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com ctl4100和ctl472入哪個比較好?

高二學生黨,非美術生,有一定美術基礎,之前畫過兩年的板繪,用的是友基g5,現在那個板子壞了,想換個wacom。

預算較少,平時畫畫的時間也少,怕咬牙入ctl4100會發揮不到它的價值。但又怕472不太好(200多rmb的板子我還是有點虛,再加上看到很多人說wacom低端板不行)。希望大家能提點意見,以及如果有其他好板子也請推薦,謝謝

以及有幾個問題:

1.wacom的板子壽命大概有多長(像友基那樣400多的板兩年就壞我真的吐血)

2.壓感4096和2048區別到底大不大


為懶人準備的簡單結論:可以認為 CTL-472 和 CTL-4100 的關鍵性能基本一致。可以購買 CTL-472 作為你的「第一塊數位板」,它的硬體和軟體都沒有致命短板,足夠用於專業創作。更大尺寸的 CTL-672 對初學者培養繪畫意識有利。日後應考慮升級到 PTH- 或者 DTH- 系列,它們的使用體驗好得多,對提升效率有利。

我用過前代 CTL-471 和這代的 CTL-4100。日常用 DTH 和 PTH 系列。下面會展開說明我得出上述結論的理由。

更新日誌:2020 年 4 月 1 日整理全文,並訂正刪除錯誤信息。

型號和產品線的關係

先解讀一下提問兩款產品的型號和產品線。CTL-472 的產品線是 One by Wacom;CTL-4100 的產品線是 Wacom Intuos。儘管名字看起來很不同,它們實際上都是舊產品線 Bamboo One 的延伸,屬於面向專業畫師的入門級設備。PTK-/PTH- 的產品線是 Wacom Intuos Pro,DTK-/DTH- 的產品線是 Cintiq Pro,它們屬於高端設備。

各產品線關鍵性能對比

  1. Bamboo (舊) (100 pps)
  2. Bamboo One (舊) -&> One for Wacom / Intuos (新) (133 pps)
  3. Intuos (舊) -&> Intuos Pro (新) (133 pps, 15mm 板面感應, 傾斜感測器, 橡膠握柄)
  4. Cintiq Pro (新) (數位屏,相當於同代的 Intuos Pro)

下面我們對各項關鍵性能展開說明。

驅動程序

驅動程序是操作系統用來與數位板硬體進行交互的軟體。大多數的數位板故障和繪畫軟體故障,其實只是驅動程序出了點小問題。驅動程序的確很容易出問題。天天跟驅動問題、配置問題打架還怎麼安心創作?所以能用上好驅動是選擇數位板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CTL-472 和 CTL-4100 都可以使用 Wacom 的專業數位板驅動程序。PTH- 和 DTH- 系列也是使用同款驅動程序。而 Yoga 730 等使用 Wacom AES 數位屏的變形本和兼容的 Bamboo Ink 配件使用一套叫做 Wacom Feel Driver 的不同驅動,比較蹩腳。

Wacom 專業數位板驅動雖然問題也不少,但比起同行,Wacom 的驅動更加穩定,功能也更為齊全。對我來說,能夠使用這款驅動,是選擇 Wacom 產品的重要理由。

每秒報告速率

每秒報告速率是數位板每秒向操作系統報告筆尖坐標和壓力等數值的次數。數值越高,繪畫感覺越平滑,在沒有軟體平滑的情況下,快速繪製線條不容易起稜角。

CTL-472 和 CTL-4100 的每秒報告速率均為 133 次 (pps)。該項性能與頂級的 Intuos Pro、Cintiq 系列是一致的,不會造成移動游標和繪製筆畫時的頓挫感。

壓感等級

壓感等級是數位板能把 0% 壓力 和 100% 壓力細分成多少級。

CTL-472 的壓感等級為 2048 級,CTL-4100 的壓感等級為 4096 級。更高級的 PTH- 和 DTH- 系列為 8192 級。

實際上,壓感等級並不重要。我的第一塊數位板 Wacom 貴凡只有 512 級,往年頂級產品的 Intuos 2 只有 1024 級,Intuos 4 才 2048 級。它們的手感都很好。

最小觸發壓力值

壓感性能最重要的其實是最小觸發壓力值,也就是數位板可以感應的最小力度。如果不能靈敏感應輕力度的筆畫,會造成筆畫斷續。

實測我的 CTL-4100 能夠感應到任何輕微的筆尖划過,我也沒有關於 CTL-471 壓感不靈敏的記憶,也就是說這兩款產品應該不會在這方面有問題。

壓力手感

壓力手感是你施加的實際壓力和屏幕上線條粗細的一致性。影響手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筆刷大小等。數位板硬體和驅動可以通過壓力響應曲線來影響手感。

壓力響應曲線大致上是感測器數據和實際筆刷大小的對應關係。如果是「線性」,那麼壓力大小和筆刷大小的變化會保持一致速度。如果這條曲線被調整成類似「高斯曲線」,那麼較輕力度的區間的壓力變化不會引起筆刷大小的明顯變化,而中間壓力區間的變化會引起筆刷大小的猛烈變化,於是用起來就很彆扭。

本來壓力響應曲線是用來給用戶自行調整,以適合手勁大小不一的人,或者某些特定筆刷的使用習慣的。但是作為一種市場策略,廠商可能會有意地把低端產品的默認曲線調整得不那麼舒服,使高端產品的使用體驗顯得更有優勢。

在默認設置下面,我能明顯感覺到在 CTL-4100 上面使用較小力度時很難讓線條呈現出粗細變化,而在 DTH-3220 上使用極小力度時依然能從容地畫出粗細變化豐富的線條。

不管廠商有沒有做手腳,你依然可以在驅動裡面手動修改壓力等級映射曲線,調整到適合你習慣的力度範圍即可。某些數字繪畫軟體如 Krita 也支持修改此曲線。具體的就不展開討論了。

壓感筆最大感應高度

最大感應高度是壓感筆離開板面後依然能控制游標的最大高度。如果筆尖稍微離開板面就無法控制游標,對於掌握游標位置、下筆前比劃筆的路徑是很不利的。個人認為這項性能對於使用體驗的影響很大。

根據以往經驗,Intuo Pro 和 Cintiq 等高級系列的最大感應高度幾乎是入門系列的兩倍。我手上有 CTL-4100、PTH-660、DTH-3220,實測 CT-4100 的壓感筆在離開板面 7mm 後失去對游標的控制。PTH-660 和 PTH-3220 為 15mm。

由於 CTL-系在使用時必須要有意識地控制筆尖不能離開板面太多,比較束縛、反直覺,給我一種難以言狀的窒息感。我個人很不喜歡這一點,所以原本為了便攜買的 CTL-471 和 CTL-4100,最終都吃了灰。

筆身傾斜感應

CTL-系列的壓感筆缺少筆身傾斜感測器,這意味著一些依賴這個感測器的筆刷將失效。

筆身握感

CTL-472 的筆身應該是裸露的 ABS,略有防滑的磨砂表面。ABS 握感堅硬,筆身直直的讓人不適,而且很快就會因為人油的腐蝕變得光滑,應該不會特別耐用。不過要是人生的第一塊板子,你要麼很快升級,要麼扔到一邊不再畫畫了,所以也沒所謂吧。

CTL-4100 的筆身在握筆處使用了類膚表面處理,防滑,呈現出一種柔軟的錯覺。但實際上還是很硬,不像 PTH/DTH 系列的使用橡膠握桿的筆那樣靈活擠壓。這種類膚表面處理容易在使用中磨損,如果長期擱置不用又容易發生「糖化」變得黏糊糊。總之也應該不會很經用。筆身糊了之後可以用醫用酒精和棉花擦洗乾淨,變成 CTL-472 那樣的裸露 ABS。

總之兩者的筆身都不怎麼樣。

數位板座標讀取解析度

解析度不足的話,你在緩慢移動筆尖時,屏幕上的游標依然會有跳躍感。屏幕尺寸越大,解析度的不足就會越容易體現出來。

CTL-472 和 CTL-4100 均為 2540 線每英寸 (lpi),高端的 PTH-/DTH-系列均為 5080 lpi。貌似這個 5080 lpi 只在高精度模式 (筆尖移動非常緩慢) 下才有效。平常繪畫依然是 2540 lpi 的樣子。

儘管如此,我在 4K 解析度下面使用 CTL-4100 時,能感覺到游標移動的平滑程度不理想,但沒有到可以影響創作的地步。應該還是足夠的。

板面尺寸

4 開頭的小號板子我覺得太小了。不利於建立正確的繪畫意識和對線條的控制力。板子邊沿沒有供手掌放置的緩衝區,畫到邊上時手卡在板子的邊上。

個人建議有條件的換成 6 開頭的板子,然後在驅動里把數位板有效區域縮小,人為留出一圈緩衝區來放置手掌,這樣用起來會舒服得多。Intuos Pro 本身已經留出了緩衝區。

板面按鈕

CTL-472 沒有任何板面按鈕,CTL-4100 帶有 4 個板面按鈕。這些按鈕可以用來快速撤銷重做、放大縮小,也可以在驅動裡面定製功能,對於提高工作效率是有意義的。但是 Wacom 的板面按鈕的手感實在是難以言狀,硬得要命啊!不使出吃奶的力氣都按不下去!為什麼不能用滑鼠的微動開關?用不用就是個人喜好問題了。我是從來不用的。鍵盤快捷鍵挺好的。

藍牙無線功能

CTL-4100 有個 WL 型號是支持藍牙的。PTH-660 也支持。但卡。無論哪個檔次的數位板的藍牙連接都卡。卡到失去繪畫的樂趣。就算板子有這個功能都沒必要好奇去碰。線壞了應急的話可能勉強能忍一天半天。

Wacom 產品的質量

  • Wacom 的品控比同行好許多,但無法跟聯想這種專業的硬體設備廠商進行比較。Wacom 的高端產品很多工藝上的短板,讓人感覺不到高端感,低端產品倒是比同級產品顯得好看。但無論是高端還是低端,只要是塑料做的,用起來損耗還是很快。
  • Wacom 的驅動比同行穩定(雖然我覺得還是很不理想,當然我自己跑Linux沒有這個問題超穩定)。光是這個驅動優勢,你就不應該考慮其他牌子的數位板了。
  • 一切數位板,都容易壞這些地方:數據線介面、板面、筆。這是正常的。如果你能在2年內穩定地畫壞數位板,意味著你非常努力,很快就能加入神的行列。或者你出來工作了,拿到了工資。到時候板子這點錢不會再讓你感到壓力了。你想想手機一台要多少錢。

數位板的使用習慣

  • 電子產品的壽命和使用者自己的意識關係是最大的。我非常愛惜電子產品,從未用壞過任何一款 Wacom 的數位板,也從未用壞過別的公司的數位板。
  • 數據線介面:數位板的數據線介面是最容易損壞的。不要頻繁插拔、搖晃、拉扯插頭。對於microUSB介面的板子,可以考慮換一根ANKER的數據線,質量好得出奇,不容易晃得動。
  • 板面: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畫,因為油脂(包括人油)會腐蝕ABS,而這就是一般電子產品外殼的材料。一旦感覺板面有點狀、塊狀的污物積聚要及時用濕布擦掉。板面雖然可以貼膜,也可以更換,但總是感覺沒有原裝的好。
  • 筆:不用的時候把筆放好。要不兩下就摔壞了。把筆尖放板面上前把筆尖往衣服上蹭蹭,以避免石英質的砂塵沾在筆尖上劃壞板面。

結論

我個人其實是把 CTL-472 和 CTL-4100 當成一樣的產品看待的,「只是賣相不同而已」。如果論性價比,肯定是買 CTL-472 更好。我自己買了 CTL-4100 是看中了它的筆身防滑 (雖然最後依然吃灰)。實際上 CTL-672 更值得推薦。我現在使用 DTH-3220 進行創作——有條件的話大尺寸數位屏的確好得多!

但說到最後,畫師自己的本領最重要。好好學習繪畫基礎,工具再差你也一樣能畫出好作品,頂多就是用起來不那麼順手而已。你可以把更高端的產品作為日後技法成熟、財力足夠後的目標。

如果你是初學者,我推薦你嘗試 Krita 這款自由開源的數字繪畫軟體:

Krita這個免費繪畫軟體的實用程度怎麼樣??

www.zhihu.com圖標


這兩款性能其實完全一樣,完全是為了市場分級搞出來的東西。。。

c開頭的設備性能都一樣。

p和d開頭的設備性能一樣,高c系列一個等級。

所以買472就行了。

wacom板子不去虐待它,不出意外,壽命可達十幾年,天天用的那種狀態。


為什麼買4開頭的?有點小哦,建議買6開頭的。

質量還可以,我的蓋泡麵用了5年沒出過什麼問題,切菜的話,可能沒那麼耐用。


本人就是用的472,同題主一樣,不專業搞畫畫,偶爾來興趣了拿出來畫兩筆。

預算比較少的話472我覺得完全可以,不用去管他小不小的問題,等你真的用了,發現畫的地方也就那麼一小塊而已,反正你放大縮小的也是畫布啊,又不是板子。472完全夠

而且不是專業用板繪的話,壓感什麼的對你來說你自己也完全體會不出來。wacom畢竟是牌子,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我是即將升高三買的板子,高三一年複習畫的不多,大學現在時常用,472完全OK。

說個題外話吧,以前高中的時候想買個MP3,看中了300多的索尼的一款,想買,說是音質好但是覺得有點貴。另外一個就是七十多的雜牌子,特點便宜。當我問我同學我買哪個的時候,同學來了一句:「你又不是專業欣賞音樂,能聽不就行了。」反正我覺得有道理。


講真的現在的數位板還有什麼區別?除了板子大小和壓感數值可能會不太一樣吧,可是壓感數值那個東西我覺得好像也沒有什麼區別,一般人應該都感覺不出來,隨便買吧,你看哪個便宜買哪個?


買個672比較好,472太小了不適合用來長期畫畫。

至於壓感的問題,wacom的老型號板子影拓5和4的壓感都只有2048,但還是現在很多職業畫師的主力工具。

我覺得為了省錢的話完全沒必要買4100,直接用672。以後有錢了可以升級到intuos pro,甚至你會發現672完全夠用了沒必要升級。


推薦閱讀:

數位板購買請教(含品牌崇拜,199友基買了可以high多久?
剛買數位板如何快速適應在板子上畫畫的感覺?
各位能推薦下一兩百的數位板嗎?
數位板只要一塊就夠了!初學板繪必備良器!
恕我直言,四位數以上的數位板都是渣渣!有什麼可以三位數可以推薦給有一定畫畫基礎但適合電腦小白的呢?

TAG:Wacom | 數位板 | 手繪板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