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生「認知失調」的原因是什麼?
- 有什麼實例表現?
- 有哪些降低「認知失調」的方法?
- 研究「認知失調」理論有哪些應用場景?
本問題將作為「知識庫」欄目的一部分,你的創作將有機會被收錄在相關話題的百科簡介中,為知友們解答各種十萬個是什麼。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一詞,是在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認知失調理論時才產生的,所以討論認知失調不能脫離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又叫失調減少(dissonance reduction)理論,顧名思義,說的就是當兩種想法或信念(「認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時,我們會感到一種緊張的狀態(「失調」),為了減少這種不愉快的感受,我們會自發地調整自己的想法。
認知失調主要用來解釋態度與行為之間(行為的心理表徵也是一種認知)不一致的情況,當我做了一件我不不認同的事,比如我知道不應該熬夜,但是又想在睡覺前寫完這篇回答,這就會產生一種失調讓我感到不舒服,為了減少這種失調,我要不就放棄寫回答去睡覺,要不就改變我對熬夜的看法,轉而覺得偶爾熬一次夜也行。這時候,就要看對我來說是放棄寫回答更容易,還是改變對熬夜的看法更容易。
認知失調理論其實是一個動機理論,關注的點是認知失調會成為一種動力,促使我們調整態度或行為以減少失調。它並不關注具體有哪些減少失調的策略。
這就是經典認知失調理論,其實是一個相當簡單的理論。
經典認知失調理論其實是很含糊的,給我們一種「只要有兩種認知衝突了,我就一定會感到認知失調,去改變其中一個」的感覺。因為認知的衝突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在發生,我們當然希望這一個理論能解釋所有的情況,這樣認知失調理論就成了一種常識。
但其實,隨著認知失調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是在做減法——找出在哪些情況下,態度和行為之間不一致不會導致失調的緊張感和態度或行為的改變,從而確定這一理論的適用情境。
什麼時候認知不一致會產生失調?
我們還是從Festinger的經典認知失調實驗說起——實驗者讓被試花一個小時做無聊的任務(比如用一隻手旋轉一個東西,每次旋轉90度),之後請被試給另一個「被試」(其實是實驗者扮演)介紹這個任務有多有趣,吸引其參與。為此,實驗者給被試1美元或者20美元作為獎勵。令人意外的是,當被試對這個無聊任務進行評價時,只收到1美元的被試比收到20美元的被試評價這個任務更有趣。
自己覺得這個任務很無聊,但是卻要介紹給別人,態度和行為之間產生了失調。收到20美元的被試合理化了他們的行為,他們是為了錢才做出這樣的行為,於是沒有了認知失調,他們仍然認為任務很無聊;而那些只收到1美元的被試無法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為什麼會為了1美元出賣良心?於是認知失調帶給他們緊張感,他們自發地改變了態度,因此對任務有了更高的評價。
這個反常識的實驗,強有力地說明了認知失調的存在,這也是認知失調理論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但其實,有很多不可缺少的因素促成了這個實驗:
- 失調的行為是自己選擇的——一開始讀到這個實驗,我以為實驗者是要求被試去說服另一個「被試」參與。但其實,在這個實驗中,實驗者是動之以情地請被試幫個忙邀請另一個「被試」參與,所以被試做出「違心」的行為其實是自己選擇的。如果被試是被要求去做而沒有選擇的空間,則不會出現認知失調改變對這個實驗的態度的情況。
- 需要有足夠的投入——被試在邀請另一個「被試」參與時,必須要在稱讚任務有趣中有足夠的投入,如果只是簡單地說「請你來參加吧」,雖然也是違心的,卻不會產生認知失調。
- 行為會產生不願看到的後果——另一個「被試」被自己說服來參加這個無聊的實驗,是被試本不願看到的結果。如果被試僅僅只是向別人稱讚這個實驗而並不邀請其參加,或別人不為所動,也不會產生認知失調。
- 這種不願看到的後果是可以預見的——如果被試只是向一個人稱讚這個實驗,沒曾想那個人聽到之後竟然馬上就去參加這個實驗了,這種沒有預料到後果的情況,也不會產生認知失調。
所以,並不是態度和行為不一致就會產生認知失調;只有在行為是自己選擇的、有足夠的投入、會導致不願看到的後果、並且這種後果是可以預見的時,認知失調的緊張感才會產生,促使我們進行調整,要不改變態度使行為合理,要不改變行為使之與態度一致。
再舉一個例子,在認知失調研究中一個有趣的情境是決策後失調,也就是說在做出選擇後,我們會更加認可自己的選擇,而逐漸不認可其他的選項。比如說我要決定假期去哪兒旅遊,東京、巴黎、大理都想去,並且想去的程度差不多。當我最終選擇去大理的時候,明明我都想去,我卻放棄了東京和巴黎,我感到一種認知失調,它推動我改變我的態度,開始覺得大理就是比東京和巴黎好,我做的選擇是正確的。
但這種認知失調的產生是有條件的,選擇是我自己做的,我為了做這個選擇糾結了很久,花了很多功夫,我也知道選擇一個就相當於是放棄了其他的,不得不忍痛割愛,這樣才會有決策後失調。而如果你其實更想去東京和巴黎,但是貧窮限制了你,讓你只能去大理,你可能不會認知失調覺得大理好,反而可能因為逆反(reactance)而覺得大理不好……
上面主要討論了態度和行為不一致的情況,再補充一個想法之間衝突的例子。每次我和女朋友就一個話題發表不同觀點甚至爭論時,我們誰也不服誰,堅持辯論說自己是對的;但是事後再細想這個問題,又會覺得對方說的有點道理,自己的觀點會發生一定的轉變。這一方面是因為爭論時激憤的情緒影響了我們的思維,冷靜下來以後才能更好地看待問題;另一方面,觀點的分歧也帶來了一種認知失調——我們主動力爭維護自己的觀點,但我們可以預想到,觀點的分歧對我們的關係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這段關係是我們重視的。可能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認知失調推動著我們去彌合觀點的分歧,而易行的方式就是調整自己的觀點,雖然我們同時也仍希望對方能聽進去自己的話。
應用場景
舉幾個應用場景的例子:
1. 消費心理學領域。 @深與淺 提到了品牌通過影響顧客的自我形象來建立品牌忠誠。還有研究關注公司如何降低負面事件的消極影響,比如企業社會責任高的公司,即使在出現產品問題時,可能得到顧客更少的消極評價(改變認知讓三邊符號相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