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幾里得的五條公理:
1. 與某一事物相等的事物彼此相等
2. 把相等的事物加上相等的事物,加和相等3. 把相等的事物減去相等的事物,剩餘相等4. 能彼此重合的事物彼此相等5. 事物的整體大於它的部分
是不是過於不言自明 了?有了歐式幾何的五條公設,加上這五條人類的基本共識,我們就能懂幾何了?
確實是這樣。
(我想你立刻就有了這樣的疑問,那為什麼我還是學不會幾何?這個問題我們後面會聊到。)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最初的那個問題(希望你還記得問題是什麼):
是否每個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學會任何知識?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們還找到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智力正常的大致標準。能看懂上面那五條人類普遍認可的公理,以及幾何學所依賴的五條公設,你的智力應該就算是正常的。我們能學會 任何(科學上的)知識的的前提保證正是來自於古希臘哲學探索出的一條邏輯演繹 的道路。事實上,我們稱某個知識屬於科學,標準就是它是不是通過這種古希臘人的演繹邏輯體系建立的。當然每個具體的學科各自需要用到的公理和公設可能五花八門甚至難以具體總結出來地,不過重點不在於它們是什麼,而是這種邏輯結構存在本身,它保證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跟隨邏輯演繹的指導一步步走到那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知識的最頂端。
問題答完了,然而還有一個疑惑沒有解開。幾何的公設和公理我都懂,為什麼幾何還是那麼難學?我們不妨回到美諾篇的故事:蘇格拉底把正方形的對角線連起來,小男孩自然地得出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們如果讓小男孩自己想,他可能想破頭都不會去連接對角線。對於更一般的問題,這條「對角線」在哪,邏輯演繹並不能給出答案。邏輯演繹僅僅是科學的根基,藉由它,所有「智力正常」的人可以愉快地達成共識,但這遠不是科學的全部。科學的前進需要不斷地探索和試錯 ,雖然我們可以確保一個人能學會目前所有的科學知識,但是這不代表他有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這是邏輯演繹做不到的,所以蘇格拉底能解釋為啥對角線就是所要的正方形的邊長,但是解釋不了怎麼能想到去連對角線。用柏拉圖的話說,這種能力是 divine dispensation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老天爺賞飯 。
最終,我們又繞回了一個殘忍的事實:不管是文化藝術還是科學領域,都是要靠天賦的。
在一個略顯沉重的結尾之後,大家也不要氣餒,雞湯曾經說過:人活在世上總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還在看,那我就不妨打個廣告嘍~
作為在科學上沒啥天賦的芸芸眾生之一,我還是很樂意分享「學習」科學帶給我的快樂的。目前我在寫一個 物理學博士給你講愛因斯坦 系列,應該能寫個五六篇吧,希望大家常來看看,點個關注。大家的支持就是動力,我會努力創作更多更好的科普文章的,么么噠!
Hamiltonian67:物理學博士給你講愛因斯坦(一) ----- 藏在初中數學裡的受激輻射?
zhuanlan.zhihu.com
攢到1k贊同了,做個更新~
先把我的回答適用的範圍劃清楚:
智力正常的人
原則上 可以
學會
任何知識
每個用黑體字標明的部分都對這個陳述的適用性施加了限制,我來做一些說明。
在這個問題下,數論,費馬大定理,量子力學之類的辭彙頻繁出現,我們就拿費馬大定理來當做例子吧。所謂的「原則上 」,是指這個問題本身沒有為我們的學習添加困難。即使我這輩子不可能學會費馬大定理,但這不是因為這個定理本身不可被學會。
我們來設想一個場景,有人扔給我一份定理的真正證明,和一份故作高深的扯淡,我怎麼來區分呢?這兩份「證明」對於我都是天書,我顯然是看不出哪個是真的。
但是有人能看懂呀,他可以把真正的證明進一步給我解釋。可是他也可以給我扔另一份故作高深的扯淡來解釋原來那份扯淡。如果這兩個對於我依然是天書,我還是看不出哪個是真的。
不過不用害怕,因為有人可以給我一份這個解釋的解釋,解釋的解釋的解釋,解釋的解釋的解釋的解釋……直到我看到的不再是天書。於是我們又回到了古希臘人的思路,最終把知識還原到了基本的公理和公設,這樣所有人都不再是看天書了。而從這最底層的一個解釋向上,就是我們學習費馬大定理的過程,這就是「原則上 」的意思,也就是我回答里說的:
這種邏輯結構存在本身,它保證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跟隨邏輯演繹的指導一步步走到那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知識的最頂端。
那麼有沒有可能解釋到了某一步不能繼續進行解釋了呢?不會的 。假設真的有這樣一個位置,那費馬大定理就太好證明了。既然這個位置再向下繼續的解釋不能進行了,那數學家就在這個位置起隨意寫天書唄(不要問,問就是解釋了你們普通人也不懂),想證什麼證什麼,簡直為所欲為,這是數學作為一門科學,以及知識之所以被稱為知識 所不允許的。
再說一下「學習 」。
我回答里說了每個人都可以學習科學知識,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進行科學研究。所以如果題目是 把一個人關起來讓他自己研究 ,他能不能自己研究 出任何知識。那我的回答是不能,因為這要老天爺賞飯。
另一個例子是漢諾塔,讓一個人自己研究怎麼求解那就不算學習了,所以這不是個好例子。
最後,要說明的我的確是將人類的認知用「原則上 」理想化了,所以即使知識本身可以被學會,人在實際的認知上會受到什麼束縛,期待大家分享的回答!
最後,點個關注點個讚唄~么么噠!
理論上可以學會,但是我們知道理論上是建立在類似於「我給一個小木塊初始速度在絕對光滑的平面做直線運動」的條件下的。
題主給出的限制條件也往往是最難的,做過教學的人會比較理解,那三條其實很難做到。我覺得第二條對普通人就很難。
這得看你如何定義什麼叫學會?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
你面對一道數學題,思考良久,你不會做。然後你翻開答案,每一步你都能看懂,每一步的知識點你都學過,但是你自己就是沒想出來。看完答案後過了幾天,你遇到同樣的問題,你依然不會做。
那麼,請問你覺得自己真的學會了那個問題涉及到的知識嗎?
如果不會用,你只不過是一個人肉搜索引擎罷了,而且明顯不如維基。
最重要的是,你真正需要利用知識去解決的問題是沒有參考答案的。
智力因素會影響你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對於一個知識不只是會與不會兩個狀態,甚至也不是遊戲裡面那樣有個點滿的狀態,對於某個知識的掌握往往和學習者智力以及思維方式都會產生關係。
所以,智力正常這個條件太低了。
智力不等於學習能力,好多腦瓜靈光的混混,就是無法安心學習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東西,即便理論上他有這個智力,但實際上他沒有這個學習能力。
是的。
死記硬背就可以了,排列組合式的記憶所有情況。比如說學習一個乘法時,就記憶幾萬億位的各種可能出現的乘法結果,一天只背一個——反正有無限的時間。
學習其他知識時也是。什麼公式,什麼用法,統統不管,只死記硬背一切可能出現的結果。雖然結果的數量多得恐怖,但我們有無限的時間,怕什麼?
不過你想要的可能並不是這種方案。
這種方案所需要的時間以10∧∧10年計,即10∧10∧10……(10個10相乘方,從右向左算)。而你所想的是10∧10年計,甚至10∧5年。
所以以後慎用「無限」。因為你根本不知道無限有多大——剛才那才只是10∧∧10,兩個∧罷了。然而無限比10∧∧∧……∧∧∧10都大,比10(一億個∧)10都大;令10(一億個∧)10=a,它比10(a個∧)10都大……
你對「無限」這一概念缺乏敬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