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的異同?

一定要先小後大嗎?


佛告長者。

出家修道學有三品。一曰聲聞。二曰緣覺。三曰大乘。

何謂聲聞。畏苦厭身。思無央數生死之難周旋之患視身如怨。四大猶虺五陰處賊。坐禪數息安般守意。觀身惡露不凈之形。畏色慾本痛想行識。怖地獄苦。餓鬼之厄。畜生惱結。人中之難。天上別離。不可稱計。輪轉無休如獄中囚。欲斷生死勤勞之罪。求無為樂泥洹之安。但自為己不念眾生。常執小慈不興大哀。倚於音聲不解空慧。三界猶幻。趣自濟己不顧恩慈。是為聲聞學。

佛於是頌曰

畏無量生死 周旋之艱難

心已懷恐懼 唯欲求自安

坐禪而數息 專精志安般

觀身中惡露 不凈有若干

棄捐三界色 斷欲得自安

不能修大慈 唯志樂泥洹

佛告長者。

緣覺者。本發大意。為菩薩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以用望想求為尊豪天上天下咸令自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德重巍巍堂堂無能及者。不解如來色身所現。因世愚人不識大道。斷生死流不能反原。盡生死本故為現身。相好嚴容。文辭言教以化愚冥。顯示大明及著相好。謂審有色像。雖行四等四恩六度無極三十七品。觀十二緣欲拔其原。不解本無悕望大道。正使積德如虛空界不得至佛。所以者何。用不達故。何謂不達。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四等四恩有所悕望。念救一切五趣生死。解空無想不願諸法。曉一切法如幻化夢野馬影響芭蕉泡沫皆無所有。道慧無形等如虛空。無所增壞普度眾生。

佛於是頌曰

本發菩薩意 志慕大乘業

但欲著佛身 不了無適莫

布施戒忍辱 精進禪息智

四等恩六度 惟己樂無為

慕三十二相 八十好巍巍

天上天下尊 脫五陰六衰

但察其粗事 不能觀深微

雖欲度十方 心口自相違

不了如幻化 水沫泡野馬

芭蕉如夢影 妄想甚眾多

正使作功德 猶如江河沙

心懷無上真 不解除眾魔

佛告長者。

其大乘學。發無上正真道意。行於大慈等如虛空。而修大悲無所適莫。不自憂身但念五趣。一切眾生普欲使安。奉四等心慈悲喜護。惠施仁愛益義等利救濟十方。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六度無極無所悕望。以施一切眾生之類。觀於三界往返周旋。勤苦艱難不可稱計。念之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而無異。為之雨淚。欲令度厄至於大道。

佛於是頌曰

發無上大意 行慈悲喜護

大哀如虛空 行等無適莫

立德不為己 唯為十方施

度脫諸群生 使至大道智

又有四事得至大乘。

一曰 布施給諸窮乏。

二曰 不擇豪劣行輕重心。

三曰 所可施與無所悕望不求還報。

四曰 以此功德施於眾生。

佛於是頌曰

布施攝貧窮 不行輕重心

志慧無悕望 不求還得報

愍念於群黎 往來周旋者

以此功德施 悉令至大道

佛告長者。

奉戒有四事疾成大乘。

一曰 守口護身心不念非。

二曰 出入行步不失禮節。

三曰 不願生天轉輪聖王釋梵之位。

四曰 以是禁戒惠施眾生。

佛於是頌曰

常護身口意 心堅如太山

若出入行步 未曾失禮節

不願生天上 釋梵轉輪王

則以此正行 用惠一切人

佛告長者。忍辱有四事疾成大乘。

一曰 若罵詈者不計音聲。

二曰 若撾捶者計如無形。

三曰 若毀辱者謂如風吹。

四曰 有加害者常懷大哀。

佛於是頌曰

撾罵令默然 自計本無形

設有恨意起 心輒還自止

和心顏色悅 眾人咸恭敬

用是得成佛 三十二相明

佛告長者。

精進有四事。

一曰 夙夜奉法未曾懈廢。

二曰 寧失身命不違道教。

三曰 勤諷深典不以懈惓。

四曰 廣欲救濟諸危厄者。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夙夜奉大法 未曾有忽忘

寧自失身命 不敢違道教

誦習深經典 不以為懈惓

救濟眾危厄 不使心懷怨

佛告長者。

禪思有四事。

一曰 樂習精修閑居獨處。

二曰 靜身口心令不憒亂。

三曰 雖在眾鬧常能定己。

四曰 其心曠然而無所著。

佛於是頌曰

恆好於精修 志閑居獨處

靜其身口意 未曾念憒鬧

數處眾亂中 心定無忽變

一心見十方 道慧起神足

佛告長者。

智慧有四事。

一曰 解於身空。四大合成散壞本無主名。

二曰 其生三界皆心所為。心如幻化倚立眾形。

三曰 了知五陰本無處所。隨其所著因有斯情。

四曰 曉十二緣本無根原 因對而對現。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悉解其身空 四大而合成

散滅無處所 從心而得生

五陰本無根 所著以為名

十二緣無端 了此至大安

佛告長者。

智慧復有六事。

一曰 解色如聚沫。

二曰 了痛癢如水泡。

三曰 思想如野馬。

四曰 曉生死如芭蕉。

五曰 察識如幻。

六曰 心神如影響 計本悉空 皆無處所。

佛於是頌曰

解色如聚沫 痛癢如水泡

思想猶野馬 生死若芭蕉

了識假譬幻 三界無一好

分別悉空無 爾乃至大道

佛告長者。

慈有四事。

一曰 慈念十方。

二曰 如母育子。

三曰 極愍念之。

四曰 如身無異。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慈念於十方 如母育赤子

常懷極愍念 如身等無異

佛告長者。

哀有四事。

一曰 愍之。

二曰 為之雨淚。

三曰 身欲代罪。

四曰 以命濟之。

喜有四事。

一曰 和顏。

二曰 善言。

三曰 說經。

四曰 解義。

護有四事。

一曰 教去惡就善。

二曰 常訓誨歸命三寶。

三曰 使發道意。

四曰 開化眾生。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愍念為雨淚 身欲代其罪

捨命而濟之 不以為懷恨

和顏演善言 講法分別義

教去惡就善 誨歸命三寶


題主你好,從世間言說的層面,小乘和大乘的區別和聯繫如下(部分為先輩所言之意的轉述)

首先小乘和大乘從文字翻譯來講,乘即是車乘之意,很直觀的解釋,一個是小車,一個是大車。

小乘講無常、苦、空、無我;大乘講常、樂、我、凈(於意云何,參去,參去。)

小乘講世間無常,世間皆苦,世間皆空,此身無我,以前圓寂的大和尚們有一首偈語: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意思是已經證得法相,可以不來這世間輪迴樂。但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極端的避世和利己,但如果學佛就是出世,超脫,那麼成一千一萬個佛也同我們沒有關係。

大乘講雖然證得無常、苦、空、無我,可以不昧因果,但是看見世間之人還在輪迴中漂溺,於是發無緣之慈,同體之悲,入於三界,度脫眾生。即《維摩詰所說經》言:「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盡,無盡法門」。

{以上所有言論只是大意,且不可有分高下,貴賤,大小之心,不可以世間心測度佛義}

但是誠如先輩所言,如果連小乘的境果都沒有得證(自利自度),又怎麼達到大乘的境果呢(利他度人)?說得再嚴重點,如果連做人都做不好,還能去當羅漢,成大菩薩?所以《維摩詰所說經》言,世間無處不是道場,無時不在修行,並不是要剃了頭換了衣服,念著佛號咒子,山林里去躲起來才叫修持,中華傳統文化講「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那麼按照我的理解,在佛法里這句話解釋為「老吾老及眾生之老,幼吾幼及眾生之幼」,所以身邊人即是修行人,身邊事即是修行事。

但是離開世間戲論名相的概念,《法華經》所言「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只是因為眾生根性業力所顯現的業果不同,所以佛說有聲聞緣覺、羅漢、菩薩、佛等等相機方便的言說,實際上都是殊途同歸。

如果再說嚴重些,連這「佛乘」也沒有。(參,參,參)

《圓覺經》言:」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盤。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共勉。


小乘佛法只求自身解脫,修成自覺覺者,即修羅漢果位,只以釋迦牟尼為師尊。

大乘佛法要求自覺覺他圓覺,修成佛果,即如來果位。是多佛信仰,裡面有很多佛的法門。

中國內地的佛教隸屬於大乘佛教,修的很雜,融合了小乘與大乘的東西,還有很多門派,所以已經亂了,不容易分清了。而且現在還融合西藏的密宗。已經非常混亂了。


在西藏那些大寺里想考格西或者堪布的話,都得從五部大論開始學起。五部大論里就有《俱舍論》,而且是先學《俱舍論》再學其他大乘論。

小乘不應該稱之為「小乘」,而應該稱之為「根本乘」。被知乎瘋狂黑的藏傳佛教也知道這一點,反觀漢語系佛教系統,根本不重視根本乘的教法,帶來了很多流弊。

比如漢傳佛教某些很著名的「上人」,連基礎佛學名詞都能講錯,四禪八定都能講混。而這些東西就明明白白寫在《阿含經》和《俱舍論》上。

漢傳佛教有些人老覺得自己是修大乘的,沒必要看《阿含經》和《俱舍論》。但是,按照西藏的判教,還有比大乘更「高」的法,然而西藏人還是老老實實從《俱舍論》開始學。無論你同不同意藏傳的教義,這個確實是值得學習的。


何為大乘?何為小乘?依相為心,依心成相,依心凈相,取諸心相,以為成就者,即名小乘;知境為心,知心為空,知空為無二雙融,於諸心無證,諸相無得,心相本寂,見諸相非相,不取一相者,名曰大乘。大乘非指利他,而指見性即佛,於諸法生滅見無生。於因緣幻境見不動,於因果生滅見清靜,依幻心幻境見寂滅,隨順因果,不離凡塵,以究竟義教化眾生,宣揚佛知佛見方為利他。推薦一個人,謝安朔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佛說放下執念,那和尚們想成佛算不算執念?
都不吃肉了,動物的功德從哪裡來?
人世間所有的痛苦和挫折都是悟道的燃料
佛言:若心外有佛,名為邪見人(圖)—道德真源
惡口的報應-極度痛苦的毒蛇釘腸地獄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