的,說平等都多餘,因為根本沒有第二個去平等,只有同一。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大佛頂首楞嚴經》


通常不會將空性和我放在一起說,因為空就是無我。空和我是對立的概念。

我是指覺性依賴和執著於五蘊,就像普通人,看事物要用到眼根(色蘊),眼根接收到事物的形態等信息(受蘊),去思考分辨事物(想蘊),心執取,確認事物(行蘊),將對事物的記憶儲存起來(識蘊)。

但如果覺性為空,也就是常說的空性的智慧,那會是怎樣?首先覺性不需要依賴於什麼根,很自由,無限遠的,無限小的都能「看」到。這種「看」,就是彷彿於與空間完全融合。自然也就不需要有受想行識。

不需要對空進行很玄妙的理解。我們本就生活在空間里,而我們自身中也充滿了空,細胞之間,細胞里。實際上深究下去,物質並不存在,都是空。只因覺性執著於我而成為實質。


看了你的說明,似乎對佛學有興趣,可是,又沒有看過佛經,可能看不懂吧。在此,大致簡單的一下:

您說的內容,其實是三樣不同的事物:

名,色,識。

您試著想一下:佛陀在世時,在印度北邊,當地受過教育的沒幾人,也沒有現在所知的天文知識,醫學知識。所以,研究佛學,盡量不與現代知識靠攏,這樣,更能夠理解佛學的內容。

佛經裡面,確實是承認有一個「我」的!從未否認過!只是,佛陀說的我,是恆常的,不變異的。

世人普遍認為的「我」,是這個「肉身」,即佛經所說的「色」。是四大組成:風,火,地,水。由於具備生,滅。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色,是非我,非我所。又由於它會生,滅,所以,「當空論」。

請注意:我看了這麼多的佛經,都是:

非我,非我所,異我,相在。

也就是:不要把這個肉身當成是我,對它耗費精力。因為無論你如何努力,註定最後是一場空。

然後,有人說:既然那個肉身不是我,但是那個靈魂是我吧!

佛陀說:沒錯,可是你的那個靈性,被宿世累劫所磨,出入輪迴無數,一直飄飄蕩蕩的,始終居無定所,那就是始終沒有覺醒。沒有覺醒,即是「無明」。只有學佛之後,覺醒了,才能自由自在。可是,不繼續輪迴,那麼該待在哪裡呢?

佛陀說:那就是如來呀!你這個靈魂,從無始劫開始,從未生過,也從未死過。只需要你靜下心來,你就能發現,那個如來的境界才是你該待的地方。由於你習慣於輪迴,貪圖於那些感受,所以才沒辦法發現如來的存在。

然後,還有人說:那個感受,實實在在,應該是我吧?

佛陀說:那個感受也不是你的。那個感受,來自於「觸」。而「觸」,又是「因緣所生」。也就是你的五官及身體,分別接觸了外界的事物之後,所產生的東西。那是瞬間即滅的東西。也是不需要留戀,不需要追求的。因為,想留,也留不住。徒增困擾,痛苦而已。

所以,什麼是空?

佛經說:昔無,今有。今有,未來無。

這句話已經很明白了,不是嗎?確實「有」過,只是當「空」論,而不是「空」。

所以,綜上所說,您的問題其實就是在說三件事:「名」,「色」,「觸」。而已。

還是建議您:親自去看佛經吧!不要自己瞎猜。

畢竟,學佛是「依法,不依人」。可是,什麼是法呢?那就是佛經呀!所以,學佛必須皈依三寶:

佛,法,僧。呀!


小夥伴問我說什麼是踏上長城當好漢的感受,我說你得先如實知道怎麼樣搭車到機場,買什麼航空的機票,直達還是轉乘,在北京住什麼地方,怎麼樣從北京到長城。當你如實知道了這一切,也按規劃從雲南到達北京再登上萬里長城時就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感覺了。

就像我跟小夥伴說:」用左腳或者右腳踏上長城就知道當好漢的感覺」。根本沒有意義一樣,現在我跟你說空性是無我也沒有任何意義。

注。根據你的問題描述,你應該先明白什麼名色,什麼是五蘊,什麼是六入,十八界?什麼是緣起法,什麼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什麼是苦,什麼是一切行無常,什麼是四聖諦。然後在合格的禪師指導下修行毗缽舍那的話就會知道【空性,我】的完整意思了。


首先要確定我是指哪個我。

佛教中無我或者我執的我是指梵我,音譯為阿特曼,這種我必須具備常一主宰的屬性,否則不可以稱之為我,但是這樣的我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佛教主張了無我的思想,空性就是無我性的另外一種表達,意思相同。

第二種我是指我們日常中的自我,佛教是承認自我的存在的,比如佛經開頭都寫著「如是我聞」,這裡的我就不是無我的我了,而是指自我的意思,自我是不可以否定的,否則輪迴,因果之類的教義就不能成立了。但是自我是因緣所生法,因此它是生滅變異的,非永恆的梵我,所以自我也是無我的,那麼表達的時候也可以說自我是空性我並非梵我


推薦閱讀:

一切眾生以多有的財富為自己的榮耀,一位解脫的菩薩以空性不可得為自己的證量
萬法唯識,識又緣起無自性,那麼是不是就是說如來藏也是無二的空性?
萬法雖空,因果不空是不是應該說成萬法雖空,因果不虛?
六祖壇經里的何期自性一段,是不是隱說如來藏還是空性?
楞伽經的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是不是把空性與如來藏解釋的最究竟到位?

TAG:世界 | 佛學 | 自我認知 | 空性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