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里為何沒有在句尾加語氣詞的習慣?

英語里有oh, ah, err, 等感嘆詞和語氣詞,但沒有把它們加在一個完整句子末尾的用法。相對地,漢語里的語氣詞非常豐富,並且在口語交流中句尾不同的語氣詞和聲調能夠很大程度地影響句子的意思和感情(「我討厭你」和「我討厭你喲」的意思可能會有不同)。此外在和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交流中,發現他們說漢語時不使用語氣詞是一個很顯著的特點。為什麼英語沒有發展出類似於漢語的語氣詞系統呢?我想這一現象也可以推廣到拉丁語系的語言中去。


請來新加坡.

語氣助詞豐富的簡直能哭.

Can ?

Can!

Can lah !

Can lor .

Can bah.

Can huh ?


英語里語氣詞確實更常用於句首,但不是沒有用在句尾的習慣。

有兩種常見用法:

1、表示反義疑問

口語不像書面語在句尾有問號,但在交談中使用反義疑問句又顯得過於正式或強烈,這時就需要句末增加語氣詞來代替,這個用法就類似於漢語中的「吧?」、「咯?」,比如:

At least stay for a birthday drink with me and Bridge, huh?

至少留下來陪我和Bridge一起喝酒慶生吧?/咯?

這裡句尾的huh?相當於wont you,用於表達建議,結合句首At least,帶一點挑釁意味。

再比如:

「So, you just killed him, huh?」

所以你就把他幹掉咯?

句尾的hun?相當於didnt you,用於對事實的確認,但又不似質問那麼激烈。

2、調整/增強語氣

這一點也是漢語句尾加語氣詞最主要的用法,像是「啦!」、「嘛!」和「喲!」,比如:

「Come on, eh!」

別這樣嘛!/啦!

就比「Come on!」(別這樣!)更加低姿態(句尾加eh比較常見於英式英語)。

My bad, oops!

不好意思喲!

就比「My bad!」(不好意思!)更加俏皮。


英語是形合,每個句子都是一個邏輯整體,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句式相對應,比如提問就是提前疑問詞,感嘆句有專門的句型,但漢語是意合,意思到了就行,很多時候在一個陳述句末尾加上一個「嗎」或者「呢」「啊」就構成疑問句或感嘆句了。所以漢語中語氣詞起了更多的表意功能。

其次,我覺得漢字的發音連起來念沒有英文單詞那麼連續,漢語聽起來是一串玻璃珠而英語像溪流。句子之中的張馳舒緩在英文中很容易,在漢語里有些語氣詞可以起到緩和節奏的作用吧。比如說「今天天氣真好」就是特別肯定又果斷的判斷語氣,說「今天天氣真好啊」,就是語氣柔和一點的感嘆句,「好」字收音是ao,接近於[u],因此後面語氣詞經常是「啊」或者「哇」wa,而很少是「呀」ya另起了一個聲母,更少數會是「吶」。比如「天吶」,「天」字收尾的是n,所以才經常加個以n開頭的「吶」。語氣詞真是能讓語氣柔和,所以正式發言很少用,而女性在生活中卻用得很多。

在離騷裡面句中的兮也正是緩和語氣,不然太緊湊,漢語可是每個字都有豐富含義,湊一起可擠可累啦。


學了英語,以為是漢語跟別人不一樣,居然有語氣詞。

學了日語,才知道是英語跟別人不一樣,居然沒有語氣詞。


哈哈哈哈哈哈誰說沒有!東南亞人說英語就有加語氣詞的習慣。

你試想泰國人說「what the fuck are you doing ha?

還有長沙英語「what are you doing now咯

要是句尾語氣詞推廣到拉丁語系裡面去,怕是英語這門語言只存在於小品舞台上了吧


英語確實缺少語氣助詞。所以寫成文字的話,表達語氣、情感的能力遠不如漢語、日語等語言。


因為英語裡面表達說話人情緒的方式直接會從說話的語音語調和重音上表達出來,而不是很依靠語氣詞


英語中的語氣詞較少,一般都用於句首,也就是開口說話之前,或者用於句中,思考或者組織句子的過程中,很少出現的句尾。

外語的語氣表達一般表現在句尾單詞的最後一個音節的升降調上。

單獨使用語氣詞表示情感也很常見,這和漢語很類似。

但是漢語中的啦,吧,嗎都無法與英語中一些具體的詞直接對應翻譯,這就是文化差異引起的。


英語說話本身就是語速快,而且情感豐富。語音語氣的表達很多,


推薦閱讀:

語言課掛了,我該怎麼辦?
米教寶貝楊浦中心「九力」語言商測查活動圓滿結束
庸師授課記
語言如何影響國家發展
本期語言學知識-《語言的隱喻》

TAG:英語 | 漢語 | 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