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後不能直接對目的基因酶切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說因為cDNA中只有編碼氨基酸的序列,直接酶切會導致基因結構破壞,不理解這說的什麼意思!


瀉藥。

這個題目就是錯的啊。

目的基因獲得一般可以通過cNDA文庫質粒或者所需基因的mRNA通過反轉錄獲得,這時候不能酶切的原因是載體沒有酶切位點恰好把目的基因切下來,最好的方法是在引物上設計酶切引物通過PCR加上酶切位點。


首先直接回答不能切cDNA的原因是cDNA就是真核基因翻譯後形成mRNA,再逆轉錄形成的單鏈DNA,此時的單鏈cDNA經過PCR擴增可以得到目的基因的雙鏈DNA片段。酶切不能識別單鏈cDNA,因此不能直接切cDNA;題目中還是比較細緻的,說的是不能直接酶切目的基因,都說了是目的基因,當然不能切了,切開了不就切壞了,還擴增個求。

回答完問題我們再來看這種題目,在現在的實驗室實際操作中根本就不會有人這麼去做。

第一. 如果需要在大腸桿菌中表達胰島素,根本不會去真核細胞中去PCR,而是去搜胰島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再根據大腸桿菌表達系統進行密碼子優化,然後直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直接擴增的真核序列由於密碼子在在原核細胞中偏好性不一樣,根本不能做到最大化高效表達,所以沒人會這麼設計且費力不討好。

第二. 上述的質粒也是奇葩,也就是為了出題故意刁難罷了,且不說不一定非要用這種抗性基因內部的酶切位點,即便是不用酶切位點,也有大把的方法可以不插在抗性基因裡面。還有為什麼非要EcoRI和BamHI,我非要就用一個HindIII直接加在兩段,也是有可能得到目的質粒,只不過鑒定麻煩一些,但並非不可能。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編碼閱讀框在哪裡。如果按照提設,那就是把胰島素基因插入了氨苄基因內部,如果沒有添加特別的切割位點或者連接序列,最後胰島素基因肯定是會被amp啟動子給表達出一個融合蛋白出來,既不是胰島素,也不是氨苄抗性蛋白。

結論: 實驗失敗


答案胡說八道啊……

不對目標基因酶切的原因是,目標基因在你需要的位置大概率根本就沒有你需要的酶切位點。常用的酶切位點丰度很低。如果目標基因的兩端剛好有你需要的酶切位點,而內部又沒有被切斷的位點,為什麼不用?基本沒聽說誰遇到過就是了。

如果酶切會改變「基因結構」,那你用引物在需要的位置引入了,還是一樣不能酶切,不然「基因結構」還是會改變。難道出題人以為內切酶會繞開你的「基因結構」,只切引物引入的位點?

另外,答案說引入BamHI和EcoRI位點,且不說根本不知道胰島素編碼區是否含有這兩個位點,這是什麼年代的質粒,把這兩個常用的位點包含到最常用的篩選標記裡面去……資本家不賺錢的嗎?

如果是你們老師出的題,乖乖聽老師的話,自己心裡明白就好了。如果是參考書,扔了吧。


首先要搞清楚,cDNA,內含子,外顯子是幹啥的。

內含子:非編碼序列,可被轉錄,但在mRNA加工過程中被剪切掉,故成熟mRNA上無內含子編碼序列

外顯子:編碼序列,最後要翻譯成蛋白質的。mRNA生成以及加工過程中,都存在。

cDNA庫:簡單來說就是提取細胞內的mRNA,因為mRNA裡面沒有內含子(非編碼序列),逆轉錄成cDNA中也沒有了。

現在得到的cDNA中的序列都是有用的。所以不能酶切掉。雖然可能存在一些酶切位點。

那怎麼辦呢?怎麼和載體連接呢。

在PCR的時候要設計酶切位點,也就是在這段序列的兩端加上酶切位點的序列。再去PCR

然後酶切

當外源DNA與載體DNA都具有相同限制性內切酶識別位點,二者黏性末端互補,可以形成重組DNA分子。


由於cDNA只有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直接進行酶切有兩種可能的結果

第一種,沒有識別到切割位點,切割失敗

第二種,識別到切割位點,在位點進行切割,此時,用於編譯蛋白質的基因被切開,不再是完整的基因,被切下的部分,加入到質粒中,而轉錄mRNA,進而翻譯成蛋白質時,也只能轉錄這一部分基因片段,然而事實上,要翻譯出胰島素,需要轉錄切割前的整個DNA片段

正確的做法是在被選出的目的基因兩端加上可以被當做位點識別的DNA序列,再進行酶切


基因的編碼部分分為外顯子和內含子,外顯子是編碼氨基酸,內含子不編碼氨基酸,外顯子轉錄為mRNA,以此為模板逆轉錄編碼DNA形成的DNA只包含外顯子,就是cDNA。直接沒切cDNA,破壞原有氨基酸編碼。


所謂破壞基因結構就是不要把目標基因切斷,cDNA沒有內含子可以直接原核表達,前提是目標基因完整,才能表達完整的蛋白質。


不能直接酶切難道不是因為cDNA兩端沒有酶切位點嗎?通過PCR引入酶切位點同時大量獲得目的片段它不香嘛?


I say 高中生物很多都是形式主義,背個答案聽個樂呵,真有興趣,建議普生開始當課外書看,搞不好過個十年你就會在實驗室里搬磚了【笑】


推薦閱讀:

TAG:分子生物學 | 生物技術 | 基因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