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見很多雞湯類,勵志類,或是其他很多類似於心理學的文章中提到「享受孤獨」,但關於「孤獨」的解釋似乎更類似於「獨處」。這裡「孤獨」與「獨處」究竟該如何聯繫與區分?
無數的心理學家和相關研究證明了一個事實:
孤獨是一種痛苦體驗,對人類的健康大有害處,比如滋生壓力、抑制免疫系統,甚至加快衰老等。
但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流行歌頌與讚美孤獨呢?
1.
在網上,你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短視頻:
一個長相干凈的小夥子,一個人走,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視頻大笑,同時說著自己享受孤獨的話,而整個視頻,烘托出一種孤獨很酷的調調。
但他真的喜歡孤獨嗎?或許他喜歡的只是獨處罷了。
事實上,人們常常把孤獨和獨處混淆在一起。
2.
心理學家Beck、Young等人將孤獨定義為「感到被某一群體排斥、不被周圍的人喜歡、不能和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像個異類一樣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這意思是,孤獨不是無中生有的,孤獨是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
比如,被同學排斥,被戀人拋棄背叛,工作不順且前途渺茫等,這種孤立無援的心理狀態才是真正的孤獨。
在心理學上,被戀人背叛拋棄、親人的逝世、事業的突然瓦解等急性事件被稱為創傷性應激源,這類事件通常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發生,會給人帶來極大的打擊,包括壓力、焦慮、孤獨。
而這些消極的情緒,大都無法消除,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得以稀釋。
比如,一個滿心期待大學生活的新生,本以為未來四年能像網上講的那樣,和室友稱兄道弟,秉燭夜談,誰知開學不久便遭受到了寢室孤立。巨大的落差讓他大失所望,前所未有的孤獨讓他不禁厭惡人生。
這種孤獨,又談何享受呢?
3.
所以最重要的一點是,孤獨是被動的,獨處是主動的。
獨處時當然也會感到孤獨,但這種孤獨是非常容易消解的。看書讀詩賞風景,發獃思考曬太陽。
獨處最美妙的地方在於,你沒有必要取悅任何人,你只需要取悅自己。
你享受到了獨處的樂趣,便可視為享受孤獨。
而被動的孤獨,大多數是外界環境造成的。這種孤獨是難以消解的,談不上享受的。
4.
意識到孤獨的危害,並把孤獨和獨處區分開來,這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我們會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用心經營親密關係,收穫幸福感,避免孤獨感。
其次,如果我們的孤獨是由於外界造成的,比如被室友孤立,同事排斥,我們應該主動去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任由孤獨感的滋長。
我可以主動選擇獨處,但我不允許你們強迫我獨處。
最後,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孤獨是自己的為人處世造成的(比如說話刻薄),便可以改正自己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搞清楚問題是怎麼產生的,也就是歸因。正確的歸因有助於解決問題,錯誤的歸因會讓問題更加嚴重。
舉個例子,一個人因為沒有朋友而感到孤獨,但他之所以沒有朋友是因為他為人自私,但是面對自己的孤獨,他不選擇向內歸因,而是向外歸因:別人不識貨,學校環境不好等。
於是乎,這種歸因模式讓他堅信自己是對的。而處於孤獨的他,自然會相信「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種話。所以在與人交往中,他更可能奉行之前的交友原則,而不是與人為善。
但是,他有的選嗎?
他對孤獨的美化,是迫不得已的,是被動的。
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吃得著檸檬說檸檬甜。
同樣,誤把「喜歡獨處」視為「喜歡孤獨」的人,他們通常認為自己一個人可以搞定一切,朋友和戀人對於他是可有可無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大可能會用心地經營親密關係。
在發生矛盾或劇烈爭吵時,他傾向於直接放棄,而不是彌補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