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父母年輕時並沒有太多關注和參與過孩子的幼年成長,逐漸年老後卻非常依賴和子女的親情維繫?
10-10
依賴並非指物質方面,相反這種精神依賴甚至是大量付出他們的積蓄的。
比如從小都不記得我的生日的父母,因為我工作自己一個人租房住,在我生日時一個轉賬讓我買點東西給自己,另一個請了年休假跑來等我下班陪我吃晚飯。為此我並不感到幸福,而是會想如果從小他們就能夠這樣表達出他們的愛,那該有多好。另父母在我大學後離異,原因是性格不合,多年爭吵。
不懂得關懷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父母,往往在情緒上精神上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心理能量也很弱;他們學不會自省、做不到自我學習和改善;而這類人年老後,難免會精神空虛,生活失去目標和樂趣,深感被時代拋棄,假如身邊也沒有可以陪他們一起沉淪的對象,那麼孩子就成了唯一能抓住的精神安慰。可以說,這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自私和懦弱的舉動。
老了,需要人養呀。難不成是悔悟嗎?
缺席了孩子成長的父母,當年抬腳就走離開故土,現在再多的自責也沒法補償,唯一做得到的,可能只有加倍庇護和用錢彌補。不過,他們很快發現這很難奏效,對子女虧欠的暗示反覆疊加後造成的落差和鴻溝,使至親的人成了同一屋檐下互相排斥互不接納的兩代人,最後,常常是做長輩的無力又無望地放棄,把不知覺中長大成人的孩子推給社會。
謝邀他們第一次做父母,沒啥經驗,家裡老人有願意搭把手帶孩子的話,很多年輕又第一次做父母的應該是樂意的吧。他們缺席了你的成長,應該是想著給你稍好的物質基礎吧。~~~~~~~~~~~~~~~~~如果夫妻離異且又沒有各自組建新的家庭時,除了工作外,時間還是可以分配過來的。你想啊,跟父母大致年齡相仿的,肯定都各自有家庭,除了工作外,就是自己的家庭了。像咱們普通老百姓的話,不可能像年輕時那樣兒沒事兒出去約約,動不動就聚會的。所以啊,他們那個年紀,各有各的忙,唯獨在孩子這兒能找到完完全全真的感情。況且,他們又不是不愛你,對吧,物質基礎好些了,就想著看能不能多陪陪孩子,補下當年太多太多的缺席,他們應該也是挺不容易的。
~~~~~~~~~~~~~~~~~
題主已經是很幸福的人了,雖然父母離異,但是他們都愛你。每個人都有苦衷吧,況且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的,錯誤不妥的地兒看題主描述的也不是不可以原諒的,對吧。~~~~~~~~~~~~~~~~~知足常樂吧,我有聽說過夫妻雙方離異的,把孩子當成拖油瓶互相推卸責任的,孩子被嫌棄的,哪裡都沒有孩子立錐之地的,最後導致孩子抑鬱或者成為問題青年的。~~~~~~~~~~~~~~~~~時間不會倒流,童年也不會重來一遍,過好當下,不要糾結了,把他們當朋友,知足常樂。
因人而異吧,或者,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父母也在成長,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推薦閱讀:
※男友父母身體不好,為讓父母心安,要求我儘快和他結婚,但是我覺得我們的感情還沒到要結婚的地步,該怎麼辦?
※都說00後肯定會成為好的父母 會是真的嗎?
※如何說服母親同意我與朋友旅遊?
※做好這件小事,父母省心10倍,孩子進步100倍
※身邊的姐妹都相親結婚了,也大概知道了父母的要求,覺得壓力好大,以後談戀愛都要先看符不符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