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武漢啟動了1.1萬人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此次武漢市抽樣調查為期3天,16日全市結束採樣。這項調查工作將在9個省市(含武漢)進行,用以摸底新冠病毒在中國感染現狀。「這次流行病學調查將在浙江、江蘇、重慶等9省、市(含武漢市)開展。為了調查清楚在健康人群中的感染情況,以及無癥狀感染者到底處於什麼水平,以及目前的免疫現狀如何?這是為新冠防控策略調整提供科學依據」。(新華社)
: 天哪 別問 問就是有錢
支持。隨機抽樣成本比普查相對較小,也可以估計一個無癥狀人群比例的置信區間。
抽樣調查可以估算無癥狀患者的比例。
建議排名前10的省都搞搞比如廣東……
終於開始啟動血清測試了,在疫苗出現之前先摸個底,才能正確評估二次爆發風險,劃分風險區域
終於看到預防醫學的重要性了
希望可以包含廣東
王辰院士曾經說過,我們打贏的,是社會組織的仗,而不是科技的仗。現在,我們要動用社會組織上的優勢,去打這場科技仗了。
雖然國外的各路政客上演了各種鬧劇,但他們的科研人員也還是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利用其學術上的優勢,對新冠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其中有很多都是我們之前沒有經驗的。
所幸,我國的科研工作者與執政者還是很清醒的,除了輸出我們拿手的社會組織能力,還沒忘記引進發達國家擅長的流行病學研究。
這個世界真的需要通力合作才能戰勝瘟疫,我們有強大的物資生產能力,有豐富的社會組織和動員經驗,歐美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尤其是生命科學方面,還有先進的傳染病學。哪怕不能放下顧慮通力合作,至少也應該放下成見相互借鑒吧。
好在,歐美國家的人們終於開始帶上口罩,老老實實蹲家裡,我們也開始按部就班,進行傳染病學的大規模研究。
但還是記住,毀滅人類的瘟疫,永遠不是這一次,而是下一次。
時間過去快兩個月了,這個結果至今尚未公布。
但是針對武漢的抗體檢測,並不止有武漢當地在做,國內其他地方的科研團隊也一直在進行。無論1.1萬人的數據是否公布,我們還是有辦法去估算武漢的實際感染率。
一
我先簡單講一下新冠病毒相關檢測的基礎知識
1. 無論哪種病毒,結構都不複雜,病毒是由外面的蛋白質外殼和裡面的核酸組成,這個核酸要麼是DNA,要麼是RNA。病毒相關的檢測通常來說有三種,一種是直接檢測病毒,一種是核酸檢測,另外一種是抗體檢測。但直接檢測病毒難度很大,也比較複雜,需要用到電子顯微鏡。因此更多採取的是後兩者辦法,其中是目前做得最多的核酸檢測(最常用的是PCR法)。
2. 人對某種病毒產生抗體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接種疫苗,另外一種是被病毒感染。比如說乙肝表面抗體(HBsAb),HBsAb的陽性表明以前感染過乙肝病毒,但是已經痊癒;或者是接種過乙肝疫苗,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
3. 在這些抗體之中,還有IgM和IgG之分(其實還有IgE、IgA和IgD,這三種今天暫且不討論)。
IgM通常在感染病毒之後5~7天產生,檢測IgM的目的是評估是否有近期感染;
IgG通常在感染病毒之後10~14天產生,並且在體內可能維持數月之久,檢測IgM的目的是評估是否有既往感染;
4. 通常來說,新冠肺炎患者(包括無癥狀感染者)在痊癒之後,體內的病毒核酸可能就檢測不到了,但抗體會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因此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的意義是不同的——
核酸檢測主要判斷現在有多少人正在被感染,
抗體檢測則是判斷過去有多少人曾經被感染過。
理解這些背景知識對了解為何要做不同的檢測很重要,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可以大致判斷目前的感染情況,實現「應收盡收」;但是它無法判斷過去有多少人感染,想判斷的話需要看抗體檢測結果。
二
我們接下來就說說抗體檢測。近期有兩篇關於抗體檢測的文章在頂級期刊上發表了,第一篇是6月3日發表在Lancet Microbe(柳葉刀-微生物)的文章,研究香港本地和湖北撤港人員的血清檢測結果;第二篇是6月5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的文章,研究內地幾個地區的血清檢測結果,包括武漢、湖北其他地區、重慶和廣東。
附上兩篇文章的原始鏈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原文。兩篇文章提供的信息蠻多的,我在這裡只講和湖北相關的信息。說一下重要結果。
Lancet文章:
在3月4日~5日從湖北撤回香港的4個航班、共計469名居民中,共取得452人的血清標本,這些人中位年齡41歲,抵達香港後口咽拭子的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而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發現,在這452人中,發現17人抗體陽性,比例為4%。17人中有16人是在武漢待過,1人在荊州待過。
Nature文章:
研究人員將檢測對象分為醫院組(6919人)和社區組(10449人),這是因為醫院的工作人員接觸病毒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很多,不能作為普遍代表。
研究將檢測對象分為了兩組,醫療機構環境(n=6919)和社區環境(n=10449)。在武漢社區的565人中,一共有3人核酸檢測陽性(0.53%),屬於確診患者;而有20人發現抗體陽性,比例為3.5%。
如果將湖北地區(包含武漢、荊州,包括醫院人員和社區人員)總共全部納入,一共5349人,確診患者一共23人(0.42%),抗體陽性者一共123人,比例為2.3%。
所以綜合兩篇論文的結果,湖北地區的新冠抗體陽性率可能在2.3%~4%之間(武漢的比例可能會更高)。不過兩篇論文的的科研人員均表示研究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因為這些血清標本並非來自隨機抽樣,而是來自特定人群,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實際情況。
三
在新冠疫苗尚未問世的情況下,血液中出現新冠抗體說明之前很有可能感染過病毒,但只有一小部分人轉為核酸陽性;而在核酸陽性的人群當中,又有一小部分人最終出現癥狀,成為新冠患者。
綜合其他國家的抗體檢測結果,也是由類似情況。例如5月15日,位於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做了1000名社區居民的新冠抗體和核酸檢測,發現2.3%的居民核酸檢測呈陽性,而高達9.9%的居民抗體陽性。
最後,這些研究給我們的啟示是:
1.即便是在疫情嚴重的地區,人群抗體水平仍然遠未達到實現「群體免疫」的標準(60%~70%)。「群體免疫」可能是人類對抗新冠疫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須通過疫苗實現。
2. 新冠肺炎的無癥狀感染者數量,以及曾經出現輕微感染的人數,可能遠遠多於我們發現的確診患者數量。
我覺得這點非常有價值,也非常有前瞻性。
1.1萬人的血清樣本調查,應該是可以搞清一個無癥狀感染者在人群中分布的概率問題,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比如摸清楚一萬個有武漢接觸史的人的無癥狀比例,以前全國的分布情況。
做總比不做好。不做調查,目前對於無癥狀感染者都是猜測,會導致人心惶惶。抖音上甚至在瘋傳,說武漢有2萬個無癥狀感染者,這顯然是有點誇大其詞。但完全沒有無癥狀感染者,也是不符合事實的。究竟有多大比例?又沒有數據支持。
只有做了血清抽樣調查,將結果公布出來,全國人民心裡才有底,相關防控對策才好制定;否則空口無憑,爭議頗多。
這套數據出來後,對於全球各國疫情後期防控,也是很大參考價值的。
精彩推薦:
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2020年優質掃地機器人評測推薦
平板電腦什麼牌子好?2020年高好評平板電腦推薦
筆記本電腦什麼牌子好?2020年高評價筆記本電腦評測和推薦
拍照手機什麼牌子好?高評價拍照手機評測
智能手機哪個牌子好?2020年高口碑、高銷量智能手機推薦
2020.06.03更新
後來武漢市在5.14~6.01期間還做了近千萬樣本量的核酸篩查,最終發現只有數百人的無癥狀感染者。讓謠言止於循證,讓謠言止於科學。詳情鏈接↓↓↓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筒子繼續跟進。
贊同張文宏老師提到的一個觀點:一個國家能較快速、大批量、大規模地進行醫學篩檢,恰好說明了這個國家的(科技)先進性。
首先很高興看到這項由中國疾控中心主導參與的大範圍、較全面、多類型標本(包括了血液與咽拭子等標本)的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在近日展開。
這種具有大隊列式(large cohort)特點的流行病學調查,在樣本量計算、樣本抽樣選取與抽樣地點的選擇上,一般都是有經過專業公式計算與嚴格考慮的。尤其是這次流行病學調查的目的,還與全國人民的健康安全息息相關——因此我想,負責此次調查研究工作的調查研究人員會以認真、嚴謹、科學的態度來對待的。
大隊列式的流行病學調查,最大的優勢就在於,盡量減少非隨機抽樣帶來的誤差與減少選擇偏倚的系統誤差,可以使調查研究的結論,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與準確性(在調查實施被正確開展與研究資料被正確收集、分析的前提下)。
要想靠譜地知道無癥狀感染者、無癥狀感染率究竟是多少,要想知道什麼是真正且硬核的群體免疫(目前研究認為核酸檢測陰性、IgG陽性、無癥狀、不傳染者傾向於相當於「接種」了疫苗、群體免疫親歷見證者;但具體仍待遠期詳細研究),還得看我種花家的大流調。此外,這種大流調還可以具有另一方面的重大意義——那就是,為下一階段的防控措施(例如患者滯留地是否需要進行全員式醫學篩檢、部分地區隔離人員是否需要進行全員式醫學篩檢)提供循證依據與行動來源。
相關鏈接:
TAG:生活 | 武漢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