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建築會有如此巨大的屋頂?
唐代建築出檐比一般不超過1:1.日本居然有1:2甚至還多,所以看以來屋頂大的異常。日本唐氏建築外觀上照舊修舊的,基本上保留了唐代的外貌,可以對比下敦煌的圖畫資料,不過在改造上把比例給換了。對比一下。
當我們談日本傳統建築屋頂巨大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屋頂/屋根於視覺感知之大,無非幾處:在於葺屋面之厚;在於大出檐之深;在於小收山之寬;在於大舉折之陡;此四類為自身體量即絕對尺度之大。體量以外,屋頂與屋身平面與立面之關係所表現的相對比例之大以及屋身之中牆壁的視覺質量之輕是另一重談論此題時無法忽視之重要因素。
然而以上所提皆為表徵,卻並非根本成因。文化與審美同為結果,難於歸為成因;友鄰所提氣候為成因一環,若想釐清卻需繼續向構造處追尋。
在崇峻元年(588年)制瓦技術自中國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前,日本原生之屋面均為葺屋面。葺,從字形很容易理解,是將小尺度易更換的植物覆蓋在屋頂從而做到保護其下木造房屋本體。葺屋面大概有三類,檜皮葺、薄木片葺和茅葺。而無論是樹皮、薄木片還是茅草中哪一種,單層鋪設顯然無法充分滿足防水要求,構造層面不得不要求其達到一定厚度靠錯縫或毛細將水向橫嚮導出而非像屋頂結構部分滲透,從而儘可能使其下木質結構保持乾燥,所以一部分的厚重與巨大是厚度自身所帶來的。而仍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葺屋面為多層小尺度植物要素疊加,其各個要素之間的結合狀態並非嚴絲合縫,尤其是茅葺屋面,長纖維的茅草重複鋪設之時,首位固定後中部必然外鼓,這使得彼時仍為斜梁體系-椽承重的屋頂看起來是一個不同於今日下凹的反曲屋面,而呈現出外凸的狀態,於是屋頂在視覺上顯得大。
早期日本建築出檐之大多體現於懸山山面檁的出挑程度,而不大呈現於檐面——早期的神明造或大社造在使用懸山屋頂的情況下,其山面裸露的牆壁或柱子更為高,為保證其根部不受雨水侵蝕,不得不加大山面出挑,但絕對尺度並不誇張——出挑完全靠自身性能較好的檜木/日本扁柏所製作的構件獨立承擔,但由於這類建築屋身較小,從而呈現出屋頂巨大的觀感。而很多日本的塔類建築所呈現出的大出挑原因也與此類似——由於使用大量斜梁,靠性能很好的木材所制斜梁本身作秤桿承擔出挑任務,同時由於並非為登臨所用,其上部屋身小巧,故而更顯出挑之大。
而後續建築中,屋檐通過草架、巨大桔木及真假椽並用使出檐進一步加大的原因,則當從建築的平面當中找尋。
在約公元7世紀左右中國大陸開始廣泛使用椅子和寢台等傢具後,人在室內的視線得以抬高,落至地面的隔扇不再是必須,窗開始與門分離——窗下檻牆開始以障水板的形式出現。而後,隨著對窯爐的改進和對煤、焦炭等能源的廣泛使用,磚不再是昂貴的建築材料,窗下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磚檻牆,同時由於使用桐油鑽生等工藝對磚進行處理,檻牆具有了一定的防水性,其內的柱根不再懼怕雨水侵蝕,出檐便逐步縮短。而椅子或者寢台等傢具的使用同時使地面變得不再重要,於是庭院、庭園與室內得以進行充分溝通——無論室內外,人們活動時始終是穿著鞋的。
而不同於大陸性氣候的中國,海洋性氣候的日本建築為隔絕地面的潮氣,選擇了另一條路線——架設木地板,將建築的地面與土地脫離。(另一個原因是,貴族們為了顯示其威嚴而選擇的高坐)由於日本建築的室內地坪高於自然地面,且鋪設了木地板甚至編織而成的疊(榻榻米),人們必須脫鞋入內,促使木地板向建築外延伸,在建築體周邊形成了「緣側」(檐廊式木平台)。
緣側最為出名的故事是在現代建築史中被抽象概括為「灰空間」理論併產生了很大影響,但其自身的價值與對日本建築的影響遠不止如此——活動上,由於緣側的出現,各個房間的連接全部由其負責,故進入建筑後的雙腳徹底擺脫鞋子,室內外的溝通變成了純粹的視覺感知而非活動帶來的空間感知,使不同於講究「行望居游」的中國園林的、僅考慮「靜觀」的枯山水庭園出現成為一個必然;
空間高度上,由於人們直接落座於室內木地板上,所以空間高度不用像使用椅子的空間那麼高,而從外部立面上看,由於緣側的構造帶來的陰影,使本就相對低矮的牆壁進一步細分——從外部看,緣側以下處於陰影中,從屬於地面或台基,而視覺層面屋身要從緣側之上才被感知,故其感知上的低矮顯得屋頂本身巨大;
而平面上,由於緣側的外伸,為保證緣側處結構與活動都不受雨水干擾,上方屋頂的進一步外伸同樣成為必然,屋頂的絕對體量更加增大。
而為了達成這種巨大的出挑,桔木、草架、化妝椽的使用也成為了必然——如果是露明的椽木,椽木之上為望板,望板之上需要泥土苫背,而後覆瓦,故椽木坡度與屋頂坡度要保持一致。而若進一步加深出挑,則需要繼續將椽木進行舉折,以規避檐部下方高度不足的問題,但又不能使檐部坡度過於水平,否則排水與積雪都成問題,所以屋脊處需要加高加陡以找勻這個舉折的曲線——這就要求上部需要使用穿斗邏輯的小屋組,通過立柱調整各處高度,以避免層疊邏輯的梁架過於耗材與過重的問題;
同時由於坡度差異較大,中部下凹嚴重,若仍使用泥土苫背中部需要承擔太多荷載,為避免這種缺陷,故在露明椽木之上另設起結構作用的草架椽木的做法。草架椽木成型,中間空腔則可以設置較粗壯的木構件用來將檐端挑起(類似中國的 昂),通過槓桿作用承擔檐部大部分的荷載,這便是稱為桔木的構件。使用桔木的建築,出檐處的結構性能要比僅有椽的建築好得多。正因為有了桔木,出檐可以更加深遠,還有利於減少椽子的根數或者減小椽子的斷面尺寸;也正因為有了桔木,屋面坡度和露明椽木的坡度變成了互不相干的兩套結構系統,露明椽木的坡度不再受屋頂限制而變得更加平緩,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化妝椽,而室內屋架的平緩坡度帶來的是屋頂出挑更加巨大的視覺感知。
同樣由於桔木的巨大作用,以及其伸入屋頂作槓桿的構造做法,其尾端必需重物壓住,所以受限於桔木自身的長度與形狀,入母屋造(歇山頂)的兩側收山無法太大,否則山花位置距檐部過遠,桔木尾部構造會變得複雜;加之前文所敘其小屋組帶來的陡,其屋頂整體視覺效果便更加的寬與高。
立面上另一個凸顯屋頂重量的,在於其下牆體視覺重量的缺失。這一方面由於該地域地震較多,逐步走向了儘可能加密木柱並在其間加設大量水平聯繫的木方以抵抗水平作用力,故要麼是純框架不設牆體的狀況,要麼不論是土牆還是板牆,在它們採用柱子裸露在外的「真壁造」做法時,各處框架對牆面的分割使牆體不可能產生大面積連續的情況,加之大出挑所帶來的陰影,牆體更加成為整個立面上的隱匿要素,這部分的重量感知徹底缺失。
另一方面,或許仍是出於抗震的考量,日本對磚的使用相對十分的晚,磚建築從未在其古建史中佔據位置,而即便是採用石頭建造城郭那樣將木樑柱全部包入牆體的「大壁造」建築時,也不設置大面積的牆體,而是設置很多屋頂,將牆面劃分成很多小塊,盡量削減牆面的重量感。
牆的感知缺席,同樣帶來的是屋頂在視覺上的凸顯。
那些建築史上的重要轉變,通常都是大量重要設計累積所導致的結果。建築史與建築設計建築材料建築構造從不能二分,否則會陷入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的風格論的危險之中。
建築方面的所謂審美,並非說不清道不明的文化現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不同地域的使用方式所帶來的,構造與視覺的遊戲。
謝 @櫻桃納米粉 邀
先佔坑碼字,龜速填圖
題主問「為什麼日本建築會有如此巨大的屋頂」,那麼我們首先有必要分析下「屋頂怎樣堪稱巨大」~
對於東亞建築來說,「屋頂巨大」,除去「屋頂高度」(也即舉高)大,在立面上佔據相當比例外,考慮到實地觀感中的透視因素,屋面坡度越大也能更顯巨大(不限於日本建築,江浙江淮地區也有誇張的屋面坡度,緊隨其後的是明清官式建築)~還有一點,出檐越大,屋頂與殿身形成誇張的對比,也會使屋頂在「巨大」這一項上加分不少(這一點島國與半島都有著異常「優異」的水平)。。。
對於屋頂舉高與屋面坡度這一點,如 @Chris Chou 所言,東亞建築在入宋以後都經歷了屋頂舉高增大的過程,可能與降水集中的氣候變化相關。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主觀審美因素的作用:《營造法式》中規定殿閣舉高為前後撩檐枋距離三分之一(平均坡度67%),而瓦屋則只有四分之一(平均坡度50%)。這顯示出通過增大屋頂,強調建築地位的傾向。明清官式中,屋頂制度轉向舉架制,椽架多者可以得到更大的屋頂舉高與更陡峭的屋面,結果與宋制一脈相承,基本上十架椽十二架椽的頂級建築舉高也在前後金桁三分之一水平上。
地域因素同樣是不能忽視的。不同地域的匠派傳承會保持各地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的建築風貌。就結果來看,江浙江淮地區晚期傳統建築的屋面普遍是國內最陡的(就現存宋元遺構來看,這一傳統貌似根深蒂固,《營造法式》、明清官式的大舉高思路可能皆與江南建築對官式建築輸出影響有關)上江地區(湖廣、四川)部分建築貌似緊隨其後(並不全然如此)?而長江流域之外,東南沿海的閩粵地區,屋頂舉高/坡度水平則顯著地低。閩東地區殿堂還會出現的異於民居建築的大舉高,閩南則更加少見~(也許是颱風因素?)
(下面進入蘇州府時間)
建築樣式當然也可以跨地域「空降」,入金以後雁北的遼國故地,同一時期內的建築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因遼舊法的華嚴寺大殿、崇福寺彌陀殿,也可以看到宋風濃郁的善化寺三聖殿(或許算江南建築二道販子,也可以算「屋頂巨大」呢)
觀察日本古建築,除去特異的法隆寺金堂,(不過本土神社建築一直有陡屋頂傳統)大舉高陡屋面的出現貌似也是唐樣/禪宗樣輸入以後的事情,而禪宗樣的來源強烈指向兩宋江浙建築,或許大舉高陡屋面的審美特質也就一併輸入,再結合日本在和樣時期已然形成的小屋組技術與大出檐傳統,島國建築於是踏上了大頭的不歸路,甚至後來還反向影響了和樣建築以及折衷樣建築。。。
謝 @櫻桃納米粉 邀,新人初答
關於唐代建築和日本晚期建築舉高不同的問題,主要是二者屋架體系存在根本不同(大陸傳統抬梁/穿斗屋架體系vs日式小屋組),以及日本晚期建築審美上的一些需求導致的(屋蓋本身成為這個建築「裝飾」之一,而不是大陸「對屋蓋進行裝飾」的思路),日本當地氣候也許也對大屋頂的形成造成了影響(排水除雪等),具體還請專業人士詳答,我就不獻醜了。
這裡我主要想吐槽一點,題主所「對比」的都是同一處寺院,三張照片都是當代仿唐建築作品【太原太山龍泉寺東坪新寺】(最後一張是未完工狀態)。也就是說,題主讓一處中國建築同時充當了中日兩國建築的代表,而且在讓它和其本身對比後得出了「日本的頭比較大」的結論。
我 比 我 自 己
題外話:龍泉寺是目前眾多仿唐建築中極少數相對較好體現了唐代風貌的,推薦一看。
圖引自貼吧耿公力作——太山龍泉寺作者wen_0303
拋磚引玉瞎回答系列:
進入10世紀以後,東亞木構建築的屋面舉高普遍在增大,可能與氣候的變化有關。如中國,佛光寺東大殿尚接近進四舉一,逮至《營造法式》成書時,殿閣已進三舉一,至清《工部則例》時進一步到達2.8:1。
而這個趨勢同樣出現在日本,然而他們的增加舉高的解決方式是在屋面上加一層屋面,如此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夾心層。
同時因為日本的海洋性氣候,對出檐有更高的要求,於是出檐還進一步增大。
於是屋頂就變得碩大無比了。
日本房子的入口
傳統的日本房屋是在夯實的泥土或石頭的地基上豎起木柱建造的。全世界都有木製房屋。在日本,有四個不同的季節,包括炎熱潮濕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房屋的特別特徵是什麼?
為了避免來自地面的濕氣,地板被抬高了幾十厘米,橫放在水平木地板樑上。廚房和走廊等區域鋪的是木地板,但人們坐的房間,比如客廳,則鋪著一種叫做榻榻米的墊子,這種墊子是用燈心草編織而成的。日本人一般不把椅子放在榻榻米上,所以人們要麼直接坐在榻榻米上,要麼坐在稱為zabuton的平墊子上。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進入日本人家時要脫掉鞋子。
屋檐也可以擋雨。
日本房屋的框架是木製的,其重量由垂直的柱子、水平的橫樑和斜撐支撐。當外國的技術傳入日本時,就開始使用斜撐。日本房屋的一個特點是,他們有一個大的屋頂和深屋檐,以保護房子免受炎熱的夏天的太陽,和房屋的框架支持屋頂的重量。
過去,房子的牆是用竹編成的,兩邊都抹上了土。然而,現在已經開發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材料,膠合板也經常被使用。而且,在過去,許多房子的柱子都暴露在牆外。但是在明治時代(1868-1912),為了減少火災的可能性,房屋的建造採用了一種將柱子包裹在牆內的方法。過去許多屋頂都覆蓋著木瓦或稻草,但現在大多數屋頂都覆蓋著一種叫做kawara的瓦片。屋頂是受雨、風、雪、陽光和其他自然條件影響最大的部分。儘管日本不同地區的屋頂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屋頂是傾斜的,而不是平坦的,這樣雨水就可以很容易地流下來。
日本房屋經過多年的發展,將傳統形式與現代技術相結合,以提高其防火性和便利性。然而,最近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的建造房屋的方法,這種方法對環境無害,而且可以使用很長時間。
就是屋頂說承受的荷載變化。
日本很多地方有雪很大,所以需要非常陡的坡屋頂防止過多的積雪。唐風建築進入日本之前,日本很多傳統都是妻入り,日本雨也很大,就算伊勢神宮那樣也要搭個長廊。這跟日耳曼的建築很像。尤其是日本傳統的合掌屋。中國的比例再誇長,除了少數民族的建築,很少出現利用屋頂空間的情況,但是日本歐洲卻很常見。
日本也不是沒試過,唐招提寺最開始也是用1:1比例,可是在一次又一次屋頂倒塌之後,不得不再加了一圈小屋組,似的屋頂比例變大。
同樣也適用於通過歷代屋頂的變化。實際上我覺得明清建築也是進步的,美學又不能當飯吃,很多時候只不過是政治經濟的爪牙。宋汴京屋頂荷載肯定比北邊的長安小很多,屋頂發展的出更多曲線不是很情理之中么。古代北京的雪很大的,屋頂筆直減少負擔有何不可。
小屋組。日本古代的技術水平只能用這種結構搭建外挑的飛檐
日本建築猛一看是唐風
但是不耐看 很多地方比例很彆扭
這就好比外灘的萬國建築
我們一看 噢 歐式建築 挺洋氣
外國人一看 啊 這是什麼玩意兒
日本列島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常年多雨,導致了屋頂坡度的加大與建築高度的提升,屋頂的體積也隨之增大。
同時日本建築的另一特點是屋檐較寬(用以防止潲水與遮擋陽光),加重了屋檐下的陰影,便更加凸顯屋頂的體積感了。
花瓣?huaban.com
主要是由於屋頂的結構不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