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核心內容是什麼?

做課題要用的,不是很急,謝謝大家了


《史記》中說,《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做。《中庸》原本(成書於漢儒的)《禮記》中的一篇,後來被宋儒獨立成書,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中庸》在儒家經典中,有著極高的地位。有人甚至稱《中庸》、《大學》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與《心經》、《金剛經》在佛家經典中的地位,類似。為眾經之綱、眾經之膽。

我倒覺得,《中庸》於儒家子弟,就是練武之人的內功心法。即便一開始不理解,日日習誦,假以時日,也會開悟一二,受用不窮。

《中庸》是儒家修身的學問,核心要義可以總結為兩個字:「用中」。達到「用中」的途徑有二,一是「慎獨」,二是「誠」。

《中庸》全篇主旨,意在指導儒生,養成剛正不阿、中立不倚的君子人格。儒家認為,君子要有獨立的人格和堅定的信念,在任何環境中都要堅持原則,不同流合污。只有在個人道德修為上,做到擇善固執,才能通過「道中庸」而達到「極高明」的境界,成為萬眾景仰的聖人。

學習儒家文化,《中庸》是一把重要的鑰匙。可惜的是,在前人的誤導下,世人對中庸之道的理解與認識,存在著普遍的偏差。以至於儒家先祖指導儒生養成剛正不阿、中立不倚君子人格的理論,被後人理解為不左不右圓滑處世之道、折中主義、懦夫哲學(魯迅語)。

一般的理解,中庸是折中調和。這種理解大體上來源於宋儒。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過渡到朱熹,就成為「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他又說,「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在朱熹那裡,「中」,就成為「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無所偏倚」,即折中調和的意思。

好像是革命導師列寧曾經說過,歷史喜歡和人們開玩笑,常要進入這個房間,卻往往走進了另一個房間。宋儒對中庸的理解,使後世學者,跑進裝有儒家修養身心的看家心訣隔壁的屋子裡,面壁了千餘年。

折中調和,是對中庸之道的誤解。

理解《中庸》的鑰匙,是一句話,即「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句話大有講究。

從發展脈絡上看,「未發之中」,爭議甚多,甚至成為儒家第一難透底關。作為一個指導儒生修養人性的文章,竟然演進發展成後世爭論不休、百思不得其解的玄學,宋儒顯然引錯了路。

關鍵是對句子裡面「中」的理解。

竊以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中」,不是通常理解的左中右的中,而是「心中」、「水中」之「中」,指人心、內部的東西。

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顯露出來之前,深藏於人的內心世界(心中)。人的情緒可能會受到外部世界現實的影響刺激顯露出來,也可能自發地(別人看來無原由的)顯露出來,當人的情緒顯露出來,如果做到與外部現實相和諧,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該快樂的時候快樂,該悲傷的時候悲傷,這就是「發而皆中節」之「和」。

人的內心世界活動變化,是人所有情緒和行動的根源、根本。而內心世界與外在現實相和諧,是人快樂幸福的不二法門。人能夠表裡一致,才有真正的快樂。所以說,《中庸》講人性修養,核心要義是通過人的自我修鍊、自我成就,達到內心世界與外部現實相和諧。包括:人內心世界(各種欲求)的一致性(內心平衡),以及內心世界與外在現實相和諧。做到這些,一個完整的、完美的人格,就形成了。在萬事萬物之間,人在精神上、物質上,自然就一種自洽的、平衡的和幸福的狀態。

我們捫心自問,人性修養達到這個目標,還是很難的。內心的煎熬這一關,多數人都通不過。其實,內心的煎熬,就是內心世界各種欲求之間無法平衡,就是慾望與現實之間的鴻溝。

「致中和」,「中」為體,「和」為用。《中庸》倡導的方法論,就是內外協調一致,合二為一,體用不二。

《中庸》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就是《中庸》的價值觀。直譯就是:天命就是性,順著性就是道,修習道就是教。意思是,教育,就是修習順應人性的本領,順應人性就是人的天命。省去中間環節,《中庸》認為,教育,就是喚醒人性、良知。

所謂儒,人之需也,為人日用之所需,必是順應人性的。人性就是道,應當順著人性做事。違背人性的事,儒者不能做。這就是儒家士君子之行。

人性是天生的,為什麼還要教導學生,喚醒人性、順應人性呢?《易》里有句話,「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需要後天的教育。

《中庸》反覆講,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這個「性」,是內在的東西,人或者物內在的東西。

有人會問,《中庸》中還有一個句子,「(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這裡的「中」,不是「中間」的「中」嗎?不是的。世事循環往複,無頭無尾。所謂兩端,不是左右、上下、是非、黑白之意,而是事情的由來和去處。了解清楚了事情的由來與去處,順著事情自身的邏輯和道理,就能處理好當下之事。《莊子》也有類似思想,「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這裡「中」,就是事與物的「中」,事與物的「性」,西學所謂規律的意思。

不要總是強調,這是西方的學問,那是東方的學問。真正的學問,是不分東西的。分東西的,就不是真正的學問。中學西學,只是學問外在的形式與表現,不應有本質上的區別。學問的實質,真理只能是惟一的。這段話是王國維先生在《國學叢刊序》一文中表達的意思。

《中庸》講授的修習之道,是將個人身心修為,與外在事物以及天地萬物連接起來,相合相生,將思辨與踐行統一起來。所謂「中和」,就是自己與他者的協調一致。

修養練習的核心,是內心的成熟。成熟的標誌,首先是內心平衡,內心世界的一致性。如何達到?《中庸》指出了方向。如「君子和而不流」、「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等。

修身的方法,《中庸》講了很多,但根本的方法,一是慎獨,二是誠。

慎獨是儒家心法。一般的理解是,慎獨是個人修養方面的要求,人前人後一個樣。這是不準確的。獨應當是指「未發之中」,指未與外物接觸,或自覺地阻斷對外物的知覺時,內心的想法,獨即本心。

儒家講誠意功夫,誠意在毋自欺,毋自欺只在慎獨。

儒家的慎獨功夫,大體有三個層次。一是自省。藉助外事外物修鍊,吾日三省吾身,有沒有幹壞事,有沒有做違心的事,過而改之,善莫大焉。慎獨首先是要有恐懼心。「戰戰慄栗,日謹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於垤(小土塊)。」「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二是直指內心,捫心自問。自我修鍊,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是這樣嗎?然後誠於內,形於外。

三是虛其心。把心裡裝的所有東西都倒掉,把心掏空,達到一種澄明的狀態。打個比喻,人心似鏡,初心光潔明亮,後受外事外物侵擾,日漸斑駁陸離。修鍊的目的就是要去除塵世之垢,回復光潔明亮。(對外事外物)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上述三個層次,雖覺得言不及義,但還是大膽地講了出來。是否如佛家所言,不可說,不可說。因為一說即錯。

儒家講,誠是為人根基。

誠,來自對天道的體悟。天之道,日月之行,四季更替。日月之行,太陽升起月亮落下,太陽落下月亮升起,一日之內,循環往複,從不爽約。四季更替,一年之內,春夏秋冬,該什麼時候出現什麼,就必然出現什麼,有條不紊,一點兒也不出差錯。這些就是天之「誠」。古人法天,曰誠。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把誠作為行為的最高準則。至誠如神。

所謂誠,不自欺,不欺人。首先是不自欺,然後還要不欺人。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不誠無物」。

多讀《中庸》,讀懂《中庸》,極高明而道中庸。就會理解現實世界的合理性,並居之安然,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如果人世是一片汪洋大海,《中庸》,就是海面上漂浮的渡船。

理解《中庸》,就會知道,真正的儒者,一定是一個積極的人生。積極的人生,一定來源於人內心「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的那股衝動。順勢而為,目標就是「致中和」。

折中調和,曲意逢迎,是對中庸之道、《中庸》精神的褻瀆。

十一

扯句閑話。

經常見到有人大聲疾呼,弘揚傳統文化,倡導國學教育,甚至讓小孩子讀經。搞不明白的是,他們要弘揚的傳統文化,是先秦時代的儒家、宋儒,還是清代的儒家?千百年來,儒家經權力屢次閹割,先秦儒者積極昂揚向上的東西,已經消失殆盡,後世儒家仰權力鼻息的方面,早已發揚光大。如果提倡弘揚傳統文化者,不講明白,他們提倡的是什麼時期的傳統文化、什麼傳統文化,這些人的居心,可能還是要大家甘心情願地,做一個強權欺凌下的順民、懦夫。


中庸簡單來講就是守中,致庸。守中大意便是恪守做人的底線,踏踏實實做人。而致庸說得就是在和世界的對抗中守住了做人的底線,行有餘力,就以庸和的方式在世間留下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痕迹,直白的說就是去追求做人的存在感或者成就感!

中庸是一門最王道,最正統,最堂皇的傳統成功學!西方有尼採的超人哲學,那我以為中庸可以說是聖人哲學!王陽明的心學便是中庸的大成學說!

那麼這兩種哲學是憑什麼來號稱超人,聖人學說呢?我以為,是因為他們把握住了人類最根源的兩種力量,即慾望和情感!

西方認為,人類前進的源動力是人類自身的慾望,但我們東方先賢並不這樣認為,我們認為是情感!

人的天生情緒,不加克制,甚至放縱的爆發,就是慾望!而相反,剋制的,低調的,控制的,讓強烈的情感行走在一定的道理規矩里,厚積而薄發,就是情感!

中庸就是教導人去掌握操縱人的最強的動力,即情感。而後用這種情感去摧動現實世界,在現實世界發酵之後,再回饋自身。從而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浩然無盡,綿綿不絕,從而成就驚天動地偉業!

縱觀中國歷史,凡有大成就者,莫不遵從此路途!

故曰,中庸之道,英雄之道也!


喜怒哀樂至未發謂之中。其實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聽出來,中庸說的是人的情緒管理,這是做人的大本,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情緒,做什麼事情都會或喜或怒,或哀或樂,都會失去最基本的判定,也就會失去智慧和仁德。所以我們就知道中庸講的是最基本的情緒管理,庸字乃平常之意,也有「用」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把這種「中」用之與平常就是中庸。


簡單說,中庸的核心內容就一個字——誠。

不誠無物,一個人只有誠其心,知行合一,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才能夠如實觀照。才能夠發而皆中節。

否則,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如何守中呢?

所以,誠是前提,不誠無物。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誠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誠者,道法自然。

誠者,一切從實際出發。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誠者,至誠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_________________

中,指心之至誠狀態。(物)

庸,指平常,指每時每刻,引申為時刻保持在某一狀態,即慎獨。

中庸,即止於至善。

和,和諧、恰好。至誠之心之應用,親親仁民愛物。(事)

故,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物有本末);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事有終始)。

其未發,則性也。

鹽與水沒有發生關係,則鹽溶於水的特性便隱藏不露。

發,指事;未發,指物。

物與物之間發生作用,便是事。空間是物的表現形式,時間是事的表現形式。

未發,指物在空間的存在狀態。

發,指一物與某物之間的作用關係。

中節,指兩物或多物,在變化中,各盡其性。是謂誠。

誠者,中也。至誠不息,是謂止於至善。止於至善是結果,中庸是方法。

前人多妄解聖意,悲哉,悲哉。


《周易》乾卦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解為:根據時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不會犯下大錯。

中庸之道,中:既非最上,也非最下,棄最取中,謂適之。

庸:取中之道,亦非正中,前後調和,順勢而為,謂進也。

中庸,凡事有度,掌握適度,多者兼顧,將風險與收益綜合到最有利的角度,即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承前啟後,以達到在大勢中尋求進步的方法。

中庸之道,是方法論,而非結果論,不論個人還是群體,都要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切不可為了中庸而中庸。

中庸適用於任何需要抉擇的問題,亂世中取其道可保全自身,盛世中取其道可長盛不衰。

現實生活中同樣需要抉擇,或左激進,或右保守,或取中庸,擇優而為。

結合實際,中庸需要全面了解自身為前提,只有自己才清楚自己最需要什麼,比如在苟且和遠方面前,這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你只需要找到能讓自己滿意的臨界點,兩者便會相輔相成,達成統一。


時間倉促,語言辭彙簡陋,數據不足,請自行領悟補足。


推薦閱讀:

看到好多人鼓吹(崇拜)孔子,鼓吹儒家,那些鼓吹儒家的人,他們教育自己的孩子會教儒家的東西嗎?
真正的孝
《論語》中有哪些話讓你深有體會?
孝經大義丨廣至德章第十三
儒家先賢對於人生價值、入仕、財富 等的「度」有無具體指標?

TAG:中庸 | 儒家 | 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