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山之巔,你會想起哪些詩句?

如「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可以是前人詩詞,也可以是自己所想。


熊貓君來了,作為語文老師,站在高山之巔,會想起不少詩句,具體分類如下:

1.登山詠史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這是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詩人登臨峴山,憑弔羊公碑,懷古傷今,抒發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負,不覺分外悲傷,淚濕衣襟。全詩借古抒懷,融寫景、抒情和說理於一爐,感情真摯深沉,平淡中見深遠,是我最喜歡的登山詩之一。

2.登山懷遠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這是孟浩然的《秋登蘭山寄張五》。重陽登高,是古代的常見風俗,古詩對此多有吟詠,比如,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這方面的千古絕句。孟浩然這首詩,也非常經典,通過重陽登高,懷念遠方的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和思念。

3.登山說理

《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人也經常借登山來講道理,比如,王安石借登飛來峰,講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道理;杜甫借登泰山,說明人的視野越高,就能看得越廣,那麼萬事萬物都會在廣闊視野中顯得渺小了。蘇軾借登廬山,說明我們要跳出當局者迷的狀態,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看出事情的真面目,而不是被事物表象所迷惑。這些,都是經典的登山說理詩。

4.登山明志

《登廬山五老峰》 作者/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這是一首典型的登山明志詩。據記載,李白性喜名山,飄然有物外志。以廬阜水石佳處,遂往游焉,卜築五老峰下,遂做此詩。這首詩表達了李白熱愛秀美山河,想要在五老峰下築巢隱居的志向。

5.登山賞景

《夜登金山》 作者/沈括

樓台兩岸水相連,江北江南鏡里天。

蘆管玉簫齊送夜,一聲飛斷月如煙。

《詠華山》 作者/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古人在閑暇時,會登山遊玩。站在高山之巔,極目遠眺,四方的山水,盡收眼底。這是一種愉悅而美好的體驗。

6.登山悟道(禪)

九日登青山》 作者/朱灣

昔人惆悵處,系馬又登臨。舊地煙霞在,多時草木深。

水將空合色,雲與我無心。想見龍山會,良辰亦似今。

九日登屏山》 作者/李訦

有約攜壺九日游,扶筇選勝豁雙眸。天空晴送群峰翠,野曠寒生落木愁。

濁酒故饒狂士態,黃花羞插老人頭。憑高不管風吹帽,坐破屏山一色秋。

《登山》 作者/袁枚

焚香掃地待詩成,一笑登山依杖行。

愛替青天管閑事,今朝幾多白雲生。

站在高山之巔,視野遼闊,會感覺天地之大,人生之渺小,由此,禪意會油然而生。因此,古人也喜歡在山頂打坐,聽禪悟道,修身養性。於是,像朱灣、李訦和袁枚等詩人,就留下了充滿禪意的登山詩。細細品讀,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7.登山憂國

《上山》 作者/李廌

登山蓋有道,迂叟真名論。不困在徐行,不跌由足穩。

斯言可銘佩,萬事為節撙。推之為躬行,天下國家本。

《小孤山》作者/謝枋得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古人言,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登山遠望,四面湖山歸眼底,自然會產生一種萬家優樂上心頭的豪情,於是,詩人會格外關注國家大事,往往也會把自己對國家治理的看法,融入登山詩歌之中。李廌的《上山》,謝枋得的《小孤山》,就是其中的典例。

1.我整理過很多這樣的詩句名言,可做作文素材,如需文檔請加微信:yuwenlizhaizhu

2.我也會經常在微信公眾號發布作文素材,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中高考作文


當然是謝朓啦,謝朓一直是我最愛的詩人之一啊。

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謝宣城集》的題辭中寫:

李青蓮論詩,目無往古,惟於謝玄暉三四稱服。

當然,在李白的很多詩中也有體現,比如說: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唐] 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而這句「澄江凈如練」,就是謝朓的名句啦!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南北朝] 謝朓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港真,建議全文背誦。

賞析如下(抄的_(:з」∠)_):

  此詩寫登山臨江所見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遙望京師而引起的故鄉之思。全詩十四句,前兩句交代離京的原因和路程,領起望鄉之意;中六句寫景,描繪登山所望見的景色;後六句寫情,抒發人生感慨。其中「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首二句領起望鄉之意,以下六句寫景,六句寫情。詩人扣住題意,選取富有特徵性的景物,將登臨所見層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詩里。遠遠望去,皇宮和貴族第宅飛聳的屋檐高低不齊,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見。只「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兩句,便寫盡滿城的繁華景象和京都的壯麗氣派。此處「白日」指傍晚的日光。「麗」字本有「附著」、「明麗」兩個意思,這裡兼取二義,描繪出飛甍在落日中愈加顯得明麗輝煌的情景,可以見出謝朓鍊字的功夫。「參差」二字既寫京城宮殿樓闕的密集,又使整個畫面顯得錯落有致。「皆可見」三字則暗中傳達出詩人神情的專註:既然全城飛甍都歷歷可見,那麼從中辨認自己的舊居當也是一般登高望鄉之人的常情。所以這兩句雖是寫景,卻隱含著一個凝目遠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詩人沒有點明在山上流連凝望的時間有多久,但從「白日」變為「餘霞」的景色轉換中自然就顯示出時辰的推移過程。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二句,描寫白日西沉,燦爛的餘霞鋪滿天空,猶如一匹散開的錦緞,清澄的大江伸向遠方,彷彿一條明凈的白綢。這一對比喻不僅色彩對比絢麗悅目,而且「綺」、「練」這兩個喻象給人以靜止柔軟的直覺感受,也與黃昏時平靜柔和的情調十分和諧。「靜」字一作「凈」,亦佳。明人謝榛曾批評「澄」、「凈」二字意思重複,想改成「秋江凈如練」。另一位詩論家王世貞不以為然,認為江澄之後才談得上凈。清代詩人王士禎也譏諷謝榛說:「何因點竄『澄江練』?笑殺談詩謝茂秦!」(《論詩絕句》)其實,如果沒有謝榛竄改,這「澄」字的好處還真容易被人忽視。唯其江水澄清,「凈」(或「靜」)字才有著落,才能與白練的比喻相得益彰。同時,「澄」凈的江水還能喚起天上雲霞與水中倒影相互輝映的聯想。李白在《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引用「澄江靜如練」以形容大江沉浸在月光之中的清空透明之感,「澄」字就更有點晴意義。可見「靜如練」這一比喻是因為有了「澄」字的襯托,才成功地表現出大江寧靜澄澈的境界。「靜」與「凈」相比,「靜」字寫境更為傳神。唐代徐凝曾用白練來比喻瀑布:「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被王世貞譏為「惡境界」,原因就在用靜態的白練來形容飛瀉的水瀑,反將活景寫呆了。這個例子可以幫助讀者從反面體味「靜如練」的好處。如果將謝朓這兩句詩與謝靈運的「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登江中孤嶼》)相比較,可以看出謝朓在景物描寫上的飛躍。謝靈運以直敘的手法來說明水天輝映、空明澄澈的景象,意思較實。而謝朓則能夠利用恰當的比喻進行形容,使水天相映的景象不但有鮮明悅目的色彩,並能融進主人公對景物情調的感受,表達更為空靈。

  如果說「餘霞」兩句是用大筆暈染江天的景色,那麼「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兩句則是以細筆點染江洲的佳趣。喧鬧的歸鳥蓋滿了江中的小島,各色野花開遍了芬芳的郊野。群鳥的喧嚷越發襯出傍晚江面的寧靜,遍地繁花恰似與滿天落霞爭美鬥豔。鳥兒尚知歸來,而人卻離鄉遠去,何況故鄉正滿目春色如畫,直教人流連難捨。

  無怪詩人嘆息:「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這兩句巧用此處字義可作兩解的特點,既抒發了將要久客在外的離愁和對舊日歡宴生活的懷念,又寫出了詩人已去而復又半途遲留、因懷鄉而罷卻歡宴的情態。「去矣」、「懷哉」用虛詞對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嘆語氣,增強了聲情搖曳的節奏感。

  至此登臨之意已經寫盡,往下似乎無可再寫。但詩人卻巧妙地跳過一步,由眼前對京城的依戀之情,想到此去之後還鄉遙遙無期,淚珠像雪糝般散落在胸前,感情便再起一層波瀾。「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則又由自己的離鄉之苦,推及一般人的思鄉之情:人生有情,終知望鄉。長此以往,誰也不能擔保黑髮不會變白。結尾雖寫遠憂,而實與開頭呼應,仍然歸到還望的本意,而詩人的情緒也在抒發人生感慨之時跌落到最低點。

  詩人將京邑的黃昏寫得如此明麗美好,毫無蒼涼暗淡之感,固然是為了渲染他對故鄉的熱愛,但也與詩中所表現的遊宦懷鄉之情並無深永的感傷意味有關。全詩結構完整對稱,而給人印象最深的則是「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兩句。這種情景分詠、名句往往突出於一篇之中的現象是宋齊山水詩還處於早期階段的共同特點,也與謝朓詩存在著鍾嶸所說「篇末多躓」的毛病有關。

  謝朓山水詩仍然沿襲謝靈運前半篇寫景、後半篇抒情的程式。由於思想感情貧乏,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志趣,後半篇的抒情大多缺乏健舉的風力,加之又「專用賦體」,直陳其意,不像寫景那樣凝鍊形象,更覺意弱而文散。此篇結尾情緒柔弱消沉,便與前面所寫的壯麗開闊的景色稍覺不稱。但儘管如此,他在景物剪裁方面的功力,以及詩風的清麗和情韻的自然,卻標誌著山水詩在藝術上的成熟,對唐人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李白每逢勝景,常「恨不能攜謝朓驚人詩句來」(《雲仙雜記》),「解道澄江靜如練」只是這類佳話中的一例而已。


有對愛情的執著,

張玉娘《山之高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李白《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佚名《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佚名《巫山高》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梁湯湯回回。臨水遠望,泣下沾衣。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

佚名《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有追思懷遠,例如: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嵇康《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有對大自然的好奇:

李白《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王陽明《蔽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有對山川大河的雄偉壯麗的感嘆: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毛澤東《沁園春·雪》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寇準《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游太清。

唐伯虎《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杜牧《長安秋望》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岳飛《池州翠微亭》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有對爬山艱難的喟嘆:

李白《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有熱血青春的豪情: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岳飛《滿江紅·寫懷》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有對世事無常的嘆息: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蘇軾《前赤壁賦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杜牧 《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白居易《白雲泉》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蘇軾《西江月·世間一場大夢》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劉伯溫《人生無百歲》

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

有對心懷天下卻無法施展的憂思:

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卧,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有對自然精靈的想像:

屈原《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未完待續


第一反應竟不是任何一句詩

眼前浮現出蘋果樹下那個讀書的青年,意氣風發,一望無際的英格蘭風光給予他平靜與安寧,如果有偶爾趕集的人路過他的身邊,會感到他彷彿與周遭的環境融為一體,和諧,溫暖。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平靜之下,思想世界中所深藏的廣闊與陡峭,而他的精神站在聳立的高山之巔,望著地平線盡頭的宇宙,感到崇高且滿足。

他曾經對世人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他的名字,叫做艾薩克.牛頓。


不畏浮雲遮望眼


推薦閱讀:

給小朋友的編程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拆書0101+讀了這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嗎?
找女朋友一定要找有Kindle的
讀書不是目的,創造才是!
書單 | 按辭彙量等級推薦幾本輕鬆易讀的「英文原著」

TAG:閱讀 | 文學 | 詩歌 | 詩詞 | 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