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文章中用《》括起英文作品是錯誤的嗎?
看到有人很介意這個 想問問。
《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草案)》[1]規定不應用《》括起英文作品。對於書刊,應當換用斜體;對於文章,應當換用引號:
6.2 英文書刊名的標示方法
中文句子中夾有英文書籍名、報刊名時,不能借用中文書名號,而應以英文斜體字表示。英文文章的標題用引號標示。?示例?The?Evening?Post?發表了這篇評論,但把標題改成了「What?We?Eat?Tomorrow?」。
補充一下:該草案內容已基本被新聞出版行業標準《中文出版物夾用英文的編輯標準》(CY/T 154-2017)採用。
參考
- ^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草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http://www.moe.gov.cn/s78/A19/yxs_left/moe_810/s230/201001/t20100115_75604.html
旗幟鮮明地支持在引用外文(不止英文)作品時使用書名號,也非常支持在漢語文章中使用全形符號,而不論是否插入外文。——簡單說,我支持把一切在漢語文章中使用一套標點符號體系,不必為了遷就外文而使用兩套規則,特殊情況下例外。
理由如下:
- 一致性好,規則簡單。統一中文外文的標點符號規則,無論學習還是使用都要便利得多,減低學習和使用成本。
- 識別性好。斜體根本不好認,有的時候都注意不到斜體的存在。
- 輸入便利。每次切換中英文的標點都特別麻煩,切換得多了簡直讓人懷疑人生——我現在使用的到底是全形還是半形?
所謂斜體方案,是進入計算機時代之前的老文盲閉門造車的產物。在純文本中,不存在斜體。在 HTML/CSS 發明前,沒有內容樣式分離的概念。在 21 世紀的今天,內容樣式分離是大勢所趨。Metaphysics 是一門學問,《Metaphysics》第一本書。所有的自然語言正字法必須定義純文本模式中的表達,依賴富文本和 OpenType features 的正字法必將淘汰。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
蕁麻疹的蕁讀qian還是xun?大家都讀xun,那麼xun就是正確的。
如果發表論文出版書刊,找專業的諮詢一下就是。
是的。
至少紐約時報中文網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在我們的論壇里,經常發生把觀點和事實攪在一起的問題。很多時候,大家爭論的其實是觀點或者信仰,而不是事實。觀點是很難爭論出誰對誰錯的,而事實,很多時候是有可能去證明真假的。
老領導說, 任何討論我們首先要區分什麼是事實錯誤,什麼是不同觀點, 否則就會在不需要爭論時混戰一團。
在中文文章中用《》括起英文作品是錯誤的嗎?
是的。
教育部、新聞出版署和廣電部有文件的。
別等到自己位高權重當了碩導、博導甚至大學校長以後再為了類似 「常凱申」這類低級問題道歉。甩鍋中小學老師和基礎教育。
**「常凱申」出自某教授對 「Chiang Kai-shek」 的翻譯。2008年10月出版的某書中,將蔣介石翻譯為「常凱申」,與牛年馬月 「孟子」翻成「門修斯」如出一轍。
/////////////////////////////////////////////////////////////////////
別再用書名號《》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給括起來好嗎? 求您了!
用書名號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給括起來。
包括某些知乎高贊答案/高贊文章都有這個問題。不用到處找,也許就在眼前。
本來覺得挺完美的文章,)x( 格也很高,但是突然扎心的情況發生了:
竟然用書名號《》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給括了起來! 哎呀媽呀!
「咯噔」 ,)x( 格一下子就掉了一個數量級。
哦不, 太誇張了,也許沒到一個數量級。
※中譯英研討會系列討論辭彙選登4
※「在嗎」就是讓你改稿:甲方客套話翻譯大全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難翻譯的詞之一
※從學外語,到做翻譯,距離多遠
※銀河系搭車客五部曲之五 《基本無害》錯譯捉蟲+有趣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