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第六識,和第七識的討論。可以說第六識是所有信息的關聯,第七識是內心的連續性對么?
前五識,是直接的身體反應,雖然有反應但是我們並不能識別,而第六識有區別性,關聯性,但是這些區別和關聯還不能形成「我」的感覺。在關聯之間的連續性上造就了「我」,可以這麼說么?所以,第六識是區別,關聯性,第七識是連續性。可以這麼說么?
第七識是唯識學附加的一個識,在唯識最早的解深密經中甚至沒有提及第七末那識,很有可能在著作解深密經的時候,大乘人士還沒有想清楚第七識具體應該怎麼定位。第七識出現的原因在攝大乘論中剖析的最為清楚,裡面列出了五個第七識存在的理由:
《攝大乘論》卷一:「若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訓詞二定別,無皆成過失,無想生應無,我執轉成過……」
我把這五個理由白話解釋一下,
1,沒有第七識,大乘的無明和小乘的無明就會沒區別,也就是說會不存在「不共無明」
2,沒有第七識,意識就會和前五識不同,因為前五識都有根,而意識沒根,也就是「五法同」成立不了
3,心意識三者應該都有了別名詞(訓詞)的作用,其中的意就是指意根,而小乘認為意根是滅去的識,這樣就會失去訓詞的作用,所以必須得有個能了別名詞的第七識作為心意識中的意
4,沒有第七識無想定和滅盡定就會沒區別(二定別),因為兩者都會前六識停止運轉,如何鑒別聖凡?有了第七識就可以說聖人的滅盡定里第七識沒有煩惱,而外道的無想定里的第七識依然有煩惱現行
5,沒有第七識,生在無想天的無想天人就會體現不出他們存在我執並且一直在運轉,因為無想天人的六識全部不運行,只有加一個第七識才能說他們的我執沒間斷
這裡面只有第一個理由最有必要,剩下四個理由其實在小乘佛教都有很合理的解釋,只不過唯識學不認同而已,唯獨第一個理由在原始佛教中是找不到對應的教理的,也是區分大小乘佛法的不共之處的關鍵之處,這才是第七識存在的真正意義,也就是佛斷了不染污無知,能通達世間一切學問,無所不知,這一點在早期的原始佛教中不存在,所以大乘的無明和小乘的無明不一樣,如果沒第七識,那麼大乘佛陀和聲聞阿羅漢就失去了本質區別
縱觀這些蛛絲馬跡,結論就是第七識只是用來潤色唯識學的理論框架的,有了它就可以更好的區分大小乘以及解釋之前六識教義解釋的不太恰當的地方
謝邀!
你說的應該是第七識和第八識吧,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吧?
其實就一個識,就是認知(認知本身就是生滅的過程)的意思。
比如眼睛對境為因緣條件生成「眼識」,即「看到了」就是眼識;
眼睛與對境再加上 「認知:看到了」 為因緣條件就有了 「看到」即術語 「眼觸」,其它根門同理。
值得一提的是,佛陀教的是「實修」的方法。
第六識是輸入輸出系統 第七識是控制系統 第八識是存儲系統 就是個電腦 人腦發明電腦 用電腦做比喻
第七識是搬運工
六識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嗎?似乎這些還不足以形成一個我。應該把五蘊也聯繫起來。如果沒有五蘊,六識是不具有操作性的,似乎五蘊才可以使它們產生關聯。第七識我還不知道是什麼識。
不好意思,我是修四念處的,對唯識一點也不懂。
第六往上很難走,要思維第六識是建立在什麼上面,禪定只能是片面的解釋,還在五蘊里,不能代表第七識,推測,第七識應該是無明。
第六識分別,也能分辨,可以轉妙觀察智。
第七識,我竊以為,與人的相續,關係重大。生生世世執著的那點東西,也關係到真實的內在自我形象。
第七識和第六識的區別,就是第七識能做到恆審思量,是我執的根源。八識規矩頌謂之恆審思量我相隨。第七識在成就之前不會停歇。而第六識會在某些情況下是不會生起的,比如無夢的睡眠中、一個念頭與另外一個念頭的縫隙等。
可以看阿毗達摩論,什麼七識八識都是鬼扯,完全就是外道知見。
推薦閱讀:
※東方陽熹:一字偈——道德真源
※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地無餚此地愁。《鄭崗隨時對》羅隱
※量子壇經:第49講: 為什麼說入定不是除妄念?
※佛學說無我,什麼是無我?
※佛說,生死輪迴的那一瞬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