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朝聞道,夕死可矣」?
10-13
知識很重要,可以理解。但假若一個人好不容易學習了知識,在他能夠利用起來並創造價值之前他就死了,並且生前除了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學習成果之外,並沒有對他的生活造成有利影響。比如沒有找到工作,沒有得到賞識。那麼這樣還有意義嗎
「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自《論語》。其中的道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儒家的終極理想「仁」。一種是「道」的本義,即宇宙的終極規律,事物的本源。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知識」這種膚淺的概念。都是可以與生死相媲美的概念。要麼是畢生追求,要麼是人類的終極目標。
你的理解已經偏了,能夠為了所謂「道」放棄生命的人,你覺得他會在意這個「道」對他生活產生的利益和榮譽?為大道先驅者,不戀塵俗。
孔子 : 朝聞道, 夕可死矣.
程子 : 言人不可以不知道, 苟得聞道, 雖死可也. 人知而信者為難. 死生亦大矣 ! 非誠有所得, 豈以夕死為可乎 ?
朱子 : 道者, 事物當然之理. 苟得聞之, 則生順死安, 無復遺恨矣. 朝夕, 所以甚言其時之近.
這裡的道理是那種真理, 一經得到便活得順利死得安詳. 這兒死得沒有遺憾即使在當天晚上只是說自己如何如何渴求真理, 在得到真理後又如何如何滿足而已.
一個人,聽到道理之後,就把以前誤解的道理更新掉,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正本清源,朝聞道,夕死可也
「道」並不是知識。這句話蘊藏的意思是說:道要高於生死,所以早上明白真道後,晚上死都可以了。其實也是說,明白道後,人生的終極意義就完成了,人也會超越對死亡的恐懼。
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滿足慾望,但是想要滿足慾望卻是難如登天,如果有機會能滿足,哪怕只有一天,此生已無遺憾, 古人云,無懼前路艱難險阻,只嘆無路可走,
我理解這個道應該是今天的真理,今天的人們認為真理可以無限接近,但永遠不能窮盡,所以孔子也沒能窮盡他的道,即沒有在某個早晨聞得至全至真的大道,所以也就沒敢在某個下午主動去死。
重點在這個道,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如果你把他理解為畢業追求的目標呢。是不是就符合邏輯了。
推薦閱讀:
※「共享體育」項目分析
※杜鵬:社會性小農:小農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礎
※警方確認張雨綺夫婦衝突 網友:社會我綺姐,人狠話不多!
※里昂vs頓涅茨克礦工,兩隊近況不錯,誰將面對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