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的中篇小說《此文獻給少女楊柳》究竟在講什麼?

感覺看明白了,然後想想又沒有明白。再想想覺得又明白了一點,但是還是沒有明白。

怎樣來刨析這篇小說的結構呢?

其中第一人稱的我是一個反覆被切換的存在嗎?「我」不會是那顆眼珠吧。。。


《此文獻給少女楊柳》從各方面看來與《褐色鳥群》都非常相似。無論是突然出現的女人,時間的無序流淌,還是對那個男人故事的重複,甚至是敘述本身的矛盾,都與《褐色鳥群》如出一轍。這種手法應該是來自於對博爾赫斯的模仿,但也不盡然,只能說是一種帶有實驗性質的小說探究。

「我」所指的應該就是「我「本身。這一類小說不用去深究其中的意義,只需要感受和學習其結構的精巧和敘事手法就夠了。

在我看來,《褐色鳥群》與《此文獻給少女楊柳》在結構上的複雜性是中國當代無人能及的。

PS:想要理解余華早期的作品,有一個人是不能不提的,卡夫卡。用余華本人的話說,是卡夫卡教會了他自由敘事。《此文獻給少女楊柳》,在當時看來,除了是對敘事結構的探討以外,也是作者本人作為先鋒派作家對於現實主義的一種反叛。


問題最後一句真瘮,這是要走恐怖小說的節奏嗎

我覺得更像中國版的《蝴蝶效應》

歸正題,余華作為先鋒小說的代表人物,這個中篇本身就是在顛覆傳統小說的文體規範和表達模式。按照慣性閱讀經驗來讀,一定會感覺吃力。

他玩了一個時間的遊戲,剝離出3層故事,我的故事,外鄉人和楊柳的故事,炸彈的故事。把物理時間轉換成了心裡時間,用5月8號這個時間點把沒關係的事件連到一起,有幾個重點情節反覆被敘述,然後每次又在原來的基礎上改動這個情節,比如外鄉人被前置了10年的記憶…幾個不同的少女楊柳存在於同一個世界,而炸彈又是由外鄉人轉述沈良講述過的關於譚良和炸彈的故事(好複雜的炸彈身世-_-#,並且我嚴重懷疑余華是有意把兩個人名字都叫良,設置閱讀障礙)。然後現實幻想夢境就這樣統統被混淆在一起,很難判定哪一個過去是真的。這也是先鋒小說的特點,對常理的推翻和懷疑。類似的還有格非的《褐色鳥群》。

真慶幸,我第一次看的余華作品是《活著》。


歪個樓,那句「一種變化多端的幾何圖形」多少有點破壞閱讀體驗。

三個不同年齡、不同經事積累、不同時間段的「我」交匯在一點,這種寫法需要一定的駕馭能力,國內我還沒讀過可與之媲美的,如果有請不吝推薦


感覺看明白了,然後想想又沒有明白。再想想覺得又明白了一點,但是還是沒有明白。

這句話有餘華的味道.


先鋒派作品打破了傳統的創作模式,也需要人們用新的審美原則去解讀。《此文》用了好多條線索,說了多個人的故事。重複的元素(比如八月十四日,少女楊柳和十枚炸彈)未必指的是同一個元素。這樣來解讀可能就不會那麼糾結了。反正我剛讀完第一遍,只能笑笑說,感覺自己被余華先生給耍了。隔段時間再讀可能會有新的理解吧。【個人拙見,勿怪。


我覺得是那雙眼珠


推薦閱讀:

好故事從寫好一句話開始
深度揭秘,是誰寫出了那些爛劇本?
美國的編劇真的可以隨便把人物寫"死"嗎?對啊!
沒跟過組的編劇別談劇本,專業編劇的跟組工作指南

TAG:小說 | 作家 | 文學 | 編劇 | 余華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