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我的冬天該如何打開? 多倫多大學的我,每年冬天都希望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多倫多的冬天是這樣的:11月初開始下雪,一直到次年的4月中旬;最低溫度處於零下20-35℃之間;雪天行走,看不見腳的情況常見,看不見膝蓋的情況也有。 多倫多當地人非常耐寒,雖然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整個城市仍然生機勃勃:從溜冰到滑雪,還有數不盡的、多姿多彩的節日慶祝活動。只希望我在這裡的冬天是這樣的:熊熊燃燒的爐火,暖暖的熱巧克力,厚厚的毯子,毛褲子毛襪子,若隱若現的燈光。 內心強烈要求多大冬天停課,可現實情況是,除了二戰和UC大火之外,多大一如既往,即使大風+大雨+雪暴,也從未停過課。面對風雨無阻多大,我除了在內心盼望著第三次世界大戰,就只能穿著大鵝,鏗鏘出行。 「Vancoucer」不如改名「Raincoucer」 昨天早上還在拍著日出,陶醉於道路旁的紅葉,今天突然就冷了,露個腳脖子感覺已經老寒腿晚期了,不穿秋衣秋褲,是對溫哥華冬天的不尊重。冷,不是溫哥華冬天的主題;雨,才是溫哥華不變的性格。 溫哥華的冬天是Rainvouver模式,漫長的雨季,不停歇的下雨天,溫哥華的1月份可以一直下雨,不停地下雨,下雪的時候也下雨,一個月可以下28天雨!下雨天的溫哥華,也按不住躁動的心,賽車,彩蛋,打槍,弓箭,密室,圖書館,更別談加拿大最地道的館子可能都在溫哥華了...溫哥華的9月到來年4月,冬季,雨季,雖有一些莫名的煩躁,可還是會愛上這裡的陰雨天,原來,在溫哥華有一種美叫--動靜皆宜! 在阿爾伯塔的冬天患上抑鬱症在阿省,每年有多於半年的雪天。如果你確定不喜歡下雪天氣的話,可能會抑鬱;如果你不能在阿省的雪天里找到點美,可能會悲傷,活不下去的感覺。在阿省,量雪單位不是cm,是「杯」、是「果」。 不管你的手套和靴子多厚,只是在外面待了一會兒而已,阿省的雪天不跟你客氣,手腳永遠都是通通紅,冰冰涼 ,甚至連鼻毛都會被凍住。一吸鼻子,整個鼻腔裡面都充滿了冬天特有的冰渣子。這邊天氣還不是一般的乾燥,稍不注意,保濕工作沒做好的話,就會皮膚癢個不停,沒事還流鼻血。大雪天封路,路上經常性的各種連環大碰撞,暴風雪中堵車,零下三十度等拖車,就問你帶勁不帶勁。 還好,平時存了一點審美!阿省的雪,在我眼裡一定是這樣的!粉紅色的天空,映襯著白雪,格外浪漫,格外動人,藍天白雲下的社區,更顯聖潔。 致在加拿大留學的你:加拿大是一個被上帝眷顧的地方,上帝把最美的高山、森林、冰川、湖泊留在這裡,又為她創造了最壯美的冬季。或許你在國內是南方人,但是一來加拿大全變北方人。其實加拿大的冬天看起來很冷,但是大部分時間呆在充滿暖氣的室內,其實還是相當舒服的,尤其是對比沒有暖氣的中國南方冬天。12樣加拿大過冬必備物件:維他命C、大鵝、保暖襪、雪鏟、隱形反光噴霧、修復護唇膏、厚帽子、保暖(拖)鞋、止痛片、觸屏手套、厚雪靴。 風雪的故鄉(上) 這兩天倫敦持續高溫,最高達32度。但這裡很少有人抱怨高溫炎熱,相對於在九月初就出現最低溫度零下2度的中部地區,人們對熱總是抱著「且熱且珍惜」的心態。來加拿大之前,對這個寒冷國度我已經有思想準備,而且我從小生長在新疆,儘管多年沒再回去,但從小是在風雪、嚴寒中歷練長大的。然而,來了加拿大之後,我不得不嘆服,這裡不愧是「風雪的故鄉」,而且這種折服的廣度和深度還在持續延展。2013年1月第一次來加,先在全加拿大氣候最好的溫哥華住了十天。溫哥華照例是意料之中的連綿陰雨,有時候雨很大,有時候幾乎感覺不到雨,但地面是濕的,是那種極細極細的毛毛雨。十天中幾乎沒見過太陽,只有在一天傍晚看到了厚厚雲層下透出的一點點夕陽。因為濕冷,也穿了厚厚的羽絨服,並沒有覺得多暖和,只是屋裡很舒服,乾熱的暖風正好中和了陰冷的空氣。那一年,溫哥華並沒有像這兩年,年年下雪。到了溫尼伯之後,老天爺沒客氣,給遠道而來的我們來了個下馬威,2013、2014連續兩年冬天都是極寒天氣,讓我體驗了體感零下50度的感覺。溫尼伯地處加拿大中部,是個大平原,真的是大——平——原,沒有任何小山、小坡的遮擋,一望無際。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天氣變化無常,氣溫一天相差十幾度是特正常的事兒。在北京的時候,預報寒流將至,總有幾天緩衝和過渡,溫度是逐步遞減的。這裡不是,今天還陽光和煦,明天就風雪交加,溫度一下就降低十幾度甚至二十度。 2013年的冬天特別長,先生5月1號的生日,是在洋洋洒洒的雪中度過的。羽絨服一直穿到了5月中旬,我都開始懷疑溫尼伯到底有沒有夏天。雪化了沒幾天,溫度就急速上升,一下就到了盛夏。但即使在盛夏的七月份,仍然有今天最高溫度33度,明天就降到19度的時候,毫無徵兆,於是不得不在「19度」的盛夏里穿起外套。運氣好的時候,過了萬聖節下雪,但9月、10月就下雪的年份實屬正常。地處大平原的溫尼伯,雪往往是伴著大風席捲而來。這就是為什麼當氣溫是零下25度時,加上大風,體感溫度就達到零下40度。而這種天氣呆在室外超過十分鐘,曝露在外的皮膚就可能被凍傷。2013年聖誕節期間,體感溫度達到近零下50度。暖氣爐幾乎一刻不停的轟隆作響,屋子裡仍然感覺走風漏氣。這樣的天氣,汽車都得外接一根電源線,晚上得插上電以保持發動機的溫度,否則很有可能打不著火。天空往往呈現出極寒地帶才有的青藍、淡粉的顏色,而大煙筒冒出的煙像電影里的慢動作一樣,極緩慢的遊動,整個世界彷彿都被凍住了。如果你想親眼看到把一瓶熱水潑向空中、瞬間凝結成冰霧的美麗畫面,歡迎在任何一個冬天來溫尼伯。除此之外,你一定還會有其他「驚喜」體驗。2015年底,一次特大冰風暴再次刷新了我的閱歷。當天的能見度不足10米,風是那種像龍捲風似的旋轉風,把雪胡亂的揚到空中,毫無風向和規律,漫天暴風雪讓全城的交通陷入癱瘓。我和先生每天走路去紅河學院上課,當天我們也不想放棄,還是準備徒步。我們全副武裝,羽絨服、雪褲、雪靴,戴好棉帽子,帽子外又纏上厚厚的圍巾,出發。一路上,我體會了比好萊塢災難片更生動的圖景:腳下,已經很厚的積雪還來不及清掃,風刮的雪地一片白茫茫,完全分不清道路的坑窪深淺。我們深一腳淺一腳,踉踉蹌蹌,很難保持平衡,幾次險些跌倒;身體,剛出門沒幾分鐘,戴著手套的手先凍的失去了知覺,羽絨服很快就被風刮透,身體保持的熱量瞬間被吸走。但十幾分鐘後,艱難地行走又讓身體慢慢熱了起來,很快熱汗轉成了涼汗,背上像背了個濕濕的冰塊兒; 眼睛,毫無章法的風(我記得小時候新疆把這種風形象的稱為羊毛風),不停的捲起大雪片,糊到身上、臉上,有時瞬間風力大到我完全無法呼吸,眼鏡上糊滿了接踵而至的雪片,加上呼出的熱氣結成的冰霜,讓我完全看不清前方。我從未看到過更別說親身體驗過如此天氣,十幾分鐘我們只邁出了一百米。我完全是在羊毛風卷著大雪片,外加寒冷和涼汗交織的漫天風雪中,瞎子一般的亂趟。我們只能奮力的呼吸和緩慢蛇行,窘態畢現。無論再怎麼描述,在真實的自然面前,文字都相形見絀,只能表達皮毛。正在這個時候,狼狽的我們聽到一陣帶著笑聲的清脆問候,抬眼一看,是我的鄰居莫莉娜正笑眯眯搖下車窗,邊笑邊大聲招呼我們: You are real Canadians!Have fun!此刻她開著的車正堵在路上,綿延幾里地,動也不動,比我們也好不到哪兒去,真不知道她哪裡來的這麼淡定的好心情。莫莉娜的狀態是大多數溫尼伯人對待極端天氣的態度,他們也經常自嘲和調侃這裡的寒冷,但很少有人因此而困擾甚至改變生活狀態或離開這個城市,他們該喝咖啡喝咖啡,該幹嘛幹嘛,似乎更寬容、淡定。既然無法改變,就和這樣的氣候和解了。好在加拿大的公共硬體設施非常好,無論冬夏,公共場所的室內溫度是恆溫22度。冬天無論多冷,只要走進室內,立馬被溫暖包裹。和我們穿的里三層外三層相比,這裡的人簡單多了,冬天經常是短袖加羽絨服,一進室內,就脫了外衣穿著短袖,很少有人穿秋衣秋褲、毛衣。他們似乎更耐寒,冬天仍然喝冰水,還時不時看到穿著短褲、露著腿走在雪地上的人。儘管冬天不怕冷,但也特別渴望溫暖、渴望夏天。初春時節,春寒料峭,只要氣溫稍有上升,滿大街的人急不可耐的穿上了弔帶,擁抱溫暖、擁抱陽光。儘管嚴寒、儘管冰雪,仍然擋不住女兒對溫尼伯的喜愛,她說加拿大她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溫尼伯。說她喜歡這裡的天氣,不如說她喜歡這裡的人,她的同學、她的朋友。溫尼伯是我們登陸加拿大的第一個城市,我們在這裡安了第一家,在這裡有了第一個當地的朋友,從這裡了解和初識這個陌生的國度,它給我留下的五味雜陳的回憶中,溫暖多過冰冷。有人說溫尼伯是比北極還寒冷的地方,但是有了人、有了友誼就有了溫度,就讓記憶溫暖起來。圖文版:風雪的故鄉(上)風雪的故鄉(下)冬日野營 溫尼伯,了解一下 本文首發於移民幫(微信ID:yiminbang717),作者于娜,也就是我!來自松花江的我在加拿大認慫什麼?都3月底了還在說加拿大寒冷的問題,是不是有些不應季?身在加拿大的小夥伴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加拿大的三月就是冬天!如果見到地面光亮,斜坡地形,撲街幾率80%,請準備好優雅落地姿勢。 剛來加拿大時是夏天,當地人友善地告訴我:「哦,從中國來?冬天的衣服準備好了嗎?我們這裡很冷哦。」我微笑點頭,心中唱起:「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啊,我怎麼會怕冷。」沒幾個月,加拿大就用一場接一場的Storm讓我piapia打臉,讓我後悔沒有把我媽給我準備的棉褲帶來。Storm帶來的低溫讓我終於明白,又貴又丑的加拿大鵝羽絨服憑什麼在加拿大屹立不倒——在保暖和保命面前,一切時尚都是耍流氓。一直以為我在東北的20多年也算見慣了雪,但沒想到加拿大把及膝深的雪當日常,五天一大雪,兩天一小雪,而且積雪清理不太及時。如果雪下得太大,還可能會造成停電。要問在厚厚的雪中跋涉去上學和上班,是什麼感受?那我來給你講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地球不爆炸,多倫多大學不放假那是2012年冬天的第N場雪,比以往來得還猛了一些。我外出採訪後錯過一班公交車,荒郊野嶺,四面無人,我只能在室外苦等一個小時。狂風捲起凍得梆硬的雪粒砸在臉上,我想起小學語文課本上那篇被凍成豐碑的老紅軍。等到公交車來時,我已經鞋襪濕透、哆嗦得說不出話來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加拿大冷,加拿大公交車發車頻率不高,所以在加拿大需要有一輛車!如果你已經在加拿大有了一輛車,那麼冬天來臨前請一定要換好雪胎。如果你的停車位在室外,那麼大雪之後一定要帶好工具,早點出門,把自己的愛車從埋了一半的雪中挖出來。 如果你在加拿大買了House,下雪後千萬記得把門前人行道上的雪剷除乾淨,這是為了所有人的安全著想。如果有行人在你家門前滑倒,可能會引發一場訴訟。2019年1月底,一場北極寒流襲擊北美,帶來零下48度的低溫,號稱「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的多倫多大學終於決定停課了。通常情況下,加拿大不care大雪,在大雪面前,加拿大的大學都很硬核。要知道這是多倫多大學歷史上第四次停課,前三次停課中有兩次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實時極端天氣網站wx-now數據顯示,在2019年2月18日早上,世界上十個最冷的地區全都在加拿大。其中加拿大的努納武特地區和薩斯喀徹溫省各佔據5席。最冷的斯賓塞灣(Spence Bay)低至零下41度。努納武特地區位於加拿大東部北極地帶。 當地主要是因紐特人,50多年前,他們在冬季只能住在圓頂冰屋裡。加拿大中部草原三省(薩斯喀徹溫、曼尼托巴和阿爾伯塔)地勢平坦,冷空氣得以長驅直入,冬季氣溫很低。天冷人暖加拿大的雪下得那麼深,冷得那麼認真,所以其冰雪運動在世界享有盛名。如果你也熱愛冰雪運動,一定要來加拿大看一看。比如加拿大「國球」——冰球,其地位堪比中國的乒乓球。斯坦利杯就是美國和加拿大各冰球隊爭奪的最重要的冰球賽事獎盃。除此之外,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項目也是加拿大的強項。2010年,第21屆冬奧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由於漫長的冬季和多雪的天氣,加拿大是滑雪愛好者的天堂。比如惠斯勒滑雪勝地,就是溫哥華冬奧會上冰雪項目的主賽場,曾被譽為北美第一滑雪場,擁有加拿大最多的雪道。冬天滑雪,夏天垂釣,是大多數加拿大人的季節性娛樂項目。鑒於加拿大大多數地區冬季氣溫偏低,雪量較大,一些患有寒冷氣溫易激發的疾病(比如關節炎、心臟病)的群體不適宜將加拿大當做移民或留學的首選。知乎上有一個熱度頗高的討論:移民選擇加拿大還是選擇澳大利亞?在諸多回答里,每一個放棄了加拿大、選擇澳大利亞的答主都會告訴你:因為不想那麼冷。 不過加拿大並不是所有地區都冷得驚心凍魄。在加拿大的大西洋沿岸城市,雖然因為水汽豐沛冬季較為多雪,但海洋的保溫作用也很明顯,冬天並不會太冷。雖然溫哥華的緯度比哈爾濱還高,但在暖流照拂下溫哥華冬天溫暖多雨,通常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溫哥華就會正式入春。夏天也不熱,氣溫很少超過30度,在溫哥華的街頭走一走,往往看不到多少空調外機,因為安裝空調的需求並不很多。溫帶海洋性氣候,配合發達的工商業和媒體金融產業,使溫哥華始終位於全球宜居城市前列。不是所有的國際化大都市都是紐約或北京的快節奏,在溫哥華,一切都慢悠悠。加拿大人最喜歡拿「冬天」和「寒冷」來自嘲,與冰雪的「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加拿大人的「暖」。在冬天來臨時,我所在的大學專門給國際學生組織了「送溫暖」活動,全校師生捐贈了一大批禦寒衣物,羽絨服、皮靴、帽子一應俱全,對寒冷天氣準備不足的留學生可以按需領取。我也喜歡吐槽加拿大的冷,但並不妨礙我對這個國家愛得深沉。 冷,非常的冷,冷的你懷疑人生。emmmmmmmmmm 加拿大最暖和的地方是溫哥華,冬天多雨,一般很少下雪,但好像去年多倫多還沒怎麼下雪的時候溫哥華下的嘩嘩的,估計好多溫哥華人都嚇到了。多倫多一般從12月中旬或者聖誕節開始下第一場雪,然後1-2月下雪最多,一直持續到4月,所以多倫多一年有4-5個月都是冬天,但下雪量也是每年不同,最近幾年好像下雪就還好,沒有之前那麼瘋狂,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全球變暖有關。留學生如果冬天下暴風雪,是有snow day的,高中和大學都有,區別就是高中一般稍微下大一點就是snow day了,但大學一般都是下暴雪的時候才會放假。必備的可能就是鵝牌羽絨服了吧,但最近幾年針對鵝牌羽絨服的打劫太多了,好多留學生不敢買了。還有就是上了大學最好還是買個二手車,冬天好過太多了,不然在暴風雪裡等車的滋味太酸爽了。對了,安省不同省份下雪量也不同的,一般多倫多算好的了,往北那裡,什麼thunder bay呀那裡,分分鐘流浪地球既視感。習慣了下雪也就好了,不過還是在每年冬天都會自己問自己:我去年到底怎麼活過來的? 雖然說加拿大地處北半球偏北部,一年中的冬季也會較長,偶爾還會遇到極寒的惡劣天氣。但是這一切都依舊無法阻擋在很多關於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或者最佳國家等的排名中,加拿大都名列前茅。在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公布的世界十大最適宜居住城市裡面,加拿大佔據了三個城市,其中分別是溫哥華第三,多倫多第四和卡爾加里第五。加拿大所有的房子都有一套供暖設備,溫度和時間都可以預先設定,自動調節,並且加拿大政府有規定室內溫度是不能低於22度的,所以在冬天放心一定不會被挨凍的。在室內,你甚至只用穿一件T恤+短褲。加拿大是沒有秋褲的。反而會比中國很多沒有供暖的南方城市的冬天要好過很多。在室內待暖和了,室外的溫度低怎麼辦呢?在加拿大,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有車的,出門從室內到車裡再到室內,基本都是無縫連接的。要是是在沒車,需要搭乘公交,加拿大的公交也都是準點有班表的,可以按照班表時間準點出發去車站乘車。 在大學裡很多不同的教學樓之間也都設有通道,可以相互連接起來,學生可以避免在戶外寒風中行走。在天氣最惡劣的時候,加拿大的學校會放snowday停課。在加拿大的冬季還是有非常多的活動可以去做的,看極光,滑雪,泡溫泉。這些都是可能在別的國家你所體驗不到的。讓自己漫漫冬季的生活豐富起來吧。 瀉藥!看見之前回答都是在溫哥華和多倫多的....那好吧確實他們不怎麼冷。所以作為一個AB省卡村的貧困兒童 我想說!!!真的太他媽媽的冷了!!!今年9.18就下雪了 體感溫度零下五度 然後十月初還下了一整個星期的雪 差不多積雪有個二三十厘米吧 然後就是chinook風讓我們溫度回升到十度以上可是!!該來的還是來了emmm 現在體感溫度已經零下18了…反正我們這裡真的是冬天的大雪完全不化 三五天一下雪 一下下兩天那種關於留學生如何確保溫暖???就是穿鵝 外面穿鵝裡面穿短袖就好了 學校一般溫度都是至少零上二十攝氏的 所以同學們都穿短袖 毛衣根本穿不住 毛衣毛褲帶來都是在家裡穿的...這面燒暖氣真的不便宜 我和我媽倆人住一棟 燒暖氣開到70華氏度 一個月大概得花三百塊加幣(摺合人民幣1500+啊.....)所以太貴了受不了 只能開到64華氏度 然後就是裹著毛衣毛褲再穿層棉馬甲這樣...一般出行坐我媽的車 或者坐公交車都很暖和 要是自己走的話真的就得裹住鵝大哥 戴兩層帽子 戴個保護眼睛防止雪反射的光線還能擋風的墨鏡 然後棉手套棉襪子...因此對我這種窮困潦倒的留學生來說 冬天讓自己暖和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周六周日去downtown逛街 周一到周五放學如果我媽不接我的話 我就呆在學校圖書館看書 快要關門再回家 附上現在門外的雪的照片辣..這次下的挺小的 不超過五厘米 還有就是近期的溫度emm以上! 其實在室外時間很少,室內暖氣又很足,體感溫度沒有包郵區冷,衣服穿的夠擋風就行 完全不冷啊。。。如果你是北方的小夥伴,那過去以後的情況就和北方差不多,室外比較冷,室內是暖氣供暖,非常熱。如果你是華東地區的,那你到那邊的感受會是更暖。因為比如上海或周邊地區,冬天室內是沒有暖氣的,要麼開空調,要麼就真的很冷,而且是濕冷,冷到骨子裡那種。唯一可能會感到比較會冷的可能是廣東等非常南方的地區了,但冷也就冷室外那一下,加拿大任何有四面牆壁一個頂的地方,都是有暖氣的啦。 溫哥華就不談了,潮濕多雨,即使不冷也不是太舒服。多倫多的天氣是這樣的:如果你是中國北方過來的,你會覺得和國內一樣冷而已。如果你是南方過來的,你會覺得比國內的冬天好過得多,而且白色聖誕真的挺美的。 加拿大的冬天冷嗎?作為一個東部沿海地區的告訴你,其實加拿大的冷真的還可以啊!至少溫哥華的冬天還是很舒服的,比我回國要暖和的多的多。首先我在溫哥華冬天的穿著,一般都是外面一件大鵝,裡面隨便穿一件薄薄的毛衣就完全可以了,下身就是很普通的褲子,鞋子最愛的就是ugg的帶絨的拖鞋款,就可以出門了。在加拿大一般都是開車,在外面的時間極少,到了室內基本都是暖氣,到室內還是會脫外套,一件薄的毛衣也夠了,其實整個冬天都很舒服啊去年冬天在國內過,把那件大鵝帶回國以為可以抗寒,結果……被凍感冒了。回國趕緊去買了幾件加厚的羊絨衫,裡面再穿一件保暖內衣再加大鵝,鞋子也不敢穿什麼帶絨拖鞋了,就這樣在沿海地區陽光燦爛的日子,都能凍的瑟瑟發抖。(一般我們這邊最低氣溫也就-5度)在加拿大冬天去過黃刀那邊,零下29度,其實真的感覺還可以啊,把衣服加厚,手套帽子戴起來,感覺不到冷的,室內還都有暖氣,真的很舒服啊!在國內,出了家,外面不存在暖氣跟地暖,空調效果也不好而且乾燥,真的很難受啊!總的來說,加拿大的冷,是純物理攻擊,不帶穿透的,你靠穿完全可以抵禦寒冷;但是我們南方這邊的冷,是出了護甲啊!你外面穿的多也沒用,該冷還是冷 溫哥華真的不是很冷哈哈哈哈哈哈哈但是我們學校室內有暖氣真的很熱quq所以一般裡面穿短袖/偏輕薄的衛衣底下牛仔褲/lululemon的打底褲外面罩一件長款羽絨服/大衣就可以了如果大部分時間是靠私家車做交通工具 點對點的話 穿這點就夠了因為大部分時間在室內 外套一脫就好啦很方便如果會在外面行走的話建議加個毛線帽(acne的毛線帽很好看)還有厚一點的外套推兩個我平時穿的冬天外套的牌子:加拿大鵝(超暖和的ww)fjallraven偏防雨防風的衝鋒衣吧 這麼說吧 到了冬天 天氣預報的風格就變成:「今天的氣溫比北極點還低5度」 「今天的氣溫和火星表面一樣」 推薦閱讀:
我在加拿大,我的冬天該如何打開?
多倫多大學的我,每年冬天都希望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多倫多的冬天是這樣的:11月初開始下雪,一直到次年的4月中旬;最低溫度處於零下20-35℃之間;雪天行走,看不見腳的情況常見,看不見膝蓋的情況也有。
多倫多當地人非常耐寒,雖然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整個城市仍然生機勃勃:從溜冰到滑雪,還有數不盡的、多姿多彩的節日慶祝活動。
只希望我在這裡的冬天是這樣的:熊熊燃燒的爐火,暖暖的熱巧克力,厚厚的毯子,毛褲子毛襪子,若隱若現的燈光。
內心強烈要求多大冬天停課,可現實情況是,除了二戰和UC大火之外,多大一如既往,即使大風+大雨+雪暴,也從未停過課。面對風雨無阻多大,我除了在內心盼望著第三次世界大戰,就只能穿著大鵝,鏗鏘出行。
「Vancoucer」不如改名「Raincoucer」
昨天早上還在拍著日出,陶醉於道路旁的紅葉,今天突然就冷了,露個腳脖子感覺已經老寒腿晚期了,不穿秋衣秋褲,是對溫哥華冬天的不尊重。
冷,不是溫哥華冬天的主題;
雨,才是溫哥華不變的性格。
溫哥華的冬天是Rainvouver模式,漫長的雨季,不停歇的下雨天,溫哥華的1月份可以一直下雨,不停地下雨,下雪的時候也下雨,一個月可以下28天雨!
下雨天的溫哥華,也按不住躁動的心,賽車,彩蛋,打槍,弓箭,密室,圖書館,更別談加拿大最地道的館子可能都在溫哥華了...
溫哥華的9月到來年4月,冬季,雨季,雖有一些莫名的煩躁,可還是會愛上這裡的陰雨天,原來,在溫哥華有一種美叫--動靜皆宜!
在阿爾伯塔的冬天患上抑鬱症
在阿省,每年有多於半年的雪天。
如果你確定不喜歡下雪天氣的話,可能會抑鬱;如果你不能在阿省的雪天里找到點美,可能會悲傷,活不下去的感覺。在阿省,量雪單位不是cm,是「杯」、是「果」。
不管你的手套和靴子多厚,只是在外面待了一會兒而已,阿省的雪天不跟你客氣,手腳永遠都是通通紅,冰冰涼 ,甚至連鼻毛都會被凍住。一吸鼻子,整個鼻腔裡面都充滿了冬天特有的冰渣子。
還好,平時存了一點審美!阿省的雪,在我眼裡一定是這樣的!粉紅色的天空,映襯著白雪,格外浪漫,格外動人,藍天白雲下的社區,更顯聖潔。
致在加拿大留學的你:
加拿大是一個被上帝眷顧的地方,上帝把最美的高山、森林、冰川、湖泊留在這裡,又為她創造了最壯美的冬季。或許你在國內是南方人,但是一來加拿大全變北方人。其實加拿大的冬天看起來很冷,但是大部分時間呆在充滿暖氣的室內,其實還是相當舒服的,尤其是對比沒有暖氣的中國南方冬天。
12樣加拿大過冬必備物件:維他命C、大鵝、保暖襪、雪鏟、隱形反光噴霧、修復護唇膏、厚帽子、保暖(拖)鞋、止痛片、觸屏手套、厚雪靴。
這兩天倫敦持續高溫,最高達32度。但這裡很少有人抱怨高溫炎熱,相對於在九月初就出現最低溫度零下2度的中部地區,人們對熱總是抱著「且熱且珍惜」的心態。
來加拿大之前,對這個寒冷國度我已經有思想準備,而且我從小生長在新疆,儘管多年沒再回去,但從小是在風雪、嚴寒中歷練長大的。然而,來了加拿大之後,我不得不嘆服,這裡不愧是「風雪的故鄉」,而且這種折服的廣度和深度還在持續延展。
2013年1月第一次來加,先在全加拿大氣候最好的溫哥華住了十天。溫哥華照例是意料之中的連綿陰雨,有時候雨很大,有時候幾乎感覺不到雨,但地面是濕的,是那種極細極細的毛毛雨。十天中幾乎沒見過太陽,只有在一天傍晚看到了厚厚雲層下透出的一點點夕陽。因為濕冷,也穿了厚厚的羽絨服,並沒有覺得多暖和,只是屋裡很舒服,乾熱的暖風正好中和了陰冷的空氣。那一年,溫哥華並沒有像這兩年,年年下雪。
到了溫尼伯之後,老天爺沒客氣,給遠道而來的我們來了個下馬威,2013、2014連續兩年冬天都是極寒天氣,讓我體驗了體感零下50度的感覺。
溫尼伯地處加拿大中部,是個大平原,真的是大——平——原,沒有任何小山、小坡的遮擋,一望無際。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天氣變化無常,氣溫一天相差十幾度是特正常的事兒。在北京的時候,預報寒流將至,總有幾天緩衝和過渡,溫度是逐步遞減的。這裡不是,今天還陽光和煦,明天就風雪交加,溫度一下就降低十幾度甚至二十度。
2013年的冬天特別長,先生5月1號的生日,是在洋洋洒洒的雪中度過的。羽絨服一直穿到了5月中旬,我都開始懷疑溫尼伯到底有沒有夏天。雪化了沒幾天,溫度就急速上升,一下就到了盛夏。但即使在盛夏的七月份,仍然有今天最高溫度33度,明天就降到19度的時候,毫無徵兆,於是不得不在「19度」的盛夏里穿起外套。
運氣好的時候,過了萬聖節下雪,但9月、10月就下雪的年份實屬正常。地處大平原的溫尼伯,雪往往是伴著大風席捲而來。這就是為什麼當氣溫是零下25度時,加上大風,體感溫度就達到零下40度。而這種天氣呆在室外超過十分鐘,曝露在外的皮膚就可能被凍傷。
2013年聖誕節期間,體感溫度達到近零下50度。暖氣爐幾乎一刻不停的轟隆作響,屋子裡仍然感覺走風漏氣。這樣的天氣,汽車都得外接一根電源線,晚上得插上電以保持發動機的溫度,否則很有可能打不著火。
天空往往呈現出極寒地帶才有的青藍、淡粉的顏色,而大煙筒冒出的煙像電影里的慢動作一樣,極緩慢的遊動,整個世界彷彿都被凍住了。如果你想親眼看到把一瓶熱水潑向空中、瞬間凝結成冰霧的美麗畫面,歡迎在任何一個冬天來溫尼伯。除此之外,你一定還會有其他「驚喜」體驗。
我和先生每天走路去紅河學院上課,當天我們也不想放棄,還是準備徒步。我們全副武裝,羽絨服、雪褲、雪靴,戴好棉帽子,帽子外又纏上厚厚的圍巾,出發。
一路上,我體會了比好萊塢災難片更生動的圖景:
腳下,已經很厚的積雪還來不及清掃,風刮的雪地一片白茫茫,完全分不清道路的坑窪深淺。我們深一腳淺一腳,踉踉蹌蹌,很難保持平衡,幾次險些跌倒;
身體,剛出門沒幾分鐘,戴著手套的手先凍的失去了知覺,羽絨服很快就被風刮透,身體保持的熱量瞬間被吸走。但十幾分鐘後,艱難地行走又讓身體慢慢熱了起來,很快熱汗轉成了涼汗,背上像背了個濕濕的冰塊兒;
眼睛,毫無章法的風(我記得小時候新疆把這種風形象的稱為羊毛風),不停的捲起大雪片,糊到身上、臉上,有時瞬間風力大到我完全無法呼吸,眼鏡上糊滿了接踵而至的雪片,加上呼出的熱氣結成的冰霜,讓我完全看不清前方。
我從未看到過更別說親身體驗過如此天氣,十幾分鐘我們只邁出了一百米。我完全是在羊毛風卷著大雪片,外加寒冷和涼汗交織的漫天風雪中,瞎子一般的亂趟。我們只能奮力的呼吸和緩慢蛇行,窘態畢現。無論再怎麼描述,在真實的自然面前,文字都相形見絀,只能表達皮毛。
正在這個時候,狼狽的我們聽到一陣帶著笑聲的清脆問候,抬眼一看,是我的鄰居莫莉娜正笑眯眯搖下車窗,邊笑邊大聲招呼我們: You are real Canadians!Have fun!此刻她開著的車正堵在路上,綿延幾里地,動也不動,比我們也好不到哪兒去,真不知道她哪裡來的這麼淡定的好心情。莫莉娜的狀態是大多數溫尼伯人對待極端天氣的態度,他們也經常自嘲和調侃這裡的寒冷,但很少有人因此而困擾甚至改變生活狀態或離開這個城市,他們該喝咖啡喝咖啡,該幹嘛幹嘛,似乎更寬容、淡定。既然無法改變,就和這樣的氣候和解了。
好在加拿大的公共硬體設施非常好,無論冬夏,公共場所的室內溫度是恆溫22度。冬天無論多冷,只要走進室內,立馬被溫暖包裹。和我們穿的里三層外三層相比,這裡的人簡單多了,冬天經常是短袖加羽絨服,一進室內,就脫了外衣穿著短袖,很少有人穿秋衣秋褲、毛衣。他們似乎更耐寒,冬天仍然喝冰水,還時不時看到穿著短褲、露著腿走在雪地上的人。儘管冬天不怕冷,但也特別渴望溫暖、渴望夏天。初春時節,春寒料峭,只要氣溫稍有上升,滿大街的人急不可耐的穿上了弔帶,擁抱溫暖、擁抱陽光。
儘管嚴寒、儘管冰雪,仍然擋不住女兒對溫尼伯的喜愛,她說加拿大她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溫尼伯。說她喜歡這裡的天氣,不如說她喜歡這裡的人,她的同學、她的朋友。溫尼伯是我們登陸加拿大的第一個城市,我們在這裡安了第一家,在這裡有了第一個當地的朋友,從這裡了解和初識這個陌生的國度,它給我留下的五味雜陳的回憶中,溫暖多過冰冷。有人說溫尼伯是比北極還寒冷的地方,但是有了人、有了友誼就有了溫度,就讓記憶溫暖起來。
圖文版:
風雪的故鄉(上)
風雪的故鄉(下)
冬日野營
溫尼伯,了解一下
本文首發於移民幫(微信ID:yiminbang717),作者于娜,也就是我!
來自松花江的我在加拿大認慫
什麼?都3月底了還在說加拿大寒冷的問題,是不是有些不應季?身在加拿大的小夥伴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加拿大的三月就是冬天!如果見到地面光亮,斜坡地形,撲街幾率80%,請準備好優雅落地姿勢。
剛來加拿大時是夏天,當地人友善地告訴我:「哦,從中國來?冬天的衣服準備好了嗎?我們這裡很冷哦。」我微笑點頭,心中唱起:「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啊,我怎麼會怕冷。」
沒幾個月,加拿大就用一場接一場的Storm讓我piapia打臉,讓我後悔沒有把我媽給我準備的棉褲帶來。Storm帶來的低溫讓我終於明白,又貴又丑的加拿大鵝羽絨服憑什麼在加拿大屹立不倒——在保暖和保命面前,一切時尚都是耍流氓。
一直以為我在東北的20多年也算見慣了雪,但沒想到加拿大把及膝深的雪當日常,五天一大雪,兩天一小雪,而且積雪清理不太及時。如果雪下得太大,還可能會造成停電。要問在厚厚的雪中跋涉去上學和上班,是什麼感受?那我來給你講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地球不爆炸,多倫多大學不放假
那是2012年冬天的第N場雪,比以往來得還猛了一些。我外出採訪後錯過一班公交車,荒郊野嶺,四面無人,我只能在室外苦等一個小時。狂風捲起凍得梆硬的雪粒砸在臉上,我想起小學語文課本上那篇被凍成豐碑的老紅軍。等到公交車來時,我已經鞋襪濕透、哆嗦得說不出話來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加拿大冷,加拿大公交車發車頻率不高,所以在加拿大需要有一輛車!如果你已經在加拿大有了一輛車,那麼冬天來臨前請一定要換好雪胎。如果你的停車位在室外,那麼大雪之後一定要帶好工具,早點出門,把自己的愛車從埋了一半的雪中挖出來。
如果你在加拿大買了House,下雪後千萬記得把門前人行道上的雪剷除乾淨,這是為了所有人的安全著想。如果有行人在你家門前滑倒,可能會引發一場訴訟。
2019年1月底,一場北極寒流襲擊北美,帶來零下48度的低溫,號稱「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的多倫多大學終於決定停課了。
通常情況下,加拿大不care大雪,在大雪面前,加拿大的大學都很硬核。要知道這是多倫多大學歷史上第四次停課,前三次停課中有兩次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實時極端天氣網站wx-now數據顯示,在2019年2月18日早上,世界上十個最冷的地區全都在加拿大。其中加拿大的努納武特地區和薩斯喀徹溫省各佔據5席。最冷的斯賓塞灣(Spence Bay)低至零下41度。努納武特地區位於加拿大東部北極地帶。
當地主要是因紐特人,50多年前,他們在冬季只能住在圓頂冰屋裡。加拿大中部草原三省(薩斯喀徹溫、曼尼托巴和阿爾伯塔)地勢平坦,冷空氣得以長驅直入,冬季氣溫很低。
天冷人暖
加拿大的雪下得那麼深,冷得那麼認真,所以其冰雪運動在世界享有盛名。如果你也熱愛冰雪運動,一定要來加拿大看一看。
比如加拿大「國球」——冰球,其地位堪比中國的乒乓球。斯坦利杯就是美國和加拿大各冰球隊爭奪的最重要的冰球賽事獎盃。
除此之外,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項目也是加拿大的強項。2010年,第21屆冬奧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
由於漫長的冬季和多雪的天氣,加拿大是滑雪愛好者的天堂。
比如惠斯勒滑雪勝地,就是溫哥華冬奧會上冰雪項目的主賽場,曾被譽為北美第一滑雪場,擁有加拿大最多的雪道。冬天滑雪,夏天垂釣,是大多數加拿大人的季節性娛樂項目。
鑒於加拿大大多數地區冬季氣溫偏低,雪量較大,一些患有寒冷氣溫易激發的疾病(比如關節炎、心臟病)的群體不適宜將加拿大當做移民或留學的首選。
知乎上有一個熱度頗高的討論:移民選擇加拿大還是選擇澳大利亞?在諸多回答里,每一個放棄了加拿大、選擇澳大利亞的答主都會告訴你:因為不想那麼冷。
不過加拿大並不是所有地區都冷得驚心凍魄。在加拿大的大西洋沿岸城市,雖然因為水汽豐沛冬季較為多雪,但海洋的保溫作用也很明顯,冬天並不會太冷。
雖然溫哥華的緯度比哈爾濱還高,但在暖流照拂下溫哥華冬天溫暖多雨,通常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溫哥華就會正式入春。夏天也不熱,氣溫很少超過30度,在溫哥華的街頭走一走,往往看不到多少空調外機,因為安裝空調的需求並不很多。
溫帶海洋性氣候,配合發達的工商業和媒體金融產業,使溫哥華始終位於全球宜居城市前列。不是所有的國際化大都市都是紐約或北京的快節奏,在溫哥華,一切都慢悠悠。
加拿大人最喜歡拿「冬天」和「寒冷」來自嘲,與冰雪的「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加拿大人的「暖」。
在冬天來臨時,我所在的大學專門給國際學生組織了「送溫暖」活動,全校師生捐贈了一大批禦寒衣物,羽絨服、皮靴、帽子一應俱全,對寒冷天氣準備不足的留學生可以按需領取。我也喜歡吐槽加拿大的冷,但並不妨礙我對這個國家愛得深沉。
冷,非常的冷,冷的你懷疑人生。emmmmmmmmmm
加拿大最暖和的地方是溫哥華,冬天多雨,一般很少下雪,但好像去年多倫多還沒怎麼下雪的時候溫哥華下的嘩嘩的,估計好多溫哥華人都嚇到了。
多倫多一般從12月中旬或者聖誕節開始下第一場雪,然後1-2月下雪最多,一直持續到4月,所以多倫多一年有4-5個月都是冬天,但下雪量也是每年不同,最近幾年好像下雪就還好,沒有之前那麼瘋狂,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全球變暖有關。
留學生如果冬天下暴風雪,是有snow day的,高中和大學都有,區別就是高中一般稍微下大一點就是snow day了,但大學一般都是下暴雪的時候才會放假。必備的可能就是鵝牌羽絨服了吧,但最近幾年針對鵝牌羽絨服的打劫太多了,好多留學生不敢買了。還有就是上了大學最好還是買個二手車,冬天好過太多了,不然在暴風雪裡等車的滋味太酸爽了。
對了,安省不同省份下雪量也不同的,一般多倫多算好的了,往北那裡,什麼thunder bay呀那裡,分分鐘流浪地球既視感。習慣了下雪也就好了,不過還是在每年冬天都會自己問自己:我去年到底怎麼活過來的?
雖然說加拿大地處北半球偏北部,一年中的冬季也會較長,偶爾還會遇到極寒的惡劣天氣。但是這一切都依舊無法阻擋在很多關於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或者最佳國家等的排名中,加拿大都名列前茅。在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公布的世界十大最適宜居住城市裡面,加拿大佔據了三個城市,其中分別是溫哥華第三,多倫多第四和卡爾加里第五。
瀉藥!看見之前回答都是在溫哥華和多倫多的....那好吧確實他們不怎麼冷。
所以作為一個AB省卡村的貧困兒童 我想說!!!真的太他媽媽的冷了!!!
今年9.18就下雪了 體感溫度零下五度 然後十月初還下了一整個星期的雪 差不多積雪有個二三十厘米吧 然後就是chinook風讓我們溫度回升到十度以上
可是!!該來的還是來了emmm 現在體感溫度已經零下18了…反正我們這裡真的是冬天的大雪完全不化 三五天一下雪 一下下兩天那種
關於留學生如何確保溫暖???
就是穿鵝 外面穿鵝裡面穿短袖就好了 學校一般溫度都是至少零上二十攝氏的 所以同學們都穿短袖 毛衣根本穿不住 毛衣毛褲帶來都是在家裡穿的...這面燒暖氣真的不便宜 我和我媽倆人住一棟 燒暖氣開到70華氏度 一個月大概得花三百塊加幣(摺合人民幣1500+啊.....)所以太貴了受不了 只能開到64華氏度 然後就是裹著毛衣毛褲再穿層棉馬甲這樣...一般出行坐我媽的車 或者坐公交車都很暖和 要是自己走的話真的就得裹住鵝大哥 戴兩層帽子 戴個保護眼睛防止雪反射的光線還能擋風的墨鏡 然後棉手套棉襪子...
因此對我這種窮困潦倒的留學生來說 冬天讓自己暖和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周六周日去downtown逛街 周一到周五放學如果我媽不接我的話 我就呆在學校圖書館看書 快要關門再回家
附上現在門外的雪的照片辣..這次下的挺小的 不超過五厘米
還有就是近期的溫度emm
以上!
其實在室外時間很少,室內暖氣又很足,體感溫度沒有包郵區冷,衣服穿的夠擋風就行
完全不冷啊。。。如果你是北方的小夥伴,那過去以後的情況就和北方差不多,室外比較冷,室內是暖氣供暖,非常熱。如果你是華東地區的,那你到那邊的感受會是更暖。因為比如上海或周邊地區,冬天室內是沒有暖氣的,要麼開空調,要麼就真的很冷,而且是濕冷,冷到骨子裡那種。唯一可能會感到比較會冷的可能是廣東等非常南方的地區了,但冷也就冷室外那一下,加拿大任何有四面牆壁一個頂的地方,都是有暖氣的啦。
溫哥華就不談了,潮濕多雨,即使不冷也不是太舒服。
多倫多的天氣是這樣的:
如果你是中國北方過來的,你會覺得和國內一樣冷而已。
如果你是南方過來的,你會覺得比國內的冬天好過得多,而且白色聖誕真的挺美的。
加拿大的冬天冷嗎?作為一個東部沿海地區的告訴你,其實加拿大的冷真的還可以啊!至少溫哥華的冬天還是很舒服的,比我回國要暖和的多的多。
首先我在溫哥華冬天的穿著,一般都是外面一件大鵝,裡面隨便穿一件薄薄的毛衣就完全可以了,下身就是很普通的褲子,鞋子最愛的就是ugg的帶絨的拖鞋款,就可以出門了。在加拿大一般都是開車,在外面的時間極少,到了室內基本都是暖氣,到室內還是會脫外套,一件薄的毛衣也夠了,其實整個冬天都很舒服啊
去年冬天在國內過,把那件大鵝帶回國以為可以抗寒,結果……被凍感冒了。回國趕緊去買了幾件加厚的羊絨衫,裡面再穿一件保暖內衣再加大鵝,鞋子也不敢穿什麼帶絨拖鞋了,就這樣在沿海地區陽光燦爛的日子,都能凍的瑟瑟發抖。(一般我們這邊最低氣溫也就-5度)
在加拿大冬天去過黃刀那邊,零下29度,其實真的感覺還可以啊,把衣服加厚,手套帽子戴起來,感覺不到冷的,室內還都有暖氣,真的很舒服啊!在國內,出了家,外面不存在暖氣跟地暖,空調效果也不好而且乾燥,真的很難受啊!
總的來說,加拿大的冷,是純物理攻擊,不帶穿透的,你靠穿完全可以抵禦寒冷;但是我們南方這邊的冷,是出了護甲啊!你外面穿的多也沒用,該冷還是冷
溫哥華真的不是很冷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我們學校室內有暖氣真的很熱quq
所以一般裡面穿短袖/偏輕薄的衛衣
底下牛仔褲/lululemon的打底褲
外面罩一件長款羽絨服/大衣就可以了
如果大部分時間是靠私家車做交通工具 點對點的話 穿這點就夠了因為大部分時間在室內 外套一脫就好啦很方便
如果會在外面行走的話建議加個毛線帽(acne的毛線帽很好看)還有厚一點的外套
推兩個我平時穿的冬天外套的牌子:
加拿大鵝(超暖和的ww)
fjallraven偏防雨防風的衝鋒衣吧
這麼說吧 到了冬天 天氣預報的風格就變成:「今天的氣溫比北極點還低5度」 「今天的氣溫和火星表面一樣」
※你為什麼來溫哥華?這是我的答案※李嘉誠為何最終選擇移民加拿大,而非英國?※擇一城終老:加拿大冬天最暖城市排名榜※為什麼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這樣領土面積大的國家不發展製造業?※為什麼這麼多人想去加拿大生孩子?要花多少錢呢?
TAG:加拿大 | 冬季 | 留學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