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這兩句要分開說?不為罪不就不處罰了嘛?
11-03
- 為罪未必一定要處罰:例如酌定不訴。
- 為罪就算要處罰,怎樣處罰也要有法律明文規定。例如,盜竊2000元不能處以死刑。
- 舉例而言:我們要根據法律規定看你是不是構成盜竊罪,這叫「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確定是盜竊罪之後,看看法律規定的量刑區間是什麼,不能在法律規定的量刑區間外處罰,這叫「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類比一下:我不喜歡你 和 我不討厭你 這兩句分開說和一起說,意義是不一樣的。
首先,說的是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則
然後同時也是刑法上評價一個人行為的標準,即定罪和量刑,這兩句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對這兩個步驟的描述(較為片面 )
當行為符合現有法律條文中對犯罪的規定後,量刑上還要對是否處罰或者是從輕從重處罰還要開有無免(減)責事由
例如:一名12周歲的兒童殺人,依照條文雖然構成故意殺人罪,但是,刑法同時規定年滿14周歲才開始負刑事責任,因此免於刑事處罰。
老百姓很喜歡國家法律有明文規定,而且是一視同仁,應該再細一點,這樣,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就能活下去。
在權的社會,權力的嘴就是法。
在法的社會,法律的嘴就是法。
人人遵紀守法,社會和諧。
如果沒有法的明文規定,容易產生各種暴力,有理說不清,社會不穩定。
因為違法和犯罪是兩個概念,有些事它不是犯罪行為,不代表它就不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也是要處罰的。
要分情況討論,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是不一樣的
處罰分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兩者不同
罪和罰,是法律的兩個主要問題。第一定的是,什麼是罪。第二定的是罪該受什麼樣的罰。罪和罰是兩個方面的表述。所以要分開說。
推薦閱讀:
※被害人諒解會影響量刑嗎?
※對方私闖民宅,入室行兇,房主正當防衛導致對方輕傷一級,房主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為什麼奪刀反殺會被法律規定為防衛過當?
※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否能申請精神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