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想留在上海?
上海戶口有這麼好嗎?我覺得二線城市也不錯,但說給他們聽的時候總是被歧視…就是即使在外地買房,也要再在上海租房,大家覺得有必要嗎?
謝邀。
我作為一個名持有上海戶口,卻住在江蘇的人,來講講自己的理由吧。
上海到底哪裡好:
- 足夠的公平。在上海辦事不是不需要人際關係,但很多事情沒有人際關係也能辦好。這個城市給予外來者足夠的公平。
- 足夠的誠信。尤其在生意場上,在上海做生意,足夠尊重合約。能談好的,基本都能執行,儘管談起來很細節很冗長。但不大會出現「一拍腦袋有了,一拍胸脯妥了,一拍大腿壞了,一拍屁股跑了」的故事。
- 足夠的便利。無論是交通的設計(儘管也有一些腦子進水的設計),還是生活配套的設計,都會考慮到人們是不是方便。儘管因為城市發展過快帶來了很多弊病,跟國內其他城市相比較,依然是領先的。
持有上海戶口的好處,我也說幾條吧,雖然我可以買房,也買得起一些小一點的房子,但止步於目前高昂的房價,不願意把未來20年都用來接盤。
上海戶口對於醫療資源應該是最有用的,然後是一些公共服務,孩子教育也算一條(儘管教育資源爭搶空前的白熱化),但至少孩子不用送回老家讀書。
但如果不持有戶口,工資也上不去,學歷或者語言競爭力也稍欠缺,在上海生活其實蠻痛苦的。你會發現辛苦工作一個月主要給房東打工,吃的東西也不便宜,通勤不是堵就是擠,那麼多國際大牌基本跟自己無緣。這種情況下,臨淵羨魚,真的不如退而結網。畢竟在上海競爭的,是全球的資源,很多競爭對手根本不是一輩子可以望其項背的。
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為自己活著,不要為別人活著。
天津人一枚,本科在上海讀的,畢業之後就留在了上海,以一名在滬外地人自稱,從沒有過想法要落戶去當「新上海人」。
整個北方是陷在「人情社會」這個氛圍里的,這點我很討厭,在上海,規則和契約精神更普及更被看重,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講程序守規則的人,在上海辦事還是很便利的,基本不會出什麼幺蛾子;
另一方面,同樣還是「人情」,我很欣賞人與人之間不近不遠的距離感,討厭自來熟和各種攀關係,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而剋制,在不同文化氛圍下成長起來的人看來這叫冷漠,但是真的生活在這個環境一段時間就會明白,這種距離能讓大家都舒服;
以上這兩點是客觀上大家都能感覺到的,來說說我的「私心」
我喜歡一個人生活,真正意義上的一個人,希望遠離家鄉,一個人搖曳生姿地漂在異鄉,只是漂流而不紮根。我對上海來說只是個過客,而上海之於我則是一個讓我看上去豐潤而年輕的臨時居所,家裡人一直在說等我再年長一些想法會變,我不否認,但是我更注重當下的感覺,正如我沒有選擇留在家鄉,我討厭那種25歲就能預見到45歲甚至55歲的人生,那種「穩定而踏實」的人生讓我心生畏懼。
現在的我,恣肆地漂在上海。去年生日的時候,買了幾棵曼珠沙華,冬去春來,前兩天褪去枯葉的球莖漫出了一抹綠意,今年的盛夏應該就能開出一叢殷紅如血的花了
不僅是上海,我比較喜歡留在北吳語圈,並且一線比較喜歡上海和廣州
一線城市裡面,上海的發達有點歐美和日本混合的感覺
歐美這一點:高大上,契約精神
日本這一點:精緻,不給別人添麻煩,不喜歡自來熟(感覺離上海很近的城市或多或少有這樣的性格)
而北京比較像是一個大號的平壤和首爾,政治上偏平壤,經濟上偏首爾
廣州既像台北又像香港,城建,美食像台北,文化和香港靠攏(都講粵語)
深圳,不好形容
說實話我也覺得沒必要。我有兩個大學同學老家一個青島一個大連,畢業非要留上海,和另外兩個不認識的人合租一套70平米的房子。兩個人剛畢業,月收入到手也就5000塊,房租要2000,吃穿行生活用品怎麼也得2000。剩不下多少錢啊,這倆貨明顯回家會過得更舒服。
想想看,和陌生人4人合租70平米的房子,多擠多難受?在一家私企工作,996工作多累?身體受得了么?在我看來,完全沒必要啊。。。我這裡奉勸一句各位在上海讀書的外地學生,讀完回家唄,上海到底有什麼啊?一個個著了魔一樣打破頭為個310開頭。再說了,就算你拿到了310戶籍,那房子呢?年薪30萬也得30年才能買得起房呀,就這還不算房價上漲。
所以,真沒必要留上海。
因為想打腫臉充胖子
我就是其中一個
推薦閱讀:
※【講座通知】上海交大兩個講座通知 (羅伯特·普特南教授、包剛升副教授)
※一車一站一座城,一人一包一獨行:上海
※『長篇連載』浪費周末的100種方法(一)| 楔子
※17歲在上海能幹什麼?
※崑山在失去公款之後一副蕭條之景是真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