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萬曆1593年不自己打壬辰援朝戰爭,而是固守九邊保存實力並引努爾哈赤南下抗倭是否更合適?
簡單來說,明中期的財力只能確保不觸發內亂情況下打贏倭,金間的一家。打完倭,就會裁撤驛站引發內亂,內亂起了還有金一家沒動呢。
那麼既然處於這種車輪戰打地鼠的局勢,最佳決策難道不應該是保存實力,再視外圍情況而變嗎?
沒有三大征,首先內亂可能就會避免。然後命令統一建州的大明忠烈龍虎將軍南下剛倭軍,實在不行再致函雅克薩堡方面攪亂局勢,這樣關外此消彼長之後,明朝是否反而就可以保全了?
而且明中期三大征和末期吳三桂時期還至少隔了一個薩爾滸和松錦,哪怕這樣最後金軍也沒有正面硬剛山海關,而且最後的關寧軍也只是對金軍打不贏,對其他方向還是有實力的。
那從最一開始李如松時期的邊軍有意保存人力財力的話,我不信倭軍拖著那麼長的補給站還能正面剛破山海關,或者還學皇太極給繞進來。
這樣一來如果僅僅是守住山海關財政開支可以大大減少,同時也不驅趕倭軍出半島,而是留著倭軍制衡金軍,那麼只要李如松部還在,倭金雙方都不是威脅,這樣難道不正是最好的局面嗎?
PS:
1593年,努爾哈赤通過古勒山戰役擊敗海西九部聯軍統一建州三衛。
萬曆朝鮮戰爭:
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
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
建州八旗早期歷史: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整頓編製,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滿洲(女真)社會實行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也就是說歷史上努爾哈赤做大的第一步統一建州三衛本就是趁日軍侵朝,明軍援朝無力管控建州的時候發生的。那麼,這個時候假如明朝以調動龍虎將軍的名義命建州軍隊與日軍對抗,自己保存實力節約財政開支,應該可以說從時間上看完全可行。
明廷一開始的主流傾向是朝鮮王內附,安置地都劃好了。後來在內外影響下轉為軍事,這是個長期過程而不是一開始就定好的,一開始沒有特別堅定的參戰意圖,所以第一次平壤之戰朝鮮人是騙明軍參戰的,最早是打算用騙明軍協防的方式把明軍拖下水,走一半發現是假情報,平壤早就失守了,後面退回去,朝鮮再次用日軍大軍已退,明軍可以收平壤空城去報功,把明軍拖下水的。
明朝的外交因為兩宋滅亡的負面影響,以及立國時期的基調導致異常死板,平壤戰敗後和日軍和談是不可能的,這種在明人眼裡等同城下之盟,在明代政治上絕不可能會接受,朝鮮人就是鑽的這個空子。所以自己不打是不可能的,不但要打還要打的摧枯拉朽。
因此政治上就否決了明廷不出兵的前提,其次,建州也不可能去真的幫朝鮮,建州女直跟朝鮮有血仇,朝鮮北道一直經常越境攻擊女直,避免某家獨大,如果朝鮮沒有被日本背刺掏心瓦解,建州在剛開頭的時候就會被朝鮮武裝干涉。當時的朝鮮單憑咸鏡道就有能力出動上萬有相當戰力的軍隊,咸鏡道在兩次葬送核心精銳失去上級指揮後,依靠義兵模式依舊磨掉了加藤及鍋島部8000以上的兵員,損失超過平壤戰敗的小西行長,朝鮮北道軍隊戰力完全可以干涉崛起早期的建州衛。
即便朝鮮役期間,朝鮮人對女直依舊有極高警惕心,建州所屬的所謂挖參人,在越境挖參被朝鮮發現,是被朝鮮守軍直接斬首不做任何通報的,即發現即殺,努爾哈赤親自抗議都無效,朝鮮人根本不留活口。
雙方關係冷淡如此,你讓當時連朝鮮咸鏡道一道軍隊都搞不定,而且跟朝鮮有百年血仇的建州去幫朝鮮打仗?你覺得朝鮮人會信嗎?就算會信,朝鮮連成功壓制臨境女直二百多年的咸鏡道都被霓虹精給一波突沒了,靠個二百年的手下敗將來給自己報仇?援朝那波明軍要是不過去朝鮮,當時掉頭去屠建州,那隻能又是一次萬曆犁庭的。
而且連這波人弄完漢城,從上到下都閉嘴不提攆本子下海,扭頭又把沈惟敬又拉出來我們談封貢,憑啥?就是憑軍事搞不定沒轍才和談的,我能直接砍死你我為什麼要跟你和談?
那會的建州衛過去也就是個送人頭的,撐死死的好看點。
1596年朝鮮人在建州看的女直的德行,兵員素質其實並不怎麼高,不能當二十年後的滿洲套,一開始的建州其實並不怎麼強的。
一, 胡俗, 皆剃髮, 只留腦後小許, 上下二條, 辮結以垂, 口髭亦留左右十餘莖, 餘皆鑷去。 一, 奴酋除拜都督十年, 龍虎將軍三年雲。 一, 奴酋出入, 別無執器械, 軍牢等引路。 只諸將, 或二或四作雙, 奴酋騎則騎, 步則步而前導, 餘皆或先或後而行。 ……動兵時, 則傳箭於諸酋, 各領其兵, 軍器、軍糧, 使之自備。 兵之多寡, 則奴酋定數雲。 一, 奴酋, 諸將一百五十餘名; 小酋, 諸將四十餘名, 皆以各部酋爲之, 而率居於城中。……一, 糧餉, 於各處部落, 例置屯田, 使其部酋長, 掌治耕穫, 因置其處, 而臨時取用, 不於城中積置雲。 ……一, 胡人持弓矢、甲冑、糗糧, 去去來來, 連絡於道。 乃是出入番雲, 而都是殘劣, 一無壯勇。 ……一, 馬臣曰: "爾國沿海地面, 留置降倭雲, 然耶?" 臣曰: "然。" 馬臣曰: "其數幾何?" 臣答曰: "約五六千。" 馬臣曰: "緣何留置沿江地面?" 臣答曰: "倭奴慕義行降, 我國皆給與衣食, 俾得安揷。 渠輩感恩懷惠, 留住邊上, 爲國禦侮。我國嘉其誠款, 分置沿江諸郡矣。" 馬臣曰: "倭子等狀貌壯大雲, 然耶?" 臣曰: "形體甚小, 能潛行草間, 放丸必中。" 馬臣曰: "雖且小, 能中否?" 臣曰: "倭銃, 能中飛鳥。 故曰鳥銃。" 馬臣出鐵盔以示曰: "能透得這盔否?" 臣曰: "鳥銃放丸, 能穿兩重眞木防牌, 籠以薄鐵者透過。 此盔, 何足道哉?" 馬臣曰: "豈至於此乎?" 諸胡之立於左右者, 皆相顧愕然。
你以為明朝不想讓努爾哈赤等一票女真人當炮灰嗎???
是朝鮮不同意努爾哈赤進軍朝鮮
因為努爾哈赤很有可能會把當年朝鮮從女真手裡拿走的咸鏡兩道奪回來。
而且,明廷最希望的就是女真與朝鮮互相消耗,在盡量平衡的條件下不插手女真-朝鮮問題。
如果在倭亂的時候派努爾哈赤南下抗倭的話
要麼努爾哈赤被小鬼子幹掉,朝鮮做大,明廷不願意。
要麼努爾哈赤擊退小鬼子,然後弄得朝鮮元氣大傷,女真做大,明廷也不願意。
所以,還是自己派兵比較好,維持一下平衡。
引奴酋入朝鮮的方案,不單朝鮮反對,明朝自己的部分官員也是反對的,再加上萬曆二十年的奴酋實際實力到底如何,是否有和日閥對抗的實力,也是未知的。把朝鮮這樣一個所謂的「恭順」附屬國,以及遼東左臂屏障的重要戰略位置,任由一個敵對,且有明確意圖(放出風聲)要入明的勢力控制,明朝肯定是要動作的。與之相對比的,就是薩摩藩入侵琉球時,明朝沒有相對應的軍事動作,這固然是薩摩入侵琉球時,明朝因為內政原因,其效率以及財政、軍事能力都遠不能和萬曆二十年對比,但琉球隔山限海,對明朝沒有太過實際的戰略影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實際上,是否對日閥動兵,在朝廷本來就是有爭議的,在祖承訓入朝前後,明廷的主要動作是加強從廣東、福建、浙江、南直、山東及遼東沿海的防務,大概在萬曆二十年六七月開始討論是否出兵,七月廷議的結論也是自保和出兵都有,最後是神宗一言而決,另設經略,專門負責朝鮮戰事,但宋應昌一直在北京駐留到九月末才啟程,這段時間主要還是在調集兵力,以及對寧夏事務的善後,可以說萬曆二十年七月神宗拍板,否決部分意見即由薊遼總督統管朝鮮軍務,而另設經略朝鮮軍務之後,就表明明廷對日閥的用兵是勢在必行。
另,萬曆二十年六月,明廷在宣府、大同調兵16000備倭,無論宣大這兩鎮的一萬六千人馬是準備進入朝鮮征倭的,還是作為客兵到遼東備倭的,這也說明明廷有調集兵力對日作戰的意圖。
另附兵部、五府九卿科道官在萬曆二十年六月、七月會議的結果及明神宗的批示:
※日本戰國史原版書籍資訊——2018年6月
※淺談清洲會議後的織田領地分割
※求勝執念·茶人感覺成就的美|鎧甲的藝術 日本戰國武將的美學②
※茶茶(淀君)和寧寧(北政所)不和?
※日本戰國史原版書籍資訊——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