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了解了一下科幻圈子,感覺讀者少,作者圈很小,是不是真的?
部分反對另一個匿名回答:
科幻世界 的導向性很大,上稿的是哪種風格基本確立了在短時間內這種風格文章偏多。編輯也容易接受成熟作者的作品,這就導致作品風格僵化,作品圈和作者圈形成。
這其實是古今中外幾乎所有類型雜誌的一致性標準啊……何況科幻世界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校園科幻》欄目怎麼說也不能說是「成熟作者」的作品吧?
一些實驗性的作品,在國內的科幻圈無法誕生。比如郝景芳的北京摺疊,是從國外獲獎迴流到國內。許多國外的雨果獎星雲獎作品,拿掉名字之後投給國內的編輯,都是廢稿。國內編輯都大多偏好:新奇 科普 傳奇故事 這種設定。
我怎麼記得《北京摺疊》是先在網路連載,後在幾本雜誌刊登(不是《科幻世界》),才被劉宇昆注意到從而翻譯到美國去呢?這既不能叫「在國內的科幻圈無法誕生」,也不能叫「從國外獲獎迴流到國內」吧?而且郝景芳也是在科幻世界上發表過數次作品的人,也算「圈內」的。
另外雨果獎星雲獎獲獎作品並不是什麼金字招牌,畢竟是個英語世界的評獎,代表英語世界的閱讀傾向和閱讀口味,不代表作品一定適合中國人去讀。如果這兩個獎就是絕對標準,又是哪來的「小狗門」事件呢?
歸根結底,「科幻」這一題材本來就是小眾題材,即使在科幻大國美國,科幻小說本身也是屬於亞文化而不是主流文化,在中國更是如此。八十年代初期,國內科幻一度呈現鼎盛景象,雜誌、作品真如雨後春筍一般——但那其實是從文化產品相對匱乏的時代、無過渡進入到文化產品爆炸時代而產生的情況,屬於特殊時代背景下的不正常現象。當人們開始習慣於在國內外各種各樣新鮮文化產品中挑來挑去的時候,大浪就過去了,水退歸海,留下的只有半死不活的魚蝦蟹。那之後十餘年國內科幻只剩一家雜誌獨苗苦苦支撐才是科幻在國內的真實地位體現。
https://zhuanlan.zhihu.com/p/76637004?zhuanlan.zhihu.com現代科幻最早在中國就是與「科普」和「少兒」密切相關,早期國內科幻作品的科普風和科研風非常明顯,風格也偏少兒化,最典型的如《小靈通漫遊未來》;直到九十年代上半葉,典型如綠楊的「魯文基教授」系列仍然是這樣的風格;除此之外則是良莠不齊,九十年代前中期的科幻世界中,驚悚、怪談類的小說仍然不在少數(風格類似倪匡所謂科幻)。而我在九十年代中期看的一個大概是少兒文學出版社出的世界少兒文學叢書中,看到編輯們大剌剌地把明顯是成人閱讀級別的科幻小說單列一卷給放到少兒文學裡去了(比如,裡面有《陶威爾教授的頭顱》……)。
如今中國科幻的整體風格實際上是科幻世界雜誌編輯們和雜誌出道的作者們,幾十年來保持著與讀者的互動、一步步摸索形成的,他們培養出了數量少但很堅定的閱讀群體,讀者們的反饋也為作者們的成長奠定了基礎。王晉康王老就是個例子,這麼多年來,肉眼可見的是他筆力和想像力的穩步前進、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科幻在國內的生活環境可以說越來越好——雖然直到今天仍然算是個小眾亞文化。
當然,大劉是個例外,他是自己憋在火電廠里一人構建了屬於自己的宇宙,出道即巔峰,並不是雜誌和讀者「培養」出來的:
我的回答:劉慈欣電影宇宙如果被建成會是什麼樣子??www.zhihu.com當前科幻的刊登平台也不止是一家雜誌。
世紀之交前後,國內曾經崛起和衰落了一批科幻雜誌,比如科幻·文學秀、科幻畫報、科幻大王、世界科幻博覽……雖然,無論哪一個都沒有達到科幻世界的高度。一方面是國內科幻讀者群確實太小,養不起這許多人;另一方面是網路閱讀平台漸漸崛起,紙媒還未到巔峰即沒落,科幻題材在上面也有一定市場(質量先不提),搶了紙媒的作者和讀者。
從美國的過往經驗看,科幻文學市場誕生初期是以科幻雜誌為主;發展到成熟期後,讀者群已經穩定,雜誌轉變為新人露臉的平台,有志於成為科幻作家的人有寫作培訓班去上,成名作者可以直接去出版小說而不必通過雜誌。
我的回答:國外科幻小說都發表在哪裡??www.zhihu.com
國內目前應該正處於過渡期:讀者群有一定規模,最頂尖的一些作者可以全職寫作、直接出版小說,但能賣得出書的人,絕對數量還是不算多,大多數作者仍然是要通過雜誌平台進行業餘寫作。
所以呢,圈子確實小,有圈子也不代表是壞事,只要這個圈子沒有被污名化、還在繼續成長而不是萎縮,那就還是健康的圈子。
不要恐慌
不是。
缺的是曝光量。
其它類型題材的文學發展的時間很長,早就積攢了相當龐大的粉絲團體了,同時他們還有宣發的資源。
一個健康的循環。作家寫完作品,知道在哪裡投稿,投稿到相對應的出版方,然後出版方宣傳作品,讀者知道有這麼一本書,然後去買。賺來的錢一九分成,一是作者,九是出版方,出版方再用這九支付相應的費用。並且攢下來一部分錢,等待下一本書來。
中國科幻的宣發,洋大人發獎,本身有資本的作家用自己手頭上的資源宣發,自己圈子小道消息流出來。前兩個,作者如果本身優秀他就起飛,或者作品配不上宣發,gg。小道消息,優不優秀都是吃不上飯。
沒有資本注入。沒有宣發。
讀者少?不少。劉慈欣的作品是現在最暢銷的書籍。
作者圈子小?不小,反正任何類型的作家都是各自為戰。重要嘛?一本書又不是需要其他人一起寫。
在市場化和信息化的時代,文學熱潮早已退散,每個文學圈都成了小群體,是真的。
準確說是硬核珂幻的作者少讀者少,泛科幻圈作者讀者都不少。
當前全世界都這樣。
只能說劉慈欣的三體是個意外,但三體後兩個圈子依然是老樣子。
詳細點說就是,國內寫硬核科幻的職業半職業作家,基本就是個基本能互相認識的小圈子,而國內會定期去看去付費的硬科幻作品的讀者群體,也小到無法養活上述作者都能全職寫作。
放眼國外情況也沒好哪裡去,科幻三巨頭已經是大半世紀前的事,賽博朋克之類流派能產生高價值創意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當前能大火的作品也多是僅僅批層科幻的皮乃至沾點科幻元素的泛科幻,就連星雲雨果獲獎作品都不少是這類。
科幻圈讀者年齡普遍偏低,中二偏多,初中,高中,低年級大學生。
科幻世界 的導向性很大,上稿的是哪種風格基本確立了在短時間內這種風格文章偏多。編輯也容易接受成熟作者的作品,這就導致作品風格僵化,作品圈和作者圈形成。一些實驗性的作品,在國內的科幻圈無法誕生。比如郝景芳的北京摺疊,是從國外獲獎迴流到國內。許多國外的雨果獎星雲獎作品,拿掉名字之後投給國內的編輯,都是廢稿。國內編輯都大多偏好:新奇 科普 傳奇故事 這種設定。
科幻文學圈基本是個死圈。
所以針對劉慈欣的那句話有問題,不是「劉慈欣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級水平。」,這樣說更適合一些:「劉慈欣憑自身實力躋身世界水平科幻作家之列」。中國科幻,還是那個尿性,半死不活,養一兩本雜誌還行,繁榮?就是個笑話。
是的,具體可以去B站搜劉慈欣的各種訪談。
推薦閱讀:
※廣義的內容提供者,哪些更容易賺錢?
※《巴黎評論》作家們給出的寫作意見
※金庸:一代大師為何不是一流作家?
※怎樣成為一個作家?
※有哪些令你震撼,一直念念不忘的現代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