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明朝毀於黨爭?


首先說下題主提問,說明朝毀於黨爭,其實是不準確的,準確來說,明朝是毀於黨爭失衡。

偉人說過,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嘛。

不管是古今中外,政治鬥爭都是一個國家、一個政府的最主要現象。

但良性鬥爭是好事,相互監督,相互競爭,相互督促,還能消磨過剩的精力,一舉多得。

但政治鬥爭這玩意,一不小心就容易玩脫手,容易殺紅眼,原本你來我往的推拿,一不小心變成了刀刀見紅的ko。

例子太多了。就拿明朝來說。

太祖,永樂兩朝,皇帝太過強勢,黨爭還不敢過於冒頭。

成化、正德幾朝,黨爭已經開始冒頭,但 好在懂得剋制和禮義廉恥。

到嘉靖時期,由於這道人的推波助瀾,黨爭竟成了他平衡群臣的工具。內朝外朝在他的帝王手段下還能維持平衡。

但這種平衡,到萬曆中期被打破了,外朝干翻了內朝,東林崛起,內朝不給力,但精力過剩怎麼辦,那就外朝和外朝斗,這時候什麼東林黨、齊黨、楚黨、晉黨、鄉黨、同學會都出來了,彼此斗的不亦樂乎。

等到天啟年間,嘿嘿,內朝的閹黨崛起了,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於是乎,不管東林黨還是齊楚晉什麼黨,都被閹黨干翻了,又變成閹黨一家的天下了。記住一點,閹黨是聽皇帝的。因為閹黨的利益是綁縛在皇帝身上的,不是田產或者世俗。

東林黨,錢謙益。

好景不長,天啟身死,閹黨垮台。

17歲的崇禎還不懂得制衡之道,愣頭青一樣,一棍子悶翻了閹黨。

於是,東林再次崛起,統一群臣。

於是呼,崇禎傻了,咋都不干事了呢?

1644年,當爬上景山時,崇禎來了一句,群臣皆可殺。

不知道他此時有沒有明白……


謝邀。

先擺結論:明亡是多因素構成的,黨爭是其中一個,但黨爭的責任不在於閹黨也不在於東林。

往往提起黨爭,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兩伙以公謀私的利益集團不顧國家死活強行撕逼。很少有人反思君主在黨爭中的作用和影響。另外,一般人認為歷史上有名的黨爭都發生在朝野動蕩階段,而且往往造成很壞的結果,而我認為這是很典型的歸因錯誤。其實黨爭幾乎貫穿中國的政治歷史當中,而只有造成很壞影響的黨爭才讓人銘記。

細究黨爭的本質,無非是兩伙或兩伙以上的利益共同體為了其小團體的核心利益進行博弈、鬥爭。利益衝突,是黨爭的內在動機。除了有名的例如唐朝牛李黨爭、北宋新舊黨爭、明代閹黨東林黨爭,撕逼程度之激烈為世人所熟知之外,其實兩漢外戚、宦官鬥爭,曹魏宗室與士族鬥爭等,也可算是影響巨大的黨爭事件,有些還延續了上百年。即使在君權一家獨大之時,黨爭也只不過是從明爭變為暗鬥而已。能否杜絕黨爭?所謂人以群分,家世背景、地域、官宦歷程等已經不可避免地把官員強制進行了分類,是否形成黨只是史官一把嘴的文字遊戲而已。有黨就必有爭,就算一黨獨大黨內也會細分流派,依然與黨爭無異。

黨爭與亡國並無必然聯繫,某些時期黨爭反而促進封建王朝的發展,關鍵在於君主發揮的作用。即使是一些公認的明君在位期間一樣要面對黨爭的考驗,例如李世民、朱棣、康熙等,但他們都比較好的化解了。優秀的統治者,必須懂得政治平衡的藝術,同時在關鍵時刻能殺伐決斷,更能在各利益群體中尋找到最大公約數,最大程度的團結內部力量。

反觀崇禎,無疑可以歸為最差的統治者一類。中原政權在與少數民族政權交戰還處於難分勝敗階段時,中原政權一方投降少數民族並反戈高級將領數目之多,崇禎朝無出其右;在與農民起義軍作戰中開門投降守將之多,甚至京城三日城破者,只崇禎朝一家。內部官僚體系離心離德到如此地步,與崇禎缺乏政治手腕很有關係,具體要從黨爭說起。雖說萬曆、天啟明朝已有氣衰跡象,但權力中樞還受控制,遼寇猖狂但關錦防線固若金湯,毛文龍的存在更讓其如刺在喉,農民起義雖此起彼伏,但帝國軍事體系還能進行有效鎮壓。總體來說,若措施得當,崇禎未必就是亡國之君。可惜的是,崇禎的中二病無情地摧殘了這個國家,剛上台就處置了魏忠賢,官僚系統從此崩潰,再沒一人能有足夠威望把帝國的命令貫徹到基層。更糟糕的是,在東林黨的壓力下,凡是所謂閹黨皆永不錄用,這種大規模的政治清洗在盛世之時尚且傷筋動骨,在亂世就更是自我滅亡之舉,自此東林黨一家獨大,並危及皇權權威,政治上既要清譽又要利益,白蓮花都他們當了,自然所有黑臉的戲份由你皇帝獨自消受了。在利益面前沒有是非對錯,當你為一個利益群體掃平所有障礙後,他會迅速變成一個魔鬼。崇禎不會明白,為什麼他殫精竭慮卻江河日下,為什麼他勤儉節約卻貪官遍地,為什麼他能君王死社稷卻缺少以死報國的將領。我猜想,在他心中肯定有以下這些可笑的執念:認為讀書人就應該以實現聖賢治世之道為最高目標,追逐利益都是可恥的;認為武將的最高理想就應該是馬革裹屍還,就算皇帝指你往死路走也要赴湯蹈火在所不惜;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民的所有都是皇帝的恩賜,如果皇帝什麼時候拿回去也要欣然接受。當他發現他的臣民沒有一個有他想像中的高尚情操時,他竟然像發脾氣的孩童一樣橫蠻的要求世界如他所願。沒有任何一個有為之君會像崇禎一樣天真,所謂聖賢之道所謂君子節操只是封建教化的表象說辭,遮蓋住人性難以啟齒的的地方而已。人類社會的原生動力,從來都只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一言以蔽之。

古今中外我再舉兩個黨爭的例子,看看合格的政治手腕是怎樣操作的。宋仁宗時期天下太平,帝國核心區域四十二年不識兵戈,人口數、戶籍數上漲到歷史以來的巔峰,四大發明有其三出自仁宗期間。但暗流涌動,台諫爭端不斷,歐陽修甚至寫出了著名的《朋黨論》,仁宗一招臭棋可能就會葬送大好江山。縱觀仁宗在位期間,派系爭端不斷但從未影響行政效率,鬥爭再激烈最多就是流放外任,宰相走馬燈似的換,沒有一派或一個集團能獨大,但帝國運轉一點影響也沒有,外能守邊內能收民心。更絕的是,無論是高升還是外放的官員,無一不對仁宗忠心耿耿,感激涕零,仁宗死時中外臣民莫不痛苦,時人言道「天子諸事不會,就會做官家」。終仁宗一朝,沒有哪一個臣子最後被定義為奸臣,深思一層,難道不是托仁宗的福嗎?政治手腕如此,表面雖柔弱,但四夷不可侵也。

另外一個例子請看隔壁泰國剛死不久的普密蓬大帝。普密蓬在位70年,期間經歷軍方和政府激烈衝突而導致的政變19次之多,其權威仍然巋然不到,真天人也。政變的導火索一般都是由於政府受民意所迫要把軍隊的特權革除而起,發展成軍方為維護特權而不惜發動政變宣布接管政府,這期間往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到要收拾殘局的時候普密蓬大帝就粉墨登場了,先是呵斥雙方胡鬧不顧百姓死活,然後要求雙方和解,匍匐跪倒在大帝腳下的雙方頭領很配合地領旨謝恩,最後軍方還政於政府,政府的相關改革不了了之。70年都是這個套路屢試不爽,甚至大帝的威望在每次政變和解後都得以提升,政變後泰國人民無不感念「只有大帝能救泰國」。在這麼一個舉國貧窮,人妖遍地,而擁有全世界最富有皇室的國家,普密蓬大帝還能俘獲民心,受萬民敬仰,其政治手腕只能讓我等嘆服。


所謂黨爭,就是官員結成黨派,為爭取政治利益互相攻擊。這爭權奪利,不是一人一門之事,更是牽連數以千計的人員,以及後世子孫的仕途空間。所以必慘烈無比。

宋明地黨爭:「一派如是跌下,不但當事人罷官貶職,連帶一大群人。更是禍及子孫,以後子孫都難以在仕途上有大地發展,這爭。就不以一人一心而改變,而緩和了。」宋的黨爭,斷送了變法。並且延續到南宋。禍端百年。

明後期,東林黨與浙齊楚黨,以至發展到後來與閹黨的紛爭,為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筆。這場幾十年間的戰鬥,無論舉什麼為國為民大義凌然地牌子,其實上就是為同黨,為後世子孫,爭奪仕途空間。 這從日後東林黨控制南方科舉,非東林黨人難以中舉,就可以清晰的表現出來了。

天啟初年東林黨全面勝利後有過一次短暫的眾正盈朝,知道眾正盈朝是什麼意思么?可以說滿朝重要官職皆東林。逼得浙齊楚餘黨投靠他們最看不起的太監,並引發皇帝的警惕,使閹黨得勢,東林遭到魏忠賢的集體殺戮,殃及邊將,如熊廷弼等,各地書院被毀。宋以後到明末,士大夫群體遭受慘烈之迫害,無出東林黨人之右。

沒有皇帝支持和浙齊楚餘黨的推波助瀾,魏忠賢一個太監憑什麼?

什麼為國為民大義凌然,這實是可笑之極。一旦黨爭,就是爭奪生存空間,在最寬容的宋朝,這失敗,也要禍及數代子孫。這是何等慘烈?那容得幾分仁慈和大義在裡面?


黨爭本質上就是不同的利益集團的爭鬥!

這個利益可以是政見不和,可以是真正的真金白銀和土地。甚至也有單純的理想主義者,但是哪怕最開始是為國為民但是一旦形成了集團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再理想再為國為民都說一幫蛀蟲。

真正的為國為民大多是孤單的,因為這前提就是會動搖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以為國為民為口號行結黨營私之本質的團體,在明朝就是東林黨。明朝黨爭主要對象就是東林黨和以其他被東林排斥的其他黨和踢出的原東林黨結合的閹黨。


黨爭朝朝有,只不過明朝最後期的黨爭,變成了利益集團的爭鬥,無論是三黨還是東林,到最後都是為了爭而爭,碾壓了所有的倫理綱常和蒼生意義,已是尾大不掉,皇權的崩塌也就是必然。


推薦閱讀:

歷史上真實的五阿哥永琪是怎樣的?
為何清朝不復漢制反承滿室?
太平天國造成的最終結局,清政府和洪秀全到底誰有錯?
為何滿清沒亡於太平天國,卻亡於辛亥革命?
同治帝駕崩的時候已經親政,為什麼他沒有遺詔或指定繼承人?

TAG:明朝 | 清朝 | 明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