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有不好的性格?


如果列舉教育方式的話可以說舉不勝舉,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方式,而是要看父母的人格狀態。因此溫尼科特說:「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遠比他們做了什麼更重要。」


您是否知道孩子的性格變化不僅是遺傳的原因,還是家庭環境的變化?家庭中的各種問題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您的孩子。一個孩子可以和平生活的家庭環境是什麼?此外,惡劣的家庭環境對兒童有什麼樣的影響?這次,我想介紹「家庭」和「家庭」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性。孩子長大後看著父母的背。您的日常生活習慣,行為和言論與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很大關係,因此,讓我們將其作為一個機會來回顧一下!使家庭環境惡化的最常見原因是「婚姻關係」。有一個家庭環境,爸爸媽媽總是吵架,爸爸在嘲笑和懲罰媽媽,這是不好的。即使沒有離婚,在孩子面前不斷吵架也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最嚴重的影響。

孩子們愛爸爸和媽媽。如果這樣的爸爸媽媽全天候戰鬥,那將是非常可悲的。這也將給孩子們很大的壓力。它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會影響斑禿,血便,白髮和飲食失調。


放縱型,即溺愛孩子。這樣的教育孩子沒有邊界感,出了這個家孩子容易闖禍,什麼都必須聽我的,導致無法無天。

控制型,即什麼都是我說了算,你什麼都不用說,只聽或按我說的做。這樣的孩子沒有主見,難以成人成材。

最佳的方式:溫柔而堅定,也就是基於上面兩者之間。愛而有邊界。


控制,講道理。


凡事都拿來和別人比,從來不告訴他專註自己。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民主的權威的,就是有底線的寬容,有邊界的自由,合理的引導,尊重孩子的感受,聆聽孩子的心聲,以身作則,不令而從


首先要界定什麼樣的性格叫不好的性格。我個人是反對二元對立的,因為任何事情都是多面的。黑與白也沒有明確的界限,總有中間的灰度,好與壞亦然。比如有人認為膽子小是不好的性格,但也有的人認為那沒什麼。

籠統的說,不要去否定兒童,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了。或者說,不否定是更多良性可能的根基。

否定換來自卑,甚至是羞恥感,而自卑和羞恥感會讓人面對挑戰裹足不前,因為畏懼失敗而什麼都不敢做。並且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不配得到美好的事物和關係。如果再向惡劣的方向發展一下,就會認為他人都是自己的敵人,也不值得被自己愛,很多人犯罪就是因為這樣的心理逐步加強。即便不傷害他人不報復社會也會自我攻擊,自欺欺人,草木一生。如果父母和老師對一個兒童的否定足夠多足夠嚴重,那些聲音就會永遠留在這個兒童的身體里,哪怕父母和老師已經去世都無法擺脫。所以說有的人是在用一生治癒童年。

另外就是剝奪成長權利。這樣的養育者多少都有一些自戀型的人格,程度不同而已。總是以愛的名義去替孩子做牛做馬。永遠把孩子還太小,長大點再鍛煉做借口去野蠻的剝奪孩子的成長權利。我見過太多的父母,把孩子訓得像狗一樣聽話。替孩子做所有的決定(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不允許孩子犯任何的錯誤,不允許任何意外的發生。有一句話叫「孩子不摔倒是永遠長不大的。」可是看看現在的養育者們,為了讓孩子不摔跤,個個都是超級保鏢。現在的教育有一些老師不允許孩子犯錯誤,問題是難道不就是因為不會才學習嗎?不會的時候如何能做到從不犯錯呢?可惜似乎沒有多少人覺得這不正常。如果我說剝奪成長權利是在培養廢物,一定會被那些養育者罵死。因為他們在骨子裡面認定,那只是一種偉大的愛。

通常習慣否定兒童的人,往往同時也會剝奪兒童的成長權利。因為他們並不滿意兒童的表現,所以他們要「替」孩子活,內心大概是:「你怎麼那麼笨呢?你看這件事情這樣做不就得了嗎?」只是他們忘了,自己是在用大人的標準衡量孩子的能力。

當然。如果脫離教育這個主題多說兩句的話,如果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不關注TA,其後果與否定半斤八兩。過度溺愛嬌縱則是另一隻攔路虎。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很多為人父母者自己也沒有一個很好的童年,但這並不是把那些陰影傳遞給下一代的理由。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要勇敢,勇敢去面對黑暗。孩子的身體里流淌著我們的血液,傳承著家族的基因,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也是我們自己。


推薦閱讀:

我兒子說,長大了最想成為媽媽
成長,最重要的是陪伴
決定孩子一生的,從來都不是物質,而是父母的性格與認知。
核桃編程:培養下一代「喬布斯」
獨立的成長充滿內在動力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兒童心理 | 兒童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