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講「一切皆幻」,幻是如何產生的?


下面是印度教教義:

8世紀吠檀多哲學大師商羯羅創立了不二論,即一元論學說,認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物,梵和個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為人們指出了如何擺脫虛妄,達到真實的道路。

在他看來,物質、個人靈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從總的真理的意義上來說,這一切都是幻覺,是梵以幻力進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結果。

他認為,把幻象當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無知無明為條件的。並強調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過它看到它背後除了唯一實在的梵以外無它物。」

在商羯羅的眼裡,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靈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與最高實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虛幻不實的物質世界,使人的本我與梵合一。

至此便可以擺脫痛苦的世世輪迴,進入神妙而又銷魂的純粹極樂狀態。鼓吹解脫之道是在心智上進行多方面的修養,逐步做到能區分永恆的東西和無常的東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棄對於世間物質的執著,熱心嚮往與梵的結合,通過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獲得堅定的信仰。

印度教對於靈魂和肉體的關係是這樣認為的: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而終,而是無窮無盡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為(業)所決定。動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這個連鎖中的環節。

一個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惡則能令他來世墮為畜類。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終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間求得快樂。

虔誠的印度人的願望是獲得解脫,在那種不變的狀態之中獲得安息,這稱為梵。

你能看出來嗎?認為「一切皆幻」的觀念其實來自於婆羅門教,根本不是佛說。另外,你有沒有注意,禪宗思想與其高度雷同?其實禪宗就是婆羅門教的本土版。


幻是眾生迷惑顛倒,造諸業行產生的。因迷惑顛倒而妄想執著,起貪嗔痴,行殺盜淫,造諸惡業,後隨業受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同業報,現六道不同境界相。惡業現三惡道業相境界,善業現三善道業相境界。

眾生不停造業,各種業報境界就幻起幻滅,就會在六道虛幻業相中,換來換去,輪迴不止。


問題問錯了。應該是有幻必有真。因為幻這個詞語本身就不是絕對的,而是人為定義的。比如說比如你說一切都是幻,其實你心中一定有一個自己定義的真。至於幻怎麼來的,就是從被你定義為真的事物反面安立的。其實只是你個人的想法罷了。


心動產生的


以經解經

圓覺經里有個菩薩幫我們問了這個問題了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凈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凈。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唯願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相,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若以輪迴心。

  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

  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

  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

  不復重為礦,生死與涅槃。

  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實際上 還應該看圓覺經另外一段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也就是說妄想執著是眾生墮落在六道輪迴受苦受難的根本原因!雖然我們眾生的自性與諸佛如來一模一樣,可是我們墮入了無明,迷失了自性,但以妄想執著,用錯了心,沒有依據本自清凈,具足無量清凈平等覺的真如本性去想、去說、去做。眾生心外求法,違背了自性,用愚痴的心種了六道輪迴的因(種子),造了六道輪迴的業,因果不空,果報就是無量劫來墮落在六道輪迴裡面搞生死輪迴,受盡種種苦難,從未出離,痛不可言。由此可知,妄想執著害人不淺!那麼這害人的妄想執著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佛在經中講得很清楚,是從無明生出來的。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不明白三世因果裡面的事與理,不明白自己的根本真如本性(自性)是什麼,不知道心為何物,心能起什麼作用,心在哪裡,沒有與自性相應的真實覺悟智慧,這就是無明!眾生墮在輪迴中受苦受難的根本原因就是無明所造成的,所以無明就是眾生輪迴受苦的病根。那我們眾生怎麼做才能開啟真實智慧,破除無明呢?

佛憐憫在六道輪迴裡面受苦受難的一切眾生,所以來到世間講經說法,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廣大眾生開啟與自性相應的真實智慧,把妄想執著愚痴的心去掉,破除無明。

妄想執著害人不淺!(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二篇)?

mp.weixin.qq.com圖標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幻是有為來的


幻是由大腦的功能「識」決定

由不正確的用腦方法產生


既然有大乘非佛的一個身陷男女情慾輪迴的被我痛扁還不知道羞恥臉皮比屁股都厚的關注者在,我就用她他聽的明白的話來分享一下:幻為無明所生,十二因緣無明以下的緣起皆為幻化妄覺。如果用另一位回答者否認的楞嚴經回答,「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此中二顛倒分別妄見,由何而生,無他也,緣著無明……


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云何為滅。

(摘自楞嚴經)

此幻無因可言,甚至因果本身亦只是從幻中執取之物


為什麼我看到一圈全都是以前駁斥過外道的時候回答過的問題

要系統了解這個。請從龍樹菩薩的中觀入手,深入學習般若智慧然後再學習成唯識論和解深密經等。非一兩句話說得清楚。么么噠~佛學是一個很精密系統的哲學理論哦。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五蘊皆空,卻還要用身體持戒?
佛陀:何名真實念佛?(圖)—道德真源
佛教都不吃肉,如果植物也有生命,那不也是殺生嗎?
佛陀:諸法一相,所謂無相(圖)—道德真源
准提神咒的功德利益

TAG:佛教 | 唯識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