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禎遷都南京,那明朝還會有機會延續下去嗎?
不會有機會延續。
說的好像北方不是崇禎手裡丟的一樣。
人在北京,沒坐飛機,利益不相干,亂答一通。
有一定可能!首先前排依舊佩服明朝粉的那句話:「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中的氣節,如果說是一位將領像姜維或者官員如此,尚且可歌可泣,但是作為一國天子,我認為是有些偏執在裡面了。
我們有一個前提,崇禎皇帝朱由檢總體上也不是一個昏庸無道的君主,馬馬虎虎給60-70分吧,至少說在死之前還能鎮住爭正統,叛亂除外。
彼時的大明有那麼多的領土和將領,就如同二戰中日本對中國的判斷,可以利用大縱深的領土進行持久抗戰,我們推一步將,我們丟了北京又如何?就算如北宋丟了幽雲十六州又怎麼樣呢?
我們認為是一種恥辱,然後就破罐子破摔一死了之?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崇禎皇帝反而不如「反清復明」的天地會。(抖個機靈)
古人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古代華夏最重要的地方在於中原,然後有江浙財力支撐,有人口,大可以忍一時,厚積薄發,等到時機成熟,一舉殺出關東,也是有可能的。再不濟,等到一代雄主崛起,必將再出天下,有何不可?
再其次,遙想當初紅軍時期,毛主席在那麼多次失敗,甚至於兩萬五千里長征都不認輸,打不過就跑,怎麼了,一時丟人又如何?難道說我們會因為毛主席當年曾經打了敗仗就要去嘲笑他,就認為是恥辱嗎?
當年抗戰我們丟了東三省,丟了華北,丟了華東,武漢也丟了,最後撤到了雲南,甚至是緬甸,我們不還是最終統一了了中國。
所以問題就在於,把名看的過重。如果僅僅是續命,苟一苟到南宋那樣也算續命啊,加上小冰河,大清也不見得能一舉殲滅,
後排,我挺佩服大明的氣節,但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懼一敗?
隨著北京城的淪陷,明帝國在南方的利益集團都紛紛行動起來。
明帝國在南方的利益集團大約有兩種。第一種是左良玉、高傑、鄭芝龍為代表的軍事集團;第二種,是以錢謙益、史可法等人為代表的東林集團,以馬士英為代表的非東林集團。
因為在最初,那些軍事集團的代表人物,都遠離南京城;所以呆在南京城的東林集團、非東林集團,那真叫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這些人都幼稚的認為,既然北京城已淪陷了,那帝國的最高權力,以後就應該由他們來行使了。
但這都是他們想當然罷了。因為現在天下兵荒馬亂的,惟有兵強馬壯者才能是大爺;憑一些帝國政府高級官員的空頭銜,就想行使帝國的最高權力,那都不過是想像罷了。 接下來的歷史,非常殘酷的告訴他們,軍閥混戰已開始了。其實,李自成進入北京後的是明帝國;就如董卓進入洛陽的東漢帝國。從那一刻起,帝國就已名存實亡了。
從此以後,什麼官職,都是虛的;如果沒有手持槍杆子的軍閥在背後支持,官再大,也是屁用沒有。從此以後,什麼皇帝,那就只能當傀儡了,董卓把皇帝當傀儡玩;李、郭也是把皇帝當傀儡玩;曹操也一樣把皇帝當傀儡玩;千萬不要說這些人不是忠臣,就是讓皇帝到了劉備的地盤上,劉備也會把皇帝當傀儡玩的。
帝國該由誰來當新的皇帝?東林集團、非東林集團;都希望最代表自己利益的親王成為新皇帝。 當然了,大家說起來,都是希望擁立一個對符合帝國利益的皇帝。
比如東林黨想擁立璐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福王昏暈、璐王賢能;但骨子裡的原因呢?是因為福王一系與東林黨那有著歷史的嫌隙,他們害怕福王當皇帝對自己不利。 當然了,非東林一系的人擁立福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福王是與先皇血統最近的王爺;但骨子裡的原因呢?恐怕也是想藉此壓制東林一系的勢力。但他們終於發現,他們誰說了也不算。因為,手握槍杆子的大哥沒有發話,別人爭論得再有道理,也是白搭。
殘酷的事實也不斷告訴他們:槍杆子里出政權;手裡沒有槍杆子,說什麼都是白搭。 南京政府的高級官員們,沒過多久就發現,自己都不過是看軍閥們臉色的傀儡!馬士英最先看清了這種形勢,於是他率先與擁兵大佬們進行了合作;當然了,這種合作的結果。就是馬士英成了南京政府最有權力的官員。江北四鎮一致擁護福王當皇帝。
既然擁兵大佬已對皇帝人選提出了如此明確的意見,整個南京政府自然再也沒有人敢再討論福王賢與不賢了;因為再繼續討論這種問題,那顯然是不給擁兵大佬們的面子,而不給擁兵大佬們面子,肯定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在這種背景一下,福王遂無可爭議的變成了弘光皇帝。最初面對擁「福」派,史可法等人那都是大義凜然、慷慨陳詞拚死反對;但一聽擁兵大佬們也決定擁「福」,史可法等人馬上都鴉雀無聲了;因為他們知道,繼續反對肯定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問題是:假如江北四鎮決定擁立璐王,那擁「福」派敢表示反對嗎?我敢說,他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的。因為面對擁兵大佬們的槍杆子,誰敢反對一定會死得很難看!就連號稱最有原則的東林黨,面對擁兵大佬們要擁立一個臭名昭著(在東林黨的筆下)的人當皇帝,都不敢表示任何反對,所謂有奶就是娘的「閹黨」餘孽,更怎麼可能對擁兵大佬們說半個不字呢?
當時的歷史,主角早已換成眾多擁兵大佬;但在東林黨的筆下,歷史依然是東林黨與「閹黨」之間鬥爭在繼續。好象弘光政權之所以會滅亡,就是因為「閹黨」又戰勝東林黨造成的。
我們後世喜歡說弘光皇帝昏暈,所以重用馬士英、排斥史可法等東林黨成員;我以為這純粹是把政治當童話講。假如江北四鎮的擁兵大佬們不喜歡馬士英,馬士英靠什麼在弘光政權耀武揚威呢?假如江北四鎮的擁兵大佬們推崇史可法,就憑弘光皇帝那副德性,靠什麼敢排斥史可法呢?就憑馬士英那副德性,又怎麼敢排斥史可法呢? 史可法是加強中央政府權力的文官系統代表人物,自然無法取得江北四鎮的支持,這才是史可法等人被弘光政權排斥的原因。
把史可法等人被排擠歸於弘光皇帝,那純粹是把歷史當童話去講罷了;因為,四面都是擁兵大佬,弘光那種傀儡皇帝,他想幹什麼,或是不想幹什麼,能有個屁的用?馬士英能在弘光政權中呼風喚雨,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馬士英每作一件事,都充分考慮了擁兵大佬們的意見與利益。
馬士英支持小福王當皇帝,於是小福王成了後來的弘光皇帝。因為江北四鎮在馬士英背後搖旗吶喊。 馬士英想把史可法排擠出中央政府,於是史可法只有督師北上;因為江北四鎮在馬士英背後搖旗吶喊。 馬士英在南明政府可以呼風喚雨,僅僅是因為他取得了江北四鎮擁兵大佬的支持,否則?東林黨拿唾沫就能把他給淹死了。看歷史時,人們常常指著一個傀儡說,如果這個傀儡能怎麼樣,就能怎麼樣。那不是講笑話嗎?就好像漢獻帝的智力、氣度、勇氣遠遠超過普通人。但是,漢獻帝終於還是漢獻帝。
面對軍閥格局已成的事實,東林黨主要成員顯然只有兩種選擇。要不選擇看擁兵大佬的臉色過日子,要不就接受被清洗出局的命運。
在這種背景下。
南京城內的高級官員們,誰敢對江北四鎮表示不友好,馬上就會被清理出帝國政府(比如劉宗周等人)。 南京城內的高級官員們,只有願意對江北四鎮表示妥協,才有機會繼續在弘光政權混下去(比如史可法等人)。 當然了,整個南京城內只有願意看江北四鎮臉色行事的人,才可以在帝國政府內呼風喚雨(比如馬士英等人)。人們常常把南明帝國的四分五裂,歸於崇禎不願意遷都造成的。我以為,這純粹是把政治當童話來講的說法。
一個由眾多軍閥支撐起來的帝國,它註定只能是一個眾多實權派縱橫開合的鬆散組織;一個由眾多軍閥支撐起來的帝國,它也註定只能成為一個四分五裂的帝國。這種局面,絕不可能因為崇禎死活就能改變。因為,崇禎就算活著,他也只能當傀儡了;崇禎就算到了南京,他也只能當傀儡了。因為,那些手握槍杆子的大佬,絕沒有一個是崇禎皇帝能指揮動的。
這些擁兵大佬們不服弘光政權,絕不是因為這位弘光皇帝昏暈、無能,更不是因為弘光皇帝的合法有什麼爭議。而是因為明帝國的皇室早已把槍杆子丟了,而這些擁兵大佬們手中握的槍杆子,現在已完全可以與明帝國皇帝分庭抗禮了。
否則,皇帝昏暈也罷、無能也罷,哪個將領敢與皇帝抗衡呢?想當年,面對魏九千歲的淫威,哪個將領不是爭相討好魏九千歲呢?想當年面對據說很無能的天啟皇帝,哪個將領敢說半個不字呢?因為當時的槍杆子還在中央政府手中。
而在沒完沒了的內戰外戰中,大明帝國中央政府漸漸再也抓不住槍杆子了。於是擁兵大佬們,誰也不再把皇帝的命令當回事了!所謂的弘光皇帝,根本不過一個傀儡罷了。把一個南遷帝國的滅亡,歸於一個傀儡的身上,豈非滑稽到了極點。但我們所世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就是如此的滑稽。
早在崇禎活著的時候,左良玉一聲令下就能調動二三十萬大軍;而明帝國中央政府呢?
在崇禎十五年時,皇帝想調孫傳庭的軍隊時,就有人對皇帝說,這是帝國最後一副家檔,皇帝得慎重啊。而在當年,帝國這副家檔,就讓李自成一下打碎了。早在崇禎活著的時候,左良玉就可以通過掠奪、強行攤派等手段供養二三十萬大軍;而明帝國中央政府呢?卻只能天天拖欠軍隊的餉銀。
「尾大不掉,末大必折。」
一個地方軍事長官可以調動的軍事資源、經濟資源,已遠遠超過中央政府所能調動的軍事、經濟資源時。這個帝國政府,豈非只能在軍閥勢力的陰影下存在了? 明帝國中央政府,當時就是與左良玉一個人進行搏奕,恐怕也無法佔據上風;而明帝國中央政府,當時所面對的軍閥勢力,絕不只一個左良玉。在崇禎十七年;明帝國事實上就已進入軍閥混戰時代了。
左良玉控制著長江上游地區,控制江淮地區的高傑等軍事集團;盤踞在東南的鄭芝龍軍事集團。這三大軍事集團,誰也無法把自己的勢力滲透到對方勢力範圍之內;這三大軍事集團,誰也不會讓別人把手伸進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當然了,明帝國中央政府面對這三大軍事集團,也只能小心的與人家結成聯盟。換而言之,這三大軍事集團如果不聽從明帝國中央政府的命令,明帝國中央政府通常絕不敢強求的。
更可怕的問題還在於,如果明帝國中央政府敢違逆這些擁兵大佬們的意思,這些擁兵大佬就有可能要發威了。
弘光政權,從某種意義只是由江北四鎮擁立出來的,並且由江北四鎮一步步改造完成的傀儡政權。
所以這個政權所能控制的地區,實際上只限於安徽、江蘇兩省及鄰近地區。出了這個範圍,江北四鎮也就無能為力了,當然了弘光政權更無能為力了。本來呢?江北四鎮在沒有徵求左良玉、鄭芝龍的背景下,就隨便指定讓福王當皇帝,就已註定這個政權,是不會得到左良玉、鄭芝龍支持的。
但是,迫於來自北方的壓力,所以左良玉、鄭芝龍也願意承認這個政權,但他們顯然沒有接受這個政權命令的習慣,更沒有積極介入這個中央政府事務的意思。總而言之,他們只是掛著這個政權的大旗,但是,對這個政權,卻是敬鬼神而遠之。在這種背景下,弘光政權中央政府的權力分配;自然就只有完全按著江北四鎮的意思來實現改造了。
弘光政權,從某種意義上是江北四鎮立起的傀儡政權。
福王因為得到江北四鎮的支持,馬上成了皇帝。如果當時左良玉、鄭芝龍等人對此報以反對,這一切顯然是難以變成事實的;只是,左良玉、鄭芝龍,雖然不滿江北四鎮這種作法,卻也沒有強烈反對福王當皇帝的利益驅動。所以江北四鎮就順利得到了擁戴之功。
於是在弘光政權建立不久後,就已讓江北四鎮徹底改造完成了。左良玉曾一度想介入這種權力爭奪,但終於還是稍受挫就退了回來。
南京中央政府的主要權力、職務,最初都由東林黨控制著。因為,東林黨注意包裝自己,所以一個新籌建起的政府,自然會重用東林黨。
而且,基於弘光皇帝的利益,他自然也想重用東林黨。因為東林黨擁有著極大的政治獨立性,他們一旦成為中央政府的主要權力者,自然會加強中央政府抗衡地方軍閥勢力的資本。
在這種背景下下,史可法,高弘圖、王鐸、姜日廣、黃道周等東林集團的人物,都佔據著中央政府重要的職務;非東林黨的人,除了馬士英,顯然沒有一個人,在南京政府佔據重要職務了。
弘光皇帝面對這種人才濟濟的中央政府,自然充滿了想干一番事業的雄心。但最終他發現,他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但他終於發現,東林黨除了會扯淡之外,干正經事時,那是要一壺沒一壺。我們普遍人都喜歡說,因為弘光皇帝昏暈,所以東林黨重要成員才無法在南京中央政府立足的。我以為這純粹是把政治當童話去說罷了。
因為槍杆子里政權;如果江北四鎮希望東林黨主要成員留在南京中央政府;憑弘光皇帝那副德性,靠什麼去排擠東林黨主要成員呢?如果江北四鎮一心要清理東林黨在南京政府的影響,憑弘光皇帝那副德性,又靠什麼阻止呢?東林黨被排擠的主要原因是,如果東林黨控制著南京中央政府,他們自然會想辦法加強南京中央政府的權力、權威。而他們這種作法,顯然會讓江北四鎮陷入被動之中。
因為如果江北四鎮無視南京政府發出的命令;那豈不是讓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如果江北四鎮真的服從來自南京中央政府的命令,那豈不是會削弱他們的既得利益?
所以,基於江北四鎮的利益,他們自然希望南京政府控制在一些,願意看自己臉色行事的人手中。換而言之,他會盡量表現出忠於南京政府的意思。但是,也絕不允許南京政府發出對他們不利的命令。
在這種背景下,弘光皇帝想加強皇權的努力,自然只能落空。因為,馬士英在作決定時,通常只是徵求江北四鎮的意見、看江北四鎮的臉色;至於他這個皇帝的意風、臉色,都不值得尊重。
在這種背景下,東林黨所加強中央政府的努力(希望,帝國按他們的意志運轉),自然只能落空了。因為,表面上帝國的權力中心在南京城,實際上真正決定南京政府何去何從的力量,就在江北四鎮那裡。南明弘光政權,主要實權由三股力量掌握著。
實力最大的一股力量是江北四鎮,因為他們不但控制著中央政府,更有馬士英等中央政府的主要權力者惟他們馬首是瞻。 實力第二大的政治勢力,是馬士英為代表的非東林集團,他們佔據著中央政府主要職務,更取得江北四鎮的支持。 而以史可法、錢謙益為代表的東林集團,實際上已被排擠到了帝國政府的權力邊緣。至於左良玉、鄭芝龍等勢力,都不過是處於弘光政權外圍罷了。因為,他們與弘光政權的關係,不過是類似盟友罷了。因為,左良玉、鄭芝龍只是承認了弘光王朝的合法性,卻對這個政權帶理不理。
弘光政權中央政府主要權力者,經過最初的權力角逐、分配,都已變成了看江北四鎮臉色的工具了。
江北鎮幾大軍閥江淮地區殺人放火、相互打仗;中央政府根本不敢多問一句;史可法督師北上對此,連問都不敢問一句,他好象什麼也沒有看到。[注]我們常說,如果崇禎皇帝活著會如何如之何;我以為,就是崇禎皇帝活著,也無法拒絕江北四鎮在江淮殺人放火、為搶地盤大打出手;就是崇禎皇帝活著,也無法拒絕江北四鎮排擠對自己不友好的中央高級官員。
從這層意義上,崇禎皇帝就是到了南京城;他與弘光皇帝的下場,不會有什麼區別。 當然了崇禎皇帝更無力讓左良玉、鄭芝龍聽命自己了。 歷史的主角已換成這些擁兵大佬們了,所謂的明帝國皇帝實際上已只能到前排充當傀儡了。這並不是因為崇禎死亡造成的,一切僅僅是因為帝國政治、經濟、軍事權力一再下移的後果;這一切絕不是弘光皇帝造成的,事實上這一切是在崇禎年間逐步形成的。[注]:南明的弘光帝(福王朱由崧)封他為興平伯,以揚州為駐地。由於高傑部隊搶掠的惡名遠揚,揚州士民把四城緊閉,防賊一樣緊守,不讓高傑部隊入城。
高傑震怒,勒兵攻城。同進,他還派兵在揚州城外到處搶掠婦女,姦淫搶劫,無惡不作。這一切使得他臭名遠揚。如果在平日,不用等御史糾劾,朝廷早會有人挾旨而來,光是高傑攻城搶掠人民的罪過就夠殺他一百個腦袋了。但當其時也,內憂外困,南明小朝廷正倚重武將,而且弘光帝又深感其「推戴之功」。無奈之餘,史可法也從中「和稀泥」,把瓜州讓給高傑部隊進駐。(摘自顧誠《南明史》)
後來,高傑在揚州城外亂殺,劉良佐率部大掠淮上,並猛攻閉門不納他軍隊的臨淮。
明廷下令他扼守真定,他根本不奉詔,反而在當天大掠臨清,統兵南逃,所至焚劫一空。(摘自顧誠《南明史》)
崇禎帝君臣為哀求他能增援,本要封他為東安伯,但已進入江南地區的劉澤清大掠瓜洲,復又盤踞淮安,專心做一方軍閥。(摘自顧誠《南明史》)
我認為是有的。
崇禎如果能南遷,短時間內會三足鼎立,從長遠來看,明朝很可能再度統一。
從崇禎十七年的局勢來分析一下。
帝位問題
南明時期,明朝國力其實依然不弱,佔據了大半個天下,理論上還有百萬大軍。但是南明最大的問題,就是皇帝的問題。
北京失守不要緊,明朝是兩都制,還有個都城南京,同樣具備全套政府班子,立馬就可以運轉。
問題是,缺個皇帝。
崇禎自縊,三個兒子也被一網打盡,沒有了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得靠大家選。
南京為了選出新皇帝,鬧出了很大風波。
選來選去,選出了福王朱由崧,也就是弘光帝。這個弘光帝,是個窩囊廢,除了一頭扎進後宮,什麼事也不會幹。
為了選帝,還鬧出了擁立風波,結果是馬士英勾結四鎮總兵暗立福王,本來南京的頭號文官,兵部尚書史可法被排擠出南京。四鎮總兵因為擁立之功,得到很大利益,南明的藩鎮問題,愈演愈烈。
如果崇禎南遷,帝位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不管福王桂王潞王,哪個敢跟崇禎搶位子?朱由檢要廢了他們,是分分鐘的事,要他三更死,他就活不到四更,更別說馬士英和四鎮總兵,借他們個膽子也不敢。
崇禎哪怕到了南京就崩了,只要太子在,帝位還是穩如泰山,沒人敢動腦筋
內政問題
崇禎如果南遷,必定有大批官員跟隨,雖然這些官員們能力參差不齊,混日子的也大有人在,但其中總不乏一些忠臣良將。崇禎的能力雖說也不能算高,總比朱由崧強上百倍,兩京的官員中,選出一套相對強幹的政府班子,問題不大,肯定比馬士英那套離心離德的草台班子要強不少。
崇禎一生節儉,不好女色。弘光朝的貪腐好色問題,也不會發生,內政效果如何不好定論,至少風氣會清廉很多。
經濟問題
這個問題比較重要。
我們看地圖就可以看到,南明佔據的,是全國最富裕的省份,江南和東南沿海一帶,這簡直是上天賜給崇禎的禮物。
富庶的江南向來是明朝重要的稅源地,並且還有佔盡海運之利的東南沿海地區。
現在明朝的地盤少了一半,而且是相對貧窮需要南方輸血的北方,南京的財政狀況,應該要比遷都前理想不少。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明末的稅收是一筆爛賬,應收款和實收款相差不少,不過以崇禎的正統性,收稅總不會比弘光難吧,至於如何開源,當然還有許多辦法,這裡就不討論了。
※如果沒有清朝會怎樣,明朝能不能抵抗八國聯軍?
※為什麼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能發展壯大?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後,為什麼要建立中央集權?
※劉邦和朱元璋有什麼不同?
※漢橋話畫:明代沈周《廬山高圖》渾厚豪放的祝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