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終點在哪?


雜阿含396經[正聞本588經/佛光本395經](諦相應/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世尊告諸比丘

  「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

當能如實知見到一切的集法(集諦)滅已(滅諦),就會生起了正見、揭示八聖道(道諦),也就是見道(法眼生),也就是如實看見有終點的道。

因為所有的集是貪嗔痴集、所有集的滅就是貪嗔痴滅,有了這種見證,他自然知道終點就是貪嗔痴盡就是終點。初果聖者已見諸了貪嗔痴的集、亦見諸了貪嗔痴的滅,所以見到了此道的終點。剩下的就是不放逸修行,直至到達貪嗔痴盡的終點。

對於還沒親自見證一切集法的滅,就算跟你說了貪嗔痴盡就是終點,你還是會懷疑,這就是疑見。又或並沒有親自見證過,卻相信是這樣子,也只能說並非正信,這種信是有機會被顛倒的。在這情況下,如果有人跟他說終點是想受滅盡,他就會混淆了,究竟是貪嗔痴儘是終點還是想受滅儘是終點,還是兩者都是?可是如果兩者都是,為何從意思上好像根本是兩回事,還是終點有兩個呢?產生了諸多疑惑,這是疑見。

當親自見證了四聖諦,他知道貪嗔痴盡即無明盡,想受滅盡也是無明盡。他不需要去思維理解為何是這樣,因為他是如實知見到就是這樣。


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

眾生界盡

世界盡

虛空界盡

法界盡

涅槃界盡

佛出現界盡

如來智界盡

心所緣界盡

佛智所入境界界盡

世間轉 法轉 智轉界盡

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 法轉 智轉界盡。我願乃盡

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 法轉 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修行的方向,一定是超越層次和維度的,而不是在同一個層次和維度里周旋。一旦你突破層次的局限,終點自然顯現,因為那時候你會看到整個藍圖。

我們面對的重大問題永遠不能在產生問題本身的層次上被解決——愛因斯坦

我們所生活的維度,且稱為世界,我們在這個世界裡體驗和尋找我們所認為是問題的答案,如果你只在這個維度看問題。你永遠不會看到真正的原因。一定要跳出問題的維度,看到真正的因所在的維度。就像,分別心會帶給人痛苦,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從如何更好的去分別入手,而是要看到為什麼分別心會存在。

看過盜夢空間的朋友應該印象更深刻,夢有一個共性,就是你憶不起它的開始,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大千世界的這一場夢也是一樣的。而我們都是入夢許久的眾生,為了搞清楚這場夢的前因後果,我們就在這場夢裡開始修行。所以

修行的終點一定是,離幻即覺。

在你憶起自己是如何入夢之後,你自然就醒了。我們每一天其實都在經歷這個感覺,無論你晚上的夢是多麼的真實,甜美也好,痛苦也罷。當早上你蘇醒的那一刻,你不會再留戀和困惑任何在夢中的經歷。你只會微微一笑,開始迎接真正的生活。那一場夢,無論多長,多深刻。在夢醒那一刻,只是感覺那是一瞬間的夢幻泡影。

修行的終點就在夢醒的那一刻。

有過清明夢體驗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在夢中開始清明是一種什麼感覺。而在現實中,走在正確修行道路上的朋友,都是在我們這個世界裡體驗清明夢。故事還在繼續,你也還在其中,但是故事的情節已經不再左右你的感受和情緒了,你也不會再對故事裡的人給予過多的批判或者是憐惜,你看到了他們存在的機制和意義。你的心變得無比清晰和平靜,你在心安和喜悅中變得越來越強大,你的現實也隨著你的心境轉變也開始轉變,最後你在充滿愛的美夢中蘇醒過來,滿心喜悅的擁抱你的真實之境。

有人問,我怎麼知道我是真的開悟了,真的修到了?

還是那句話,你早上醒來的時候,你會懷疑自己是在夢中還是現實中嗎?

我們的心都是在真實之境誕生的,當你回到真實之境,你的心會清晰無比,那種清醒比你活在這世界上最清醒的狀態還要清醒,就像一個迷途的孩子終於回到家的感覺,沒有懷疑和疑惑,只有篤定,安心和無比的喜悅。如果你的狀態還是充滿疑惑的,只能說明你還在夢裡。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佛陀已經有明確指出:

比丘們!這不動心解脫,比丘們!這是這梵行的目標,這是核心,這是終結。」 -MN29


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推薦閱讀:

天天說打坐雙盤,不練好腳踝的柔韌度,怎麼盤?
談談求財,聊聊修福
如何算得上修行,生活是為了修行,還是修行為了生活?
有人見過真正的修行出大神通的世外高人嗎?
修行修不動,退失信心,佛法難得捨不得怎麼辦?

TAG:修行 | 修佛 | 佛道修行 |