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文章中用《》括起英文作品是錯誤的嗎?

看到有人很介意這個 想問問。


《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草案)》[1]規定不應用《》括起英文作品。對於書刊,應當換用斜體;對於文章,應當換用引號:

6.2 英文書刊名的標示方法

中文句子中夾有英文書籍名、報刊名時,不能借用中文書名號,而應以英文斜體字表示。英文文章的標題用引號標示。?

示例?The?Evening?Post?發表了這篇評論,但把標題改成了「What?We?Eat?Tomorrow?」。

補充一下:該草案內容已基本被新聞出版行業標準《中文出版物夾用英文的編輯標準》(CY/T 154-2017)採用。

參考

  1. ^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草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http://www.moe.gov.cn/s78/A19/yxs_left/moe_810/s230/201001/t20100115_75604.html


旗幟鮮明地支持在引用外文(不止英文)作品時使用書名號,也非常支持在漢語文章中使用全形符號,而不論是否插入外文。——簡單說,我支持把一切在漢語文章中使用一套標點符號體系,不必為了遷就外文而使用兩套規則,特殊情況下例外。

理由如下:

  1. 一致性好,規則簡單。統一中文外文的標點符號規則,無論學習還是使用都要便利得多,減低學習和使用成本。
  2. 識別性好。斜體根本不好認,有的時候都注意不到斜體的存在。
  3. 輸入便利。每次切換中英文的標點都特別麻煩,切換得多了簡直讓人懷疑人生——我現在使用的到底是全形還是半形?


所謂斜體方案,是進入計算機時代之前的老文盲閉門造車的產物。在純文本中,不存在斜體。在 HTML/CSS 發明前,沒有內容樣式分離的概念。在 21 世紀的今天,內容樣式分離是大勢所趨。Metaphysics 是一門學問,《Metaphysics》第一本書。所有的自然語言正字法必須定義純文本模式中的表達,依賴富文本和 OpenType features 的正字法必將淘汰。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

蕁麻疹的蕁讀qian還是xun?大家都讀xun,那麼xun就是正確的。

如果發表論文出版書刊,找專業的諮詢一下就是。


是的。

至少紐約時報中文網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在我們的論壇里,經常發生把觀點和事實攪在一起的問題。很多時候,大家爭論的其實是觀點或者信仰,而不是事實。觀點是很難爭論出誰對誰錯的,而事實,很多時候是有可能去證明真假的。

老領導說, 任何討論我們首先要區分什麼是事實錯誤,什麼是不同觀點, 否則就會在不需要爭論時混戰一團。

在中文文章中用《》括起英文作品是錯誤的嗎?

是的。

教育部、新聞出版署和廣電部有文件的。

別等到自己位高權重當了碩導、博導甚至大學校長以後再為了類似 「常凱申」這類低級問題道歉。甩鍋中小學老師和基礎教育。

**「常凱申」出自某教授對 「Chiang Kai-shek」 的翻譯。2008年10月出版的某書中,將蔣介石翻譯為「常凱申」,與牛年馬月 「孟子」翻成「門修斯」如出一轍。

/////////////////////////////////////////////////////////////////////

別再用書名號《》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給括起來好嗎? 求您了!

用書名號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給括起來。

包括某些知乎高贊答案/高贊文章都有這個問題。不用到處找,也許就在眼前

本來覺得挺完美的文章,)x( 格也很高,但是突然扎心的情況發生了:

竟然用書名號《》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給括了起來! 哎呀媽呀!

「咯噔」 ,)x( 格一下子就掉了一個數量級。

哦不, 太誇張了,也許沒到一個數量級。

對比之下, 有沒有覺得書名號特別扎眼啊?

俺讀書少, 沒啥文化, 初中畢業, 大夥都知道。俺可不在乎您是中科大、清華或者北大的博士, 甚至什麼PKU校長,俺只認一個死理, 那就是:

「用《》括起英文書名、歌名和電影名很跌份很掉價」。

不然,

您回去跟貴校的學位評定委員會理論。

** 俺也是贊成楊振寧教授的看法的,別誤會。

對比之下, 有沒有覺得書名號特別扎眼啊?

本來俺也不覺得問題嚴重, 但不少的文章和帖子是打著科普和教學的旗號。

中文系的、計算機系的可以耍賴說小學老師中學老師甚至大學老師都沒講過中英文混排的時候如何處理書名號。搞英語教學和英語科普的, 就沒法耍賴了吧?英文裡面是沒有書名號的。

英文摘要和外文翻譯的格式要求(最新) -期刊社?

qks.cqut.edu.cn圖標

(哦麥糕的,這個大學給學生的指導都內含地雷)

** 忘記說了, 這是一個典型。「把問題從小學帶進初中, 再從初中帶進高中, 然後從高中帶進大學,最後又從大學帶給自己的學生, 進入惡性的死循環......」

。。

英文摘要和外文翻譯的格式要求(最新) -期刊社?

qks.cqut.edu.cn圖標

(哦麥糕的,這個大學給學生的指導都內含地雷)

** 不得不說問題有多廣泛, 百度百科(淪陷), 維基百科 (半淪陷)。

*** 看看這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1%87%E6%BB%9A%E5%B0%8F%E5%AD%90?

zh.wikipedia.org

對比之下, 有沒有覺得書名號特別扎眼啊?

這可能是最令人噴飯的錯誤, 可能綿延一輩子 。

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5/01/13/20150113092346124.pdf?

www.moe.gov.cn

http://sxqx.cnjournals.com/uploadfile/sxqx/20190304/CY%20T154%E2%80%942017%20%E4%B8%AD%E6%96%87%E5%87%BA%E7%89%88%E7%89%A9%E5%A4%B9%E7%94%A8%E8%8B%B1%E6%96%87%E7%9A%84%E7%BC%96%E8%BE%91%E6%A0%87%E5%87%86.pdf?

sxqx.cnjournals.com

驚動教育部了:

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草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www.moe.gov.cn圖標英文摘要和外文翻譯的格式要求(最新) -期刊社?

qks.cqut.edu.cn圖標

(哦麥糕的,這個大學給學生的指導都內含地雷)

別把問題從小學帶進初中, 再從初中帶進高中, 然後從高中帶進大學,

最後又從大學帶給自己的學生, 進入惡性的死循環......

對比之下, 有沒有覺得書名號特別扎眼啊?

因此俺又又又寫了一篇散文。

"科普中國"竟然也把書名號用在英文著作名上,嚴重減分啊啊啊啊啊!!!

蟑螂何止是「小」強:聊聊蟑螂那些事兒?

tech.sina.com.cn圖標

看完"科普中國"的文章,俺是絕望了……

《標點符號用法》是1995年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該書是一部國家標準,規定了標點符號的名稱、形式和用法,對漢語書寫規範有重要的輔助作用。該標準適用於漢語書面語(包括漢語和外語混合排版時的漢語部分),外語界和科技界也參考使用。

該標準於1995年首次發布,現行標準是2011年發布的版本。

這些知識初中/高中都有教。英文沒有書名號, 別再犯這種低級,十分低級的錯誤。

然而, 這個問題的廣泛度和被忽略的程度被嚴重地低估了。

......

英文沒有書名號,書名、報刊名用斜體或者下劃線表示。如:

另外,英語中文章、詩歌、樂曲、電影、繪畫等的名稱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專有名詞也常用斜體來表示. 中文行文中出現英文書名、報刊名時不加書名號或雙引號.

中文行文中出現英文文章的篇名時用雙引號標引;如果是期刊中的論文,用雙引號標引論文的名稱,用斜體字標示期刊的名稱.

如:

他那篇「THIS NEW SUPERCONDUCTIVITY RESEARCH STINKS" 在 WIRED 上發表後,

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當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書名後面括注原英文書名時,英文書名用斜體表示,不加書名號。

如:《半導體物理器件》(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順便說一句, 理科的教科書的句號一般用圓點 「.」!

例子:

「書籍(包括辭書、學術著作、小說、長詩、作品集等)、報紙、期刊等出版物的名稱和電影、繪畫、雕塑的名稱為同正文其他文字區別通常用斜體。

如:

《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彌爾頓的長詩《失樂園》Miltons Paradise Lost, 基德的劇作《西班牙悲劇》Kyds Spanish Tragedy, 卓別林的影片《摩登時代》 Chaplins Modern Times, 凡·高的繪畫《向日葵》van Goghs Sunflowers 以及羅丹的雕塑《思想者》Rodins The Thinker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開頭的冠詞是書名的一部分,在文獻著錄時要保留;

在行文中使用不得體時可省略,如 the 20-volum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報紙的名稱如果以冠詞開頭,出現在新聞報道中冠詞不用斜體,也不大寫。

如《紐約時報》全稱為 The New York Times

出現在「…reported in the New York Times」中The 改為 the,

這時的 the 是行文需要的冠詞,不作為報紙名稱的一部分看待。」

相關文獻:

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發布的《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草案)》

《中文出版物夾用英文的編輯規範》

CY/T 154-2017 中文出版物夾用英文的編輯規範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ISBN:9787802415591

老麥小時候也喜歡聽傑克遜的歌曲, 特別是那首 Beat it.

這首歌的歌名曾經被錯誤地翻譯, "Beat it!" 是俚語(也就是粗俗的話), 意思是「滾開!」的意思。 而不是 「打擊」或者 「夯它」, 順便說一下。

** 不得不說問題有多廣泛, 百度百科(淪陷), 維基百科 (淪陷)。

////////////////////////////////////////////////////////////////////////////////////////////////

別把問題從小學帶進初中, 再從初中帶進高中, 然後從高中帶進大學,

最後又從大學帶給自己的學生, 進入惡性的死循環......

針對超弦的目標「Theory of Everything」(萬有理論),安德森寫了一篇殺氣騰騰的檄文《More is different》(多則異,量變引發質變)。

是。

對的,

您的理解

一點都沒錯。

這其實原先是

一篇梨花體的詩歌。

【未完待續】


得要分場合。如果是國際會議論文,一般排版上有明確要求不能這樣用,那就不要用。如果是其它技術文檔,完全沒問題。不少國外公司,尤其美國公司,比如不少GE的技術文檔就是這種方式,主要原因是很多中國僱員這樣用,老美覺得這樣表述更容易區分且更迅速,也跟著一起用了。


題目有問題,英文作品的漢譯名用書名號括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再說《港區國安法》在紫色警告旗上的英文表達,根本就沒用斜體,是用引號表示的。因此表達方式多種多樣,不能單純拿著幾個標準死腦筋去一味地批評。

再說互聯網是有記憶的。2013年知乎就有了類似的問題,但我看那個時候氣氛也挺和諧的。你老麥在兩個月以前在別的回答裡面長篇大論偏離問題也就算了,在這個問題裡面沒有必要也這麼長篇大論吧?而且沒個重點不知所云。

2020年4月26日


既然是在中文文章里,書名就應該用書名號括起來,而不是斜體,因為中文排版里就沒有用斜體表示書名這一項。而這裡又有一項重中之重的,就是不要用對中文字進行斜體,因為中文講究的就是堂堂正正,斜體就是對中文的侮辱。


回答時的問題截圖,所有回答軍針對此問題

正確到不能再正確了。

假如有「標準」、「規定」、「專家」或者其他任何人告訴你這是錯的,那麼 TA 錯了。

歸根結底,這是一篇中文文章。中文文章,不是給懂中文的人讀的,就是給不懂中文但正在學中文的人學的。用符合中文習慣的標點符號,可以保證:

凡是懂中文的人,無論他懂不懂書名號里的作品名,至少他能明白這是個作品。

凡是用這篇文章學中文的人,都能通過書名號里的作品名學會:中文裡使用書名號標註作品名。

完美符合目標閱讀人群的需求,也完美符合寫作者的寫作目的。

所以這種寫法毫無問題。

反過來看,如果按外文習慣,比如用斜體表示英文書名,會發生:

懂中文但不懂英文的人讀了文章,卻讀不懂那段斜體鳥語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懂英文不懂中文的學生學了這篇文章,認為中文像英文一樣用斜體表示作品名,於是以後寫中文也用斜體寫中文書名。

作者、讀者、學生,都沒有達到本來的目的。

另一方面,斜體、下劃線不適用於純文本排版。


只有一種情況例外:

一個「既懂外文又懂中文」的「答主」,寫出一篇中文裡混著「外文純正到標點符號」的回答,另一群「既懂外文又懂中文」的「知友」紛紛點贊評論,稱讚其「外文純正」,遇到不懂外文的人提出疑問還能嘲笑一番「XX外語就要用這種符號才是純正的用法,你無知!」來彰顯自己的逼格。、

最後,請支持中文夾雜英文標點的人,千萬記得,出國一定不要告訴人家你的外文名和名字拼音。一定要寫純正的漢字。

哦抱歉,這條不算,因為你們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出國呢。


推薦閱讀:

中譯英研討會系列討論辭彙選登4
「在嗎」就是讓你改稿:甲方客套話翻譯大全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難翻譯的詞之一
從學外語,到做翻譯,距離多遠
銀河系搭車客五部曲之五 《基本無害》錯譯捉蟲+有趣細節

TAG:英語 | 翻譯 | 中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