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世紀21世紀,古典作曲家衰落了,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那個年代為什麼那麼興盛?


文化工業,即大眾文化產品的標準化、齊一化、程式化。

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西奧多·阿多諾及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下大眾文化的商品化及標準化。

法蘭克福學派將文化工業所呈現的這種生產方式稱為標準化、齊一化或程式化。所謂的標準化就是一種缺少獨特的內容與風格,但適合按照一定的標準、程序批量生產、機械複製。程式代替了一切,雷同代替了個性,平庸代替了高雅,低俗代替了崇高。整個文化工業把人類塑造成能夠在每個產品中都可以進行不斷再生產的類型,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消融到文化產品的程式化和齊一化模式的表現中,每一個體極富有生活情趣的個性特點以及創造性都因順從這種齊一化模式而變成了泡影,取而代之的是大眾媒介極力推崇的樣板生活的拷貝。藝術作品被徹底世俗化、均質化、商業化。

所以我們在討論當前流行的文化時,要注意它究竟是「大眾文化」還是文化工業創造的「文化」。

為什麼以前那個時代古典音樂那麼興盛,因為那個時候資本主義還沒發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工業還沒有徹底腐蝕大眾文化。

有一點是值得慶幸的:當文化工業發展起來時,古典音樂已不再是大眾文化,而轉變為更學術化,更精英化的小眾文化。

精英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投入成本大收益相對小,它屬於構建上層建築的一種行為,資本家在這裡無利可圖。

所以受文化工業荼毒最大的,反而是廣義的流行音樂,文化工業發展到現在,使它徹底從上層建築「淪為」經濟基礎。

從最近某網紅唱片銷量歷史全球第一已可印證這一點。而大眾肯定也有這一疑點:現在流行的那些東西,那些在所謂榜單上面長期霸榜的東西,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遍地垃圾,它們憑什麼流行,它們憑什麼代表大眾的意志?

還有最近那個「喊麥」,那個錐子臉網紅反駁楊坤時,還要說這是人民群眾喜歡的,這就是典型的文化工業被拆穿時露出的狗急跳牆的猙獰的面孔,急於尋找一句政治正確的話來掩蓋它們對大眾文化的腐蝕。

當文化工業還沒發展到現在這種地步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流行音樂(廣義的)大家還記得嗎?

貓王,披頭士,齊柏林飛艇,Pink Floyd,皇后,邁克爾,Bob Dylan,David Bowie,再往後一點,國內香港的那些,許冠傑,張國榮,譚詠麟,張學友。

他們雖然不至於強到比肩巴赫貝多芬等大師,但他們起碼是反應了一定時代下大眾的審美情趣的優質創作者。

但現在舞台上的那些跳樑小丑算什麼?他們憑什麼代表我們這個時代的大眾文化?

為什麼他們的作品那麼低劣,他們的粉絲卻反而狂熱得像邪教徒一樣?

因為文化工業可以流水線地定製文化,機械複製,批量生產,它通過量身定做來迎合某些低齡低智人群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徵。

文化工業的升華是偽升華,它不斷地供應文化快感和幸福承諾,用偽審美假升華遮蔽人性壓抑的真實,無限期地延長支付它開出的快樂支票。所以無數弱智為之而集體高潮,而達到邪教徒的地步。

文化工業還具有偽個性主義特徵。「個性化」是它傾銷文化商品的典型伎倆,大眾常常被款待得像主人一樣,似乎它的產品只為您一個人生產。而且它總是給文化商品打上天才的獨創性和獨特個性的迷人光輝,以掩飾其情感與形式的標準化、格式化以及風格的千篇一律性。

為什麼某些從未碰過籃球的女孩子吵著買AJ買籃球背心?

為什麼某些從不搞運動的人非要買昂貴的運動品牌?

因為消費主義告訴你,穿自己喜歡的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是你的個性。

當這種偽個性甚至超越了商品本身的用途時,資本家把本身就被剝削了一道才到你手上的工資奪走,把你父母的血汗錢奪走,把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夢想擊得粉碎。

所以題主大可不必擔心古典音樂「衰退」的問題,它非但沒有衰退還幸運地避開了文化工業的腐蝕。

說是「幸運」,其實還是市場的選擇罷了。

資本家試圖在古典音樂這裡領域內發展文化工業的做法也不是沒有。

想想某個天才大提琴少女,某個智障指揮家,某個在綜藝上和某天王斗琴的鋼琴家,某個被資本家傑克馬指揮的樂團。

畢竟這些都不是主流。

而在流行音樂領域,披頭士那個時代卻再也回不來了。

以上部分信息摘自百度百科

想進一步了解文化工業以及法蘭克福學派推薦書目

《啟蒙辯證法》

《單向度的人》

知識有限,歡迎補充指正。


古典音樂就從來沒有興盛過。貝多芬老柴的時候聽古典音樂的人加起來也沒有現在聽古典音樂的人多。

你覺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興盛只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流行歌」也就是民間音樂大多數都失傳了,沒有留下來。

遠的不說,20年前的流行歌你還能記得幾首?流行歌基本上就是半年一更新,半年前的流行歌都算「老歌」了。而嚴肅音樂,哪怕是2000年左右的我們都認為是「很新」的作品。嚴肅作品遠比流行音樂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就像100年前,那個時候爵士樂興旺發達,各種風格的流行歌曲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但是到了今天,我們只能通過錄音機與黑膠唱片來聽到當時的流行歌,而現在還在演奏的音樂只有那個時候的「古典音樂」了。

而之所以會覺得現在聽古典音樂的人少,是因為你把以前占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全給忽視了,只看占絕對少數知識分子。而在知識分子裡面,讀各種文學書籍、看各種畫展、聽音樂會的人永遠不在少數(小資產階級的傳統藝能)


現代人也寫詩,但寫得過唐詩宋詞嗎?每種事物都有興起和衰落,這是自然規律。


因為那時候沒有手機和抖音


其實並沒有衰落,你沒有聽過20,21世紀的作品而已,拉赫瑪尼諾夫,拉威爾,肖斯塔科維奇等等了解一下


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古典音樂多數是長篇的,不適合現代人對於快速低質(相對來說)流水式的審美要求

第二個是從貝多芬開始就給後人留下了以無法超越的印象,到了浪漫主義後期,調性音樂幾乎走到了巔峰,瓦格納、施特勞斯、馬勒等人的作品中出現了調性到崩潰邊緣的現象,有的人認為調性音樂已經發展到極致,也到了窮途末路,再加上戰爭對藝術家的摧毀(如巴托克,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基本上都在一戰後結束,戰爭的毀壞性是不可估量的),必須用另外一種方法發展古典音樂。於是出現了斯特拉文斯基,勛伯格等人。斯特拉文斯基是非常有才的,他寫出了自己獨特的音樂。然而勛伯格或許本人是才華橫溢(他早年的調性作品非常出色),但是他獨創的十二音序列法卻很諷刺,相當於音樂創作的公式化,也就是說藝術擺脫了靈感而變成了一種規則,加上無調性音樂本身很難說具有美感,而勛伯格的序列主義也擊敗斯特拉文斯基成為古典音樂發展的方向,這些讓古典音樂的受眾越來越小,甚至演變成一種亞文化。

哈農庫特說過,18世紀人們只聽當代作品,19世紀人們聽當代和過去的作品,20世紀人們只聽過去的作品

很簡單的例子,現代音樂掌舵人是誰,很多人肯定會說潘德列茨基和布列茲

然而很多人會十分期待布列茲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出版一套馬勒交響曲,卻幾乎沒有人期待布列茲本人作品錄音的出版。布列茲晚年也放棄了作曲(儘管他本人並不承認)改行指揮。這些極端先鋒派的作品大多數都被擱置了,即使演出也就是給音樂會做個附加贈品(西蒙拉特是這方面的典型,幾乎每一場都有一首當代作品),而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首演幾乎是全維也納的狂歡,這就是差別

還有的現象,例如杜達梅爾,早年學習作曲,之後成為指揮,以他為例還有很多人,說明古典作曲家在當代已經不是一個吃得開,像莫扎特那樣成為一個城市的旗幟的職業了

所以勛伯格為古典音樂開創的道路還是充滿爭議性的,目前來說他的貢獻在我看來就是讓古典音樂(當代作曲)徹底變成一種亞文化,一種極端小眾,也幾乎不可能流行起來的藝術

我不是搞音樂的,但是我希望現在頂尖的音樂院校作曲系能兼顧朝著大眾方向發展。馬勒可以說是結合調性和無調性的標杆人物(潘德列茨基晚年也回歸了浪漫主義)。無調性固然為音樂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是不是成為主流而徹底放棄調性,不敢肯定

其實沒什麼,有句話說得好,流行音樂(廣義)和爵士樂是浪漫主義最忠實的繼承者


並不是衰落,而是現代沒有人能超過他們


唔...衰敗的很大原因應該是創作難度吧


推薦閱讀:

TAG:古典音樂 | 作曲家 | 音樂史 | 西方音樂史 | 巴洛克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