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夏志清,今天的人還會閱讀張愛玲么?

為什麼在《中國現代小說史》里同樣被高度評價的張天翼,師陀,姜貴,今天都很少再被閱讀了。


題主提到的這幾位「很少再被閱讀」的作家,張天翼、師陀是三十年代出來的,都在一定程度上用跟當時的流行觀點接近的理念來介入三十年代的社會時事,例如《華威先生》就是諷刺時人的。由於時效性,如果不是做研究,這種作品,除此還包括五四初期小說,十七年小說,傷痕小說??一般很難再被撿起來。而且這兩位相比之下也確實沒有那麼高的水準。

姜貴有兩本書:《旋風》和《重陽》。我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中國現代小說史》,或者有沒有看過姜貴的作品。我相信題主如果看過兩者之一都應該清楚,姜貴為什麼今天很少再被閱讀。我剛好看過《重陽》,寫1927的長篇,印象很深,這確實是一部被錯過的傑作:中國現代長篇小說裡面,把人性寫得這麼徹骨的,姜貴可以說是沒有人能超得過的。另外,《重陽》跟同是描寫這一時期的茅盾的《蝕》三部曲對讀,效果更佳——可以體會用截然不同的兩種傾向寫同一件事時的那種有趣。我的建議是,如果能找得到《重陽》的話,盡量找。

首先張愛玲的出現也是一個必然。左翼文學無論再怎麼出風頭,也不過是一時的風潮而已。張愛玲代表的,可謂是可以從晚明算起來的世情小說傳統。這一脈認真算起來幾百年人才濟濟,加上西風東漸的影響,有世界緯度這一層(主要是英國小說),便不是他左翼作家幾句話就能夠抹殺的。

其次,因為我寫過關於夏氏兄弟的論文,《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1947-1965)全五卷今年才全部出齊,給我們瞭解這兩兄弟提供了除《中國現代小說史》以及《黑暗的閘門》之外更充實全面的材料。說實話,夏志清發掘張愛玲一事,我覺得是歷史的必然。二戰後大批學人出走美國,美國的中國研究興起,這些大背景都說明,張愛玲終究是會有人來發現她的,而且是由在美國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中國人,藉助這一背景來發現。這個人剛好是夏志清。

夏志清的哥哥夏濟安當時在台大教書。在這一過程中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同屬英美文化圈裏的人。

此外,閱讀中國現代小說,光看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這同時也是夏評張的問題,新批評能力有限。

今年五四百年,HKUST舉辦了「五四之後:當代人文的三個方向 -夏志清、李歐梵、劉再復」的研討會,把夏志清(或者夏氏兄弟)當作是一個里程碑加以對待,我們也可以藉此看出他們在批評史上的意義。

至於有沒有人知道夏志清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就跟有沒有人知道姜貴一樣。這個世界上明明都有他們的書,他們也的確有他們的檔次在那兒,那真正的觀察和比較就必須在瞭解全貌之後才能開始。因不可抗力原因而看不到他們的書,只能說明你的問題,要麼讀得少,要麼不會讀,而不是他們的問題。而且他們的努力,對付的正是這「不可抗力」。

文學這個事就是這樣。首先當然得要有實力,其次還要有有實力的人來捧。有實力沒有人知道也不行。並不存在什麼「絕對實力」一說,文名是可以拼的,或者說「吹」,誰「吹」得過誰就贏。吹不過,可以等,要麼就是本身能力有限。

而且有實力的作家+有實力的批評家,這樣的搭配很少見。常見的是,沒實力的批評家去捧沒實力的作家,或者沒實力的批評家去捧有實力的作家然後把後者的職業生涯葬送。


那張愛玲大概會變成張恨水吧。


我覺得倒不只是夏志清,也不只是張愛玲,這是「名正言順」的問題。張愛玲比較特殊。但是文學史的評價當然會影響後世閱讀數量和評價的問題……話語權嘛……

評價體系排座次等滲入到教育出版啊balala,當然會影響傳播。有些正統文學史里不做介紹或是介紹很少的作者,就算寫得好也看不到不太知道啊……當然是大聲的人容易被看到啦。而且從小被這個座次表教育長大的我們,這種座次是深入人心潛移默化的。

舉了例子么感覺又要被罵惹……就像……魯迅先生……我沒有說他寫的不好哈,也覺得喜歡他很正常,但在怎樣的文學體系下,他的小說被說成古今第一天上有地上無的,這個也是話語權,也是深入人心。(不過也看受眾啦,也看側重啦,也看標準啦,再說感覺要被揍啦,閉嘴)

張愛玲比較特殊,雖然大陸體系對她評價不高,但在外面評價高影響很大。然後隨著歷史進程文學史自己側重點標準原則balala的調整,她地位變高不足為奇,又不是文青吹一吹就吹得出來的。

而且我也其實有點懷疑能審美能閱讀能判斷的人究竟有多少,反正我是不能的,覺得好難。

葉公好龍的,或者只讀個故事的,除了表面上明晃晃寫著的東西之外其他都get不到的,然後大呼誰好誰不好的,恰好人多,又恰好和主流文學史(也不去審視文學史的)一致,那聲音可是雷公哦。

那還是當葉公好。順便借個姓hahaha


當然會。

我讀張愛玲的時候,還不知道夏志清是誰。

喜歡張是因為她的作品和才氣,與別人的評價無關。


當然會,說的什麼話。


推薦閱讀:

TAG:小說 | 文學 | 張愛玲作家 | 文學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