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為什麼要用「罅隙」而不用縫隙?

罅是縫隙的意思,縫隙也更好表達,為什麼有的文章還要用罅隙呢?連徐志摩的文章里也出現「山罅里的泉響」,而「山隙里的泉響」也一樣表達啊,也並不因就「罅」字難懂了就美麗啊。


並不是說它就美了。而是有這個用法就可以用,語言是自然形成的,沒有為什麼。就像您讀過書,說「終於……,」「因……的緣故」,沒讀過書的人也會覺得你在裝屄,但是你不以為然一樣啊。所以為什麼要用這個不用那個呢?因為愛用。就是說罅字難懂純粹是對於您的。

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回答,我沒有針對題主的例子進行回答,但想必已經解答題主的疑問了。至於徐志摩的那首詩裏這麽寫有什麽妙用,還請高人指點。


罅,清段註:縫也。縫:?鍼紩衣也。所以對於古人來說,第一意識很重要,而引申則不用來主要使用。詳情請參照許慎《說文》、段玉裁《說文解字註》。

——

且單音節乃古文音韻特色,罅隙縫隙乃今人用法,其實單用罅與縫,區別不大。


『論如何有理有據地瞎解釋』

【瞎解釋入門】

罅 原意是燒制缶時裂開的縫隙,雖然後來引申出來的意思和 縫隙 差不多,卻多了一種『天然開裂』與『開縫細小』的隱藏內涵。

【瞎解釋進階】

也可能是蘇軾寫《石鐘山記》時候從敲擊岩石的聲響想到這兒了,然後文章紅了,用詞被後世擁躉。

————————————————————

其實真的就是古代人習慣這麼用罷了。


自己回答這個問題,

「山罅里的泉響」是出自《翡冷翠山居閑話》,

今午,

我從《北戴河海濱的幻想》文中閱讀到一句,「從樹蔭的間隙平望,正見海灣 : ……」

首先我在查字典中發現「罅」字本義是器皿裂,裂開:當中還有罅著幾寸寬的一個空當兒。引申為:1、裂縫;縫隙:石~,~縫 2、漏洞;缺陷:修弊補~

其次,

從形體上看,

缶部甲骨文表的是多與器皿有關,

右邊的字打不出來,發「乎」的音,意「虎吼」聲,虎字頭的虎部其中有殘酷凶暴的意思。

韋應物有一句詩是「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潔」。


在徐志摩的兩文中,

我試圖用罅字代替入隙中,(補意而非補字)

我的感觸是,

罅字多用於表示有「猙獰」感,衝擊感大、深幽且有刻感的詞語境。對於解釋為「縫隙」的意思層面上,是不能簡單這麼認為,「罅」它帶有一定的氛圍和情緒渲染,更多表達「縫」,而非「隙」。而再讀「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潔」,我們更能感受它們對應相襯托的畫面。

而「隙」字相比程度更輕,比如《徐霞客遊記?楚游日記》有:「石隙低而隘 (隘:狹小)」。它在指示物體的裂縫意思時又引申為漏洞,空子,機會。另外它還有表達牆交角處的裂縫(牆角的裂縫是小的,更多表達壞的層面),又引申為感情上的裂痕。一言以蔽之,隙字更多表達的是「微小」感。也符合今人所用「間隙」,「縫隙」背後所代表物體的詞語境。

這樣,「罅」字和「隙」字所用就合乎自然,問題也就各自安然了。


很多時候,古文的內容,是只可意會,而不是言傳,也解釋不出來的。就像人定勝天,解釋不了,卻可以意會。天並不是指天,而是指的是天時。


平白如話可以是美,含蓄蘊藉也可以是美。作為文學作品,用陌生化的語言是正常的。

罅和隙,二者基本同義,在這個語境下是同義的。至於用哪個,看的還是個人喜好,沒什麼高低貴賤之分,無所謂好與不好。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就說不好。

興許,題主假想徐志摩的心理:

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

我還挺喜歡的。


推薦閱讀: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的「則」是什麼意思?
如何背離騷等一系列長古文?
文言文為什麼普遍不受學生歡迎?
怎麼給男朋友用隱晦文言文表白?
【譯】《新編實用文言入門》0:文言簡介及入門須知

TAG:漢字 | 文言文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