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国在近代化中有没有积极的作用?有的话有哪些?
我们学过看过的最多的便是清政府在近代化中做怎样怎样的绊脚石作用,可是这个帝国真的一点积极左右都没有吗?
有。首先是洋务运动。不谈负面,说说正面的。一、 洋务运动促进了军事发展。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三、促进教育的发展,海外留学,海外取经。
四、思想观念的改变,辛亥革命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其次,勉强维护国家统一,不被四分五裂,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列强割据,民乱多多。清政府经历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起义,太平天国,收复新疆战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有输也有赢。如果清政府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不知道中国会变成什么样。没有啥积极作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都已经崩溃了。
就出现了要么缩回乌龟壳里面装作看不见的(倭仁),还有看到洋人写的随便什么东西马上就深信不疑的(李鸿章),这样的话是没法近代化的,只能不断挨揍。要近代化,首先得要了解近代。而中国要说了解近代,留美幼童算是勉强沾点边,但是他们被排挤得很厉害。明末的大舞台,皇族、士大夫、海商、农民军、军阀。。。当时中国各阶层势力都纷纷登场,表现一个比一个突破下限,基本上已经烂透了,说明当时华夏已经病的很重。有人说如果最后一个王朝是汉人王朝,可以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一厢情愿
尽管我痛恨辫子戏,鄙视清穿女,但随着时间推移,不得不承认,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虽然力度远远不够(特别是对比日本),但比起明末那种几乎没有任何自救自强措施的渣渣局面还是强太多了,更别提花样作死的南明
军事方面,清末新军的训练水平和实际战斗力是远高于之后的军阀部队的(包括kmt),也是清末之后中国军队平均战斗力跟列强差距最小的时候了,当然共军除外
工业方面,果粉最爱的“黄金十年”也根本无法跟清末相比,实际上1911到1949年,中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是在不断滑坡的
财政方面,对比辛亥前清朝财政收入3亿两,明末岁入400万两简直渣渣到无语;清末尽管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好歹还能大部分控制住满蒙地区、西北西藏,换个其他朝廷末期,这些地区90%可能性是保不住的(别说末期,盛世版图也未必有清末大)。没有这些地方的耕地矿产,没有这些缓冲区,光靠内地十八省,就算后来人再大能,中国也很难再度崛起了
最后,即使在卖国方面,清政府的节操也远远高于之后的军阀(节操方面,清政府》北洋军阀》革命党》kmt),再是财政窘迫再是被洋人打成狗,清政府也比把大烟当成主要财源的汉族军阀们下限高多了唯一的积极作用,我觉得就是打出了现在中国的版图并在近代被列强侵略的状态依旧牢牢掌握着控制权。中国历代朝代的基本版图,西藏新疆内蒙古东北三省全都没有,元朝光打不管就过了个瘾。
有,让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揍,内斗就要被外族按在地上操到姥姥都不认得。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固步自封,我们也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我们知道了一个国家没有实力就会遭受怎样的对待,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这,大概就是满清留给我们的积极意义吧。毫无疑问是有的。
同时期相比于国情体制相似的奥斯曼帝国,清帝国做的已经是很不错了,至少它保持了领土完整,不至于成为现在的土耳其。
而且马督工在清华演讲稿有一句话
“最重要的遗产是五百万受过近代中学教育的人”
其实培养这五百万接受过近代中学教育的人的教育体系,根本不是兵荒马乱为基调的民国能从零构建出来的,不可否认,这个遗产是从清朝上接收过来的。
清朝洋务运动为开端,兴办新式学堂,外派留学生,翻译书籍,构建地方工业体系等等一系列自救措施,所留下不薄的底子才能培养出马督工演讲稿中那左右中国近现代政治进程的数百人。东三省,新 疆,西 藏在明朝地图上午有吗?东三省是满族入关带来的嫁妆,蒙 古,西 藏效忠的是清皇帝,新 疆是康乾平定葛尔丹,大小和卓后拿下的,清末又有太平天国捻军,回乱,西域阿古柏作乱,而换代时没像奥斯曼那样彻底四分五裂, 最起码孤儿寡母没跑回关外自立,保证了中华的统一
废除科举制,开放西式教育。
洋务运动,引进管理和技术。
预备立宪,有咨议局等现代机关之设置。
发布退位诏书,和平交权。
基本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1、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之开端、戊戌维新运动中京师大学堂是高等教育之开端;2、清末法制改革影响到中国现在的法律体系3、袁世凯开创了近代警察制度;4、送往美国日本等等的留学生成为清朝的掘墓人、5、中国现在的近代工业体系、铁路等等近现代的科技基础设施都靠清末培养的那些人才奠定的基础等等等,你能说没积极作用么
最大的积极作用就是灭亡了
其他人说的都很好,补充一个,近现代国家意识。
1、满清再鸦片战争期间就有军事上的学习
仿制过瑞典火炮,,仿制过英国风帆军舰 不过不深入2、太平天国战乱加 二次鸦片战争 加回乱 满清和太平军 都大量引入国外军事武器
当年上海洋商卖军火 发了大财不过军队编制上还是模仿洋枪队的老经验 记得淮军用的战斗队形 就是鸦片战争典型的 英军两列横队 一排站着一排跪着射击 不过当时已经进入散兵线时代3、洋务运动 开办一批军事工业 后来有轮船招商局 政治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
这期满清曾经运用国际法保护过自己的权益。。 比如普丹战争中维护自己海洋权益 阻止普鲁士在领海拿捕丹麦船只系统讲述这时期晚清国际法运用的 有篇论文《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
————————————————————甲午战争是个分水岭
甲午战争之后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大受打击
4、虽然朝廷上 洋务派倍受打击 保守主义开始回潮 但是总体而言文化优越感已经丧失
甲午后首先开始编练新军 请德国等国顾问 采用西方军制练兵 戊戌变法还开办大学堂
5、清末新政 这个深度和日本维新差不多 军事 行政 立法 司法 国家财政政策都改变了。。。
以立法为例。。改中华法系为仿照日本德国 是中国大陆法系的开始 开始准备更新刑法,废除酷刑, 民法 刑法分立 筹备制定现代民法 准备设立宪法 司法上 审检合署 设立近代法院法庭系统 经济上,改传统文化的蔑视商人 为奖励工商 给予其政治地位 虽然是简单粗暴的给商人加官军事上 全面编制新军教育上 大量公派留学生 新式教育不断发展 各地都有新式中小学堂 兴办一批大学堂(若干985学校就源于清末)
舆论上 民办报纸如雨后春笋近代警察制度也是这个时期 由袁世凯大将 赵秉钧 创设
可以说北洋、民国的现代化也是顺延清末新政。。
当然并没有卵用 司法改革之后 治外法权并没有被取消
财政改革后,关税仍然不能自主,,要到二战才。。。。近代化?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近代化吗?指的是整个清朝,还是清朝末期,末期就是洋务运动。拦不住了。
其他没有。大清国,排除民族性的八旗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封建集权到了极致。
外戚、宗室、权臣、太监基本都被皇权制衡了。所以,这只是将之前君主集权推到了极致,只要皇帝不是傻X,基本没有被篡位的可能。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君主专制和近代化,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_→除非最后的形势所迫你想他怎么可能有积极意义嘛。崖山之后无华夏,明朝之后无中国,清帝国统治时期中国有十分尖锐的民族问题,满汉不通婚,严格等级制度,对于人口众多,占据主体地位的民族,汉族。竟让一支关外的人口不过百万的民族统治数百年之久,奴性可见一斑。直到清朝内忧外患崩溃之时,孙中山才提出驱除鞑虏。后期的清帝国各种割地赔款,对上层阶级影响实小,对百姓影响却重,清帝究竟给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带来了什么?奴性统治。有一点的确不能忽视,若没有清帝,兴安岭,新疆大片土地不一定能巩固得住。总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慈禧宁可牺牲汉族平民来保全清帝统治来看,的确如此
=====================================引用:
讲到这里,历史部分我就说完了。我这里再感谢一下我的朋友 @穆好古 。这里我也用他的一句话来给我今天的讲座做一个总结。之前有人问他,你觉得民国最重要的遗产是什么,他说 “最重要的遗产是五百万受过近代中学教育的人”===================================
咋就成了大清的了……当然,大清比大明清醒点,最后几年办新军,出国考察,这都是大明不敢想的。留学是对的,幼童留学是技术上的失策。年龄太小,世界观尚未养成,长成后很可能不以为自己是清国人,这点很要命,容闳本人就自以为中美双国籍。最终也因为思想不好控制给弄回来了。儒家思想---已经过时了,已经成为帝国的落后根源,而帝国的统治建立在这个思想之上。推薦閱讀:
※為什麼李世民那麼多賢臣名將, 偏偏尉遲恭可以名列第一?
※如果讓你回到古代,你最想對岳飛說什麼?你覺得他會聽你的么?
※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平定南北分治?
※戰國時韓國上黨為何不願歸入秦國而想去趙國?
※為什麼說「你不懂得歷史,你將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