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古老的五線譜上,八分音符的符尾都不連起來?

比如下面這張 6/8 拍的譜子(攝於加州某酒店),每個八分音符都是斷開的,而不是每三個一組連起來。

如果說早期的樂譜確實是這種風格,那麼大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了把符尾連起來的習慣的呢?


聲樂樂譜中,習慣將符杠根據音節斷開,連起來的符杠表示「一字多音」。

另外,這份樂譜一點也不古老,從排印風格來看,至少在 20 世紀往後。


傳統上聲樂的譜子一個字(一個單詞)一個音的時候,符尾各自獨立分開。一字多音時,多音的符尾相連。



@王贇 Maigo 這個問題細究起來還是挺好玩的。我也不是音樂學院科班的,有些中文用詞可能不是很準確,盡我所學說一下我了解的前因後果。

符尾連到一起叫符杠[1]在器樂譜子中,符杠的用途是幫演奏者給樂句劃塊切割,明確節奏的。P.S. 6/8拍也不代表這八分音符就一定要三個為一組。

但是在聲樂譜,「傳統上」符杠第一個主要作用是表示melisma,幾個樂音在唱詞的同一個音節內完成[2],一個音節要唱好幾個音的這種做法,10世紀就開始出現,到了巴洛克時期大量累積出來。如果想好理解,我們老說京劇一個字百轉千回唱半個小時,其實就相當於是melisma。

為了防止演唱者看錯,還有雙保險,就是在寫這詞的地方,把每個音節和每個樂音一一對應。當出現melisma的時候,使用」-「,」-「再之後就使用空格間隔了。

如果不存在melisma這種東西,就稱為syllabic song,唱詞的一個音節只能有一個樂音。

符杠的第二個作用,就是需要一定的legato[3]的時候進行標記。有的是天然的,比如說兩個音節在同一拍里,中間不能斷開。有的是作者刻意為之的,要求多個詞甚至全句的連續性,一般會同時有一個長連線把樂句連起來。需要一個音節」唱過去「連到下一個音節,一定程度上說也近似於melisma了。

題目里的這個bon voyage monsieur dumollet是個源自法國的童謠[4],創作於1809年,屬於最簡單的syllabic song,所以兩種符杠都不會出現。

莫扎特(1756 – 1791)短暫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演唱曲目的手稿,基本上就是按這樣的規矩寫的。下圖的安魂曲[5]既有orchestra也有choir,看著很明顯。器樂譜里符杠用來指導樂器的演奏節奏,而聲樂譜里則輕易不用符杠。

The beginning of the Dies irae

所以不晚於莫扎特,這個標記習慣就有了。其實直到今天,很多譜子還是這麼印的。我個人也是比較習慣唱這樣傳統的記法,但是寫起來還是挺麻煩的。


一些教科書上說應該是從20世紀開始[6](和我感覺差不多,但我沒見過一手資料),有越來越多的聲樂譜採用器樂譜的記法,也採用符杠來明確節奏。而音節和樂音的對應問題,由連線來解決。同時歌詞寫法不變,用來加強提示。

這個比較「現代」的方法的好處就是樂句的結構看起來更明晰了。

如果是寫demo、客串指揮或者快速地順曲子,我就喜歡這樣的譜子,讀譜飛快……

但是唱的話,音樂標記得結構清楚,在古典到20世紀的音樂,以及現在的通俗、流行音樂里,其實是沒卵用的……

因為大多數音樂的走向和歌詞含義都是一致的。拿到詞,該哪強哪弱,哪換氣哪斷句,哪是鋪墊哪是高潮,就都很清楚了。聲樂老師教學生,都肯定得講這詞怎麼念的,說了些什麼故事,表達什麼情感,只要學生會數拍子,就錯不了。不講詞就做不了聲樂處理,不做處理那就是唱口水ktv啊……

由於連線本來在各種譜子里就要標記各種大的legato[3],現在還要兼職標記音節,所以譜子一旦複雜起來,就很多線……加上符杠,特別廢墨,看著黑壓壓的。

而且現代記法里,音樂和詞兩行的節奏信息是高度冗餘的。我自己同時看兩行的時候特別容易走神。

使用更現代的記譜方法的一個原因,就是經常被嘲諷的,的確很多人不會數拍子………………唱著唱著就忘了吧,你一定有過唱著k,慢慢地就和伴奏錯兩拍的盆友……那麼有符杠來給小節內的內容分塊就挺重要的。。。

另一個我比較認同的論證,是從20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作曲家放飛自我。他們的演唱作品裡面,人聲和器樂之間的主次關係被拉平,人聲也僅僅是另一種樂器而已。我們追求的是音響效果,甚至是新的音樂形式,遠遠不再是歌詞的內容了。詞的作用經常就是聽個響,而不能提供太多音樂織體本身的信息。

甚至很多地方乾脆就不要詞了,懶得填,我們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那你在譜面上如果不標記清楚結構,唱歌的就該瘋了。比如我以前在復旦echo的時間演出過一首Greg Jasperse的作品Voice Dance[7],就是全程都是捧哏詞,嗯啊這是嘟嗒吧呀,不給節奏根本不知道怎麼斷句什麼強弱變化,大家可以去引用的音頻里感受一下。


所謂的」傳統「和」現代「的記譜方式,只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特定風格的作品的創作和演繹。因此隨著音樂形式的不斷更迭,現在的」傳統「其實也是過去的」現代「,而現在的」現代「記法未嘗不可是更古老的」傳統「的復興呢。

我們來看看巴赫(J.S. Bach)寫的經文歌(Motet Singet dem Herrn ein neues Lied

BWV 225)[8],首演於1727年,這時候距離莫扎特出生,只有不到30年了。我們觀察巴赫的手稿會發現它反而非常接近我們今天所用的現代記法。

巴赫在記譜里,大量的使用了符杠。原因其實和20世紀以來的嚴肅音樂不謀而合——他們不把你當人看啊!

所有的經文歌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詞,這裡音樂是更豐富的,文字是相對貧瘠的,在巴赫眼裡,唱詩班實際上就是件人肉樂器,具體體現在他寫的很多地方都不是給人唱的……

在巴赫手裡,一個詞的一個音節能唱個一兩行。像BWV 225這個作品裡面,女高聲部(soprano)和男低聲部(Basso)的一個Sin,要擰來擰去唱5個小節,也不比咱們的京劇差到哪去。這種情況下,用符杠把這些音都連起來是不提供信息量的,你不翻到下一頁都不會換嘴型,不需要符杠來提示你。因此符杠就被用來表現節奏塊了。

截圖自youtube

所以今天我們對巴赫的大量作品的記譜,也不是按照」傳統「記法,而是如上的現代風格。

尤其在巴赫的大量復調作品裡面,大家各自有旋律,看起來是各唱各的,但是又要時時刻刻對齊,速度數快了數慢了都不行。如果沒有大量的符杠、小連線、標誌性的輕重變化給大家指路,同一場演出,不同聲部絕對會分批次鞠躬下台……

所以歸根結底,記譜方式,只是為了服務於音樂本身,而產生的一個儘可能最優的約定俗成。

參考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am_(music)
  2. ^https://musicterms.artopium.com/m/Melismatic.htm
  3. ^ab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gato
  4. ^https://fr.wikipedia.org/wiki/Marc-Antoine-Madeleine_D%C3%A9saugiers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quiem_(Mozart)
  6. ^https://books.google.fr/books/about/Behind_Bars.html?id=NNHdHAAACAAJsource=kp_book_descriptionredir_esc=y
  7. ^https://www.jwpepper.com/Voice-Dance/3301504.item#/submit
  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nget_dem_Herrn_ein_neues_Lied,_BWV_225


因為最近在看中世紀音樂的書所以多說兩句~

首先在十一世紀左右可以表現音高的四線鈕姆譜時代,音符基本上是沒有時值差別的,也沒有符干,那時候的樂譜長這樣:

由於這種記譜法只能表示音高無法表示明確的節奏,而且新的音樂開始朝著復調的方向發展,在大約1200年左右,為了使得二聲部聖歌步調保持一致,理論家們開始從巴黎聖母院的復調音樂中歸納出有節奏模式的記譜法:

前兩種節奏模式用古譜表示如下:

可以看出這些記譜法都是以三為劃分單位的,這與中世紀基督教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信仰不無關係。

在14世紀,人們進一步優化了關於節奏的記譜,代表「古藝術」的弗朗科的「有量記譜法」(mensural notation)採用如下的方法:

但可以看出依然以三分體系為基礎。

在大約1320年,法國新藝術家穆里斯和維特里相繼提出新的節奏記譜法,與上述方法相比增加了更小的音符時值,最小時值不再依靠三分原則,二分節奏劃分開始逐漸佔據主導:

Plate XIV.paris,Ital.568,fol.42v,14th century,節選自《The Notation Of Medieval Music》

在十四世紀的法國,記譜法進一步變化,在弗朗科的基礎上將短音符、次短音符構建分化,每一級既可以三分(完整拍)也可以二分(不完整拍),以下是兩種示例:

以上每種節奏前面的圓圈和圓圈中的點相當於今天的拍號的意義,他們表示了次級短音符的劃分情況,圓圈表示分為三拍,半圓表示分為兩拍,下面的半圓也演變成了今天的4/4拍號。

至此,譜號、用於表示時值的符干、符尾、用於表示音高的譜線均已出現~


卸腰……這是送分題啊……

例如我們看看按照這種方式打的譜:

為什麼有的八分音符是單獨用符尾?有的是用符杠連接的?

如果歌詞一個歌詞發音對應一個音符,則每個八分音符要單獨寫:

如果一個歌詞發音對應多個音符,則八分音符要用符杠連起來寫:

是的,就這麼簡單!

不過後來慢慢也就沒那麼嚴格要求了,所以現代的記譜法還是會把八分音符連起來寫:


類似的問題我問過教樂理的教授(德國著名音樂學家),他解釋說記譜法的規則是:符杠原則上不能跨拍。符杠的作用是讓演奏者/演唱者準確的知道每個音符具體位於小節中的哪一拍。比如你不能將3/4拍中位於第一拍中後半拍的八分音符與第二拍前半拍的八分音符用符杠連起來寫。當然我也找到反例給他看,他說這些寫法統不規範。


有天早上樓上一個老漢從天台下來,說練胡琴練的想吐,我問為何,不知難道考試,說是找了個愛唱戲的女友,需要伴奏。哈哈哈哈哈,此情可待成追憶


推薦閱讀:

TAG:樂理 | 五線譜 | 樂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