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很好捕捉,晒乾了以後也方便儲存,為什麼不在蝗災發生的時候大量捕捉?既可以減輕蝗災的發生,也可以作為糧食儲藏。
戶外求生有一個準則:攫取的能量一定要大於攫取這一能量所付出的能量,否則沒多久就會自己耗盡自己的能量。
蝗災爆發,千里蔽日,寸草不生,人沒有多少食物可吃,而糧食生長卻需要很長時間。蝗蟲首先不耐儲藏,不能像大米小麥一樣存幾個月到下一季糧食收穫;其次能量也不高,外面一層殼,也就是現代人吃飽了嘗個新鮮,根本就不可能作為主食長期吃。
所以每逢蝗災爆發,結果都是看朝廷,賑災得力大家還能靠著救濟撐到下一季收穫;賑災不力那就趕緊趁著還有點兒糧食沒餓到跑不動之前,趕緊往沒受災的地方跑去投親靠友或者沿街乞討,度過了災年再回鄉;災荒再大一點兒,那就徹底崩了,只能是流寇遍地,群盜蜂起……
首先得首先,這應該是一道算術題。
知乎很多類似問題只要刨根問底最後就是算術題。例如有人問為什麼不把垃圾送上太空,送去太陽,這樣子就不會有污染了。說半天,只要問他送一公斤垃圾上天要多少錢就可以了。當然題主的這個問題會複雜一些,但是最後依然不過就是,不划算。
首先,這個問題的答案嚴謹的回答應該是,出現蝗災的時候,人們什麼都吃,但是這些都不夠活命。例如人在絕境中,光喝水也能活很久,但是水終究不能補充食物,災年人也吃草根樹皮,但是能撐多久呢,紅軍過草地按道理草根不是無窮無盡么,怎麼就死了那麼多人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先定義幾個概念。
首先就是,人類可以吃的東西,我們定義為食物,不需要多麼嚴謹,不需要詳細區分,不管是水還是草根,稻米還是麵粉,都定義為食物。吃下去死不了能活著,哪怕紙也行。
然後我們把在特定環境和條件下某種食物獲取所需要的投入和收穫所得的比重最小的幾種食物定義為主食。也就是用最小代價可以獲得最多的。這裡的投入指的就是,人力物力各種資源甚至時間的投入,也包括後期加工貯存運輸的投入,而收穫簡單可以來理解為靠這些食物,人類能生活多久,有些食物收穫雖多,奈何不能提供多少能量,短期內維生可以,長期就拉倒吧。
綜合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知道,農耕文明的主食只能是稻米,小麥之類的作物,而不可能是牛羊豬馬,因為飼養他們所需要的食物農耕文明並不豐富,農耕文明是不可能保證每個人又那麼大一片草地的,同樣的游牧文明的主食不會是稻米,因為想要獲得耕地資源和環境所付出的代價是承受不起的,假若有,那麼意味著社會模式已經發生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幾十年前依然有饑荒的原因,因為那時候人均耕地很少,而畝產很低,也只能勉強維持生存。很多食物都無法成為主食,哪怕今天吃蟲子很常見了,也沒見那種蟲子成了主食。
所以在特定的地域,因為資源佔有比和環境以及生產條件的影響,產出最高的食物往往是不一樣的。人類社會最後往往會選擇某幾種食物作為主食。也因此一旦主食來源斷絕或者受到影響,基本上是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口失滅。這是因為一旦主食來源出現問題,導致類人類的基本生活來源供應不足,短期內是無法恢復得,而一定資源支持一定人口,超額的自然只有死亡了,死亡往往是餓死病死,飢餓戰亂。
同樣的,細化到個人層面就是,一個人獲取食物的收益不能低於生活基本線,如果太低則短期內人能生存下去,長時間則認會死。例如人吃不飽飯的時候,會瘦弱,但是一直吃不飽就會很容易餓死。我們知道農耕文明有飼養豬馬牛羊的,但是豬馬牛羊的人均收益佔比並不高。例如農村養一頭豬需要好久,到了過年殺了也就吃一段時間,更多時候是做成腌肉當菜吃。當然現代社會技術水平提高,產出大大提高這就另說了。
同樣我們知道一點就是,哪怕是遍地絕收,哀鴻遍野的時候,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走獸,水裡的游魚,基本是不受影響的。這或許很奇怪,之所以如此,就是在特定環境下,獲取這些食物的收益極低,遠遠低於生活基本線。
稻米已經算是收益最大的食物了,然而為了收穫足夠一整年吃的稻米,三口之家需要一畝多的地,甚至需要兩畝多,水稻畝產一般也就幾百公斤。而一畝地大概是666平米。幾百公斤其實也就一小堆,而為了收穫這一小堆糧食,需要忙活大半年。中間一絲一毫都大意不得,水稻的生長過程並不是全部都有水,但是水至關重要,在不該放水的時候放水,在該放水的時候沒水,會影響後期的上漿,抽穗的,那麼收成就成了問題,於是農村經常會因為水的問題而大吵大鬧進而升級成械鬥,甚至勾心鬥角十幾年。所謂民以食為天,一點不假,遇到乾旱,蟲災,那就是絕望,所以古代造反是死罪還會被株連,但是人都活不下去了,還顧得著什麼。至於人相食,三個字,背後有多少慘絕人寰,我們這些沒有經歷的,是無法想像的。
貝爺能在極端環境下生存,但是不能定居,生存是暫時的,定居是長期的。所以問題的答案是短時間內人會吃一切可以吃的,但是長期的話,沒有主食,必然是要餓死。餓死到當前食物能維持的人數為止。
人在飢餓的時候當然會去抓鳥,抓魚,但是在特定環境下這些的收益極低,於是人們會選擇收益更高的,例如樹皮,樹葉,甚至觀音土。當一個人開始吃觀音土的時候,千萬不要問他為什麼不去抓老鼠吃,不去撈魚吃,這會顯得很幼稚,如果不知道為什麼顯得幼稚,人家問你,都餓得快走不動了,怎麼抓老鼠,普通人都很難抓到老鼠。至於抓魚捕鳥,不要天真的以為每個人在需要的時候都會技能覺醒,工具召喚。
當然以上答案對於某些人來說還是不夠的。畢竟依然有很多人把食物等價於主食,覺得只要能吃就能活命,例如很多人的飲食結構已經發生改變,尤其很多女生,每天吃的飯估計都不夠我一口的,其它食物倒是很多很多。於是對他們來說,沒飯吃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於是我們還得繼續說道說道。
那麼我們再定義兩個概念。
第一個是收益衰減,也就是我們獲取某種食物所投入的並不能百分百轉化,是有一定的收益損失或者是衰減。這裡面的衰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獲取食物的投入轉化衰減,一個就是食物最終被人獲取並轉化產生的衰減。
例如你為了養一隻鴨子,給鴨子喂的食物,不管是重量還是能量都遠遠高於鴨子所增加的收益。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食物獲取行為都是負收益,但是恰好有一些必須的投入是自然存在的,例如無盡的陽光,各種自然生長的植物,土壤里的養分,雨水等等。這些彌補了我們的投入損失。而收穫的收益損失就是我們不能百分百消化食物,消化的食物也不能百分百轉化成收益,同樣消化食物也需要體力消耗。這一點減肥的女孩子應該會比較清楚,那些食物熱量多,那些食物熱量少,據說有些食物吃了接近負收益。
以上的投入損益,和收穫損益,簡單的說就是,只知道吃不知道長肉,吃下去的總是多多少少會變成便便排出體外。而這些歸根結底就是轉化率永遠是低於百分百的。
其中很多食物無法作為主食,恰恰就是收穫損益極低。簡單的說就是不扛餓。在這裡還需要清楚一點就是農民都是要乾重體力或的,對食物的需求只會比今天多,而那時候人均糧食產量只會比今天少,且還有各種上交。
第二個是收益遞減,很多時候我們獲取食物並不是簡單的直接投入然後產出,而是先獲取農作物,然後用農作物飼養動物,最後動物宰殺加工,而每一層級的投入都會遞減。因此人類會減少這種多級投入。農村也有拿剩飯稻穀餵雞鴨的,但是都是少量。
據說古時候有人把人當做食物,也就是兩腳羊,而把一個人養到可以宰殺,基本上不管是花的食物還是時間都遠遠超過了所能獲取的食物,所以兩腳羊基本都是劫掠而來。而農村大多都會養上一頭豬,每天燒一大鍋豬食,裡面會把一些可以給豬吃的東西放進去豬,尤其現在泛濫的水花生就是那時候引進來給豬當飼料的。那時候養一頭豬需要好久好久的,也就過年的時候殺了吃。
基於以上兩個概念,可以知道,蝗蟲吃稻穀,是小於人類吃稻穀的產出的。更何況蝗蟲是害蟲,害蟲是對作物生長有破壞作用的物種。
姑且不說蝗蟲完全吃掉稻穀能長多少肉,也不考慮蝗蟲的採集加工存儲成本,單單蝗蟲並不會完全吃掉稻穀,反而會破壞稻穀生長,同時他所破壞的作物並不僅僅只有稻穀,基本是所有作物都遭殃。
於是,結果就是主食來源基本消失,而所能獲取的蝗蟲,並不能滿足長久生活所需,結果就是很多人餓死。
古時候,或者從前,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持續大旱,並不需要滿地蝗蟲,就足以讓一家人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小時候,家裡養過雞。
雞是戰鬥力很強的存在,能輕易把很多東西鑿穿,如果不小心溜近菜園,基本上一下午全部草光,連藤架上的都給你扯下來。而這些菜是個把月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而這些雞吃完了壓根就沒有長多少肉。
糧食也是,田裡的稻子,春天種下去,秋天才開始收穫。而蝗蟲來的時候後恰恰是最緊要的時候,很多時候蝗蟲並不要吧稻子全部吃光,莖稈上啃兩口,稻子就完了,也別想後面收稻穀了。
也就是說辛辛苦苦幾個月在幾天之內就被糟蹋了。
其次,不要以為鬧蝗災就是地上黑壓壓的一片蝗蟲,其實鬧蝗災的時候,蝗蟲並不多,你想要抓一盤蝗蟲都要跑來跑去。更別說蝗蟲糟蹋的差不多就飛走了。
再者我小時候就經常抓蝗蟲,蝗蟲會飛會跳,根本不好抓。你抓好一盤,力氣都不知道花了多少了。夏天樹林里都是知了,但是你一下午也抓不到幾隻,你看到他歇在樹上,還沒過去就飛走了。
而吃過蟲子的人都知道這東西也就吃起來來不錯,不管飽,且你當時吃了,以後呢?隨之而來的是一年都欠收。
且蝗蟲糟蹋了很多作物也沒長多少肉。
更別說蝗蟲也沒說是白天幹活晚上睡覺啊,可能前一天啥情況都沒有,第二天早上稻子就都遭了秧,同樣的還有其他作物。
以前的人餓的時候草根樹皮泥土甚至人都吃,如果吃蝗蟲可以解決溫飽,那必然會有很多人抓蝗蟲的。想想現在的人吃蟲子有幾個人是水煮呢?都鬧蟲災了,難道還給你油炸?
簡單一句話就是,抓到的蝗蟲就算吃也只能頂幾天而已,但是失去稻穀接下來幾年都成問題。
另外,我國脫離貧困和飢餓只有幾十年,糧食產量提高也只有幾十年。我們父輩的故事裡,經常會有什麼一塊肥肉饞了一個月,而我爸爸經常和我說他小時候偷生產隊的豬食吃,也悄悄把別人扔在糞缸里的病死豬帶回家,洗洗少了吃,據說很美味。
同樣紅軍過草地,什麼吃樹皮草根皮帶,按道理草地的草根是怎麼也吃不完的,結果還是死了很多人。一年365天,蝗蟲幾天就讓一整年沒有收成,人都快要餓死了,這點蝗蟲能夠撐多久呢?
題主的核心並不是吃不吃蝗蟲,而是把蝗蟲當做糧食,進而去捕捉儲藏。弱弱的說一句,蝗蟲不是定居的,很快糟蹋完糧食就飛走了。
所以題目問的並不是吃不吃蝗蟲的問題,吃必然是有人吃的,關鍵在於一個把蝗蟲當做糧食的問題。人能吃的東西很多,但是糧食和主食則被限定了,而古人是沒有對應的科學技術在特定環境下改變這種限定。一旦主食受影響,不管吃什麼,也就多活一段時間而已。
蝗災的從來不是單純的蝗災。
大家別覺得為什麼道士回答這個問題,道藏中有太多驅蝗災法了,甚至還有專門的經典,如《太上元始天尊說消殄蟲蝗經》,裡面說「蟲蝗競起,水旱不調,侵損苗稼」,別的去蝗災法也有祈雨的,說明凡是蝗災往往伴隨著旱災。
所以說蝗災是雪上加霜,不是題主你想的雪中送炭。至於題主好奇為什麼災民不吃蝗蟲,這是沒餓過的人,人餓急了甚至會吃人,災民當然會吃蝗蟲。
記得高中生物講過,捕食能量轉移效率最高20%。
就是說比如人吃一斤糧食獲得100能量,則人吃完一斤糧食養活的蝗蟲最多獲得20能量。
再說,蝗蟲會飛,不像糧食一樣站在那裡等你去收。
90年代,內蒙古一次蝗災,一個記者去採訪問到這麼多蝗蟲為什麼不能吃了它?
當地陪同採訪的一個司機說,夏天的蝗蟲太瘦太小就是一層干皮沒法吃。秋後蝗蟲長肥了肚裡有黃才能吃。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都是三百年上下就滅亡了.?※古代中國在全球屬於什麼水平?※如果能穿越到古代,你會阻止哪個歷史事情發生?※這是一場政治婚姻,但我卻深深地愛過!※如果街頭迷魂藥不存在,那蒙汗藥為什麼傳了兩千年?
TAG: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