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代詩歌與古代詩詞的區別?


首先要界定一下,從文學角度來講,現代詩歌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我們不妨認為題主說的現代詩歌是指新文化運動以後有的白話詩。而對應的,古代詩歌就是文言詩歌,包括新文化以前的文言詩歌和新文化以後的仿文言詩歌。

毫不誇張的說,現代詩歌是對漢語詩歌的涅槃。

有人要說了,古代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古詩詞多彩絢麗,不但體量龐大,文化內涵也深厚無比。現代詩歌能怎麼能與之相比?現代詩歌膚淺無比,怎麼能說是涅槃?諸位別急,容我道來。

首先是限制的突破。我們捋下文學史,會發現詩歌的發展就是不斷把「詩」的內涵減少,外延擴大的過程。漢樂府是對《詩經》的突破,五言詩是對四言詩的突破,七言詩又是對五言詩的突破,而後詞曲小令又是對格律詩的突破。

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次突破,大概會有二三百年的繁榮時期,而後會有新的突破。但很尷尬的是,明清加起來六百年,詩歌體例上竟然沒有突破!也就是說,這六百年,玩的還是前人嚼過不知道多少遍的甘蔗!

在浩浩蕩蕩的白話運動開始後,有位叫胡適的先生,發出了白話詩歌第一聲,名字叫《兩個蝴蝶》。(內容我就不貼了,講真除了《蘭草花》,適之先生的詩歌簡直,,,太萌了)

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的詩歌,不再限於合轍押韻,不再限於平仄相對,不再限於字數,不再限於……總之,只要是分行寫作的作品,你都可以叫他是詩歌。

他可以是短短的一句話,如

「你再不來,

我就要下雪了」

「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

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也可以參差錯落,毫不講究韻律的。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寫詩的門檻,回到了最初的狀態。是個人,就可以作詩。例如前些年的「梨花體」,就很能說明問題。

「我做的餡餅

是天下最好吃的餡餅」

是啊,這是詩嗎?這分明就是分行寫的大白話啊!

是的,這就是詩。你要的詩歌是什麼樣子的?是「經過作者精心修飾,分行寫作的文學作品」,還是「詩意的生活」?現代詩就是以包容的態度對待這些作品,只要你認為他是詩,只要你認為這首詩能讓你會心一笑或是感受到一絲美感,這就是詩。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西方典故、審美意象的進入以及現代的生活方式。前者不必贅述,重點說下後者。

答主也混過古風圈,甚至也有一個現在看來臉紅羞澀的圈名。深知道那些孩子仰慕古詩詞,為了創作而強行套用古詩詞的意象,從而顯得不倫不類,讀起來晦澀難懂,令人不適。

這就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現代的詩歌,必然要根治於現代社會生活,才能有靈氣。否則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東施效鼙」,搞出來一堆不倫不類的東西。

都知道曹雪芹做的《紅樓夢》,是假拖明朝社會結構下的,比如裡面的「寧國公」「錦衣衛」等。但其中的一些習俗細節,不免流出來清朝才有的特點。可見社會生活對文學的影響之大。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也有獨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

如果說《擊壤歌》是中華民族幼年時的牙牙學語;

如果說《詩三百》是我們少年時的「思無邪」;

如果說《白馬篇》是我們青年時的豪情滿懷;

如果說《正氣歌》是我們面臨挫折時的堅韌不拔;

那麼白話詩歌的發展,簡直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在近代歷盡挫折以後重新走向復興的側面寫照。

白話詩歌里有近代的探索,有抗日的烽火,有那個紅色年代的激進,也有改革開放初期迷茫,更有當今這多元開放,包容並進的大時代。

以上

(ps:深夜回答,難免有各種問題,有啥問題還請指教)


詩,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種文體,表情達意的一種形式,古體詩與現代詩在這一點上沒有多大的區別。如果說有,也就是古人更講究規矩,就是所謂的格律,平仄,對仗之類的表現形式。

記得一句話說詩說得特別好,詩最重要的是表達,內容最重要,其次才是表達的形式,最後才是各種修飾。能不能與讀者建立聯繫就是評判詩詞好壞的標準,這一點上古代詩詞與現代詩詞也沒什麼不同。

高中語文學文體的嬗變,先秦散文,後面什麼忘了,其次就是詩,詞,曲,戲劇,小說,現代詩。文體雖然一直在變,可是表達卻沒有什麼不同。ps,推薦看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辭話,裡面有詳細的講文體嬗變。

文學所要表達的其實都大同小異。文學作品,更確切地說是一次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文體的嬗變就是你說話的方式從間接到直接,從含蓄到直白,變化的過程。

這也同樣可以推到一些藝術領域,凡是想要表達的,不管是文學和藝術,核心是內容,而不是形式。

感覺有點答歪了。


時間。

現代寫的古詩不一定比不過古代的古詩。

古代寫的故事,文學性上,不一定勝過寫的好的現代詩。

古代詩詞為什麼逼格高,因為時間久遠,史料固定且有限,研究的人多,漸漸哄抬出來了地位。

現代詩歌,時間近,說不定突然冒出來新詩歌就推翻了以往的研究。更有甚者,好不容易做出來的,被活著的作者打臉。所以說,死人的作品最好研究。

等這一批現代詩作者全死了,研究的人就會哄然進入這個領域。說不一定會吧現代的詩歌抬得比古詩還高。

當然,目前現代詩人太少了,其中有選不出堪比古代李杜的人。自認為有古代一批以詩為食的前輩存在,目前以名為食的創作者是翻不起什麼波浪的。

由於政治和社會環境的因素。古代純粹的詩人活的很好,近代純粹的詩人死的很快。所以說,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時間。現在的時代,自認為,詩歌是活的不會很好。像一個英雄,光環總會淡去。

最後,emm,還有格律。古代詩歌格律體系完整。(因為要便於傳唱,所以舊曲新詞。)現代詩歌缺少了固定曲子這個傳承載體,漸漸變得自由化和朦朧化。各種稀奇古怪,標新立異的詩詞出現,文學性高過音樂性。

還有就是借鑒的問題。古代是十句一句陳,現在十句八九陳。過去雖然有引用典故的存在,但是創新仍舊是主題。化用前人的句子也往往是升華性質的。現代則是一句好句子,千遍萬遍的模仿,好的棒棒糖被這麼多人舔過了,再好吃的棒棒糖也覺得噁心。


在文學發展歷史上詩歌出現最早,在藝術起源時期,詩歌與音樂、舞蹈三者常常融為一體,後來詩歌才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


唐代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繁榮最輝煌的時期。據《全唐詩》及其有關補遺所載,現存詩有52000餘首,作家2300多人。數量之多,作者之眾,內容之廣,風格流派之繁,體裁樣式之全,均堪稱空前。 e


現代詩歌更偏重歌曲和自由,古代詩歌格式拘謹。


現代詩歌特點:

1)形式自由

2)內容開放

3)注重意象

………………………………………………………………

古代詩歌特點:

1)古典詩歌格律嚴謹

2)平仄、押韻、對偶等

3)格式多樣性


推薦閱讀:

詩歌的價值,遠比你想到的多
我沒有四海為家的想法 —— 海桑
15首超級有畫面感的古詩詞欣賞
秋菊頌/菊韻(格律詩歌)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