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食用鹽量怎麼計算?

用什麼方法統計每天吃了多少鹽??


控鹽到底控的是什麼?

我們說少鹽有助於健康,而減肥健身的飲食也要求少鹽,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控制了食鹽的攝入依舊超標呢?

這就牽扯 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說控鹽,到底控的是什麼?

研究發現,人體內Na+濃度過高,除了高血壓外還會損害腎臟功能,易致胃癌,人體每排泄1克鈉,會耗損約26毫克鈣,因此吃鹽多還容易導致缺鈣性骨質疏鬆,換句話說,控制鹽的攝入有助於補鈣

而Na+是鹽的主要成分,所以我們說控鹽,其實就是在控鈉,說白了就是,你控制的了做飯時所放鹽的多少,你也控制不了一些成品食物的含鈉量。

比如看下圖(有沒有嚇到?!)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正常成年人為了預防非傳染性慢性病,鈉的建議攝入量(PI)為2000毫克/天。而已經患有高血壓、腎臟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嚴格的限制,每天只需1500毫克的Na+就可滿足生理需要。

當然記住,鹽是人體必需,控鹽不是完全禁鹽,不要隨便走極端噢。

那些年被你吃掉的隱形「殺手」

公式

1g鹽 = 400mg鈉,6g鹽 = 2400mg鈉。

現在我們知道了控鹽要注意鈉含量,但不能單憑口感來判斷鈉含量是否過高,許多加工食品會添加鈉來延長保存期限,市售點心則會添加鹽來帶出甜味。

日常生活中,許多包裝食品都藏了很多鈉,熟食肉類、香腸、罐頭食品等含鈉量都很高,而常見的零食,瓜子、話梅、薯片等等也含有你看不見的鈉,而這些食品中有很多口感上根本不會覺得咸。

比如常吃的薯片,一包幾乎就佔了每日所需鈉含量的1/3,泡麵則是高納食物,一包泡麵幾乎超過每日所需的鈉含量。

而有些泡麵含鈉量則高達4362毫克,是每天建議攝取量的1.8倍

平時生活中,你可以這樣做!

1、看營養標籤

學會查看營養標籤才能更好的控制鈉,不要認為吃起來不咸,鈉含量就不高,吃各類食品前記得先看清楚營養標示,盡量選擇低鈉、低飽和脂肪、無反式脂肪、少餡料、少加工、少添加物的產品。

關於如何看營養標籤購買食品可以戳這裡!

2、警惕天然食物中的鈉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天然食物中也含有鈉,甚至有些你常吃的蔬菜是含鈉高的,比如茴香、芹菜、茼蒿等等。

所以要記得把這部分鈉從每日規定攝入量中減去。

3、養成清淡口感

盡量在生活中把口味放淡,讓身體習慣低鈉低鹽,試著品嘗食物的原味,減少調味料,久而久之就會愛上自然健康的風味!

4、警惕看似健康的調味品

從日常飲食攝入來看,大部分國人的飲食是「高鈉」狀態,而70%以上是烹調過程中加入的,所以除了上述講過的內容外,警惕常用調味品中鈉的含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基礎調味品,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的鈉離子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必需元素,

所以適量的攝入才是至關重要的,看了今天的內容,吃薯片之前記得看看營養標籤,別再莫名奇妙的攝入了多餘的鈉了。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本文版權屬於即刻運動,轉載請先聯繫後台。


長期以來對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惑不解,因為看到的所有內容都提示,統計出來所謂中國人鹽攝入量普遍偏高的說法,基本都是按消費量計算的……

然而考慮到國人的做菜習慣,實際攝入量會遠遠少於消費量——許多鹽分都隨著炒菜的菜汁,燉菜的湯,以及腌鹹菜時候的滷水倒掉了吧……

歡迎行內人士指出錯誤。


一般的粗算是一包鹽用了多少天或多少餐。

如果要精算,可以計量煮菜前後鹽瓶重量差。

另外,其它的調味品,甚至食材的鈉含量也要計入鈉攝入量中,不能單算鹽量。


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報告稱,中國人的平均食鹽攝入量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最大攝入量。報告指情況有必要關注。

中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研究報告,領導研究的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說,研究表明,從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間,中國居民食鹽消費量,從1天11.8克下降到1天9.2克,下降約22%。

但按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成年人每日鹽攝取量應低於5克。吳永寧說,問題在於,成品食鹽只是民眾攝入鈉的來源之一,醬油等調味品以及鹹菜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鹽分,但通常沒有計入鹽攝取量調查中。

吳永寧認為,必須關注、監測並有目標地降低中國居民的鹽攝入量,其中包括鼓勵人們減少食用腌制食品、鹹菜、醬油和食鹽,這將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

全文:中國人平均食鹽量遠高世衛標準 : 比特港股新聞大數據

更多精彩獨家新聞文章,港股和境外投資大數據工具,請下載比特港股新聞

APP: http://210.3.136.150:443/?q=pub_iosappct=felix_zhihu


在家吃飯還好些,一天一酒瓶蓋就夠其實,可外面怎麼統計?應該無解吧


謝邀。

題主如果保證一天三餐在家吃或者自己做,可以用呂劍霆推薦的方法粗算一下,另外提醒一點,醬油也是我們每日膳食中鹽攝入的來源之一,醬油中食鹽量佔有18%,多久吃完一瓶醬油,一瓶醬油量其中18%算作食鹽量。如果是在飯館吃,只要記住,少吃菜,多吃主食,回去之後多喝水,因為飯館裡為了保證味道好,會放很多的調味料,食鹽含量會很高。還要注意加工食品的含鹽量,以一袋統一老壇酸菜速食麵為例,從包裝袋的營養成分表裡可以看到「鈉含量為2300mg/100g」,用鈉含量乘以2.5,我們就能夠計算出食品的含鹽量,即含鹽量(每100克)2300mg×2.5=5750mg=5.75克。也要算作每日含鹽量。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鹽這種調料物品本就是一日根據起止的重量差來評價。確實菜可以被倒掉,不過認為炒菜均勻,倒掉多少重量的菜,按比例扣減就是。

鹽的主要成分是Nacl及Kcl等

控鹽主要是為了控制Na的攝入。

其實肉這些也是有Na的,這也是為什麼吃肉多了,容易口乾。

不過根據膳食指南的飲食結構而得出的<6g鹽攝入,我以為是考慮了肉的Na含量的。

所以日常主要考慮食用鹽,其它調料,零食所帶來的Na影響。


推薦閱讀:

有沒有能代替早餐的食品類似嚼一嚼那種可以直接吃的健康的,現在每天早上七點還要上早自沒時間吃飯?
【我們·食品】系列:現制現售食品標籤如何標識
臭氧可以用來對牛奶豆漿等飲品殺菌嗎?
牛皮癬吃什麼比較好?苗一手告訴您有一個食品,吃了對康復很有幫助!

TAG:食品 | 食鹽 | 營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