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

我常告訴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時候也在思考,我所不欲的東西可能對方欲,我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加給別人,然而別人又不一定願意。在某種意義上是不是也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別人了。


以下回答來自我的簡書文章,非抄襲:

誰說情商不能鍛煉,親身體會實用的提高情商的小技巧分享給你

1.去感受那些使你開心的話或者做事方式並試著說給別人聽——己所欲,施於人

當別人所說的一句話或者做的一件事情,讓你感覺到你很好,你很快樂,請記住這種快樂,在快樂之後仔細想想,這句話為什麼會使我快樂,觸及到了你什麼點,並嘗試著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周邊的人

舉幾個小例子:

1)我的領導是一個很nice的人(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我每次見到他就感覺特別高興,後來我一直在思考這是為什麼,是什麼讓我覺得,看到他並打招呼就讓我感覺很好。經過一段時間思考和觀察,我發現領導每次喊我名字或者跟我打招呼的感覺,總體語氣上聽起來很驚喜、很積極。是什麼意思呢,他和我打招呼的語氣使我覺得他見到是一件驚喜的事情,這樣讓我感覺我自己很好,所以我就特別希望和他打招呼

然後我就可以嘗試著把這種打招呼的語氣用在別人身上,看到別人主動打招呼,以一種驚喜的語氣喊出別人的名字,久而久之發現,別人看到我也會特別開心與驚喜,喜歡與我打招呼

2)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我非常喜歡與他說話,與他說話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特別有成就感,感覺自己很優秀(實際上是他很優秀),然後我慢慢的去體會,我與他對話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後來發現是因為他和對話,我覺得他真的聽我在說什麼了,他不是一味的聽和同意我的觀點,而他用的一個對話方式就是,每次他要表達自己的觀點,他會總結複述一下我所說的話,並不是機械重複的說,而是以自己所理解的表達出來,並對我觀點中比較可取的部分加以肯定,然後才會提出自己的觀點

之後我就嘗試著用這種方式去和別人溝通,發現即使不同意別人的觀點,別人也會心平氣和的接受

我們會去看很多的書,書上會有很多的道理,但是往往是生活中真正經歷才會使我們領悟這些道理,你會不會在經歷了某件事,或某個小時刻時候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書上所說的意思是這樣

2.去感受那些讓使你不舒服的話語或做事方式並刻意去規避自己以同樣的方式行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有些話或做事方式會讓你感覺特別的不舒服、難受或者不堪,請事後仔細體會,找出其中的激起你這種感受的行為因素,並在以後自己的行事中刻意練習著規避

這個和第2條相反,我依然舉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例子

辦公室里有的同事說話會經常引起我憤怒與不適,比如說我出了一個工作方案的時候,有的人可能會直接說,這種方案不行,有A問題解決不了(有時候可能的確是自己沒考慮到,有時候是考慮到了,對方沒有理解),此時我會感覺到心裡有憤怒的情緒

自己一點一點的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憤怒,是對方什麼樣的行為引起了我的憤怒(其實對方並沒有惡意),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會發現,其實是對方在說話的時候完全沒有對你的工作進行認真思考,多數情況下考慮的維度沒有你的全面而直接就在表達他自己的觀點,讓我感覺到我的工作沒有被尊重(這種做事方式的確會讓人感覺到不尊重,無論自己有心或者無意),再仔細想想,自己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也經常會做這樣的事情,反思一下,以後要規避這種行事方式,在充分了解別人工作和各種制約因素後,再來做溝通,效果會好非常多


這可是個貫通古今的問題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然這句話也不會從古說到今了

這倒像是個一輩一輩傳下來的「人人都拿這句話來維護自己,人人都忽視這句話去傷害別人」的問題啊

新媳婦受到了婆婆的冷眼,於是作了婆婆之後對自己兒子的老婆冷眼相待……

從小受到父母棍棒教育的孩子為人父母后也大多會選擇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也是,人們在不理智的利用,傷害別人時,怎麼會先考慮推人及己呢

但還是希望人人都能多一分善良和理智,用自己的力量,一點點改變這個不太完美的社會,把溫暖傳遞下去


實際上這個經典的命題在今天也被重新拾起來提起來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首先,他和啟蒙思想中的「博愛」有著密切關係,我們近代的思想家就曾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者常施於人」來闡釋「博愛」

我們不難看出,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這個東西首先是建立在有博愛的可能性上面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進行「常施於人」的時候對別人是有「博愛」的可能性,我們才會進行。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我特別愛吃臭豆腐,我一定要「常施於人」嗎?但是假如你不愛吃臭豆腐,而我愛吃臭豆腐,你就還恪守「勿施於人」嗎

建立在「是否有博愛的可能性」上面的這兩個命題,才基本上是正確的。至少,對社會對別人是有利的。


首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便施於人

其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也有不同的生活經歷社會閱歷,個體間必然存在差異,求同存異是我們這個時代大方向上的正確。

但同時,討厭流血,討厭戰爭,討厭強權,是大部分人的立場,可當家國被侵,歷史重演,殘陽而立,我們又應該奮起反抗,去接受那些我們所不欲的武器,還要將他們施於不義者身上,到那時,再說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不應該了,正如外交那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也」是最後通牒一般,在國家民族的立場上,我們沒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條件與需要,我們要做的,是保家衛國,與殺敵。

《老子.偃武》(第三一)里說過:「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老子講究清靜無為,他認為戰爭是不祥的,有道德的人不接近它,不用它,除非不得已才動用戰爭手段。後用「兵者兇器,不得已而用之」表明在無法動用和平手段解決時,動用武力,發動戰爭,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而我國於世界的立場一向主張和平,這是屬於大國該有的涵養與氣量。這是表子。

除了表子,我們還有東風快遞,真正的和平之器,這是里子。

我國還堅持「中國永遠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原則」。

但同時,也有繞過這個原則使用核武器的三種情況,所以,那個原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種情況,就是佳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己而用之。

再說下於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多時候也是不適用的,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喜歡承認自己喜歡/購買到的東西是奸商在割的韭菜,又或者說承認自己智商低,識人不明。

所以很多時候,你明知道這東西不好,又與你朋友說明了,可最後他仍舊購買。

聖人之言,或許有時候是對的,但不可能一直是對的,你也不能要求他一直是對的,一位先秦時代的思想家說的話,如果幾千年都一直如此,那樣對嗎?從來如此,便對嗎?


我喜歡安靜,總是在宿舍帶耳機玩手機,為什麼呢?第一個原因我不想打擾到他們。但他們玩手機從不把別人放在心上,聲音外放,還嘰嘰喳喳,所以第二個原因是為了降噪。遵循已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

好景不長,耳機壞了,他們依舊那樣,那我還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不,我要反抗,報復,我為什麼要一直接受?一再忍耐?我故意嘰嘰喳喳,打擾他們,我不想直接提意見,一是因為我怕跟他們吵起來,傷了感情,又讓他們覺得我事多,這點小事都忍不了;二是我想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但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

那麼問題來了,我居然做出了令自己討厭的事,這不就互相矛盾了嗎?是矛盾,但這裡勿施於人的人,就是動作的對象,是不一樣的,這裡的人是令我煩的人,不是所有人。如果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具體點寫成自己不想接受,討厭的事,不要施加給做出這種事的人,這句話難道還對嗎。比如正當防衛時,你不想殺人,但你殺了要殺你的人,這句話還對嗎。所以我覺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分人來理解。有些人值得你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有些人卻不值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種主動的行為,從客觀的角度上看你什麼都沒做,但其實這是你思考後做出的一種平靜的反應。比如,我不會在別人思考時去打斷別人,因為我也討厭被別人打斷,所以我身體上都沒做,但我思考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反思那些自己討厭的事,在以後的交往中不要主動對別人做出這些事。

但後來我發現很多有壞習慣的人不是不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是他們的一些行為並沒有使他自己感到討厭。所以怎麼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好的?怎麼讓他們學會反思?這是個問題。


儒家所不欲就是人人平等,所以他們勿施於人主張封建禮教上智下愚階級壓迫咯絕不讓你們平等。


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領導:「小劉啊,今晚加個班,把這個表幫我做一下,明天晨會我要用「

劉:」好的好的「


就是自己學習不好,可以期盼引導孩子好,但不要強迫命令他必須學習好,以滿足自己的遺憾心理;或者是他會嫌你吃東西掉了一粒芝麻,但自己喝湯流到衣服上也無所謂。也就是自己做不到的事卻要求他人做到,或者是對自己和對他人是兩套標準。


不要把不經意的惡意施加在他人身上就很好了。這句話強調的是勿施於人,並沒有教唆誰己所欲施於人……


推薦閱讀:

被人擺臉色是什麼體驗,你的內心是怎樣的?
想聽聽大家對這張圖片的理解?
如何理解「吃飯是為了生存,旦生存不是為了吃飯?」這句話?
如何理解「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TAG:儒家思想 | 如何理解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