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寵若驚_(??ω?? 」∠)_(發出了心虛的聲音)
因為對於這些東西只是愛好,並沒有過多探究,基本上以粗看為主,所以回答里在例子上有疏忽,所以相關的問題(秦國公室到底氏什麼,公室女子的稱呼方式)已經在評論區置頂。
———————
以下正文:
先秦時代的人名稱呼比較複雜,總體而言,包含姓氏名字四個部分,和現在這樣稱直接稱姓名的很少。
比如百里奚,他是姜姓,百里氏,名奚。按照春秋稱男性為氏+名的習慣,他在史書上就叫百里奚。
但百里奚的兒子就不一樣了,他的兒子,史書稱為孟明視,姜姓,百里氏,名視,字孟明。
他的名和字之間的關係符合一向的取字習慣,明與視意思關聯,孟代表長子(有說法認為孟是庶長,伯是嫡長)。
但是他的稱呼是字+名,也就是孟明視,按照正常稱呼應該稱他百里視。
與此相同的例子還有: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子姓,宋氏,名嘉,字孔父。按照正常稱呼應該稱他宋嘉。
而孔子的父親,史稱叔梁紇,則是孔氏,名紇,字叔梁。
可能你已經發現了,孔父嘉明明是宋氏,為什麼叔梁紇就變成孔氏了?
春秋戰國的氏是很容易改變的,氏的含義是家族的封地,源流等,改封等行為很容易導致氏的變化。
實際上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他的氏就已經變成了孔,而非宋,所以孔父嘉算是孔子這一脈孔氏的源頭。
關於改氏,還有一個典型例子,那就是諸葛。
為什麼諸葛氏往往被簡稱為葛氏?因為諸葛就是從葛發展而來。
陳涉手下的大將葛嬰,因為私立王而被陳涉所殺,漢朝建立後,為了表彰葛嬰的功勞,朝廷尋找到葛嬰後人,封到諸地,於是葛氏後人在葛前加上封地諸,自稱為諸葛氏。
一不小心多扯了一點。
回到公子扶蘇和公子胡亥上來。
和普通人相比,先秦的公族和王族,稱呼是比較固定的。
有爵在身的直接稱爵位,比如晉文公在世時為晉侯,秦穆公在世時為秦伯。
而他們的孩子,統稱為公子+名。
比如晉文公還不是晉侯時,叫公子重耳,齊桓公還不是齊侯時,叫公子小白。
晉文公是姬姓,晉氏,名重耳,不知道字,國君的字往往流傳不下來,因為沒人敢用字稱呼他們。
齊桓公是姜姓,呂氏,名小白。
按照稱呼規則,他們應該分別叫晉重耳,呂小白,但是因為他們身份是「公子」,所以有權直接稱為「公子xx」。
扶蘇和胡亥就是這麼個情況。
————————————
補上評論區的幾個問題:
1. 為什麼不是姬重耳,姜小白?
因為先秦時對人的通常稱呼規則並非秦之後的姓+名,而是男子稱氏+名,女子稱名+姓。
姬重耳,姜小白是依照秦之後的稱呼規則的說法,因為這時奴隸時代的貴族制度被取消,氏不再有指代封地和先祖的效果,於是姓氏被同一化了。
但如果是他們自己時代的稱呼,應該按照先秦的規則,稱為晉重耳和呂小白。
同樣的道理,秦始皇在統一之前,按理來說並不叫嬴政,而是趙政(例如西漢早期的竹書《趙正書》,西漢早期的人大多都是經歷過戰國的,因此會沿用戰國的稱呼),但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取消了全國的貴族,這之後姓氏已經混同,稱他為嬴政還是趙政都一樣。
總之,我的觀念是,哪個時代的人,就按哪個時代的稱呼,先秦的人就按先秦稱呼,秦後的人就按秦後的稱呼。
至於秦始皇這個終結了上個時代,開啟了下個時代的人,兩種我覺得都行。
2. 先秦時代的女子怎麼稱呼?
接上面的問題,女子稱名姓,例如秦國公主文嬴,懷嬴,齊國公主庄姜。(根據評論區補充,文嬴,懷嬴是同一人,其中文嬴是本名,懷嬴是她丈夫晉懷公的謚號作為前綴)
文,懷,庄是她們的名,嬴,姜是她們的姓。
但並非所有先秦史書中的女子都是這麼稱呼的,比如趙朔之妻,晉國公主趙莊姬(趙氏孤兒趙武的媽),就不是按這個規則。
姬是她的姓,趙是她夫君趙武的氏,庄是趙武的謚號,她的名並沒有流傳下來。
對於沒有流傳下名的女子,丈夫的氏+自己的姓也是一種稱呼方式。
比如著名的夏姬,姬姓,名shao(字為上孔下皿,讀音如少),夏是她第一任丈夫夏御叔的氏。
(再補充,一女多嫁的行為在先秦不算少數,多次出嫁的女子只保留第一任丈夫的特徵作為前綴,比如先後出嫁三次的夏姬,史官殺手崔杼的妻子東郭姜,即使她們再嫁,但還是保留第一任丈夫的氏)
同時因為姬字即可以指代女子,又是一個大姓,所以並非每個x姬都是姬姓女子,比如秦始皇生母趙姬,就是個沒有名字的女人,趙是她的家鄉,姬是代指女子,趙姬的意思就是趙國的美女。
所以,還是具體情況具體來看。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樗(同觸音)里疾
戰國中期的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嬴駟)異母弟。
他足智多謀,綽號「智囊」,被後世堪輿家尊之為「樗里先師」。
輔佐過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國君主。
他的名字就很奇怪了,他的名叫疾。因居樗里,而稱樗里疾。
其後他任庶長(當時大良造的幕僚輔官,大良造相當於丞相),又被稱為庶長疾。
補充:後來他被封於蜀郡嚴道,又稱嚴君疾。
樗里疾、扶蘇、胡亥都姓贏的,只是樗里疾、扶蘇、胡亥是他們的名不是姓,一般戰國的時候喜歡以名來作為稱呼的。
另說秦國的國君為嬴姓,但是不可能秦孝公自稱嬴渠梁,秦始皇自稱嬴政,先秦時代男子都是用氏的。
比如趙武靈王:嬴姓,趙氏,名雍,所以叫趙雍,不叫嬴雍。
比如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所以大家都叫他呂不韋,沒聽說過叫姜不韋的。
還有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這樣的稱呼是錯誤的。因為先秦王侯只能稱國不能稱姓,所以這兩人應該被叫做「周昌」、「周發」。
秦朝過後,姓氏才被人們合二為一。
當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廢除了分封制,所以氏就不存在了。而姓又不是能直接稱呼的,所以大家一般都稱呼扶蘇為公子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