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為什麼存在因果?它是簡單的因為所以嗎?如果沒有因果,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菩薩念言。吾與大眾。遊行諸國人間。憒鬧此非我宜。何時當得離此群眾。閑靜之處以求道真。尋獲志願。於閑靜處專精修道。
復作是念。眾生可愍。常處闇冥 受身危脆。有生 有老 有病 有死。眾苦所集。死此生彼 從彼生此。緣此苦陰 流轉無窮。我當何時曉了苦陰 滅生老死。
復作是念。生死何從 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
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
生從有起。有是生緣。
有從取起。取是有緣。
取從愛起。愛是取緣。
愛從受起。受是愛緣。
受從觸起。觸是受緣。
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
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
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
識從行起。行是識緣。
行從痴起。痴是行緣。
是為緣痴有行。
緣行有識。
緣識有名色。
緣名色有六入。
緣六入有觸。
緣觸有受。
緣受有愛。
緣愛有取。
緣取有有。
緣有有生。
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
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
菩薩思惟苦集陰時。生智 生眼 生覺 生明 生通 生慧 生證。
於時菩薩復自思惟。何等無故老死無。何等滅故老死滅。即以智慧觀察所由。
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
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
愛無故取無。愛滅故取滅。
受無故愛無。受滅故愛滅。
觸無故受無。觸滅故受滅。
六入無故觸無。六入滅故觸滅。
名色無故六入無。名色滅故六入滅。
識無故名色無。識滅故名色滅。
行無故識無。行滅故識滅。
痴無故行無。痴滅故行滅。
是為痴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名色滅。
名色滅故六入滅。
六入滅故觸滅。
觸滅故受滅。
受滅故愛滅。
愛滅故取滅。
取滅故有滅。
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
菩薩思惟苦陰滅時。生智 生眼 生覺 生明 生通 生慧 生證。
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時頌曰
此言眾中說 汝等當善聽
過去菩薩觀 本所未聞法
老死從何緣 因何等而有
如是正觀已 知其本由生
生本由何緣 因何事而有
如是思惟已 知生從有起
取彼取彼已 展轉更增有
是故如來說 取是有因緣
如眾穢惡聚 風吹惡流演
如是取相因 因愛而廣普
愛由於受生 起苦羅網本
以染著因緣 苦樂共相應
受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受
以是思惟已 知受由觸生
觸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觸
如是思惟已 觸由六入生
六入本何緣 因何有六入
如是思惟已 六入名色生
名色本何緣 因何有名色
如是思惟已 名色從識生
識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識
如是思惟已 知識從行生
行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行
如是思惟已 知行從痴生
如是因緣者 名為實義因
智慧方便觀 能見因緣根
苦非賢聖造 亦非無緣有
是故變易苦 智者所斷除
若無明滅盡 是時則無行
若無有行者 則亦無有識
若識永滅者 亦無有名色
名色既已滅 即無有諸入
若諸入永滅 則亦無有觸
若觸永滅者 則亦無有受
若受永滅者 則亦無有愛
若愛永滅者 則亦無有取
若取永滅者 則亦無有有
若有永滅者 則亦無有生
若生永滅者 無老病苦陰
一切都永盡 智者之所說
十二緣甚深 難見難識知
唯佛能善覺 因是有是無
若能自觀察 則無有諸入
深見因緣者 更不外求師
能於陰界入 離欲無染者
堪受一切施 凈報施者恩
若得四辯才 獲得決定證
能解眾結縛 斷除無放逸
色受想行識 猶如朽故車
能諦觀此法 則成等正覺
如鳥游虛空 東西隨風游
菩薩斷眾結 如風靡輕衣
毗婆屍閑靜 觀察於諸法
老死何緣有 從何而得滅
彼作是觀已 生清凈智慧
知老死由生 生滅老死滅
這是自然規律,沒人創造它,也沒法消滅它。
只是簡單的因果我們易發現,深層的因果太難覺知的區別。
為什麼有你?這就是因果。
宇宙就好像一個大氛圍 孕育無數衆生,銀河系、太陽系、地球、星球、森林、海洋、魚塘亦同理,只是各自相對 有所不同而已。佛說三千大千世界,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就是這個道理。
因果關係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並沒有如果的可能性!
僅供參考。
有因果的積累,世界才會複雜化。人性,也更分層了。如果沒有。許多不會牽扯至此種地步
因果簡單講就是兩件事情之間存在一種必然聯繫
有時候是簡單的因為所以,有時候因素比較多,就看起來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沒有因果,所有事情就都是隨機和偶然的,世界會一片混亂
沒有因果,如何形成世界呢?
因與果之間其實並無距離,因為是因緣法,緣雖不同,但起用是一個體,所以相不同,但因緣既定的情況下,果其實在起因時已經註定,所以因果同生。
因果也可以看成緣起,某種物質由某種結構組成,某個人因為某種思想產生某種行為,又因為這個行為發展出某個結果。既然是緣起,自然世界有生滅,從微觀到宏觀,從物質組成到事件發展,都是緣起,也都有生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生滅是相,因用產生相的體並不生滅。這也是緣起無自性的由來。
所以,沒有了因果的話,如何能生成世界呢。
引用佛法影音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一第八集
三摩地網?www.sanmodi.cn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我們今天要來跟大家談的是「佛教的因果觀」。「因果」的這兩個字看起來似乎再簡單也不過了,一般人對於因果的印象是什麼呢?我們說有一個名人說了一句有名的話,叫作「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這個在一般人的印象裡面也正是如此。如果對於任何一個信因果——覺得因果是可信的人,往往就會覺得,我們種了什麼樣的因就好像是我們栽種了什麼樣的種子;這個種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經過適當的條件充分配合之下,自然而然就會長出相應的果實,或是相應的樹種、草木等等。所以這是一般人對於因果的直接的印象。當然我們要說的是,凡是修行的這條路,如果沒有任何的因果存在的話,那當然修行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對於因果的信念,我們都覺得那都是踏出了很好的第一步。可是對於這樣子,我們剛剛說對於因果的刻板的印象,往往在有些時候,往往也會讓我們對事情的解釋產生了偏差。比方說,在印光大師所留下來的文獻裡面,他曾經提到,他有收到了一個人寄來了關於因果的質疑。這封信裡面寫的最主要是寫說,有一位虔誠念佛的老婆婆,最後她反而是橫遭車禍,所以寫信來的這個人非常的不理解;他認為這個念佛的老婆婆明明是種了許多的善因,平時也都為人和善,並且都是一直虔誠念佛,為什麼到最後反而會遭受到車禍呢?因為這樣的關係,因為那樣子一個直接的因果的信念,使得他對於佛教所謂的善跟惡產生了根本性的動搖。這是在印光大師的所留下來的文集裡面曾經提到的一件事情。那麼關於這件事情,當然我們就必須有必要深入來看看,所謂的佛教所談的因果到底真相是如何。首先我們先來看,既然談的是因果這件事情,我們談到的必然就是所謂的時間上要有所相續,時間上要有所相續。我們又進一步來看,這個時間上面,正如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感受到的許多的事情,其實每一天、每一天都在連續一樣,在佛教裡面看來,我們不是只有這一世而已,其實我們有無量的前世,我們也有無量的未來世;那麼從過去世到這一世、到未來世,其實在時間上面是有所相續的,這個才能夠談得到所謂的三世因果。所以,我們在佛教裡面看因果,第一個就要先建立這個觀念,就是因果一定要通看三世。所以,在這一世裡面會碰到的一些境界,或者是說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個要看說我們之前到底種了什麼因。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前世做了什麼樣的事情,那麼它的結果到這一世——有可能是到這一世,才發揮影響力,才顯現的。這個就是我們看因果要建立的第一個觀念。所以,當我們如果按照這樣眼光去看的時候,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比方說,如果前世所造的因,全部都是貧窮——會導致貧窮的因,比方說我們前世都非常的慳吝,並且貪著眾生的錢財,甚至是侵佔眾生的錢財的話,那麼今世恐怕我們有很高很高的機會就會遭遇到貧窮的惡果。所以,當我們這一世處在現在的情境中,我們覺得自己很貧窮的話,那麼應該檢討的除了我們在這一世裡面的作為之外,更要納入考量的是,我們之前是不是也因為同樣的吝嗇,然後貪慾的這些習氣去侵害眾生,以至於導致了我們現在的貧窮的惡果。所以,再回頭來看我們剛才看到的,印光大師他的文獻裡面所記載了一件的這個信件裡面所描述的事情,就是那位念佛的老婆婆為什麼為人良善又念佛,可是到最後卻會遭到車禍呢?這個其實印光大師早已經就佛教的因果道理給他回信了。印光大師跟對方說:我們在看這個老婆婆橫遭車禍的這件事情的時候,也同樣的不能夠只看現在,而是要看看說前世跟這一世的這些關係。比方說,這個老婆婆,也許她前世明明是做了一些比較不好的事情,本來是這一世必須要遭受到一些更嚴重的後果的;可是她因為這一世懂得為人,懂得作一個好人,作一個良善的人,並且經常念佛,所以她到最後的時候,原來可能要下墮於三惡道的惡業,結果就是因為車禍的關係,然後把這些惡業全部都一筆勾銷,這個就是所謂的重罪輕報。這是當時印光大師給他的回答,也就是說不能夠光看現在的狀況。同樣的,我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當年,玄奘大師到印度去取經的時候,當時候在那爛陀寺最著名的一個高僧,就是所謂的 戒賢大師。據傳,戒賢大師在當時的時候其實已經身患重病,苦不堪言,本來就想要舍壽的;那是因為他知道了 玄奘大師要到西天來取經,所以他百般的忍受希望能夠等到 玄奘大師來,再把所有的法寶交付給 玄奘大師;這個過程的的確確也作到了,而且 戒賢大師經過這樣的一個事件之後,他後來的病痛也不再成為一個問題。所以,從這件事情同樣也可以看到,我們在現在、在當下所看到的這些境界的狀況,其實並沒有完全呈現因果的真實的樣貌。那麼再過來,我們要進一步跟大家講。因為前面已經跟大家說,許多人認為,因果就像是我種一個種子在那邊,然後時間到了,條件具足了,這個種子就產生相應的果實;好像是種什麼因跟什麼果之間,必然都是一對一的對應關係。但實際上,佛教裡面並不是這樣講的,佛教里說的不是這種一對一的因果關係;佛教裡面真正說的是所謂的因、緣、果、報。這個關係,曾經有一位佛教的高僧他舉了一個例子給大家聽:這個就比喻是一杯的糖水,如果它只是糖水的話,那麼它當然就只是甜的;可是這個糖水會因為我們加了其他的成分之後,嘗起來會有所不一樣。比方說,如果我們加了非常多的檸檬下去的話,那麼它就變成了酸中帶一點甜的檸檬水;又比方說,我們如果在糖水之中又加入了另外的苦的成分,比方說是咖啡的話,那麼它就變成一個帶糖的咖啡。所以,原本是糖水沒有錯,可是卻會因為我們加入了種種的成分而有所不一樣。以這個事情、以這個狀況來比擬,我們就知道了,首先,我們在這一世會碰到的狀況,一定有前世所作的因存在,這個叫作業因;那麼有了業因之後,這個業因要能夠最後能夠呈現出什麼樣的結果出來的話,還需要有助緣;這個業因跟助緣的關係,就好像我們剛才舉的糖水跟後來再加入了其他成分一樣。所以說,按照這個道理來看,業因固然相當程度的決定我們這一世所會面臨的狀況;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有許多的助緣,這個助緣會相當程度的改變了業因所呈現的果。所以,在這樣子認知之下,我們所有一切現在的努力跟懈怠,作善作惡,以及所處的各種境界等等,都會影響到業因。那也就是說,我們過去世如果造了惡因的話,那麼在現在世我們如果努力行善的話,甚至努力學佛的話,是有機會能夠扭轉主要的業因;乃至於說,到最後因為這個助緣的力量很大,使得整個的業因都有了巨幅的轉變,那就是會變成重罪輕報的狀況。所以,佛教所謂的因緣果報,特別是因跟緣的這個看法、這個說法,實際上一方面,我們完全承認三世的關係——三世之間的連結,所以我們說,作什麼因,到最後你一定要因為這個因而承受了什麼樣的果報,這個是必然的;可是佛教卻不是宿命論,因為助緣的關係,使得我們對於業因所呈現的果,可以有相當程度的改變。所以我們剛才就給各位講了,因的部分可以有善的、惡的跟無記的,那麼善、惡跟無記尚且有輕跟重的差別;同樣的,跟因同樣有這些狀況的,也有所謂的緣,就是助緣,也有所謂的善緣、惡緣、無記的部分,而且善跟惡跟無記個別都還有分輕跟重。所以,正因為說善、惡、無記,還有中間所牽涉到的輕重,使得說因跟緣兩者加乘起來的關係,呈現了非常豐富的結果。那麼這個結果,懂得運用的人,就知道如何替自己這一輩子作最好的安排。我們給各位舉的例子就是,當年在天竺在古印度,那個時候 世親菩薩剛接觸到大乘法的時候,他其實是不能信受大乘法的;所以他以小乘出家人的身分,出家比丘的身分,對於大乘法就開始誹謗,他認為大乘法是不對的。我們學佛的人都知道說,一旦真正出口或者形諸文字來誹謗了大乘法之後,這個所要承受的業果是非常慘痛的業果的。可是,世親菩薩後來經過了他的哥哥 無著菩薩詳細開示之後,然後他後來終於完全信受了大乘法。當時,他悔不當初,曾經跟他哥哥表示要割舌謝罪;可是 無著菩薩勉勵他弟弟說:與其要割舌謝罪,不如盡你的餘生好好地來弘揚大乘法,來彌補你之前誹謗大乘法的罪過。世親菩薩也是根器很高,一聽就聽懂了,他也深知道所謂的因緣果報的道理;所以後來盡其一生,世親菩薩都儘力弘揚大乘法,並且他也確實成為大乘法的一個中堅。就是說,我們今天所學到的很多大乘法的根本的道理、很好的道理,也都是透過 世親菩薩的詮釋,讓我們能夠好好地學習。正因為這樣,所以 世親菩薩也是整個扭轉了誹謗大乘法的惡因,然後透過弘揚大乘法的助緣的善緣,並且是一個大善緣,乃至於說後來還有入地的機會。所以我們說,佛教所說的因緣果報,果報這件事情,它既非是隨機的,也就是說,從前世到今生它必然有相當程度的業因連結,所以它不是隨機;可是它也不是宿命,因為業因要呈現到果的時候,還需要許多的助緣。所以,我們如果掌握這一點的話,我們就知道,這一世所作的任何的事情,其實都有相當的意義在;也就是說,我們所作的任何的事情幾乎都是功不唐捐啊!所以,我們應該要積極進取,乃至於說這一世如果我們的環境條件許可的話,我們其實應該要好好地掌握這一世的時間,好好地來學佛。這樣子你就知道說,所謂的因緣果報應該怎麼好好地掌握。這個是從時間的觀點,一路講下來給大家聽。所以相信大家到現在已經知道說,所謂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果有人告訴你說「如是因,如是果」,您心裡要先打個折:這個不是佛教真正的意思。佛教裡面講的,應該就是因緣果報——有因也有緣。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給大家看一個經文,是取自《大寶積經》的經文。這個經文上面說的是:「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寶積經》卷五十七)這個經文很明顯地講的是說,即便是經過了百劫(在佛教裡面劫就是表示很長的時間的意思),那麼百劫的時間的話,百劫之前所作的業報是不會消失的。也就是說,我們不管是經過多久的時間,過去所作的業是沒有所謂的業會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緣會遇的時候,就會呈現果報。所以,《大寶積經》在這裡,正是使用了「因緣」這兩個字。希望各位觀眾好好把這一點記住:講的是因緣這兩個字。可是除了單純的因緣觀之外,我們從《大寶積經》這個經文裡面,我們也要順便跟各位菩薩說,我們從《大寶積經》裡面的「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我們學到的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知道是,不管是經過多麼長的時間,我們所作的業是不可能消失的。這個告訴我們什麼呢?當然一方面是告訴我們說,時間上面是相續的;可是這個時間上面相續之外,在時間的洪流中,有什麼樣的機制會使得我們作的業經過百劫,經過了那麼長的時間,還能夠繼續把業報呈現呢?在這一世用業因的方式呈現出來,再跟我們的助緣結合呢?這個到底是什麼樣狀況呢?這個值得我們好好地深思!因為我們看到了有一些人認為說,我們所有整個的生命的歷程,在每一世的生命的歷程,有的人把它用一個方式來比喻,就是用所謂的連續的水流;大家看到的水流就是一直流、一直流,前一刻的水跟後一刻的水相續在一起,所以它就一直流動,形成了水流的現象。我們看到了有一些的解釋,就是大家會認為,除了業因跟業果在變動中的連續之外,其實中間沒有什麼了。也就是說,所有生命的流轉,其實不外乎是業因跟業果的連續流動而已,正如同水的潮流一樣,裡面似乎沒有什麼實質的東西存在。這裡面很顯然的,如果我們依照《大寶積經》的經文來看,我們所作的業哪怕是經過了一百劫這麼長的時間都還不會消亡的話,這個很顯然的不是單純的水流的狀況。因為水流的狀況,水流之所以能夠結結匯流在一起,其原因並不是因為水的關係;實在是因為有某種的關係,讓這個水的分子能夠聚集在一起,才能夠形成水流。如果我們放任水自由地流的話,那麼它流經任何地形的時候,或者經過任何條件的時候,這個水流就會因為條件的關係,因此而分流,因此而蒸發。那樣子的狀況,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所作業經過百劫之後還繼續存在呢?當然在看到這樣缺點之後,當然也有人提出說,這個水流不足以完全解釋我們所謂的業經過百劫還會存在的道理,所以有人就提出了所謂的「業果報系統」。這個系統所作的事情就是,好像就是說,把我們每一個人所作的業都仔細收集在一起,然後適當的時候再來呈現出業果出來。這個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能夠解釋所謂的所作的業經過百劫仍不消亡的道理在,可是我們在這裡要鄭重地告訴大家,業果報的系統裡面,其實還是有許多的過失的。比方說,我們給大家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是:凡是 佛所說的道理必定都是可以親證的。因為 佛所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希望我們學習了這個道理之後,一一親證,最後變得跟佛一樣,最後成佛;一旦成佛了之後,可以說對於這些事情是沒有哪一件事情不能夠完全掌握、不能夠完全了解的。而剛才我們說有人提出了所謂的業果報系統,這個系統到底怎麼實證呢?到底又怎麼掌握呢?這個問題過失就大了,因為一個不能實證、不能掌握的系統,是不能夠放到佛法裡面來的;凡是佛法必定能夠親證的。不過我們回到佛法的真正的義理來說,我們說所有的關於因緣果報這些事情,其實早已經完全函蓋在所謂的如來藏裡面。這個如來藏有許多不同的名稱,比方說有人把祂叫作第八識;因為人整個的心識不外乎就是八個識,那麼如來藏就是第八個識。有另外一個呢,也把祂叫作金剛心。為什麼是金剛心呢?正因為祂歷經了所有一切的事物都不會因此而受到牽動,並且還能夠順利地執行因緣果報,所以祂是一個金剛心。甚至這個金剛心,也就是我們在《金剛經》裡面看到了兩個字「金剛」的意思在;並且這個心當然也就是《心經》裡面講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的那個心。正因為這個心的存在,所以才會使得我們的所作的業報,經過了百劫之後還不會消亡,並且是一一忠實的履行所有的業因跟助緣所產生的果報在。這裡面的道理實際上是非常非常地完備的,它裡面所牽涉到的事情遠遠地超過了我們剛才看到的業果報系統;甚至這個如來藏是真實可證的道理,正如《金剛經》跟《心經》所描述的這些境界都是可證的一樣。所以在這裡,就在因緣果報的這個子題下面就順便跟大家講。希望大家,如果我們學佛的話,一定要力求將來能夠找到了這個心;找到了這個心之後,才是真正能夠掌握因緣果報的開始。今天就先跟大家講解到這裡。阿彌陀佛!(原標題:第008集 佛教的因果觀 正緯老師主講)
推薦閱讀:
※鬼借錢(四)
※脫離輪迴的10條法則(圖)—道德真源
※我在這裡墮落、輪迴,與風月無關
※輪迴離不開地球
※今世有緣得正法,輪迴誰料是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