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什麼是按陽曆來計日而不是農曆呢?高中時就困惑過,問了語文老師好像也沒給出解答,能說明一下這些節氣的淵源和每個節日定日子的依據嗎?還有為啥古代定日子不用農曆?
受2020疫情影響,我作為遲遲未能復工的湖北人民,在被迫給弟弟補習時意外從他練習冊上看到了對二十四節氣的解釋。手打上來以供參考~
侵刪。
陽曆,也叫太陽曆,制定的基礎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地球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現在我們用的「公曆」,就是太陽曆的一種。
陰曆被稱作「月亮歷」,是依據月亮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月亮每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循環,就是一個月。
而農曆實際上是一種兼顧太陽曆和月亮歷的曆法,叫作陰陽曆。這才是中國古人一直沿用的曆法,也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陰曆」(其實叫錯了……)。
幾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智慧的祖先們發現:冬天生活往往比較幸福,可以早早上炕,而且晚起賴床,而夏天的工時就比較漫長:日頭那麼大,還總也不落山……
工時最長,也就是白天最長的那天,叫夏至;而最幸福的那天,叫冬至,不僅白天短,而且吃餃子。
並且,他們還發明了一種東西叫做日晷,用來測量日頭的影子,然後發現,夏至那天,影子最短;冬至那天,影子最長。
這就是後來我們學到的,太陽直射範圍是南北回歸線之間。
有了冬至和夏至,古人又發現,每年有兩天,白天和晚上一樣長,這兩天分別叫為「春分」和「秋分」。戰國後期,節氣擴展到8個,分別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西漢的《淮南子·天文訓》中,一年就已經被精準地分成了24等分,也就有了今天的24節氣。到公元前104年,《太初曆》正式把24節氣明確加進曆法中,成為農曆的一部分。
TAG:農曆 | 曆法 | 陽曆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