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的陰影理論對個人和職業生活有什麼影響?


因為一些機緣巧合,碰觸到榮格的理論。

大概也是一些機緣巧合,反而對其有很深的感觸,一答為敬。


要了解「陰影(影,shadow)」對一個人的個人,以及職業生活的了解,事實上,脫不開對榮格理論的整體把握。(事實上,我也是了解到皮毛,但是從自身體驗而言,大概本文中介紹的概念已足矣。)

在此,我想用 「影」這個翻譯,因為「陰影」這個說法總是會讓人聯想到「心理陰影」,給人一種心理創傷後的殘留效果的印象。所以,本文中一概採用日語中常用的「影(陰)」來指導榮格的Shadow好了。

(當然,有一些「影」,它是帶著心理創傷的色彩,但是在榮格派的心理治療師那裡,它仍然是一種意象image,而非某種真實事件的實在。)

我也有我的「影」

那是在夢中,在自己現在睡覺的房間里,那一個黑黑的人影,那麼熟悉,像自己,又那麼陌生,不像自己。我一下子驚醒起來,卻發現黑黑的房間里空無一人。

我記得那段時間裡,我也有在接受諮詢,當不經意地告訴諮詢師時,他講到「那好像是你的影」。(因為我也深知心理學,所以諮詢中偶爾用到這些術語也並不會為溝通帶來障礙,反而更順暢。)

事實上,榮格派治療師一向強調使用夢分析來展開教育分析,我想,要是處於教育分析當中,相信又會展開一段有趣的對話。

至今,我也不知道那一個「影」當中,還有什麼,我想至少那個夢中,我看到了「害怕」。

但無論如何,「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為什麼會自動腦補】)」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當你想要凝視深淵,你需要知道光從哪裡來。

月亮的陰晴圓缺,一半是光,一半是影。

在素描繪畫上,有高光的背後就有陰影。

那我們人類的內心中,那些「光」又打在了哪裡呢?換句話而言,支撐著「影」的存在,或者說,產生「影」的來源是什麼呢?

榮格的人格結構理論圖示。

終於可以祭出這張圖了,大家可能從這個圖上認為「影Shadow」對稱的是「自我Ego」,所以要了解的是自我本身。

事實上,我認為不是的,希望你能注意到Ego圈圈和Shadow圈圈裡,微妙的色彩差異,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

而最重要的「高光」,是在自我Ego之上,最貼近「外在世界」的「面具(persona)」。

(很多教科書里,大家喜歡把persona翻譯成「人格面具」,對於這個翻譯我認為不妥,好像顯得那是人格上的一個表層的、面具的部分,為什麼我覺得不妥,也是與面具persona的定義有關。)

那「面具(persona)"是什麼。它最初源自希臘的古典戲劇之中的「假面」。

拿破崙的Death Mask,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很中意這個「臉」。Death Mask的製作,是從去世的人身上取得臉的拓本模型,從而能夠重現出這個「亡者」安詳的面容。

在榮格那裡,「面具(persona)」是原型的其中之一

「原型」,是人格化的潛意識,其他「原型」包括阿尼姆斯、阿尼瑪、大地母、智慧老人、永恆的少年(小鹿亂撞)…

所以,「面具(persona)」也是被人格化的,也是具有自己的特徵特性的,甚至可以說,是有人格的、是有人格的、是有人格的,這就是我為什麼不喜歡「人格面具」這一翻譯的原因。

那面具(persona)的特徵、特性,又是如何被形成的呢?這就與它與外在世界的緊密聯繫相關。

在榮格的理論體系中,「面具(persona)」意味著我們為了適應社會,而創造出的具有社會性的外部層面。

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或職場中的角色,作為男性/女性的性別角色,簡言之,外在環境如何要求,我們如何適應,我們多適宜地扮演角色,這些都是我們在個人與職業生活中的「面具」

但是,越是社會生活中成功的人,則越是了解其中的不易。甚至,我們還有一種可能,被各種角色,即「面具」所反噬,最後迷失自我,不知所措。

這其中的原理,在榮格的理論中有所解釋。

每當我們為了適應社會,選擇一些自己的形象、意象(image),我們就將一些與之對立的、不受社會容許的意象(image)壓抑進了我們的潛意識。(知識點,敲黑板

所以,影事實上是,我們的意識層面難以接納的,各種自我意象(image)的「邊角余料」。

這些東西它不會消失,一個冷不驚,便會像我一樣,在夢中搖身一變,「閃(hun)亮(an)」登場。

那些藏在「深淵」里的,總是在漫漫黑夜裡,伺機蠢蠢欲動...

那我們該怎麼做?

榮格淡淡地談到:「自性化」。

自性化(individuation),意味著將我們所有曾經丟掉的、在陰影中的「潛在可能性」,重新拾起。

我們的心靈中亦是如此,當我們只看聚光燈所照亮的地方時,我們永遠都在適應著外界,只有重新注視「深淵」,內心的版圖,才能一點點擴大,這就是「自性化」的過程。

但是,我還是要強調:注視深淵是一件不僅需要勇氣,而且危險的事情。(需要安定的環境、好的治療關係、諮詢師恰當的陪伴等等)

總結:我們在社會中形成了「什麼樣」的「面具」,也就在「陰影」中壓抑著另一個截然相反的「自己」。當兩者相遇,你的內心便拓展了一點點。關於影響,我想,至少讓你在個人、職業生活中,又多了一丟丟的可能性。

我記得,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曾經送我這句榮格的話,我想引用來結尾:

Who looks outside, dreams; who looks inside, awakes.

往外看的人夢著,往內看的人醒著。

        ——Jung, C. G.


別只收藏,跪求一贊呀!!!= =


本文也收錄入了我的專欄《那些臨床心理學家們》。歡迎關注。

傳送門:

那些臨床心理學家的故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整明白了怎麼讓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很多不能控制的東西決定

陰影理論很明白的講清楚了

說是陰影,其實就是條件反射

一搖鈴,就先流哈喇子,而不是張嘴開吃的那種

比如一個女兒,有一個控制欲超級強的媽

她長大了再出去工作,碰到所有想控制她的女性,有時候可以是所有性別,會不自覺的把原先養成的條件反射全部用出來

從心理的感知—巨敏感控制

到潛意識的反應—壞事要來

再到行為—抗拒

軟體成套出廠,成套使用,一鍵啟動,不需要說明書

練了二十多年,相當熟練

事實上這個人也不知道自己爭取的是啥,只知道危機感來了就搞就完了,不然會特別慘

什麼權力啊,獲取更多資源啊,沒有,不存在的

但家裡和社會還是不一樣

在家裡,只有人-父母這一套系統,這套系統里都是壓迫的,那這人就沒救了,瀕臨危機的恐懼加上這份無以求救的恐懼,本身是會養成很多專職的習慣的

如果社會考如何在孤立無援下,爭取自身權力,那麼這人一定80起步,奔著滿分就去了

但人在社會裡的時候,不考這個,首先社會裡可不止有你-領導這一套系統,還有人-業務(事)的關係,還有人-其他人的關係,那麼遊戲的格局更大,規則也會更多,勢力更多,可操控的資源也更多

但顯然陰影(即既往的條件反射)影響下的人,是對這些沒有絲毫意識的

只知道自己會被野區不知道哪裡竄出來的人抓死,但看不見野怪值一個人頭錢,誰會打野?

更別說高端套路了,什麼朋友搞的多多的,敵人搞的少少的,熟悉的操作里一共就三個人,那兩個因為革命目的相統一,你作為一個被壓迫的,意識里就不存在這種團結一致的概念的

還怎麼玩?怎麼發育?怎麼搶頭?怎麼carry?

對吧

還是穩住,先把習慣改了,養成新的條件反射,才行

說解決自己的問題靠自律,不存在的

讓一堆人羨慕的不行,開啟又一輪自我貶低

但其實自律是結果的誇耀詞

條件反射才是事實發生


謝邀,我剛好屬於榮格派的解夢者。陰影理論會將涉及到人對自身或者外在,接收到的不好的且隱晦的體驗信息儲存到個體無意識中,對個人來講,它會影響到你在生活中面對「選擇」時做出的判斷!比如你接收到一個隱晦信息:網約車不一定安全。當這個信息儲存到你的個體無意識中時,你自身在乘坐網約車時會自動保持注意力集中,潛意識自動出現一系列猜測。

其實這是有好處的,而且我認為大多時候好處要蓋過它所帶來的弊端。

(所謂的弊端是指由於不當或者錯誤的信息輸入,導致你錯失良機也是有可能的。)

對職業生活來講,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你自動繞過很多彎路,這都算是陰影理論在信息儲存和利用上帶來的好處。

我講個小例子:

假如新聞中經常出現一個信息:人多的地方容易起禍事

從陰影理論的角度理解:這個信息有可能導致你不喜歡人多的地方,然後性格逐漸喜靜

這沒什麼不好~只要控制好不要干擾到正常的生活就好了~


當然有很多啦,了解自己的投射對感情生活尤其有影響


榮格心理學和弗洛伊德心理學都挺片面的,去看看社會心理學


讀榮格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在於,他讓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從而提升自我認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就是,更加清楚自己的底線在哪裡,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能接受什麼。


謝邀。這個太高深了。對我來說有點難,抱歉我還沒有研究


謝邀。榮格的方向本來就是個體整合,所以你講實踐方法論也不太實際。我只能說這些方面通常沒什麼影響。


推薦閱讀:

假如我遇到榮格丨吳怡
神話速成課——天行者盧克、弗洛伊德和榮格
Jungus·榮格斯認知功能測試簡介
榮格:把後半輩子還給自己,去追隨你內在的聲音
分析心理學視角下少年派的自性成長之路

TAG:心理學 | 精神分析 | 榮格 | 心理學家 | 分析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