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將作為「知識庫」欄目的一部分,你的創作將有機會被收錄在相關話題的百科簡介中,同時你也可以將其他符合百科規範的詞條內容整理成回答或者文章來投稿。投稿方式:在回答里艾特知識庫,或者將文章投稿到知乎知識庫專欄,為知友們解答各種十萬個是什麼。
本問題將作為「知識庫」欄目的一部分,你的創作將有機會被收錄在相關話題的百科簡介中,同時你也可以將其他符合百科規範的詞條內容整理成回答或者文章來投稿。
投稿方式:在回答里艾特知識庫,或者將文章投稿到知乎知識庫專欄,為知友們解答各種十萬個是什麼。
吸引力法則,英文名Law of Attraction (LOA),是一種信念,即相信積極或消極的想法會給人的生活帶來積極或消極的經歷。這種信念基於一種觀念:人們和他們的思想是由「純能量」產生的,並且存在著一種類似能量的吸引過程,人們可以通過這種過程來改善自己的健康,財富和人際關係。
提倡者通常將認知重構技術(cognitive reframing techniques)與創意可視化(creative visualization,創意可視化是有意識地生成視覺心理圖像的認知過程,睜開或閉著眼睛,模擬或重建視覺感知)相結合,以,用適應性強的(「積極」)思想代替自我破壞性(「消極」)思想。LOA的一個關鍵想法是,為了有效改變一個人的消極想法,可以讓這個人通過視覺可視化,來感覺/體驗理想的變化已經發生了。提倡者認為,人們通過這種「能量法則」達到一種情緒上的共鳴,這樣,積極地思想與積極地情感就可以使得人們吸引到好的事情與機遇。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吸引力法則沒有科學依據,被稱為偽科學。許多研究人員批評了支持者濫用科學概念的情況。
1-詞源歷史
1)19世紀初期,菲尼亞斯·昆比(Phineas Quimby),一個美國鐘錶匠,心理學家,催眠師,其作品被認為是新思想精神運動(New Thought movement)的基礎。在他生命早期,被診斷出肺結核,當時醫學沒有可靠地治療方法,Quimby在一次騎馬的時候發現,激烈的興奮使他暫時擺脫了痛苦,這種偶然的發現促使昆比開始思考與研究「身體上的思考」。儘管他從未使用過LOA一詞,但在他的作品(The Quimby Manuscripts)中,他寫到:「麻煩就在腦海中,身體只是頭腦居住的房子,我們根據它的價值來評價它。當你的思想被無形的「敵人」欺騙,無論你是否知道,你都已進入疾病的一種形式之中。而我通過與你精神上的交談,與那個「敵人」接觸,糾正錯誤的印象,並確定真理,這樣的治癒之道可以使你恢復健康和幸福」。
2)1877年,「吸引力法則」一詞首次出現在俄國神學家海倫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Blavatsky)寫的一本書"Isis Unveiled"中,其中暗指精神元素之間存在著吸引力。
3)而第一個將這個法則普遍化的是普倫蒂斯·穆爾福德(Prentice Mulford),他是新思想運動的關鍵人物之一。在他的論文「成功法則」(The Law of Success,1886)詳細討論了LOA。此之後,其他學者如Henry Wood和Ralph Waldo Trine也貢獻了對LOA的解釋。自此,吸引力法則,不僅僅是關乎於健康,而是關乎於生活的各個方面。
4)20世紀,人們對LOA的興趣激增,許多書籍因此產生。比較暢銷的是:
拿破崙·希爾(Napelleon Hill):《思考與成長(Think and Grow Rich)》1937
諾曼·文森特·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積極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1952
和路易絲·海(Louise Hay):《你可以治癒你的生活(You Can Heal Your Life)》1984
Abraham Hicks(1948),是一位美國勵志演說家和作家。她與已故丈夫傑里·希克斯(Jerry Hicks)合著了9本書,與亞伯拉罕·希克斯出版物(Abraham Hicks Publications)共同舉辦了許多關於吸引力法的講習班,並出現在2006年電影《秘密》的原始版本中。
5)2006年,電影「秘密」(The secret)的發行,LOA的概念得到了重新曝光。隨後,2007年同名書籍出版。該電影和書籍被廣泛報道。
續集「權力」(The power)在2010上映,內容更是涉及吸引力法則就是愛情法則。
2-描述
支持者認為吸引力法則始終在起作用,它為每個人帶來了他們主要考慮的,或他們渴望的條件和經驗。
查爾斯·哈內爾(Charles Haanel,1912)在「The Master Key System」中寫道:
LOA一定會通過你的習慣的、主要的心理態度,改變你的生活條件,環境和生活經驗。
拉爾夫·特林(Ralph Trine,1897)在「In Tune With The Infinite」中寫道:
吸引力法則普遍適用於每一個行動計劃,我們吸引著我們想要/期望的一切。如果我們想要一個東西,卻期待另一個東西,我們就會像分裂的房屋一樣,很快涼涼。堅決你渴望的,你就會吸引它們實現
Rhonda Byrne在她2006年的電影《秘密》中強調:
思考你想要獲得的東西,盡最大努力的注入你的情感。她聲稱思想和感覺的結合才可以吸引到你想要的。
其他許多學者,也有類似觀點。如詹姆斯·雷德菲爾德(James Redfield)在書里說現實可以由人來體現。約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如何控制思想,來實現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然而,雖然個人證詞聲稱電影「秘密」及這個法則對他們有用,但許多懷疑論者批評了這部電影和書籍。紐約時報書評更是將「秘密」里的知識稱作偽科學,和「知識的幻覺」。
3-爭議
雜誌 Skeptical Inquirer 認為以上這些聲明缺乏可證偽性和可測試性。批評者認為,所有的證據通常都是一些軼事,這些正面報告,脫不開自我選擇的主觀性,不可避免帶有確認偏差與選擇偏差。比如,物理學家阿里·阿盧西(Ali Alousi),就質疑思想可能影響頭部以外的任何事物,並認為是無法測量的。
瑪麗·卡邁克爾(Mary Carmichael)和本·拉德福德(Ben Radford)則認為,電影「秘密」和其同名書籍,都是建立在非科學現實的基礎之上,並認為這個作品有一個不合理的假設,即:如果你遇到事故或者疾病,那一定是你的問題。
其他人則從現代科學理論的角度提出質疑,比如,他們認為吸引力法則歪曲了腦電波的活動。維克多·斯坦格(Victor Stenger)和萊昂·萊德曼(Leon Lederman)批評了企圖利用量子神秘主義來鏈接任何無法解釋的或看似不可能的事件及影響,認為是一種現代偽科學。
電影「秘密」中,有一句話引申為吸引力法則:積極的思想和積極的形象化將對自我產生直接影響。但有人認為,積極性雖然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受挫力,但也可能引起誤解。一個顯著的誤解是,這會削弱努力工作和毅力堅持。舉個例子:在1970年,學者對「自尊教育(self-esteem-based education)」的研究中發現,要使得人們在學業/生活中取得成功,必須對自己的自我價值形成積極地認識。該發現背後的原理是來自對成功人士的觀察:成功的人在討論他們的成功時通常也很積極(勵志演講者),因此,一個人的成功應該與他們如何看待自己有關。基於這個發現,美國的教育體系得到的全面的重建,以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得到重視。他們實施了分級曲線,減少退學的學生,減少榮譽榜,以防止成績較差的人對自己感到失望。教師也不用紅筆評分,這被視為「污名化」。學生也不再受制於相同的成就標準。
但該體系最終未能成功的促進學生成功。成績較差的學生,進入到高年級後,他們無法或者不願意獲得對課程的理解。儘管他們擁有巨大的自我價值,但學業成績並沒有因此跟上。儘管數據顯示,學生的自我價值與學業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相關,但學生對努力工作與自我實現的動力,並沒有因為自我價值提升,而提升。
4-結論
相關言論及研究此起彼伏。提倡者有之,反對者有之,沒有哪一方有不可駁倒的證據支持自己,似乎呈現出信則有,不信則無的趨勢。個人認為,這並非心理學的專用術語,對人的影響,取決於不同的人與不同的時間狀態里。在產生積極想法的時候,需基於現實狀態,而非妄想幻想。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及其衍生的各種鏈接(偷懶,不搬運了)
@知識庫
「吸引力法則」不是心理學規律,而是邏輯學規律。
由於不學無術的人很難忽悠受過系統正規科學訓練的人,所以能成規模聚集在他周圍的只能也是不學無術的傢伙。
朗達拜恩的《秘密》我大概十年前就看過,最開始是看的影片,當是第一感覺,真的是吸引力法則,你想什麼就來什麼。實際上,任何影視作品和書籍,只有用誇張的手法,才會讓觀眾產生強烈共鳴和認同。所謂任何矛盾和衝突,都能產生強烈大代入感。
影片中大量的人物闡述和實例類比,的確是給很多人開了一個新的思維認知。當然,包括我自己。
其實所謂吸引力法則,我們不妨換個說法,就是你想什麼,並且願意為之努力,你就能得到什麼。
這樣一句話,應該很清晰了。
只想不做,黃粱一夢,想到做到,事到功成。
我們日常中的所有行為,其實都可以用心理學和行為學做解釋。比如羅森塔爾效應,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這可以看成另外一種吸引力法則,就是你覺得他是,有預期在,你就會按照預期的邏輯去做事情。
這就好比,你積極樂觀的看待一件事情,你會最大限度弱化在實現事情中遇到的苦難。反之亦然,你恐懼一件事,你會最大限度的去害怕遇到的每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
所謂吸引力法則,更多是我們個體的一種意識上的自我暗示。至於真假,我們不去說,但是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為了好的結果,不管是吸引力還是羅森塔爾,只要有益處,用就行了。管什麼真假,畢竟我們要的是更好的結果。
主體——人格/智慧——信息交流——客體找到滿足感/你是一塊小磁鐵yuo
《社會心理學》喜歡和愛一章里,人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包括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比如熟悉效應、鄰近效應等等。
大概常用的效應有六七個,直接翻書即可。
還有就是注意偏差,人喜歡什麼就容易注意什麼,即使概率學上來說是隨機分布,人也容易關注自己要關注的那個。
然後是動機和目的。
對這種題目稍微多說兩句。
心理學,用好了讓人受益匪淺,用不好,有人就會傷人或者控制人,最後兩敗俱傷。
相處,自然即可,會有各種各樣因為各種原因和你在一起的人,也會有各種各樣離開你的人。做事也是如此,設立目標,但不必強求。如果因為知道如何吸引而偽裝,而改變,那就很沒意思。
你也就,不再是你。
吸引力法則是個什麼鬼?簡單地說,吸引力法則就是:你關注什麼,就會將什麼吸引進你的生活。
特地搜了下,一個電視製片人兼暢銷書作家,寫的一本書《秘密》中提出來的、
確實也有心理學家想要做個驗證
科學家peter hollins 出版了一本叫《the science of being lucky》裡面就有兩個關於吸引力法則的實驗
科學家找了加州大學快要考試的學生,分成3組。
俗稱 —— 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有的人吹牛逼吹習慣了,自己也真相信了)。
簡單。你老是想吃的這種是不行的,你要想驗證,就做一個世界上沒人做過的事。
1,把自己綁在床上,吸引一個來自火星的隕石朝你飛來,剛好落在你的手中。
2,把自己綁在床上,吸引任何一個人,解出世界上還沒研究出的任何一條物理定律。
3,把自己綁在床上,吸引地球離開太陽系,在十分鐘之內實現。
4,把自己綁在門上,吸引一個平行世界的你來救你。在十分鐘之內。
有效,但是不一定能做到極致
※飯後不能做的十件短命的事是什麼?※都說視金錢如糞土的人很清高,但是在需要錢的時候,清高值幾個錢?※魚缸里同樣的水,瑪麗,斑馬可以長時間的生存,孔雀魚沒幾天就死了,是怎麼回事?※喜歡上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要堅持嗎?※紀梵希月光寶盒怎麼樣?
TAG:生活 | 知識庫 | 心理 | 人際交往 | 吸引力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