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齡前孩子問:媽媽,什麼是死? 這個問題,估計是孩子會問的問題當中困難度名列前茅的問題了吧?當父母對孩子描述「死亡」時,不要用那些隱晦的比喻,不要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像我們一樣感受好一點。有的父母說「睡著了」,這就直接讓孩子聯繫到了自己每天睡覺的行為;還有的父母會說「離開了」,這就會讓孩子擔心父母外出購物離開一會是不是也就「死了」。 最好的解釋就是提供更加具象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比如可以說,「XX死了,她不能再呼吸、吃飯、走路、說話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這樣的解釋更容易讓他們接受理解。 提供簡單卻清晰的回答,就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之後,我們可以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根據她的新提問,慢慢幫助孩子擴充知識庫。當孩子第一次接觸「死」這個話題後,他們的小腦袋就會開始自我消化吸收。然後我們就會遇到孩子問的很多奇怪,甚至非常粗魯的問題,常常會讓我們很生氣,甚至覺得這是在「咒我們死」。 例如孩子會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學齡前孩子問這個問題時,他們對於「死亡」還是一知半解。他們認知里的「死亡」是暫時的,也許就像手機沒電了,充一下電就又好了。另一種可能性是,現實生活中發現的事讓他產生擔心了,也許是家裡親戚的離世,他看到了大家都很傷心難過,也許是同學之間在談論,他開始擔心自己。他或許想知道,媽媽死了,誰來照顧自己。當我們解讀了這個問題後,其實就不難發現,孩子不是「咒我們死」,而是真的有不理解。這時,如果我們簡單粗暴地回應,不準問這樣的問題,誰教你的啊,就不利於孩子對於死亡的理解了。 不管是基於怎樣的原因,當孩子問了這個問題後,我們可以這麼回答,「媽媽還會活很久很久,媽媽會等到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後才會死」。如果你感覺到孩子是擔心無人照顧他,可以多加一句,「即使媽媽死了,你還有爸爸、XX、XX,他們都會照顧你的,大家都會很愛你的。但是媽媽一定還會活很久很久」。接納生命有始有終 死亡教育遠遠不該當真的發生家庭變故時才開始的,很多孩子從一歲半開始就接觸到「生命」:地上的落葉、死去的昆蟲、或者是自己的寵物離世了,這就該是我們第一次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小動物的死去,就像我媽媽當年做的,隨手扔了,抽水馬桶沖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折射了我們成人內心深處對於這類話題的害怕、恐懼和不安,這就很難真正地去幫助孩子理解「死亡」。 死亡這個話題的討論,歸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接納生命是有始有終的過程,也許我們就更能坦然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 溫柔的話,理智的話,充滿同情心的話,鼓勵的話。父母發自內心地愛孩子,有自己的價值取向,並傳達給孩子。就是有教育意義的話。 每個孩子適合不同的教育,有些人喝雞湯會上頭,有些人聽說教會暈菜。個人認為教育總是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的。沒有說哪句話一定有效果,哪種教育一定能成材。 對弱小心靈的傷害,就是情感問題:沒人喜歡你,沒人搭理你,沒人約你,沒人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沒人等你,沒人陪你,沒人想到你,沒人站在你的身後鼓勵你,這些都不值得抱怨,只是我們生命中一件又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沒有人關心不是孤獨,面對懸崖聲嘶力竭吶喊,無人回應才算孤獨。 「問題帶來情緒,情緒解決不了問題」這是本人讀到過的比較有教育意義的雞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為了所謂面子,賭一時之氣,逞一時之強,最後反受其累,何苦呢?我也曾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跟父母爭執過,吵過,鬧過,一連幾天賭氣不說話,弄得本來溫馨和睦的一家人陰鬱沉悶,現在想想實在不應該,情緒能解決什麼問題呢?不過是越生越氣罷了。 與其說最有教育意義的話是什麼,不如說家長日常行為更有教育意義。孩子開始幾乎都是一張白紙,在還沒有自我判斷能力的時候,所有的行為幾乎都是來源於對於周圍的模仿,從說話到行為,都是看到別人怎麼說怎麼做,就學著來。特別的家長,陪伴孩子時間最長,最容易成為孩子的模仿榜樣,所以可見周邊環境與家長日常行為對於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不是正好詮釋這一點。希望這個回答對題主有一定幫助。 推薦閱讀:
這個問題,估計是孩子會問的問題當中困難度名列前茅的問題了吧?
當父母對孩子描述「死亡」時,不要用那些隱晦的比喻,不要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像我們一樣感受好一點。有的父母說「睡著了」,這就直接讓孩子聯繫到了自己每天睡覺的行為;還有的父母會說「離開了」,這就會讓孩子擔心父母外出購物離開一會是不是也就「死了」。
最好的解釋就是提供更加具象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比如可以說,
「XX死了,她不能再呼吸、吃飯、走路、說話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這樣的解釋更容易讓他們接受理解。
提供簡單卻清晰的回答,就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之後,我們可以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根據她的新提問,慢慢幫助孩子擴充知識庫。
當孩子第一次接觸「死」這個話題後,他們的小腦袋就會開始自我消化吸收。然後我們就會遇到孩子問的很多奇怪,甚至非常粗魯的問題,常常會讓我們很生氣,甚至覺得這是在「咒我們死」。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學齡前孩子問這個問題時,他們對於「死亡」還是一知半解。他們認知里的「死亡」是暫時的,也許就像手機沒電了,充一下電就又好了。
另一種可能性是,現實生活中發現的事讓他產生擔心了,也許是家裡親戚的離世,他看到了大家都很傷心難過,也許是同學之間在談論,他開始擔心自己。他或許想知道,媽媽死了,誰來照顧自己。
當我們解讀了這個問題後,其實就不難發現,孩子不是「咒我們死」,而是真的有不理解。這時,如果我們簡單粗暴地回應,不準問這樣的問題,誰教你的啊,就不利於孩子對於死亡的理解了。
不管是基於怎樣的原因,當孩子問了這個問題後,我們可以這麼回答,
「媽媽還會活很久很久,媽媽會等到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後才會死」。
如果你感覺到孩子是擔心無人照顧他,可以多加一句,
「即使媽媽死了,你還有爸爸、XX、XX,他們都會照顧你的,大家都會很愛你的。但是媽媽一定還會活很久很久」。
接納生命有始有終
死亡教育遠遠不該當真的發生家庭變故時才開始的,很多孩子從一歲半開始就接觸到「生命」:地上的落葉、死去的昆蟲、或者是自己的寵物離世了,這就該是我們第一次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小動物的死去,就像我媽媽當年做的,隨手扔了,抽水馬桶沖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折射了我們成人內心深處對於這類話題的害怕、恐懼和不安,這就很難真正地去幫助孩子理解「死亡」。
死亡這個話題的討論,歸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接納生命是有始有終的過程,也許我們就更能坦然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
溫柔的話,理智的話,充滿同情心的話,鼓勵的話。
父母發自內心地愛孩子,有自己的價值取向,並傳達給孩子。
就是有教育意義的話。
每個孩子適合不同的教育,有些人喝雞湯會上頭,有些人聽說教會暈菜。個人認為教育總是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的。沒有說哪句話一定有效果,哪種教育一定能成材。
對弱小心靈的傷害,就是情感問題:
沒人喜歡你,沒人搭理你,沒人約你,沒人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沒人等你,沒人陪你,沒人想到你,沒人站在你的身後鼓勵你,這些都不值得抱怨,只是我們生命中一件又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沒有人關心不是孤獨,面對懸崖聲嘶力竭吶喊,無人回應才算孤獨。
「問題帶來情緒,情緒解決不了問題」這是本人讀到過的比較有教育意義的雞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為了所謂面子,賭一時之氣,逞一時之強,最後反受其累,何苦呢?我也曾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跟父母爭執過,吵過,鬧過,一連幾天賭氣不說話,弄得本來溫馨和睦的一家人陰鬱沉悶,現在想想實在不應該,情緒能解決什麼問題呢?不過是越生越氣罷了。
與其說最有教育意義的話是什麼,不如說家長日常行為更有教育意義。
孩子開始幾乎都是一張白紙,在還沒有自我判斷能力的時候,所有的行為幾乎都是來源於對於周圍的模仿,從說話到行為,都是看到別人怎麼說怎麼做,就學著來。
特別的家長,陪伴孩子時間最長,最容易成為孩子的模仿榜樣,所以可見周邊環境與家長日常行為對於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
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不是正好詮釋這一點。希望這個回答對題主有一定幫助。
※孩子長時間不在父母身邊會對孩子心理有哪些影響?※尼亞加拉瀑布怎麼樣?※全腦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和優勢※千萬別踩論文答辯的這些「雷」!※考建造師和消防工程師你會選擇哪個?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